通过分享心得,我们不仅能帮助他人,也能在交流中获得新的启发,心得体会不仅是经验的积累,更是我们内心成长的真实反映,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赏月心得6篇,感谢您的参阅。
赏月心得篇1
语言无法描绘出月的美丽,语言无法描绘出夜的魅力,在这深秋的月夜,我准备亲自感受一番这迷人的美景。
天渐渐黑了,月亮高挂在空中,它调皮的坐在了树梢,把它的光辉撒向大地,动物们好奇极了:明明太阳已经下山了,大地却好像中了魔法一样明亮,只有月亮在掩嘴偷笑,为自己的恶作剧得意洋洋。
我在树林中漫步,那密密的树枝遮挡住了月亮,它时隐时现,月影婆娑,月光照在大地上,地上的光芒斑斑点点,有如水面的波光,又好像美丽的嫦娥从天空中洒下的珍贵白银。月光是多么明亮啊!它唤醒了小鸟,唤醒了昆虫,从林间还时不时传来鸟地鸣叫,蟋蟀地歌唱,让我不禁想起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那句千古名句。
我走啊走,月亮似乎想和我交朋友,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像个小跟屁虫。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池塘边,月亮像一个小姑娘似的,在水边照镜子,只见水中映着一个一模一样的她,白茫茫的,带着淡淡的光泽,显得明艳动人。小鱼们看到了也来凑热闹,它们眨巴着眼睛,小心翼翼地碰了一下水中的月亮,谁知月亮碎了,水中泛起一圈又一圈的波纹,但不一会儿月亮又恢复了原样。这时,月亮自豪地笑了,不由得转了个圈,她骄傲地叫白云妹妹给她披上外衣,可是千变万化的云朵总也穿不上去,着急的月亮涨红了脸,变成了一轮红月亮。
“呀,月亮可真美。”我不禁赞叹道。这时天空已渐渐发白,月亮渐渐远去,太阳即将升起,新的一天也即将到来,而我却因昨夜的美景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赏月心得篇2
有句话叫做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七,十八少半边,这句话讲的就是,月亮在每个月份大概的变化。我们都知道,每个月的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尤其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又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所以大家把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放到了一起,每当到了八月十五那一天,一家人会团圆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这也是一家人,比较快乐团聚的时候。
说到赏月,其实月亮是有变化的,而且每个时间月亮是不一样的。
月亮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月球,月亮为什么会亮?那是因为,白天在吸收了太阳光照以后,到了晚上,折射出来的光线,所以在我们眼中看到的就是月亮是会发光的。一般月亮都是黄色的',当然在一些特别的时刻也会出现“红月亮”,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月亮的那种黄色,非常的柔和,让人看到月亮以后,就会心情舒畅,让人第一想念的就是家乡和亲人。
除此之外,月亮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月亮像一把镰刀,弯弯的,两头都带尖,看起来十分锋利的样子;也有的时候,月亮像是半张饼,像是一整张饼从中间切开一样,当然,人们最喜欢的就是满月了,当月亮变得非常圆的时候,亮度也是最亮的,这个时候赏月会非常的应景。不禁让人想到月是故乡明的诗句。
古人常用月亮形容思念家乡的心情,意思是说,虽然相隔万里的亲人,但是都能共同看到一轮明月,把相思寄托给明月,希望明月可以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带给亲人朋友。
赏月是一件非常高雅的事情,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亲朋好友一起相聚,没事情的时候赏赏月,非常棒!
赏月心得篇3
人们常说“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意思就是说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正如江南水乡的人们喜欢吃大米,性格也比较温柔、细腻,而北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的性格则比较粗犷、大方。这过起节日来,自然也是有所不同。
我的家乡在河南,那里群山环绕,溪河纵流,是名副其实的“诗情画意”。我们那所有的人对节日都非常重视,小到重阳、清明,大到春节、国庆,一家老少都会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尤其是中秋节,那过节的情景总是令我难以忘怀。
清晨,我在一阵喧闹声中惊醒。迷迷糊糊的睁眼一看,噢,原来是我那心灵手巧的姥姥正在做月饼,一闻到那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饼的香味,我哪还有睡意?走近一看,我不禁吃惊地叫了起来,只见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便出现在我的面前。老鼠、牛、老虎、兔子……一个个鲜活的月饼活灵活现。只见色、香俱全,不知味道如何,我拿起一块热腾腾的月饼,咬了一口,顿时让我满口余香,真可谓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有几回尝呀!”呀!
中秋节的经典,自然是全家老少欢聚一堂,一起赏月、吃月饼的过程。七、八点钟,当月色渐渐笼罩了大地的时候,人们也吃罢了晚饭。长辈们在门前端出桌椅,放好形态各异而又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饼等待着子孙们的到来。夜幕中玉兔东入,人们欢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不时传来人们的欢笑声;耳旁是虫语蛙鸣,如同一个个出色的演奏家在那儿演奏,伴奏的是宝石般亮晶晶的星星,稀稀疏蔬地散布于辽阔无垠的夜空。乳白色的银河从西北天际横贯中西,斜斜地泻向那东南大地。可今夜的主角月亮那儿去哪了呢?这时月亮像个害羞的姑娘,羞答答地从后山露出半个脸。渐渐地,它升上了天,顿时使旁边的群星黯然失色,正应了“月明星稀”这个成语。它晶莹纯净,像个水晶球,美极了;它清辉四射,像一盏明灯,美极了。
家乡的中秋,一个充满了喜悦、温馨的中秋。
赏月心得篇4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
从前,人们会在庭院摆着贡品祭拜月神,接着品美酒,尝菱角,赏明月,好不融洽!而现在有的风俗已经淡忘,可赏月,这神圣的事被人们永远记得。盼星星,盼月亮,夜幕降临了,像一块天幕,上面有着点点的星星和一轮皎洁的圆月。月光似水,温柔地洒在大地上,洒在屋檐上,洒在人们脸上,好像一层银色的面纱。我和爸妈在河边的石板路上,边漫步边赏月。我走月也走,我和月好近啊,像一对亲密的朋友形影不离。我看着它,它看着我。瞧,上面树影婆娑,是桂树吗?此时,闭花羞月的嫦娥一定看着世间冷暖,可自己却只有玉兔相伴,孤独极了!眼睛看久了,有点花,便看看水中的月亮。哇,月亮映在了穿城而过的二卯酉河上。河边灯光璀璨,五颜六色,真美!因为有风,湖面泛起波纹。微波、月影、灯火融在一起,相映成趣,随波散着散着……来到广场上,男女老少们其乐融融,跳起了舞蹈,多么开心!天上的嫦娥现在也一定舞起云袖,和男女老少翩翩起舞,好欢乐,好自在,忘记了孤独和忧愁。我也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风停了,波没了,河中的月亮越来越妩媚。我多想是一只小猴,邀几个小伙伴,把月亮捞上来,上演一场“猴子捞月”的童话故事。想着想着,心中莫名其妙地涌上了一丝哀愁。远在他乡的游子,你是否正独自一人凝望着这轮皓月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一个简简单单的诗句尽显游子的思乡情怀。在这里,我想告诉他们不要伤心难过,你们的亲人,一定心和你们在一起,“明月共此时!”盼着在下一年的中秋里,我依然如此快乐。愿一轮明月,永远在人们心中。
赏月心得篇5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今天是八月十六,正是赏月的最佳时间。吃完晚饭,我和家人带上月饼、水果等到楼顶去赏月。
我们上去之后,先把月饼、水果、刀叉等摆好,就开始边吃月饼边赏月,好温馨的天伦之乐!
举头望天,本以为可以看到一轮皎洁的明月,可这时月亮却和我们捉起了迷藏,躲到白云的`后面去了。此时,我才明白苏东坡为什么如此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过了一会,月亮慢慢地从云后面露出了笑脸,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在我们全家的共同期待下,月亮终于慢慢地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很圆很圆,犹如一个白玉盘,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此时,月亮洁白无暇,闪闪发光,传说中的和氏璧恐怕也没有如此温润、纯净。看着,看着,月亮之上好像有人在翩翩起舞。我想,那一定就是嫦娥吧,她一个人在清冷凄凉的月宫孤独地“起舞弄清影”。此时,她一定后悔当初吞吃了灵药,要不然,在这花好月圆的中秋之夜,她一定可以和心爱的后羿共享天伦之乐。为此,诗人李商隐送给她一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唉,一失足成千古恨哪!
月亮慢慢地升高,银灰色的清辉洒满大地,月光如水水如天。面对此情此景,教语文的老妈吟诵起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里的一句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我希望天下所有人都阖家团圆,共度一个月圆人更圆的中秋之夜!
赏月心得篇6
月已圆,人欢聚,同举杯,共欢庆!家乡明月爱无限,他乡皓月也多情!齐欢唱,同颂今宵明月!歌传万里,祝福彼此频传!”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所以我和妈妈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
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它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树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中,皎洁的月光如倾泄的'清流,注满大地。
后来,妈妈让我们进屋,一进门,哇!桌子上摆满了丰盛了饭菜。我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的菜看上去就好吃,我先尝尝哦!”“是吗?”妈妈笑眯眯地说,“好吃就多吃点,不过得等你大伯和小董阿姨回来一起吃。”
等来等去,大伯还是不回来。妈妈已经打过三、四个电话了,可他总是说“过一会就回来”、“马上就到”……七点了,大伯和小董阿姨终于来了,我大喊一声:“吃饭了!”便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红烧螃蟹、猪蹄子、木耳炒肉片、水煮鱼……就都不见了。
晚饭后不久,我们全家就坐到了阳台上。吃着月饼,听妈妈念叨着:“不知你爸爸出差在外有没有吃月饼?”看着那圆圆的皎洁的月亮,我不由得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