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教训,重视每次写心得体会的机会,是我们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的必要选择,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隔离人员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隔离人员心得体会篇1
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每一天都生活在被疫情折磨的恐惧中,全国上下的老百姓苦不堪言,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生活都被这场疫情搅得痛不欲生。在危机面前,基层党组织更要发挥作用,早早带领人民渡过这场劫难,绝不认输。
要进行有效指挥、有序管理。领导者的安排部署决定了下级的行动方向。对于一定量的工作人员如何发挥他们的最大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窃以为,应当征求工作人员的意愿再考虑是安排其外出入户还是待在办公室搜集材料、统计数据,以兴趣为前提方能干事有劲头。不能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把工作往下推。要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而不是多人做一件事或无人处理某件事,造成工作的不及时、管理的混乱。
应按照属地原则、守土有责。偌大的辖区仅凭一个人不可能做到亲力亲为、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强调属地责任,将各自的一块辖区管理好,整个体系才能有序运转。需要充分发挥分工与合作的效用,将合适的工作分派给适合的人,明确遇到问题时请教的对象,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手足无措、耽误时机,保持信息畅通,能联系到彼此,而不是大家都在忙别的事而唯独没有人处理这件事。
一项任务最好由至少两人来做,这样方便及时响应,两人之间互相配合,将负责的事有序落实、互相监督,在任务繁重的当下也好互相加油打气,不至于绝望的发现只有自己孤单作战、满目苍凉。属地原则也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要多向周围表现优秀的村(居)学习先进做法、典型经验,提高效率、规范工作流程。
得强调责任担当、任劳任怨。我常常觉得自己不怕吃苦,直到面对真正的考验时才发现自己的不堪一击。疫情防控期间,全员全时在岗、随时待命、经常性加班让我心态崩了,每天早上挣扎着起床简直是如临大敌。不仅要从外部激励,还要时时树立一些疫情防控期间涌现的典型人物、突出事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带领大家学习效仿,让工作人员从内心深处愿意干活,愿意担责,外化为实际行动。不仅基层工作人员得勇担责任、追求卓越,领导者遇事也要冲在前头、做好表率。
隔离人员心得体会篇2
2024年2月15日本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因为一则通知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这天临近下班时接到前往隔离点工作的通知,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不免忐忑。幸而忐忑的心情随着交接工作、熟悉环境、业务培训的进行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忙碌的工作。
隔离点的工作与日常在社区医院的工作完全不同,隔离人员被单独隔离在房间内,面临很多生活保障、物资配给、心理关怀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各方面工作人员的互相配合,在这里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重要性,因为各位同事、点位长、信息员、酒店工作人员、消杀人员、保安等人员的配合,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隔离点的.工作。
在隔离点的工作是辛苦却又温暖的,虽然14天不能回家,随时待命处理异常情况,转运一批又一批“3+11”的隔离人员,监测一百多位隔离人员的体温和健康状况,但是听见一声又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照顾好自己”“注意休息”......这一切工作就都是值得的。
在隔离点工作期间深刻体会到了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时逢年后返工及境外疫情形势严峻,上海作为重要的入境口岸,需要接收大量隔离人员,在我们入驻隔离点的当晚即接收了几十名隔离人员,其后每天都有数十名隔离人员入住,期间有一名海关核酸检测阳性的隔离人员,经转运至上级医院,后确诊至公卫治疗。正是因为我们有完善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遏制疫情的发展,从而保障经济,稳定民生。
我们刚到隔离点工作时仍是冬天,而离开时已然入春,希望疫情随着寒冬一起远去,春暖花开时大家都能自由出行。
隔离人员心得体会篇3
这是我在医院工作的第10个年头了,从护士到主管护师,医院见证了我的成长。在封城之前,病毒肆虐的新闻已经纷至沓来,我也在时刻都在关注着各种最新报道。就在医院通知取消假期的那一刻,我认识到这次的疫情的严重性,身为一名护士,一名医生的妻子,我知道取消假期、随时待岗意味着什么。看了眼身边正在玩耍的4岁的儿子,今年不能陪他一起看春晚,不能陪他一起过年,要把他连夜送回武陟的姥姥家,这段时间我和他的爸爸应该是没有时间照顾他,陪伴他了。小家伙知道要去姥姥家还挺高兴,一直在催我快点出发,看着他无忧无虑、不知风雨的样子,好想他能一直开心下去,我对自己说,就让妈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守护着大家和你,你要等着妈妈胜利归来,接你回家!
进发热门诊之前,我们家的张医生也嘱托了我一番,表示全力支持我,要我放心,家里的事儿和孩子他会照顾,我可以全心全意敬业奉献。一点也不浪漫,没有告别时的真情告白,也没有鲜花慰问,一如既往的的务实作风,只重行动,不重表达,都在心里了。
在发热门诊的日子每天都一样,每天又不一样,起初我也有些紧张,虽然穿戴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防护物品,这样真的安全了么?病人会不会不配合检查、治疗……这些忧虑都在我开始按流程工作以后,不翼而飞了,就是这么的心大乐观,忙碌让我没有烦恼。身上穿的防护服有些不透气,里边穿的衣服没一会儿就被汗水浸透了,正好可以减肥,就是防护面罩勒出的印子有点影响颜值,就当它是在一线工作的功勋章吧……
不能出去的日子里,手机是唯一能与外界沟通的媒介,跟儿子视频,他没有吵着要我去接他,我既欣慰又心酸,从小就很懂事的他,因为爸爸妈妈工作的原因早早就习惯了他们不能时常陪在身边的日子。
转眼间让这十几天的封闭工作就要结束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再见我的战友、同胞;再也不见,新冠病毒!愿疫情早日结束,我们再一起相聚蓝天白云下!
隔离人员心得体会篇4
4月29日晚,领导通知我30日去支援隔离点,来不及多想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随后告知母亲帮我把孩子照顾好,遂收拾好行李整装待发。
此次工作地点并非平日熟悉的护理工作,而是在隔离酒店。刚到酒店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行李都没有放到屋里,面对艰苦而又陌生的环境和来自不同医院的同事,内心还是有点紧张。但当穿上防护隔离衣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自己就是一名“战士”,眼前就是战场,心中只有责任与担当,其他的担心一下就烟消云散了。
换好衣服后我们进入了战斗状态,查房、测体温、测核酸、采环境、接送隔离人员等等,除此之外我还负责管理院感以及医护人员的各种培训。这些工作听起来简单容易,但实际上做起来发现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因留观人员里有的是治愈的,有的是次密接的。面对这些人当中的有点暴躁和焦虑,我们都会帮忙安慰和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尽最大努力帮他们解决困难,帮助其树立信心。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负责人金荣鑫主席和王宝春院长都会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各种关于隔离点的各项规章制度。
记得第一天上岗查房时,有位次密的人员看着我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给他采完核酸,他连忙说了很多声感谢的话,并说大家太辛苦了,瞬间觉得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防护服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共同奋战不会有孤单,他们让我看到了千千万万人们齐力同心奋力同行,共同抗击疫情的决心和努力。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坚信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很快会彻底消灭,为了那份责任,我将继继续努力。隔离点工作已接近尾声,同时我也期待疫情能早日被彻底根除。感谢这些天来并肩作战的同事和领导在工作上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让我感受到即使付出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隔离人员心得体会篇5
说高中生活最难忘,大学生活最快乐。可是我的高中生活几乎被疫情贯穿,不断的网课不断的疫情,疫情夺去了很多人的健康,也夺走了所谓人一生最值得怀念,我最珍贵的几年。想着终于到大学了,可以体会电视剧那样自由的大学生活,没想到疫情席卷来了我的第二个家——吉林,之前武汉疫情只是在网络上观看新闻,远没有发生在身边来的直观,看过了志愿者雨雪中的背影,看过了学办中老师们忙碌的身影,直到现在隔离在寝室,在寝室迎来了自己的十八岁,这是我在17岁时便开始祈愿一切顺利的18岁,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的18岁,会是什么样……很小的时候就为这一天打了许多腹稿,这一天会穿上高跟鞋吗?是我童年时期屡屡怀慕的大姐姐模样吗?是和好朋友们一起挑一个地方玩耍庆祝,切着属于我自己十八岁的生日蛋糕吗?而到来的这一天其实很简单,因为疫情隔离在寝室,我体会到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在寝室的日子里把那些没时间读的书读了,单词背了,课程听了,影视剧都看了。不想让自己成为没染病的病人,把自己隔离在毫无意义的绝望里。
我相信前路光明,阴霾终会散去,我们定同舟共济,风雨共度,一切都会好起来。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吧。有想去的地方,想见的人,想回的家。希望早日摘掉口罩,不再做核酸,所有人都平平安安。吉林加油!!!吉林化工加油!!!
隔离人员心得体会篇6
“曾经”我是一名社区康复治疗师。
“现在”我又多了一个“角色”——隔离点的“班长”(负责管理工作)。
初来乍到的不安
初来时的我是忐忑的,性格上的慢热生怕拖累团队里的队友,同时又挂念着平日里病友们的治疗。但我明白,只有自己快速融入才能完成任务。
作为当班“班长”,需要不断的对工作进行调整,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做好分配。虽然经常在夜里两三点前难以合眼,甚至有时一抬头天都亮了,但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做好上传下达,使工作流程更顺畅些,并尽可能实现精细化精准化。
一位特殊的“客人”
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82岁的老奶奶,由于年纪大,眼睛不是很好,又有糖尿病,所以刚来时,老人很抗拒。冲着我们说道:这不是哪儿都去不了了。原来老奶奶平日里都有每天去公园散散步的习惯,现在却只能待在房间里。
考虑老人年纪大,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紧急商议,最后约定每个人在工作之余,陪她聊聊家常并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作为康复治疗师的我,建议她可以在房间里做做操、动动腰、看看窗外远眺,饭后记得房间里走一走,避免因长时间不运动,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老奶奶的紧张情绪很快就缓解了,临走时不停地跟我们说着感谢!
重庆“辣妹子”
隔离点中有着这么一位“客人”,刚开始大家诧异,为什么每次发放的餐食总是原封不动的放在门口,最后还是信息员在身份证上发现了“细节”——重庆“辣妹子”。通过沟通了解,她是个地地道道的重庆人,14天的隔离时间,实在吃不惯天天带有甜味的上海本帮菜。但因为性子急,她在入住前也没有细看告知单上的内容。
随即,我和厨师商量给她开“小灶”,她的饭菜不加糖,另外在餐盒上放了一瓶辣椒酱。就这一个举动,深深触动了她。“等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时,一定要来重庆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热情的邀约回应了我们的付出。
类似的小故事还在隔离点不断发生着,这里面有被隔离人员的理解,更有与我并肩作战小伙伴们的辛苦努力。作为定期驻扎在隔离点的队员,我们始终把守护大家的健康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忙碌的工作让我忘记了时间飞逝,我也不再是初来乍到时的手忙脚乱。此时此刻,我更能体会到“时刻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摆在第一位”的责任。我为能成为抗疫集体中的一份子而感到由衷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