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支教心得精选7篇

时间:2024-04-18 作者:Fallinlove

我们在书写心得体会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挑战,寻找解决方案和创新点,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机遇,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云支教心得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云支教心得精选7篇

云支教心得篇1

20xx年的暑假对我来说,注定是难忘的。这个夏天,我离开了舒适安逸的校园,踏上支教的旅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等我细细整理,一个月的支教生活早已从指缝中溜走。转过头回望一下,这一个月的支教生活中,有成功,有失败,有过快乐,也有过心酸。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时光是我最值得回忆和珍惜的。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领悟很多。

作为支教大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开展教学活动、学习在新课标下的各种新方法、吸取成熟教师的教学经验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重点。走上讲台的我,紧张但又很兴奋,看着讲台前一双双陌生却渴望的眼睛,我尽力的讲课,但是,同学们回报的不是笑容,而是茫然的眼神。课后交流才发现,我讲的内容过于复杂,学生完全是陌生的,接受的很少。慢慢的才发现,我并不了解他们的实力,他们的基础知识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扎实。我只能从最基础的讲起,慢慢的他们也适应了我的讲课方式。孩子们都很喜欢和我聊天。很快,孩子们都和我交上了朋友,我们一起欢笑一起努力,虽然这里的孩子在一些方面比不上大城市里的孩子,但他们的质朴和谦逊确实最宝贵的财富,我要用自己所知的知识去感染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为他们照亮前方的道路。同学们不仅善良,而且很聪明勤奋,学的也很认真。

教学工作中虽然有时候很累,但看到孩子们的努力,这点累也算不上什么了,孩子们的进步才是我最大的安慰。小学的孩子,人小鬼大,已经懂得许多事情,却又了解不深,似懂非懂。我平时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聊天,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有时还会聊很多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我们的默契就这样一点点培养起来,学生也越来越喜欢我。后来听同学们说,在我的课堂上,大家总是会集中精力,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我为此感到欣慰。面对同事我态度诚恳的请教,从他们身上汲取更多优秀的品质。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和理论。我为自己能够融入这个集体而高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我累也舒畅,苦也光荣。在与同事的交流和与学生的配合下,我觉得我的讲课技能提高了很多,学生也说越来越喜欢我的课了。这一个学期的实习,我更加体会到教师的辛苦。

这里的生活是平淡的,平淡却不乏味,在平淡中体现着真实。课后,我们几个老师亲如手足,有困难了我们相互帮助,互相支持。每天晚饭后,我们会一起聊天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在交流中找到快乐,增进了我们感情。周末,我们会一起上街,在这里我们就是一个整体。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一起度过这段特殊的时光。

当然,在这一个月的支教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还需要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比如说在最初的时候,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太近了,没有树立起教师的一种威严感,学生觉得我太亲切,有些调皮的学生管理起来很恼火。一个月的支教生活虽不能说精彩,却意义非凡。这里的生活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渴求,什么是感动,什么是艰辛。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让我说说支教的感受,我会说:“艰苦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支教对我来说是一次磨练,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

最后,我还要感谢同事朋友的帮助,给了我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难得机会,使我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我的个人工作能力也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支教生活,累并快乐着。

云支教心得篇2

我是大班的班主任,却很少给大班的同学上课,哎!因为我大多的时间都发在调研上了,想到这里,就感到深深的惭愧,有种对不住学生的感觉。

记得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我是给小班上了,去小班的第一感觉就是,惨了惨了,在这群小子面前,我要当爹当妈了。结果果真如此,小孩子的调皮活泼让我管都管不住。尤其有其中一个叫梁建东的小孩子,特别调皮,上课根本不听我的,还随便下座位与其他小朋友打闹。额~~我打也不好打他,骂也不好骂他,只好让其自由活动。不过那节课我随便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案应付了他们。下课后我就立马分享了在小班上课的感想,我说我再也不要去小班上课了,不然会被那帮小兔崽子累死。当然那不是我的真心话,孩子还是可爱的,毕竟他们那么小,那么天真。呵呵。反正第一节课总算是过去了吧。

由于某些原因,我很久没有上课,甚至大班也没有去,就连大班的同学都认不全,哎!这不得不说是我的失职。

不过突然有一天,大班的两个同学cc和vv扯着我说:“小萌,你什么时候给我们上课啊?真希望听你的课。”因此,我也给队长xx请示了要给大班同学上课,调研的事情我不做了,换人去做调研。呵呵。这倒好了,终于可以给大班的同学上课了。

我上的第二节课是音乐课。上音乐课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临近音乐比赛了,希望我班能取得好成绩。于是我课前就走进大班教室在黑板上写满了《知足》的歌词,希望上课能够顺利进行。咚咚咚...上课铃响了,我走进了教室进行自我介绍,并且说明了最近没给大班上课的原因,之后就进入了主题开始教歌。教他们《知足》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希望他们能够知足常乐,生活快乐。

我在大班的第一节课很顺利,学生也很专心学歌,让我感到很开心。哈哈。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一下就下课了,我给他们布置了作业,就是希望他们能够记住歌词,并真正理解《知足》的涵义。给大班上音乐课很轻松,感觉他们都对音乐充满着莫名的喜欢,这也让我与他们进一步联络感情奠定了基础。

之后几天我又给大班的学生上了数学、英语课。上的课其实很easy,因为我只是复习他们任课老师已经上过的课程。一节数学课就是一个问题(圆柱圆锥表面及体积),听过课的学生没有几分钟就可以做来布置的题目,但是没有听过课的学生就不一样了,可能给他一天时间都做不来。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xx同学,他身为班长,却连圆柱圆锥体积公式都不知道,让我情何以堪?于是,我把他留校了,要他不会做的题目去问同学问老师,希望他能够把成绩提上去。上的英语课也很简单。就是“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的问候以及“一到十”的书写。我把单词都完整抄到黑板后,要他们抄写5遍。话刚落下,就有人反对了。于是我也杠上了,6遍、7遍、8遍......结果让他们抄了10遍。在他们抄写的过程中,我大声说:“不要抵抗老师,你们的抵抗没有胜算的”。显然我是生气了,我在生活中是很少生气的,真的,这也是第一次和学生产生了不愉快。不过现在想起来,还真那么有味道。

营期最后一天,我没有给他们上课,但是私下和他们交谈很很久,也说出了我真是的想法。我很喜欢他们,很舍不得他们,我既然是他们的班主任,就必须对他们负责,我既然是老师,那么上课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哎!在那里我留下了一些遗憾,就是没有给中班的小孩上课,真的很对不起。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回去的,回到那个我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的......

上课有味,真的有味......

云支教心得篇3

支教的十天时间转瞬即逝,脑海中还是一张铺满报纸的架子床,一个小小的办公桌,和四十三个孩子的笑脸,而他们将是我始终的“朋友”。

此次支教的意义也许并不是我们给孩子们带去多少知识,而更多的也许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想法,多少感动。起初呢作为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我是很高兴的,因为这样可以和更多的孩子们更好地接触,可以和他们打成一片。但是接下来的结果却超乎我的所料,也许在他们的世界中朋友就只是朋友,所以他们一度没有把我放在眼里。但是我认为玩是孩子的天性。而这种天性才是他们的个性。就是在玩中他们才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所以我认为做一个朋友比做一个老师能从他们身上了解得更多。

我惊讶他们天马星空的想象力,或许我们已经丧失了这种天赋。我渴望他们勇敢果断的行动力,但或许在生活中不断的压力让我们越来越懒惰。我羡慕仅仅一个笑脸的感染力,就是那种天真和纯真、还有那份无所谓、没有心事、没有烦恼,在他们的世界里也许笑是最普通的。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许多自己丢掉的东西,甚至他们就是曾经的我们,他们比我们有着更加丰富的生活。这次去支教他们才是老师,而我们是一个没有好好听课的学生。

生活中总有发生不完的惊喜烂漫和无可奈何,我们一点一点成长着,一点一点找回自己丢掉的东西,再一点一点学习新的东西。这便是最大的道理吧。就像有些事做一次会记一辈子。

云支教心得篇4

支教已经过半,接触初中生两个月,发现各个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不一样的性格特点,在与他们交流谈话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变化,学习方式的不同都取决于他们的心态成熟与否。在堂教学上,有经验的老师们都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而且在事情处理上会根据心理的变化斟酌交流的方式。

初一:环境陌生,心理不够成熟

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陌生与好奇,进入少年期的他们,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但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特点。心态较轻松。科目增多了,只是难度比小学有了很大提高,学习方法要调整,一定要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的分配。对于老师的管理,心理还有些敬畏,老师的管理工作并不难,但还是应该要做到进退有度,不能过于严格,从而导致学生过于压抑,也不能任其不守规则。

初二:环境熟悉,心理叛逆

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随着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对初一时紧张、陌生的感觉逐渐淡化;同时距离中考还有一段时间,学习动力不足;加上初二时青春期萌芽的时期,学生的性格逐渐显示出逆反的特点;这个阶段如果教育得当,学习成绩是一个很难得的巩固和上升期,为中考奠定非常良好的基础;但如果不注意,学习成绩就会大幅度地退步,同时造成学生厌学、沾染坏习气、自暴自弃等严重后果。

初三:中考压力,心态较成熟

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中考。整体的紧张气氛已经形成,既有新的学习,又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学生经常抓不住重点、平均用力、手忙脚乱、效果欠佳。随着中考的临近,压力调节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和家长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压力,压力不全是坏事,但是压力过大就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也影响考试时的正常发挥。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能够观察到孩子的变化和不安,不放弃、不懈怠,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云支教心得篇5

曾经一度认为教师是与我无缘的工作,可是偏在毕业之前得到了一次实习支教的机会。在来之前,我告诉自己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现在的工作。

转眼支教生活的一半已经过去了。和朋友聊天我总喜欢称自己是一个“伪教师”,披着老师身份的毕业班学生。记得9月6号那天踏上征途,在行驶的路上我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是凤居。“凤居”,听名字感觉好雅,肯定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我甚至就在车上幻想起了自己以后的生活,像陶渊明一样,在田园小镇悠然自得。等真正到了凤居才知道我要去的是凤居学区的黄岩学校。恰逢周五,下午上完课后,老师和学生们就相继离开了,留下偌大的空荡荡的校园,空荡荡的宿舍。幸好还有一个年岁相仿的刚入编的高老师和我作陪,差点忘了还有她的老乡兼同学宋老师(在另一所学校)。就这样我们三度过了一个无聊却又充满各种奇葩事件的周六日。周一迎来了排课。一二年级品德、音乐、美术,还有全校体育,美名曰晋中学院培养的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老天,我的专业是化学!我就这样被“全才”了。

站在讲台上给二年级上品德课时,看着那一双双清澈的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我突然觉得自己特别神圣,就好像讲台之下是一群等着我去拯救的信徒。说实话,站在讲台上才发现原来真的能看到所有同学们的小动作。站在讲台上,眼神总是会无意忽略第一排左右俩边的学生,碰到他们的眼神闪现出略带点被遗弃的感觉时,瞬间会涌现出好多负罪感。我终究不是圣人,原谅我的眼睛不能360°全方位都能看到。让我惊喜的是原本以为我在黑板上写字时底下会乱成一锅粥,可是他们竟然跟着我写字速度把一个个字念出来。第一节课下来了才发现,其实好多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你敢想,然后去做。周二是9月10号教师节,这个本不属于我的日子,恰好在实习期,所以我有幸度过。早上第一节是二年级音乐,上课铃响了,他们却不让我进教室,让我等一会。等我再次推开教室门的时候,看到很班上歪歪扭扭的用彩色粉笔写着教师节快乐五个大字,还有同学们画的各种图案,还有三个桃心,上头用铅笔写着“老师节日快乐”,教室各个角落还零星的挂着气球,虽不甚美观,可是我能感受到他们满满的心意。第一个教师节,我收获的是满满的感动。

还没等我完全适应下来,周三就被调去了皋落初中。原本觉得初中应该很轻松,可是看到其他班主任的校友每天必须跟着学生们出操、早读、晚自习,很是佩服她们。我没有课,所以只是看着她们忙碌而忙碌,我没有体验到“教”,我只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体验着这个小镇独有的风情与民俗。

周一又被调到了大寨,没想到兜兜转转一圈后竟然真的来了大寨,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迎接我的竟然是当初在黄岩有过几日之缘的宋老师!缘分真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来了大寨。厕所近了,早上也不用吃那硬邦邦的馒头,晚上宿舍外头也没有癞蛤蟆和老鼠蜗居了。没有比较就没有幸福感。虽然来了这里是一年级包班,仍旧觉得在天堂。这里一年级与黄岩不同,他们不会上课藏在桌子底下和我捉迷藏。第一堂课,他们甚至有些怕老师。我一直觉得教小孩子最重要的是亲和力,可是待我发现这群熊孩子在摸清老师的禀性后肆无忌惮起来,我开始怀疑亲和力的力量。一年级孩子的思维常常让我觉得他们来自外星球,上课也是有时候感觉完全听不懂我在讲什么,吼破了嗓子,他们依然照旧。

而且上课一旦涉及到他们懂得能插上话的,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以说话的机会。小孩子完全是视觉动物,大多时候他们上课看的不是黑板,而是老师的脸!每个学生的进度参差不齐,每天早上起床最发愁的就是上新课还是复习旧知识。事实上,在学习方面,真的存在所谓的好学生和差学生,有些人你教一个小时就能懂,而有的一天也教不会。每天全天的课不免让人心情烦躁,再加上哪些叽叽喳喳的声音,简直让人疯了。有耐心,微笑面对学生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教书其实并非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想要上好一堂课,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不少的,虽然讲的内容很简单,但必须要懂得怎样去讲,所以第一点必须做的就是精心设计每堂课程。其次,自己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有时间就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技能。通过对比,自己什么地方不足,或者哪种方法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便根据实际情况去改正,去采纳。这样能快速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这里做饭阿姨还有各科任教教师都对我特别好,大家不分年龄经常坐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无论酸甜还是苦辣,我都觉得特别有滋有味。不知道在正式结束要离开的时候我会有多么不舍?

云支教心得篇6

生活没有想象的艰苦,但也不那么轻松。每天重复的一日三餐,曾有过让我们不想再吃饭的冲动;每晚的总结例会,都让我们继续疲倦到很晚;十天的支教方案,在课程的安排上和同学的接触上也遇到过不少问题;随后的牛飞村走访和问卷调查,也是顶着炎炎夏日,徒步前行。这样的过程,虽有艰苦,但是大伙儿始终心往一处,为了当初为此行付出的诸多努力,为了见证青春的无畏而没有退缩。

7月11日——20日,十天的支教,我们的中心始终围绕着那些学生。我们,第一次有了“老师”的.代号,第一次绞尽脑汁地备课,第一次站上讲台煞有介事地讲课。孩子们可爱的脸上总会带着稚嫩的微笑,对我们每天的教学都充满了好奇。我负责的英语课和健美操课,上课虽然免不了有几个调皮的学生,但每次看见满满的课堂,还有他们眼里那闪动着的晶莹,让我看到了他们求知的渴望,也给我的支教课程带来了动力。时间虽然短,我们给孩子们带去的知识也有限,但从相识、相知中,我们却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和他们接触的时间里,那些腼腆和顽皮背后,带着些许的成熟和懂事。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好像自己也找回了久违的童年时光。十天的支教,真实而又快乐。

由于我们的支教是按照上午的教学课程和下午的课后辅导两类结合,下午的课后辅导是按照队长安排的由几名队员分组进行。同时在此期间,没有安排下午辅导的队员还去了镇上的卫生院,帮忙整理居民的健康档案资料,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学习了尽责尽业的工作态度。

7月19日,我们实践队一行来到平通镇的敬老院探望了住在这里的老人们。由于敬老院之行的活动是由我负责的,所以在此之前,我和队长联系了敬老院的负责人,事先做好了实践活动上的接洽和相应的安排工作。此次敬老院之行,我们主要围绕“与老同乐”,给灾区的孤寡老人们送去我们孙辈们的祝福和问候,在和他们谈心、打扫卫生之余,了解了他们的一些生活起居状况。

平武牛飞村,有着“平武羌乡第一村”的称号,在灾后被授予了“新农村示范建设村”的称号,因此也成为我们此次实践走访地的重要去处,7月21日——23日,我们去牛飞村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夏日炎炎,燃烧着汗水,却并没有阻挡风华正茂的我们,前行的脚步迈得更踏实而有力。正如同毛主席的那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真正经历走访和调查过后,才能较为深入地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在最后的这几天时间里,我们一行几乎每天都徒步前往村上走访调查,我们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我们零距离地和村民们接触,记录着他们的心言,了解灾后重建和他们的生活情况;我们寻访了老党员,听爷爷讲述他们年代的故事;我们走访了村里的“名人”——赵林、沈燕艳,倾听他们灾后艰辛的创业故事,学习灾区人民的坚强和不屈。期间,还参观了当地特色产业——“灶淋酒坊”、羌绣产业园和香叶尖茶厂。甘醇的包谷酒,精美的羌绣,清新的羌家茶,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动。

平通小学,敬老院,卫生院,牛飞村,十五天的实践,锻炼了我的意志,强化了我的心志。十五天,虽然是短时间的辛劳,却让我收获了喜悦,收获了成熟,收获了成长,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认识到了与人相处的坦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一过程中,辛勤的汗水,晶莹的眼泪,真心的付出,坚定的步伐,都将成为我永存的珍贵记忆。

云支教心得篇7

上周五和我的指导老师一起备了我即将要讲的新——水的净化。宋老师每一次和我一起备都很认真,很用心地指导我。宋老师给了我三天时间准备,想让我周二的时候先向她试讲一次。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我很紧张,因为觉得自己准备得很不充足,觉得自己好像辜负了宋老师的期望一样。结果宋老师一直向我打气,不断地给我意见修改。周二晚上和周三晚上连续两天我都去了实验室讲,我想利用余时间把自己的能力提升。周四下午是第一次向学生讲这节的知识。学生们都不太活跃,不过这节的知识我都完全能够传达给学生了。当天晚上,宋老师也给了我不少的建议,例如,上的`时候可以使用麦克风,这样会大声点,而且说话需要有抑扬顿挫。还给我修改了ppt,调整了程知识的内容。

到了周五,另外一位化学梁老师发烧了,梁老师安排了我替他上今天早上的,所以我今天早上就连续上了四节。上前有点紧张,我就找了宋老师聊天,宋老师开解了我,并向我传授了一些以前她实习的经验。然后,过了五分钟,我收拾整理好我的心情,我就去了梁老师的一个班上了,梁老师跟宋老师的班级进度不一样,所以我要在这节开始的时候先讲了自水厂的流程。讲完自水厂以后,这一节是调整程内容后第一次上的,我还是不太熟悉新的顺序,讲到最后,我才发现我落下了一个活性炭层净水器的内容。不过还好,刚刚到时间下了,梁老师也安慰我说没有关系,下周他可以补讲这节的内容。接下的三个班我觉得讲的流畅性越越好了。我很自然地就记住了这节的顺序,我在跟学生互动的时候,我也会知道我下一步应该做些什么,而不是呆呆地站在那里。中途校长巡堂了,还听了五分钟,我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张。最后一节,宋老师不能听了,宋老师叫了梁老师听,我好像一点都不紧张了。在后,梁老师也给我了一些建议,梁老师还说我讲得比他刚实习的时候要好。哈哈,我这是讲了八次的内容,梁老师听到的刚好是我讲的最后一节,比起昨天的那节啊,老师可能就不会这样说了。期待我下一次讲,能够越讲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