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观后感最新7篇

时间:2024-04-16 作者:Youaremine

通过写观后感,我能够更好地分享自己对电影的感受和理解,观后感是我对电影情感的整理和总结,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电影的主题,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复兴号观后感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复兴号观后感最新7篇

复兴号观后感篇1

弘扬“五四精神”,要学习志存高远的精神。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百折不挠地奋斗和求索,在建设和改革开放征程中,“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满腔热血,屹立潮头,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出中国青年的壮丽篇章。

只有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成为品德高尚、精神充实的人。青年人要砥砺品格,加强品行修养和道德操守,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弘扬文明新风,自觉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把“青年梦”融入“国家梦”之中,接过五四爱国旗帜,建设美丽中国,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梁任公百年前的《少年中国说》说道,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不变的真理。一代一代的青年人,应牢记国家使命,去奔走,去呐喊,敢担当,不畏难,万事皆可成功。“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中国的未来,并不缥缈,新的时代就在我们的手里。我们有理想!我们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的青春因奉献而充实,我们的人生因奉献而飞扬。我们迎着五四青年节那飘扬的旗帜走来,迎着风雨,迎着朝阳,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奉献青春,飞扬人生。我们在努力,我们从不停歇!

复兴号观后感篇2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一)

生于盛世是我们这代人的福气,在这个时代堕落,则是我们这代人的大不幸,无论清醒与否。

十月七号,我也随着大家的脚步来到国家博物馆。看着一幅幅照片,一件件物品,听着工作人员讲解中国的复兴之路,我是又痛心又自豪。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再具体点就是我们正在学的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实物演示。

在观完后,听完后,反思完后,我是对国家的伤痛感到撕心裂肺的痛,我是对前人们的努力感到崇敬,但我还是想说这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我就是想谈谈我们大学生应该得到的教育史。

我们不应一段历史念念不忘,记住的耻辱有时候并不能提醒我们。但我们有的的同学似乎太健忘了。

我来自小的县城,现在在国家的首都,我接触最多的还是学生,我的这个岁数的同学们。感觉我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五千年的沧桑,1 同时又有着五千年的健忘与空白。我们学了近代史了,一阵感慨与喟叹之后,一切又会复原常规:许多同学仍为自己拥有些许洋货而骄傲自豪,仍对外国的圆月向往不已,仍会在遭受一次又一次不经意间袭来的空虚寂寞彷徨之感后,继续沉沦,不可自持。我们现在玩的最热的是人人网上的植物人大战僵尸,我们恋恋不忘的是开心农场里菜是否又可以去偷了,我们担心的是海底世界里的鱼是否已经升天。我们虽然依旧在上课,可我们闲时又都在干些的都叫啥事啊。

同学们请不要怪我为什么会突然如此愤青了,是因为我在国博参观时我感受到的那一丝丝耻辱感。我看到了陈景润在飞机上发的扇子上面做数学题,还有当时洋务派用的一些课本,尽然是全英教学……再想想自己即将裸考上四级,我无地自容。有时候历史的真相,还是叫人很吃惊的。

中国在之后复兴道路上虽又经历了种种艰难的探索和各种磨难,但最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国门逐渐向世界打开,同时国人的心胸与眼界也逐渐开阔,从此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无论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青藏铁路的通车,还是载人航天飞船与现在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等等,无不是我们在这条复兴之路的探索中所取得的成就,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奋发向上的决心与信心。华夏民族也由此达到了“自唐汉以来所未有也”的盛世。

我们是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那是前人努力的取得的。“堕落本无罪,只是美得很颓废。”而我们这种对于年轻一代近

2 乎奢侈的美,我们实在无权去拥有的,更无力承受的。因为我们大都独子的这一代承担的更多。也许我们始终无法完美,但我们完全可以努力臻于完美;也许我们只能仰望伟大,但我们仍旧可以尽力接近伟大。上升或下降,人的可爱之处就在于此。所以我希望借着这股愤青劲改变我们,至少改变自己。

看着载人航天飞船的返回舱,我们就应该知道在这个和平年代,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早已不是扛一把枪杆子去戎马生涯就行的了。今朝,只有认清形势,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期努力储备知识,并积极投身于现代化的建设中去,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

我们在图书馆雌伏是为了雄飞。回到最实际的现在,作为一位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努力储备与完善自己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多方面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关心社会的进程,做个世界人。为将来自己能够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实现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当然,这类话可以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也正因为如此,它们就像日子一样;;因为太熟悉与相似而被我们忽视其价值。我认为只有脚踏实地的去做,才是务实的表现,才能在中华民族这个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好地走下去。而国人先前们,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马上就要考近代史了,所以我们在回顾复习历史。但这不仅是为了考个高分,不仅是为了给千篇1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为久

3 坏失修到麻木的灵魂丰富情感。铭记历史是为了明白昨天是什么,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我想,这是我们反复温习历史最起码要得到与明白的。

没有大篇的史事分析,就是一点自己的砰然心动之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希望我们能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二)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得以有幸与同学一同参观了这座扩建历时三年之久、千呼万唤终于展露芳容的世界最大博物馆。

一早搭乘校车驶至前门东大街。达到时,前来团体参观国博的大巴已经停了有十几辆。下车后一路步行,途径北京铁路博物馆、正阳门,行至威严平阔的**广场。徒步广场,右手侧的国家博物馆与位于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对称坐落,隔广场而遥相呼应。两者建筑风格如出一辙,皆恢宏大气、壮丽典雅,十几根仿希腊式立柱颇显雄伟之气。国家博物馆与阔大齐整的**广场以及一街相隔的壮丽威仪的**城楼共同塑造出一种大气威严之气氛,令人心魂震慑。

绕行至长安街上的国家博物馆北门,甫一转向,便看到国博门前伫立的巨型孔子雕像。全像由青铜所铸,孔子呈拱手作揖之状,颔首俯身,身型宽硕敦厚,犹如巍然山石。塑像粗线直砺,表面如大斧劈皴,加之青铜皴之以靛青杂色,颇有沧桑厚重之感。孔子作揖巨像立于国博门前,如邀请,如训导,如统领之统率历史文明之浩瀚大军。

九点钟,馆内开放。随着近百名的观众的队伍慢慢进入到了大厅。

4 今天国家博物馆所展出的是“复兴之路”展览。

一进展厅,展厅四壁的陶土泥塑浮雕的凹凸不平的历史质感迎面扑来。左侧浮雕猛看如浩荡的黄河水流,泥水混沌、磅礴涌动、浩浩汤汤,细看则实为司母毋方鼎、活字印刷术、罗盘、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飞天、张衡地动仪、郑和地图与帆船等等众多历史元素依左右顺序的写意与写实交杂的空间展现。

其后展览由历史照片、文书、衣服、兵器、机械、石碑等历史实物以及模型、雕塑等方式正式展开,横跨从1840年至21世纪的二百多年时间。展览叙述的脉络横贯近代、现代以至当代中国,其叙述角度与历史观点对于我们而言可谓耳熟能详,包括各历史事件所占篇幅皆与中学历史之叙述并无太大出入,所独特者在于其珍贵历史资料的详实丰沛。

陈列共分为五部分,从“落后就要挨打”;;清帝国惨遭列强瓜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地主阶级自强维新,及至百日维新终告失败;辛亥革命、清帝退位、民国开世,怎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折冲九州,仁人志士奋起探求救亡图存之路;日寇侵华,烽烟四起,国民军正面阻敌、中共敌后抗日,再至国共交战,解放军横渡大江,国民党溃败台湾;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曲折前进;平息浩劫,改革开放,另辟中国蹊径,专心国富民强。

鉴于展览脉络近于所学历史脉络,对其内容介绍在此就不作赘述了。参观本次展览,心生的最大感触即是世事之无常,领先于世界两千年之久的中国文明却催生不出继续维系文明前进的力量,而沦为为

5 其他后进文明欺凌的老大帝国。一国之强大放之于历史之浩瀚中,常常可以发现多数仅仅只能持续一时,风起云涌,起伏不定。从1840年国门被船坚炮利的英吉利人轰开,传统文化在救亡图存方面日显无力,旧有社会结构逐渐趋于瓦解,中国开始向西方由表及里地模仿、学习,这段历史可谓中国历史之最低点,及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定浩劫、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方真正开始复兴,宏图大展。

粗浅以为这段历史对中国尤为重要,对传统文化之态度以及究竟该在何种程度上学习西方,对这一重要问题的思考与争论在这段历史已有过深入探讨,而这一重要问题在未来中国复兴的道路还将必然面临并再做不断思考。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越深,便越可以知荣辱、辩是非,寻根找出近代民族不足之根本,譬若专业课上老师曾提及的一个问题:在对待国门被西方武力开启这同样的一件事上,中日两国持的却是相反的态度,日本人奉引美国军舰成功登陆的日本人为英雄,对佩里将军给予郑重纪念,而中国则对侵略行径尺否定的批判态度,未有相近与日本态度的倾向,中日这一态度之别颇为值得我们深思。

也许是因为主题所限,“复兴之路”在抗日战争的展览篇幅中对于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提及依旧如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颇为稀少,而着重于介绍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艰难中壮大,以及对日军形成有效牵制与作战贡献。

行文至此,也该有个总结。这次展览丰沛详实的珍贵历史资料着实令人眼界大开,再现了诸多场景、情境,如直至亲眼目睹清军装备之简陋与西洋军队的船坚炮利,方更觉中西差距之大。环顾今朝盛世,6 回看过往,不禁扼腕。复兴之路,愿民族一路向前。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三)

周六在公司的组织下去军事博物馆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跟在一群中学生后面排着队看展览,颇有些返老还童的感觉,着实兴奋了一把。正式进入主题后,整个情绪像5月30号的股市一样一泻千里,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的那段惨痛的屈辱史,二是学的一塌糊涂的历史。()听着gl像专业向导一样介绍着中国近代史,越发的觉着惭愧,琢磨着当初怎么就没能好好的学习历史知识,看来原因不仅仅是个人的,要是当初的历史课也是图多字少,重点醒目,再配着宣传手册和精彩短片,全部印象式教育,绝对能强化记忆。

参观复兴之路的最大收获不是重新学习历史知识,不是激发爱国热情,而是意识到一种方法,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我们原来总自以为是,以为最全最详的就是最好,从不考虑别人可以吸收多少;以为技术含量越高就越好,从不知道别人可以理解多少;从不习惯印象式教育,却不知道这种方式强化记忆最好。运用到工作中,我们应常常考虑3个词:

“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往往能看到不一样的天空。真正的站在同事和客户的立场上考虑,才能努力使客户感动;

“恰当合适”:不管是语言、动作还是文章都应恰当、合适,充分体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境界;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如同同外行人不说it话,方能保证沟通有效且无限;

7 “印象教育”:通篇文字属于一维教育,枯燥乏味;图文并茂属于二维教育,点缀生动;图文并茂外带精彩短片属于三维教育(印象教育),增加兴趣,强化教育。若想让客户与我们增进了解,这当然是必须采取的方式。

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刮痧观后感

复兴号观后感篇3

顶天立地胸怀伟业,奋勇前进不负人民。从1921—20xx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100年,这一百年里,我们的祖国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而变得繁荣昌盛。

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7月1日早上八点,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的直播,首先是学生团队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这些歌曲中的歌词无一不刻在我心上。看着中国人民手拿着国旗、党旗、看着青少年坚定的脸庞,看着天安门广场前的国徽、党徽,我的心中是无比自豪,无比骄傲。我以我生在这个国家为荣,我以为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荣。

人生没有永恒的失败,就像天空没有永远的阴霾,总会云开雾散;人生没有永恒的坎坷,就像大海没有永远的恶浪,总会风平浪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我们的祖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了。风雨百年砥柱人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中国共青团代表和中国少先队员代表的发言,激励了青少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祖国建设有我,祖国建设有我,祖国建设有我!

复兴号观后感篇4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转动了千年的历史车轮,便沉淀出了爱国文化,假期里我看了《我和我的父辈》,感受着他们的爱国情怀。

?乘风》冀中骑兵团中的乘风父子为了保护群众撤离,拼死抵抗日军,用小我的牺牲换来了百姓的安全,妈妈说真正的战争远比电影里的残酷,正是有了他们默默的牺牲,有了他们满腔的热血,有了他们炽热的爱国情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诗》让我们看到了为了祖国航天事业无私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之下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前仆后继和传承,诗中告诉我们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让平凡的我们去创造新的世界的开始。

?鸭先知》冬冬的爸爸是一个敢于尝试的人,他拍了中国第一条广告,让他手里的参桂养荣酒一下子就被大家知道慢慢的中国广告就出现了,人们就可以了解解很多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生活。妈妈说正是有了像冬冬爸爸这样的敢于第一个下水的人,才让我们生活越越来越来丰富。

?少年行》里的小小传承了爸爸科技创新精神,不断钻研,从来未放弃。研究出了智能机器人,助力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妈妈妈说每个时代大家的爱国精神是不一样的,战争时期大家抛头颅洒热血,我把仗打完了我的后辈就不用打了这是爱国,科技时代先辈们默默付出,刻苦钻研是爱国,和平时代勇于创新是爱国,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不忘历史,珍惜现在,学好本领,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爱国。

复兴号观后感篇5

刚刚从川西之旅归来,偶有机会去观看了炙手可热的大型音乐舞蹈“复兴之路”。虽然惊叹于华美的灯光与布景、宏大的群体造型与动作、鲜见的吟诵与立体景观,但观后的总体印象却是金缕的修饰其外、空洞的逻辑其中,失望之至!

几天来,川西之行途中的景象不断在脑海中闪现:崎岖坑洼的山路、奔腾急湍的河流、闪瞬变幻的气候,高海拔行走与休眠的困苦......。有现代化的公路与养护体系、性能优越的汽车与充足的给养、沿途友朋的悉心呵护,无忧无虑的我们仍然在高原上蜗牛般的蠕动中感受到了缺氧带来的难过,感受到了不经意间就扭伤筋骨的痛楚,感受到了对被困荒芜之地的恐惧,感受到了民族地区沟通的艰难等等。那么七十五年前,在没有路、没有给养、没有汽车、没有当地群众照顾、没有氧气袋、没有医药,却有追兵、有内讧、有生死压迫下的红军是如何走过这段旅途的呢?当我们在途中看到骑车旅行的人们就惊叹不已了,当我们听说朝圣人们的足迹更是难以想象的惊诧了,那么红军呢?此时此刻,脑海中突然充满了对蒋介石与国民党军的同情与理解。因为不是他们的愚笨或狭隘才成就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不是他们的懒惰或坐山观虎斗才让红军死里逃生。请当代各方睿智、博闻与英武的人们来扪心自问,谁可想象:在比现在艰难百倍的高原山路上用一天一夜靠双脚能走出240里,能在现在牢固修缮后行走尚感觉晕眩而当初却只有几根裸露铁索的铁索桥上冒着枪林弹雨成功冲锋,能在既没有指示标记,也没有辅助工具,更没有足够给养的雪山草地跋涉千里?生不逢时的蒋介石与国民党军碰到的不是偶然的奇迹创造者所创造的壮举,他们碰到的是经常能创造奇迹的神异之众!面对拥有这样精神和这样风骨的力量,还需要自责或顿足捶胸吗?真正值得历史与今天的人们去思索的是,为什么那支由赤贫的农民、无产的工人、饱读圣贤书的书生等四面八方而来的各色普通众生组成的队伍居然有如此神勇的能耐?

多年来,无数贤达能者用各种主义、理论乃至条例来试图解释当年红军的伟业 ,并希望以此传承后代。其实,“复兴之路”中早已耳熟能详的肖华将军一句“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歌词,无比准确与简捷的勾勒出了当年共产党可以以奇迹创造者来纵横捭阖天下的真谛!达到官员不比群众利厚、官员不比群众安逸、官员不比群众优越的公平,拥有可以被广大群众认同、又能让广大群众放眼辽阔与心胸豁达的变革理想,这就是当年那个队伍神勇无双的内涵所在!

观当今中国,官高利厚所驱动的官本位风气弥漫于全社会,并逐渐演化为渗透到众多角落与个体的利益标签。为了个体利益,可以一边在大庭广众慷慨陈词“人民利益”,一边可以毫无节制的去贪色敛财;为了物欲幻象,为豪宅、存折或安泰、情欲就可以牺牲爱情、友情、忠诚、信仰甚至自由!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到底能相信什么、能执着什么,诸多简单到愚蠢的问题与众多难以置信到瞠目的结果让我们既怀疑过去所信仰的,也无法确认我们将来该恪守的。不知众多领导与党员们是否真的还信奉八十年前成立的那个共产党的主张吗?还懂得当年那个共产党创造丰功伟业的缘由?如果是的话,为什么始终无法在其言行体现出过去那些成功的逻辑;如果不是的话,连篇累牍的谎话不累心折寿吗?

“复兴之路”显然不是泛指祖国的复兴,因为相对什么而复而兴的对象不明确;显然也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复兴,没有衰颓何来复兴。“复兴之路”应该是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复兴,围绕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复兴。那批奇迹的创造者们在获得政权后陷入一系列亲痛仇快的内讧中,由此而生的怨愤、诟病、堕落与放纵在让人们对那批英豪和那个时代产生置疑的同时,也在播种着全社会丧失信仰、理想和寄托的病毒。面对陷入惟利是图泥沼的今日中国社会,复兴的概念与出发点不应当是简单的让中国人民感念过去共产党带来新社会的恩情,因为那早已经让数十年莫名其妙的折腾给弄的是非难辨、恩怨不明;也不应当是让当代人陡然就有传统的信念与觉悟,因为由上梁不正的官员、玷污灵魂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形形色色寡廉鲜耻者所创造的众多活生生印象不是靠说教就能抹去的;更不是向世界渲泄民族主义的力量,因为国家的软、硬实力均属外强中干。复兴应当是用对过去深刻的剖析来把过去那个共产党曾经辉煌的事实与逻辑客观展示出来,让当代的中国人民自己去发自内心的理解、接受与崇敬那曾经感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更让这种能创造连番辉煌的“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逻辑体现在今天的执政体系、能力与成效上,让今天充满悬念的共产党能够与过去那个神勇的共产党被视为一脉相承的整体。假如国家的各级领导者们不比普通群众富有,假如公众道路上不再有那么多有着特殊权力和开法的车辆,假如新闻媒体重点关注的社会精英们有真正超越物欲的境界,假如各种贴有法律标签的内容能一视同仁的被应用到无论贫富贵贱的芸芸众生,假如文官不贪钱、武官不怕死,那么不用声嘶力竭的自夸,也不用无病呻吟的炒作,更不用杀鸡给猴的`做威,执政党复兴的曙光就真正开始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了!

从“复兴之路”的名字联想到大秦帝国之后中华民族两千余年的跌宕起伏之旅,联想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卓越与伟岸,联想到缺乏公平与信仰基础的现实,让人既为今天“复兴之路”的逻辑担忧,更让我们为“复兴之路”的终极目标而迷茫。

复兴号观后感篇6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中,爱国青年和工人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积极倡导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进而推动了全社会的思想大解放。同时,爱国青年奔走呼号,不怕流血牺牲,为实现理想而苦苦追求,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应当以家国为己任,我们要提高自身修养。五四运动至今已一百年,但五四运动的内涵却是永不过时的,它永远是进步和先进的,是我们每一代青年人的精神指引,五四时期许多先知的呐喊犹在耳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大旗仍在中国上空高高飘扬。五四精神之于岁月,犹如清泉隽永,余音不绝。在新的历史时期,五四精神在其基础上亦不断丰富着它的精神内涵,历久弥新,历久弥坚。当今时代,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

近百年的风云变幻,“五四”甚至已超越了其所诞生与嵌入的历史,成了一种“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推动着无数爱国青年在奋斗中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合格答卷。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弘扬五四精神,并用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让自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真正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也为五四精神谱写。

复兴号观后感篇7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纪录片《锻造雄师向复兴》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引起广大官兵热议,也让我感触良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引领全军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英雄的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续写了新的时代篇章,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个明确的道理贯穿过去、现在和未来: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强军兴军,核心是能打胜仗;强军之“强”,说到底是战斗力强。从辽宁舰、山东舰到福建舰,中国航母进入“三剑客”时代。以航母为代表,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提升国家战略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提供了坚实物质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