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里感受不同,写出来的体会自然就不一样,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对过去经历的总结,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游西湖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游西湖心得体会篇1
虚过了三十年,喝了几年茶,有点心得,与诸位分享,说的不当之处望海涵。
一,不要迷恋老茶,因为一百年前的垃圾到现在还可能是垃圾。
二,不要迷信专家,说什么茶好茶坏,相信自己的味蕾和身体的感受,就拿鄙人来说,喝到茶气足的好茶,会打嗝。
三,基本上的茶叶里面都有农残,说这话可能吧里很多人不高兴,但是事实,所以每泡茶时间不要太长,虽然很多农残不溶于水,但是长时间浸泡会析出,对健康无益。
四,绿茶性寒,古时候人喝绿茶都要隔石灰放置一段时间,是为了去除其寒性,所以肠胃不好者慎喝。
五,为什么用盖碗泡,因为盖碗最实在,它能把茶的优点缺点都显现出来,而紫砂壶会掩盖茶叶缺点,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一款茶,请用盖碗。
六,永远记住一份价钱一份货,不要贪小便宜,毕竟是喝到胃里的。
七,讲讲我常喝的雨花茶,南京的本土茶叶,能买到正宗的少之又少,而且价格颇贵因为成本在那。雨花茶泡起来汤泽清澈,叶子泡好如小姑娘跳舞一样非常漂亮。闻一闻香味悠长,喝到嘴里有点微甜的感觉,回味非常的棒。
八,讲讲龙井,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是浙江龙井,别看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两字之差,价格却是天壤之别!就拿2014年的价格来说,西湖龙井最便宜的也得1500一斤还是熟人价,浙江龙井则是乱价,几十几百都有。西湖龙井是用群种茶制成,浙江龙井主要用龙井43号制成,而且种植面积巨大。他们的区别,鄙人有点心得,西湖龙井绿中带黄,浙江龙井全绿极美,但是现在有些浙江龙井外形已经跟浙江龙井一般无二,最主要的是西湖龙井耐泡,香味缓慢持久,4-5泡不在话下,而浙江龙井前两泡香味浓郁,第三泡开始就无味。
九,讲讲普洱, 曾有人这样评说普洱茶:如果把茶比喻为画,那么西湖龙井像是明清时期的小品,体现的是江南风景的雅致;乌龙茶则如同宋代的工笔花鸟画中极艳极鲜的溪水崖石;而普洱茶却能独立于外,像是秦汉时期的石刻,饱经风雨沧桑,伟岸而厚重。可惜生普与我而言,性猛,喝完经常不舒服,而好的存放久的生普喝不起。熟普的中药味亦无法接受,倒是冰岛和月光白两款茶叶深得我心,顺便提一句,熟普是73年才开始有的成熟工艺,切莫被忽悠!
十,干泡法。说起干泡法,不得不提台湾曼陀罗茶席,曼陀罗即坛城,是僧侣修行的场所,干泡法是简化曼陀罗茶席而来,对曼陀罗茶席感兴趣的,可约度娘。干泡法一般包括,茶壶,壶承,公道杯,水盂,茶杯,茶匙,茶则等,讲究的用风炉,铁壶,看个人喜好。
干泡法,要诀在于心静,认真对待每一个动作,烧水,泡茶,奉茶,倒水,擦拭,不使茶水外溅。
十一,【人生四道茶】少年似花茶,春雨观花,其性纯真;青年似绿茶,夏山赏绿,其情淳美;中年似红茶,秋霞品红,其怀相善;老年似白茶,冬雪飞白,其根归静。所以我经常跟年少者说,少喝些红茶,普洱,白茶,多些人生历练,茶不能给你什么,但是又能把什么都给你。
十二,茶道,何为道,想必没几人能说的清道的明,真是闻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稀如麟角,况我辈是大道未闻,怎敢说道?!如果光靠烧水吃茶就能得道,太简单了,最多是得个上有食道,下有谷道。而言必称日本茶道者,不知是否参加过,那经历痛苦不堪,远不如瓷缸杯喝茶来的舒坦。 孩童论茶,要求加糖;学子论茶,挑灯提神;劳工论茶,消除疲劳;贩夫论茶,不拘礼数;走卒论茶,有味就好;秀才论茶,头头是道;文人论茶,琴棋书画;茶仙论茶,玄之又玄; 茶痴论茶,无茶无命;茶童论茶,不亦乐乎; 茶客论茶,唯唯称赞;茶博论茶,博了再博。没必要用一把尺子衡量了所有人,日本茶道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日本茶道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美学属性: 缺陷、简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静寂。茶是人用双手所做,人有缺陷,做出来的茶自然也有,整个世界也有缺陷,我们得学会接受这缺陷。后面几点统一起来就是减少欲望,亲近自然, 与栖居的这个世界浑然一体,扬眉瞬目,举足投步,皆如水流花开,纯乎天籁。
十三,禅茶一味,除了日本茶道,提及此事的频率跟茶道不相上下。世人所传的“茶禅一味”多是一种被文学化的意境:老松之下,童子煮茶,自己抚琴清吟,以天地为茶舍,以北斗为茶勺,以万象为侣,引清泉为知音。松风,茶铫,悬泉,飞瀑……茶,暗香悠远,沁人心脾;人,孤高清远,不染纤尘。于是,在谧静的山中,伴着幽幽的琴声,夹杂着木鱼的声声点点,茶的幽香从远处传来,袭入鼻腔,仿佛心灵得到一番净化。“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品茶者手捧茶杯,注目翩翩下坠的茶芽,品味香甜苦涩诸味,便有一种空灵玄妙深远的意境。空留余味,回荡,回荡……
游西湖心得体会篇2
话说乾隆皇帝七次下江南,最爱去的就是杭州的西湖了。今天,我与妈妈一起怀着喜悦的心情,高高兴兴地来到了闻名中外的杭州西湖。
来到西子湖畔,我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完全陶醉在这美景之中。和熙的阳光照映着湖面,只见微风拂过,平静的湖面荡漾起微微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湖面就像是一个大玉盘里面放着一颗颗美丽的夜明珠。噢,湖边的荷花也开了,一朵朵都那么楚楚动人。这群山环抱、水天一色的`美景,真是证实了那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人如痴如醉,如入甜美梦境一般。
“啊,鲤鱼跳龙门!”坐在游览船上的我欣喜若狂地大声欢呼道。只见一条身长大约30厘米的鲤鱼,快速游过来,接着敏捷地一跳,整条鱼就蹦出了水面,就像是一只可爱的小燕子轻盈地飞了起来,差不多有一米高呢。接着它来了个转空翻,“刷”地一下落到了水面上,在湖面上溅起了大朵的水花,似钻石,似银珠,晶莹透亮,好看极了,连在一起还真像一道美丽的彩虹呢!看了这等精彩的表演,船上的乘客都拍手叫好。
不知不觉,我和妈妈来到了“三潭印月”的地方,听说那可是古代皇帝亲笔题名的呢。我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走着,忽然看到池塘下面聚满了鲤鱼,它们的尾巴一摇一摆的,扭动着胖胖的身体,有趣极了!于是,我把手中的零食扔了下去,下面的鱼便都争着吃。看着它们争先恐后、狼吞虎咽的吃相,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也经常弄得满嘴都是零食,好玩极了。它们有的还把嘴对着我,好像在说:“快给我吃,快给我吃!”不一会儿,我便两手空空了,但看看它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心里也挺高兴的。
后来,我们游遍了西湖十大景,饱览了西湖美丽的山山水水,真是大饱眼福啊!
游西湖心得体会篇3
西湖公园晚上人不多。公园里的广场空荡荡的,一片寂静。我慢慢走上台阶,站在广场中央。我轻轻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刚刚下的雨浸透了土壤,一种独特的清新从土地深处溢出。
花朵的芳香和小草的清润也都在此时被吸入我的脾肺,我的耳边传来了清脆悦耳的鸟叫和略有些沙哑的蝉鸣,而这些属于大自然的声音将繁华城市的喧嚣隔绝在外,令我仿佛身处世外桃源一般,悠然舒适,再睁眼,远处是一片碧色的湖,竟有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抬眼望去,天上几只大雁匆匆飞去,飞向山的那边。山被雾气围拢着,隐隐地能看出山的轮廓,这般的山,隐约朦胧,神秘高大。而我的旁边,一条被绿树围绕的小道幽邃神秘。
我踏过小道,来到西湖桥下,轻轻抬眼便可看到天边那与云儿相伴的彩霞。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啊,像是融汇了所有的淡雅之色,美得醉人。走到桥的最高处,我便看见湖中一群小小的鸭子正慢悠悠地游着,悠然自得。而在西湖的中央,一座绿色的小岛格外显眼,像是一只卧龙沉睡在西湖之上。再隔着一个西湖望去,不远处便是那星星点点的灯光围绕着闽台缘博物馆。我走过长长的桥,天上又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丝落在西湖的水面上,淅淅沥沥,像是在弹奏一首古典的乐曲,也让我感受到了类似周庄的水韵之美。
日暮渐消渐退,公园里的脚步声渐渐多了,夏日西湖的夜晚也开始热闹起来,亮黄的灯光照在地上,摇曳了棵棵大树的影子,树上的叶子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远远望去,西湖对面的公路上,一盏盏明亮的灯连成了一条长龙,在夜里竟也是另一番美景。来到西湖边,大而深湛的西湖在灯光下闪着粼粼波光,隐约显出一种柔美之感。乍一抬头,一艘游船从不远处驶来,接着靠在岸边,原本活泼的世界随着船的停靠,也变得安静下来,透露出的是一种别致的静谧美。
再转身,不远处一棵大榕树映入我的眼帘,附近的石阶上已坐满了人,而那棵大榕树就这么孤独地立着,仿佛已经注视了人们很久,很久,我想,它之所以这么多年来始终默默奉献,也是希望能够予人快乐吧。我抬头看天,此时的天空,像是披上了一件黑色的斗篷,遮住了一切属于自然的光亮,只留下寥寥无几的几颗星星和一轮皓月,我不禁想起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怀,而我站在这属于家乡的土地上,却看到了这皓月的另一番情怀:它用它的光亮照映了我们美丽的家园,为我们的天空添上它的色彩……
不知不觉,夜深了,在夜幕下,我悄悄地离开了西湖的这一片美丽而宁静的天地。
游西湖心得体会篇4
今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被称为“人间天堂”的杭州。一踏上杭州这片富饶的土地,我就迫不及待地准备去欣赏西湖的美景。
很早就听说过西湖的美,一排排的柳树像西湖边羞涩的少女一样柔美。我被迷住了,受不了抚摩西湖的诱惑。我忍不住左顾右盼,终究掩饰不住的喜悦爬上了眉宇。“如果要把西湖比作西方,化淡妆总是合适的。”这首诗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抹去。的确,现在是冬末。虽然湖面上没有荷花,但仍然掩盖不了西湖的魅力。
听到的比尝试的好。我打电话给父母,让他们和我一起去湖上划船。父母同意后,我高高兴兴上了船。小船在湖里悠闲地荡漾。一阵风拂过我的脸颊。它不像北风那样刺骨,也不像春风那样温暖而亲切。它有自己的特点:如水,每一个空旷的角落都能感受到它的恩赐。它就像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每个人的脸;它就像一把梳子,在玻璃般的湖面上梳理出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涟漪.我慢慢俯下身子,伸手触摸着被风扫过的湖面,一丝凉意触动了我的心,却感受到了西湖小家庭碧玉般的安慰。我望着远处湖面上稀疏的荷叶,想象着夏天“荷叶无限绿”的情景。靠近岸边,有几片荷叶躺在水面上,也充满了活力。在岸边,一只鹰在天空盘旋。它忽上忽下,忽上忽下。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风筝。
时间匆匆,一日游在夕阳余晖中结束。我只能无奈地对西湖说“再见”。
游西湖心得体会篇5
“太棒了!太棒了!”经过我的“刻苦努力”终于使爸爸妈妈同意了,原来是今年暑假我们学校举行夏令营是去杭州,虽说在小时后跟爸爸妈妈去过一次,可那是我小什么也不懂到了那也好像什么也没看。这次我长大了,完全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再说今年我们已经小学毕业了,可能以后再也见不了面了,所以这次夏令营我让爸爸,妈妈给我报了名。可他们开始说都去过了还去干什么,我听后就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哎,你猜是什么使爸爸,妈妈同意了?你说是不是天助我也。就这样我参加了夏令营。
坐了一夜的火车,终于到了。哇!杭州真好呀!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很多地方。这真是让我饱了眼福啊!可是,在这么多的景点里,最让我陶醉的'就数西湖了,在我看见西湖的那一刻,我就喜欢上它了。你看那西湖的水翠绿翠绿的,用手一摸,哇,凉丝丝的,真舒服!你再看那西湖的鱼,一条比一条欢快,有的还蹦出水面,好像在给你打招呼。船过去之后,湖面上就出现了一条长长的水波,美丽极了。在西湖两边种的柳树一棵比一棵茂盛,它们都把腰弯着好像是在照镜子。呦!快看,那不是一列大雁吗,排着“一”字的队伍,从西湖上方飞过,这真是给西湖又添了一道风景线。
白天我们坐在船上看西湖的风景,到了晚上,天黑了,虽看不清西湖旁边的美景,但我们看到了更美丽的景色,那就是三潭映月,把月亮分成了三个,倒映在水里那可真叫美。古人说把西湖比作西施,我看一点也不假。
这次游西湖,可真让我大饱眼福了。杭州的西湖,你的美让我心醉,更让我陶醉!
游西湖心得体会篇6
星期日,我和我爷爷、叔叔、婶婶一起去美丽的西湖游览。
西湖真美啊!美丽的西湖不但风光秀丽,而且景色十分宜人。湖周围极具特色的众多亭台楼阁,与湖区大片的树木花草互相衬托,置身其间,确实有“人间天堂”的感觉。难怪苏东坡会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感叹。只可惜现在是冬天,看不到“苏堤”上桃花盛开的美景,我从这两旁桃树挤挤挨挨的花苞上,可以想象,到了阳春三月,这里的桃树万花齐发,一定特别的美丽、壮观。
美丽的西湖不仅有美丽的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传说故事,清康熙、乾隆皇帝书写的御碑。还有为许多英雄、历史名人修建的纪念物,令人浮想联翩。有为推翻腐败的满清王朝而牺牲的民国女杰秋瑾;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和他儿子岳云。水浒人物武松、张顺,一代才女苏小小……
西湖真热闹啊!现在虽然是旅游淡季,由于今天是星期日,天气又很好,来湖边游玩的人还是很多,其中还有不少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湖面上大小不一的游船,来来往往忙个不停,众多的水鸟,一会儿展翅翱翔,不一会儿又聚集在湖面上嬉戏,看到它们那悠然自得的情景,我真为杭州的生态文明喝彩。看到这么多游人,树上的小松鼠也跑下来凑热闹,看到它们那蹦蹦跳跳的可爱样子,游人都禁不住停下来逗它们玩。
西湖真大啊!我们一行四人,从西湖东面的涌金门向南,来到雷锋塔,又从雷锋塔穿过苏堤,来到位于湖西的岳王庙瞻仰,并拜谒了岳飞、岳云父子的陵墓。当我们来到白堤的“断桥”,已经下午五点多了,虽然游览了7个多小时,还只是粗略地游览了西湖的一小部分。
西湖,我忘不了你!暑假我一定还会再来。
游西湖心得体会篇7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的“杭”就是指杭州。杭州的风景优美,有许多旅游景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湖了!
走进杭州西湖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当然是一大片花丛,这里的花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有粉红的桃花,有雪白的梨花,还有金黄的迎春花……色彩各异。漫步在其中,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令人陶醉。
“你们看,‘金牛桥’!”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们都朝着他指的方向跑去,走上洁白的“金牛桥”,我们忽然发现桥下的池塘中有一只闪闪发光的金牛正在吐水。只见那只金牛一动不动,伫立在水中,它全身金黄,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分外耀眼。我们的眼球都被这只金牛给吸引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下了桥。
沿着一条石头小路走,我们便到了下一个景点——白堤。踏上了白堤,堤上游客众多,显得白堤愈发窄小,所以游客们走路时都要小心翼翼,以免一不小心跌落到水中。在白堤上遥望,不远处还有一个凉亭,游客们走累了,便可以到那里休息。
下了白堤,突然听到了“呱呱”的叫声,我们终于来到了西湖岸边,远远望过去,似乎一眼望不到头。我们坐上了小船,在湖中荡漾,一股凉凉的湖风吹了过来,使我感到神清气爽。湖中,小鱼在欢快地游着,水波泛起了阵阵涟漪,此时,岸边的游客已经看不见了,湖面上还有许多的游船,船上也都载满了游客,这样子,看上去十分壮观。我不禁将手放入清澈的湖水中,啊!湖水是那么的清凉,使人感到非常舒服,湖水清澈见底,能使人看到水下的美丽景色。我不禁感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的风景真是太美了,就像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令人流连忘返。
游西湖心得体会篇8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黛玉和宝钗来妙玉的住处喝茶。宝玉随后也到了。妙玉拿出一只大杯出来,问宝玉说:“你可以吃得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糟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 ”
不懂茶的人,只把茶当成解渴或者提神的饮品,就好像刘姥姥一般。而真正懂茶的人,却可以从茶的文化中,品味出生活的意境和人生的哲学。所以品茗是一种文化,需要我们去仔细品味。品茶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品味或苦涩或回甘的人生。
在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前,喝茶还没有形成一种文化。陆羽的《茶经》在公元780年出版,一共分为上、中、下三卷,一共十章内容。这十章内容,却包含了茶的产地、采集、品鉴、烹制器具介绍、煮茶方法、茶史等等的内容。
?茶经》将中国的饮茶文化推向了另一个文化高度,并且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发展到今天,除了传承之外,也结合了很多现代工艺和礼仪。现代的茶艺已经变成了一种修身养性的内涵文化。也能够帮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将浮躁的心态变得安静平和。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主编了一本《茶道:从喝茶到懂茶》。这本书帮助外行人来了解和学习中国的茶文化,并且体会茶道天人合一的境界。
那么我们就一起跟随博物馆馆长王建荣的《茶道》来一起体验茶文化之旅。
一、茶史传说西汉时期有一位蜀郡人,叫做吴理真。仙女看他为人忠厚,就送给他八颗茶籽。吴理真将八颗茶籽种植后,长出八颗仙茶树。后人将这八颗仙茶树视为神明。都说只要摘下仙茶树上的四两茶叶吃下,便可立即成仙。
虽然这是传说,但是吴理真确实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将茶进行人工种植的人。而且在现在的四川省蒙顶山上,有八颗茶树,相传就是吴理真亲自种植的。
古代记载的茶并不用“茶”字,而是用槚、蔎(she)、茗和荼等字样,最后才演变成了茶字。
中国一直盛产茶叶,尤其是在西南地。因为西南地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非常适合茶叶生长。也就是现在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年龄最大的野生茶树有2700多年。人工种植的茶树,最大年龄也有800岁了。
二、茶的种类茶叶的分类有很多种。比如说,按照外形分类,可以分为珍眉、瓜片、雀舌、毛峰、毛尖等等。如果按照茶叶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功夫茶等等。
按季节分类,可以分为春茶、夏茶和秋茶。
春茶:春茶也就是春天采摘的茶叶。一般在3-4月份采摘。因为这个季节温度适宜雨水充足,所以春茶是三种茶叶中营养最丰富的,而且香气袭人。春茶叶肉肥厚、色泽翠绿。
夏茶:夏茶多在8-10月份采摘。因为夏天气温高,茶叶生长快。所以夏茶的营养含量低,并且味道要比春茶淡。由于日照强烈,所以多酚物质含量高,导致茶叶的味道有些苦涩。
秋茶:秋茶的品质在春茶和夏茶之间。秋茶的生长期短,所以茶叶的芽头很小。秋天雨水少,所以秋茶的水分含量少,叶色有点泛黄。
我们市面上常见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1)绿茶
我国浙江、安徽和江苏是绿茶最好的产地。向上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六安瓜片、庐山云雾等等都属于绿茶。
绿茶是直接从茶树上采摘叶芽之后,不发酵,只经过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而制成的。
正是因为绿茶的加工工序少,所以绿茶中的维生素和多种营养元素都得以保留。
(2)红茶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叶。摘下叶芽之后,要经过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由于红茶经过了发酵,所以茶叶中的大多数营养成分都被流失。但是红茶却因为发酵而产生了新的营养物质,像茶黄素和茶红素等。所以红茶的口感比绿茶更浓醇。
我国最著名的红茶是祁门山红茶。
(3)乌龙茶
乌龙茶和绿茶是从同一种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它和绿茶的区别就是工序不同。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叶,需要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
(4)白茶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将茶叶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即可。白茶的药用价值很高,具有清热润肺、平肝益血等功效。对烟酒过度、饮食油腻的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5)黄茶
黄茶是中国的特产。湖南岳阳是黄茶之乡。黄茶的工序和绿茶相似,只是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的工艺。
(6)黑茶
黑茶是后发酵茶,而且是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紧压茶也就是我们市面上常见的茶砖。黑茶的营养非常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有生命之茶之说。
三、茶道因为每种茶叶的制作工艺和属性不同,所以冲泡茶叶的方式也都不同。为了让每种茶叶的营养得到最大的保留,让茶的口感更香醇,所以饮茶就成了一种文化。
1、茶具
喜欢茶的人,几乎都会给自己准备一套茶具。而对茶无感的人,只要给他一杯白水就可以了。
茶具虽然只是盛茶的工具,但却是饮茶文化的载体。在中国,茶具有很多。
最主要的当然是茶壶。但是在茶壶之外,还有盖置(既盖托)、壶承(既壶托)、茶盘、品茗杯、闻香杯、盖碗、杯垫、公道杯等等。
除了这些主要的用具之外,还有六件辅助工具,既茶针、茶夹、茶匙、茶则、茶漏和茶桶。这六件辅助工具被称为茶道六君子。
2、冲泡的水
黛玉问妙玉:“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
我们普通人喝茶,可能就用自来水烧开冲泡即可。但是喜欢茶的人,能够因为冲泡茶叶的水质不同,而品出不同的口感。
什么样的水算是泡茶的好水呢?好水需要有五个标准,既“源、活、甘、清、轻”。也就是说,最好是活水的源头,水味略有甘甜,水质清澈并且水硬度低(也就是可溶性钙镁等化合物含量要少)。
因为古代时期,空气很少被污染,所以古人喜欢收集雨水和雪水用来泡茶。古人称无根之水为天泉。但是时至今日,工业、汽车等等污染严重,所以我们已经不能取雨水或者雪水泡茶了。
如果我们现在想选用上好的水来泡茶,那么可以选择泉水。比较出名的就是济南的趵突泉、淄博的柳泉等等。
3、冲泡的方式
茶的冲泡过程是茶道中最主要的部分。因为每一种茶的属性不同,所以冲泡方式也不同。
绿茶:
高档绿茶的水温在八十度左右,这样能够将营养物质有效保留。中低档绿茶需要用沸水冲泡,因为这样才能够将绿茶的有效成分浸出。
绿茶适合用小壶分杯冲泡,冲泡2-3次就不要再品了。
红茶:
红茶的汤色红亮清澈,所以适合使用白瓷茶具冲泡,这样方便观察汤色。一克茶叶用五十毫升的沸水冲泡。这个比例是口感最好的。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在红茶里放牛奶或者糖。市面上卖的上好奶茶,都是用红茶制作的。
白茶:
冲泡白茶适合玻璃杯或者瓷杯。水温在八十度左右。需要等待3分钟左右,汤色出来后再饮用。
黄茶:
黄茶非常适合用透明的玻璃杯冲泡。水温要低一些,大概七十度左右,这样才能将黄茶中的营养成分最好的保留。
乌龙茶:
乌龙茶需要先用温水洗茶,然后再用一百度的沸水冲泡。因为乌龙茶中的芳香物质需要高温情况下才能浸出。因为乌龙茶味道清香,口感甘醇,所以适合使用紫砂茶具或者白瓷茶具来保留茶叶的香气。
黑茶:
黑茶的汤色明亮又厚重,所以用紫砂茶具来冲泡最能衬托出黑茶的汤色。黑茶要先用沸水洗茶,然后将水煮沸后再用文火煮两分钟。黑茶必须用沸水煮才能将营养物质浸出。
其实茶文化并不仅仅是指茶道,还包括包括茶德、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元稹
诗人元稹在饮茶的过程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达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
茶代表着健康、恬静与自然的大智慧。也是一种娴雅、简单的生活主张。所以学习和了解茶文化,也是帮助我们从闹市中找到一隅净土的方式。
有时间,请静下心来。给自己冲泡一杯茶,静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