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母记读后感7篇

时间:2024-01-13 作者:tddiction

读后感是对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情感变化的深刻洞察,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寻母记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寻母记读后感7篇

寻母记读后感篇1

我读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其中有一篇叫《万里寻母记》的故事,令我很感动。马尔可他们家很穷,为了摆脱贫困,偿清债务,母亲做女仆,两年都没有音讯,马尔可说我去找妈妈,爸爸同意了。马尔可坐着轮船漂洋过海,历经了千难万苦,终于找到了妈妈。

我很佩服马尔可,佩服他三点:

一、是他有勇气。他竟去那么远的地方寻找母亲,而我连自己过一个马路都让家长提心吊胆的。他的勇气令我无比佩服。

二、是他吃苦耐劳的精神。谁能感受到独自一人漂洋过海一个月的感受呢?我一想就觉得那种滋味不好受,但马尔可做到了,因为他深深地想念妈妈呀!

三、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马尔可在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都没有退缩,反而勇敢地前进,脚走出了泡,磨破流血了,他都不在乎,这点最令我佩服。

我以后一定要做个像马尔可那么勇敢的孩子,在生活上吃苦耐劳,在学习上坚持不懈,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寻母记读后感篇2

?万里寻母》,讲的是一个叫马尔可的少年,不远万里从意大利到阿根廷寻找他妈妈的故事。这篇故事我经常读,每一次读,总是被马尔可一定要找到妈妈的坚持感动。

马尔可的妈妈在马尔可很小的时候,为了挣钱到阿根廷打工,几年后家里人失去了她的联系。马尔可很想念妈妈,想去找妈妈,在他十三岁那年,他说服了爸爸,坐上了去阿根廷的轮船。在路上,马尔可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受到了一个又一个打击,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放弃找妈妈的决心。他的爱心也感动了许多人,给了他不少帮助。最后他历经千辛万苦,在他妈妈生命垂危的时候,来到了妈妈的身边。妈妈做梦一样的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儿子,接受了医生的手术,病也好了!

我经常想,如果我们是马尔可,我们能做到和他一样吗?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像马尔可一样,坚持想办法克服困难,不可以放弃!

寻母记读后感篇3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每当耳边响起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会深深地被她所吸引。今天当歌声响起的时候,我的心中多了一丝感慨,它让我想起前几天在《爱的教育》一书中看到的一个感人的故事《万里寻母记》。

?万里寻母记》主要讲了:从前,在意大利有一个叫马尔可的男孩,他生活在贫苦的家庭,母亲为了挣钱,到美洲去打工,可是几个月没有音讯。十三岁的小马尔可到美洲去找母亲。他走过了阿根廷的五个城市,从厄拉得费哥一直横亘绵延到北冰洋,跨越了一百一十个纬度。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他的鞋子磨穿了,脚上磨起了血泡,可是小马尔可不放弃。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他的母亲。读着故事,我被感动了,是什么使只有13岁的马尔可不怕艰苦,克服重重困难,找到他的母亲呢?那就是对母亲深深的爱,对母亲那份感恩之心。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故事。在我们湖州,有一个叫刘霆的大学生,13岁那年,刘霆母亲不幸患上尿毒症。昂贵的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父亲不得已离家另谋生路。刘霆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勤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xx年,他考上了浙江林学院。为防不测,刘霆考虑再三,经浙江林学院同意后,带着母亲来上大学,一边求学深造,一边悉心照顾母亲,甚至还学会了测量血压和使用电疗设备等,给母亲治疗。目前刘霆母亲接受了换肾手术,身体逐渐康复。是什么让刘霆如此坚强,用他瘦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同样是亲情,是责任,更是一份深深扎根在他心里的孝心。

父母辛勤地养育了子女,作为孩子,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这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是责任。只比我大一岁的马尔可做到了,刘霆哥哥做到了,我们也一定能做到。让我们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身边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以实际行动作出我们的回报。

寻母记读后感篇4

文中的小主人公马儿可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孩子。他的妈妈去美洲做女佣了。本来马儿可的妈妈每个月都给家人写信,后来不知为什么音讯全无了。于是他决定去寻找他的妈妈。后来,他辗转反侧,走到了很多地方,可是每次听到的消息都是:主人搬家了。马儿可受尽了磨难,他做过奴隶、受过人唾骂,可是他都不在乎。终于,他找到了已经重病的妈妈。

小马儿可跑了那么远的距离,受了那么多的苦难,去寻找自己的妈妈。而我呢?有时做事情,只要一受到挫折,就立马不干了,就放弃了;而小马儿可呢?无论在寻母的路程中遇到了多少的挫折,他都锲而不舍地去努力,去拼搏,从未放弃过一点希望。小马儿可在当别人的奴隶时,无论受到多少折磨他的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我马上就要找到妈妈了,我绝不能泄气,哪怕就是死,也要找到妈妈以后死。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坚定啊!

小马儿可为了找妈妈去跑这么远的路,而我有时却不愿妈妈干一点家务活,为妈妈减轻负担。相比小马儿可,我是多么的惭愧啊!

寻母记读后感篇5

?六千里寻母记》中,当随着可怜的、坚强的、勇敢的小马克历尽磨难,饱偿艰辛,来到梅基内斯工程师的家;当那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正心如死灰地等待死亡的可怜的母亲听到一个“好消息”,“腾地一下坐起来,移动不动瞪圆眼睛。”,当马克“衣衫破旧,满身灰尘站在门口。”时,我的泪夺眶而出,跟着母子啜泣起来!是对母亲的爱,支撑着13岁的小马克孤身一人,长途跋涉,历尽坎坷;是对母亲的爱,给了小马克巨大的精神动力,克服了常人(我想,现在的我也做不到马克所做的一切)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挽救了思乡心切、正在死亡边缘的母亲!因为儿子的爱,使得刚刚还拒绝手术的母亲,要马上做手术,为了爱和被爱,她要活着!

即使现在,当我回忆着这些故事的时候,当我写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眼睛也是湿的!爱的力量是如此伟大!

寻母记读后感篇6

这是一本《爱的教育》。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很多感人的爱的故事。今天我读了“六千里寻母记”一文,文中所写发生在意大利热那亚的一个家庭里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主人公之一——————马克的母亲。为了生活,为了全家人的温饱,这位勇敢的母亲只能离开他热爱着的家人,尤其是她十八岁和十三岁的两个儿子,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上流绅士家里做女佣。

在离别的日子里,这一家人无时不刻被思念煎熬着。过了一年多,母亲在最后一封信中说身体略有不适后就再也没有音讯。全家人都着急了!

主人公之二———————小儿子马克。在心急如焚之时,十三岁的小儿子马克毅然走上了六千里寻母之路。马克在父亲的.担忧中背着行李独自离开了家乡。

读到这里,我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马可能不能找到他的妈妈呢?在路上还没有成人的他遇到危险怎么办?我一口气读了下去————————

离开家后,心里没有着落的马克十分悲伤,即使在睡梦中,也总是有“母亲已经死了的噩耗”在惊扰着他。这次悲伤的旅行持续了二十七天以后,一直想着念着母亲的马克万万没有想到,本以为结束了的旅行竟是自己千难万苦寻找母亲的第一站!他母亲的主人已经过世,寻找母亲的线索中断了———————

“就算是再航行几次也没有关系,哪怕要徒步走成百上千里路,也一定要找到母亲,就算死也要死在她脚下!” 马克表现出了他找寻母亲顽强的信念。

最后的结局令人感叹,令人振奋。筋疲力尽、双脚打满血泡的马克和重病难医、生命垂危的母亲重逢了!这是一次爱的重逢。重逢使这个十三岁的孩子热血沸腾,重逢使拒绝手术的母亲重拾生命的希望。他心灵上的创伤、双脚上的病痛以及母亲的病痛肯定能得到医治,他们一家人又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你是个勇敢的孩子,救活你母亲的不是我,而是你啊!”母亲的主治医生这发自肺腑的语言为这篇文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亲情,人世间最醇真浓厚的情;母爱,人世间最宝贵无私的爱!

寻母记读后感篇7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令我感触很深的书,名叫《万里寻母记》,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很令我感动。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意大利热那亚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和他母亲之间发生的故事。母亲因家境贫困到阿根廷去当女佣,两年后与家人断绝了联系。小儿子马尔可因为太过于担心自己的母亲,只身前往阿根廷寻母。他在路上吃尽了千辛万苦,有时甚至到了绝境,但他在对母亲的爱的支持下,在许多热那亚同乡的帮助下,勇敢地战胜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找到了母亲。但他的母亲由于身患重病和对家人的过度思念,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当她突然见到日思夜想的小儿子时,觉得自己好像在做梦。是儿子对她的爱感动了她,她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在医生的帮助下,重新恢复了健康。

这个故事使我深受感动。首先我感受到了爱的力量的伟大,不论是马尔可还是他的母亲,都是因为心中有爱才令他们坚强不屈、百折不挠。他们用自己的爱来报答对方的爱。所以他们的生活虽然很贫苦却感到很幸福。

我现在生活在幸福的环境里,爸爸妈妈对我非常宠爱,我也非常爱我的爸爸妈妈,但我这样小,能用什么来报答他们呢?可是我知道,他们不但爱我,而且更希望我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有用的人!因此我想报答他们的办法就是努力学习。特别是我的数学成绩还不够理想,在本学期里我首先要提高我的数学成绩,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做练习,请爸爸妈妈看我的表现吧!

最后,我要向马尔可学习他那种坚强、勇敢、坚持到底的精神。跟马尔可遇到的困难相比,我在学习上遇到的这些小困难算不了什么,我相信我肯定会在新的学期中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