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技巧,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读后感,读者可以表达对作者写作风格和技巧的欣赏或批评,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体.3的读后感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三体.3的读后感篇1
上个学期,我读了刘慈欣写的科幻小说--《三体》。这套书共有三部,因为我自身原因,我没有一口气把它们看完,至到最近我才把这三本书读完。对这套书总体的评价,每一部都更上一层楼。
?三体》这部小说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生命意味着什么?对每个个体而言,无不生活得时间越久越好。当我读这本书时,我始终怀着一种对生命敬畏的。当叶文洁向发射引力波的那一刻,她不知道自己的.这一按,了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她这一按,将会在毁灭多少个文明。
那时间又是什么?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我们走向死亡。看起来,时间和生命又是对立的。但是,正是因为时间规定着生命的界限,我们才充满和活力去做一些五彩纷呈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大千世界。既然我们的生命已被时间划定了一个界限,我们何尝不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有能力让自己的充实起来。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要说:我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给时间以生命,而并非给生命以时间。就像保尔柯察金说过的一句话: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去认为,这就是对生命意义最好的诠释。
三体.3的读后感篇2
我找了三体系列的小说看,觉得这部小说挺好,作者刘慈欣真是个人才,想象力丰富,看得我一惊一乍!所以就想写写读后感,而且我觉得在小说的阅读过程中,对小说描写场景的想象丝毫不亚于电影画面。有自己的特色,在科幻界中应该算是独树一帜了。
我看得很有趣,因为我是从第二部《黑暗森林》开始看的,一开始引人入胜的是一只蚂蚁在三维世界里怕在二维世界里想象,刚开始看觉得有点莫名其妙,现在回想那不就是人类的'写照吗?人直接感受的是包括时间的四位空间,按照如今维数理论,更高维的就存在我们身边,或者说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就有更高维的,只是凭借人类的结构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只能靠想象,而人的想象力也并非无所不能,它受到物种的限制,就如蚂蚁永远无法想象球是圆的这种感觉!
三体.3的读后感篇3
一个多月的时间看完了《三体》,如果不是有故事情节,我是肯定看不下去的,什么天体物理学?什么组织?什么恒星行星?各种计划?傻傻分不清楚啊!
出场较多的人物我还是记得的,于是,整理了一下,形成思维导图,整个故事脉络也变得清晰了。
叶文洁,在父亲受迫害之前,她应该是过的非常幸福的小公举吧,家庭和睦,聪明伶俐,受尽万般宠爱,只是命运突变,父亲受审查,母亲弃她而去,后来又被那个编辑陷害,大概是对人类彻底绝望,才想着用三体文明拯救地球,后来又经历了丈夫身死、女儿自杀,可以说是非常悲剧了。
史强,那种狂放不羁又侠肝义胆,颇有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之感,但是他又粗中带细,处处顾忌别人的安全,是整部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了,开始还以为生病之后会死掉,还好后来冬眠,然后病也痊愈了,继续自己的事业。
章北海,心机boy,明明自己是一个失败主义者,却伪装成一个胜利主义者,最后带着战舰逃离太阳系,不但带走的战舰幸存,追击他的战舰也幸存下来,可以说为人类延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了。
罗辑,从消极懈怠的'教授,到拯救世界的英雄,是变化非常大的人物,但是中间有点不懂他到底想干啥,还找了个梦中情人结婚生子,最后还当上执剑人,相比于其他的面壁者,简直人生赢家有木有?
程心,咋就突然成了主角,一脸懵逼,不是喜欢云天明的吗?最后就因为世界上就关一帆一个男人了就在一起了?不应该与云天明团聚,然后有甜甜的恋爱吗?
云天明,费那么大劲儿传来消息,最后想和程心团聚,但是遇到突发状况后就和艾aa度过了幸福的一生?也不去长生不老了?不去见程心了?心心念念的初恋就这么说不爱就不爱了?看不懂你们之间的感情,太复杂了!
反正专业的东西我也看不太懂,故事情节还可以瞎扯一下,就这些吧,不是很懂。
三体.3的读后感篇4
对中国文学氛围和文学形式习惯的片面认识,导致我曾经一度认为中国写不出这样宏大而又有质感的科幻作品,不过刘慈欣的《三体》让我认识到了我的错误,这也让我认识到中国的文学不再局限于历史、神话修仙,武侠等具有“过去感”的作品,也不局限于都市言情等“现在感”的作品,具有“未来感”的作品越来越多(不包括那些粗浅的所谓的科幻小说),曾经的哲学家或者文学家对于宇宙常常采用“阴阳”“八卦”等玄学解释,而现在却更多的有摩登的解释。不同于软科幻作品给人带来的惊险刺激身心愉悦,硬科幻作品更多的是给人以深邃,让人有一种内心深处的充实感,也让人深思。而《三体》这部作品被把握得很好,刺激和深邃结合十分完美,用朴实的语言解释了真实的科学理论,这不会让人感到突兀,反而让人更有兴趣读下去,而幻想的`外星人、太阳系之外、乃至宇宙的尽头,同样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了人类对宇宙的哲学理解。
现实与想象,人类与宇宙他们的完美配合,标志着《三体》在中国科幻文学史上的里程表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三体.3的读后感篇5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自从不知在何处看到这句话起,便对《三体》这本小说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想来获得雨果奖的大作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于是便找来这本书仔细的读了读。
故事还得从太阳系外的一个行星——三体行星说起。三体环境并不像地球那样安全,舒适,甚至,不知哪一天就会消失在宇宙之中。三体人为了摆脱这个恶劣的生存环境,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居住的行星,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不用再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只要能活下去就已经很好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三体人发现了地球的存在,这个发现把他们高兴坏了,对于他们而言,地球简直是天堂,比起他们的生存环境,地球环境不知道高了多少个档次,这个蔚蓝的星球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完美的令人陶醉……为了顺利移居地球,三体人设法与一群对人类彻底失望的人取得联系,他们一同建立了一个三体组织,加入这个组织的人坚信,三体人的`到来会使人类停止那些愚蠢的破环行为,拯救人类文明。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口号十分耐人寻味:“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就这样,自然而然的,故事拉开了序幕……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的心情十分的复杂,总有些患得患失。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这么一句话——“你的无畏来源于无知!”人这种生物啊,总是苦于没有自知之明,自誉为高等生物,实则尽做些愚蠢短视之事,天真的以为无论如何破坏环境,人类也能一直生存下去,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生存变成了一个理所当然的事了呢?呵,罗曼罗兰有句话说的很对;“认识的人多了,我就更喜欢狗了。” “没有什么能永远存在,即便是宇宙也会有灭亡的那一天,凭什么人类觉得自己应该永远存在下去?”“活着本身就很美妙。”“在意义之塔上,生存高于一切。”
所以,好好活下去吧!
三体.3的读后感篇6
我所看到的三体
我算是第二遍看三体了,好书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1.我觉得第二部写完其实就可以终结了,可作者的能力确实非常之强,在黑暗世林法则的基础上,将地球与三体的大背景换成了宇宙。
2.其实三部书的不分高下,而且一部比一部精彩,就像作者所说科幻在于和现实之间连着一条线,能让我们感受到真实。在国内科幻题材的作品太少了,如果不是三体获奖,我根本不会去关注和读的。可能大多数人已经在内心里默认中国的科幻处在一个比较低端的水平。庆幸的是三体证明中国还是有好的科幻作品和一个好的科幻未来。
3.三体让我真切的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地球的渺小,恐怕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看完三体那天晚上去打水,不自觉的抬起头看看了黑黑的天空,没有一颗星,无尽的黑更显得孤独,甚至于产生一种自卑感。
4.我觉得作者如果写其他方面的小说,我相信拿个茅盾文学奖肯定没问题[呲牙]。
5.从书中我看到了许多关于人性的方面,其实有时候让我感觉比较心寒。罗辑用黑暗森林法则拯救了人类,可人类可以说是恩将仇报。书中的很多反转将人类丑陋的一面都体现了。
6.书中我唯一不太喜欢的地方是最后程心和关一帆在一起了。作为最后的人类可以理解但是云天明呢?云天明的爱情体现了我爱你与你何干,而且给自己的爱人的礼物很让人羡慕,第一次是一颗星星第二次是一个小宇宙;而罗辑的爱情也让人唏嘘,当一个经历那么多苦难的面壁者、执剑人在末日来临的时候看见那幅《蒙娜丽莎》还是留下了真挚的泪。
7.忠告: 傲慢的人最愚蠢
无知者无畏,然而有时候无知还是谋种意义上的幸福
各种主义太多不见得是好事
三体.3的读后感篇7
暑假里,妈妈送给我一些书籍,其中有一套书让我爱不释手,它就是刘慈欣的《三体》,分上中下,一共三本。
这本书是科幻类小说,主要讲述了地球人和三体世界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地球和三体世界如何从敌到友,从友到敌的变化。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变化是因为两者的沟通存在问题,双方都琢磨不清对方下一步会干什么,往往是神经更为紧张的一方先发动攻势,然后引起大面积的冲突,接着导致全面的战争,最后一方因此而灭亡。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我也看不太懂,主要因为书里包含了太多的物理知识。碰巧我的表舅从美国回来,他是物理学博士,他也看过这本书,帮我解释了一些物理问题。再看这本书时,我就轻松了一些。看着看着,我渐渐地入了迷,书中最令我着迷的就是光速飞船了,它竟然可以光的速度飞行于太空,光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快的速度,每秒钟的飞行距离是三十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七圈半,或者一秒钟可在上海与北京之间走一百五十个来回,这实在是太酷了,我希望我有机会亲眼看到光速飞船。
刘慈欣的这部书是他个人的一个力作,作者想象力丰富,逻辑严密,推动了中国科幻小说的进步。我衷心向大家推荐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