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8篇

时间:2023-10-25 作者:tddiction

在阅读的海洋里,我们酝酿出丰富的情感读后感, ,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们进行心灵的对话, ,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8篇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篇1

我不在乎说话之术,而在意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俗话说,一句话可以说得人笑,也能说得人跳。这话究竟该怎么说,完完全全是有门道的。全书一共包括40篇小短文,每篇都是一个故事,你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被蔡康永的“说话之术”感染了,所以学习的过程也就变得不那么枯燥无味,反而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容易让人接受。

懂得说话不仅可以交到好友,也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人为朋友,如此有利的投资,又何乐而不为呢?对于生命中最在乎的亲人,用话语将关心表达出来,让他们接收到讯息,如此生活也才更有滋味!

我也曾经以为,说话直率毋庸置疑是一个美德。任何语言上的思考和修饰,都不免有阿谀之嫌。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果坦诚一些,就会容易一些,这其实是没错的。

但是,我越来越多地发现,这样的观点背后,隐藏了一个膨胀的自我。我说话的时候,只是想到遵守自己内心中的真诚的自我形象。从而因为某种自我实现而感到满足和骄傲,而没有想到听话的你的感受,如果你感到受伤,反而显得你过于小气,容不得我所谓的真诚。

这个逻辑真的是自私到不行了。其实我们在人生中不断地使用这个自私的逻辑,即便在对待我们觉得最重要的人的时候。那些美丽的情书,大都充满自我地宣泄着一种单方向的爱意和需要,而很少反过来思考对方的需要和感受。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别人知道我们知道的一切,并且自然而然地要求别人的理解和配合,这本来是人在幼年心理发育的一个误区,结果到了成年,我们常常还走不出来。这好像说明了我们的自私已经近乎一种天性,于是康永教我们说话之道,其实是一种人生之道。

我们应该思考,在真诚之余,如何包含对他人关怀的温暖。我们应该学会,在所有时候,都能够把对方放在你的心上。他擅长说故事,擅长构造场景来告诉我们生活中的那些迷思。

他试图拨开我们挡在眼前的那个无比膨胀的自我,然后给我们的心灵清理出一个空间来安放他人。

诚然,一味追求所谓说话之术,就容易有刻意奉承的嫌疑,但是不伤害别人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是更应该追求的么。而且,在某些时候,我的意见真的就比你的感受重要么。

每天我们说那么多话,有几句话是我们说完之后,会自己放在心头、玩味一番的?“我为什么说出这句话?”“我为什么会用这个态度说?”如果没事就想想这样的事,就会发现,我们心里其实藏了很多我们自己都不太明白的东西,这些东西藏在我们的话里,从我们的嘴巴说出去了,如果我们稍加玩味,会比较懂得别人是怎么形成对我们的印象,是怎样评价我们的。

如果,我们练习把我们相信的事和我们说的话,尽量变成一体,那我们就会倾向成为一个谨慎的人,或者会因为注意说话的品味而靠近有品味的生活,或者,因为训练自己好好倾听别人而终于变成一个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事的人。

这本书虽然谈很多“说话之术”,但我相信的不是术。我相信的,是先对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认真看待,然后得到比较多的力量,更靠近幸福。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这就是我相信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篇2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可以成为一本枕边书,不是催眠,而是一本可以在夜深人静一边品读、回味的好书,也是一本需要多次翻翻得好书。道者,道之所趋,理之所及也。说话之道乃尘世中人在为人处事时的艺术,不是叫你精明,而是让你懂得与人相处时如何让交流变得愉快,像冬天坐在暖炉旁的感觉。我想这就是我理解的书的封面上写的“我不在乎说话之术,而是说话之道。我的说话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的含义吧。

每一次看都觉得很受用,总共四十章都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引导你了解何为生活中的“说话之道”。

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在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中,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你就很容易往那个方面发展,或许这叫做心理暗示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有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和对未来的规划,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你嘴上哎抱怨,你就成为‘怨女’”,有时候我们总喜欢(或者说愿意)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不幸者的位置,认为我们的不幸是不公平的,但也认为没有动力去做得更好,认为自己的不幸并不是自己所造成的而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的软弱、慵懒、无知辩护。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通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

对待他人,如何才是真正的为他人着想,不是用一切的礼物就能够做到的,重点是你所为他们做的里面饱含着你的用心。语言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普通的交流,辩论等等。语言的美妙在于通过它使得两个陌生的生灵慢慢了解对方,理解对方,感受彼此的存在。真正把别人放在心上的人才是懂得说话的人,才是一个优秀的人。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以待,才能创造世界最美丽的东西,那就是感情,在这个原本冷漠的时代,心中有一份慰藉,一份安宁。

这本书看起来很舒服,没有那些乏味的陈述和说教,通过故事和通俗幽默的语言,用心娓娓道来。康永哥懂得什么才是人与人之间真正需要的,或许我的读后感很普通,很粗糙,但是一本好书,应该亲自去品读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篇3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不会说话不懂讲话的人,因为自己有自卑的心理,话到嘴边却总也不能说出口,心中明明有千万言语,却无法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因为这样,我吃过不少苦头,当他人给你口若悬河的说时,心中有自己的观点,到了口头就只剩下“嗯”,“对”,给朋友留下了敷衍,给客户留下了不真诚,给领导留下了不认真这样的印象,我也在积极求变,鼓起勇气发表自己的言论,可是,词不达意,反而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

当我读起这本书作者的观点让我开始喜欢这本书:“沉默没问题的,沉默很正常的,但聚会时,沉默好像会带来压力,逼得人开口说些什么。这时候,如果空气中本来就弥漫着音乐,你就会发现沉默没那么可怕。但是如果刚好没音响可听,也不要依赖电视来填补沉默的空白,电视啊,就好像一个自以为很了不起的`、喋喋不休的、很爱大声说话的人,靠这样一个人来打发时间或者消除寂寞,倒是很不错。但是家人晚餐或好友相聚时,有这么一个人在场是很受打扰的,电视对“闲聊谈天”毫无帮助。如果怕沉默带来的冷场,请不要给自己压力,不要逼自己随时要找话题。请优先把事情交给音乐来处理。或者,也可以学着享受沉默。看夜景的时候、两人散步的时候、三五好友一起下厨煮菜的时候,“正在做的事”本身就很有趣,沉默反而比喋喋不休更丰富,更值得回味。”这段话,让我理解了沉默,让我知道了,在不会说的时候,沉默或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可是,我们的工作是不允许这样做的,我们做的是服务行业,做的是人与人的工作,沉默,或许会再生活中找到一丝安逸,但是在工作中,却是让我寸步难行,沉默显然不是我应该选择的。

在这本书中,提到了把无谓的胜利让给对方,懂得认输的人很懂说话,所谓的无谓的胜利,让我感触很深,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总是存在着争强好胜的行为,但是,你赢了又怎么样呢,在交流中,为了获胜,字字诛心,或许你会得到一时痛快,但是你又会失去多少朋友呢?所以,在交流中,懂得认输或许会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换个角度思考可以增加彼此的感情,如果说话的时候换一个角度,换一换位置,想像一下如果处在这件事上的是我,我会期望得到什么样的回答,会希望对方用什么样的语气面对我。多想这一步,结果可能会很不一样。在职场也是这样,同事之间彼此交流,会说话换位思考可以理解为换个角度思考。比如和同事交流,多想想如果我是同事,面对我这样的语气和语句,同事是否能理解,是这样说听着更舒服还是那样说听起来更舒服?是这样说事情容易被解决还是那样说事情容易被解决?这样看起来好像很复杂,但其实只是多了一点思考的时间,而这点思考的时间足以事半功倍。以小见大,以一变百,不光是和同事的交流可以换位思考,在和客户时同理,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想想客户需要的是什么,客户生气时,想想客户为什么会生气?只有在认真想过这些之后,再去与客户沟通,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说话是一种本能,人和人的交流才可以促进发展,学说话是一种修行,在说话中锻炼自己的耐心,智慧和勇气,而会说话更是一门艺术。我知道自己要达到艺术的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篇4

作为播音生,对自己专业的一个大概总结就是“说话‘’,不但会说话,还要说好话,把话说美,以后在社会中,不论是职业生涯,生活,社交中都有极大地帮助。一个会说话的人,往往运气总不会差,因为他的人际关系会很好,遇到一些困难,自然会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帮助,渡过难关。

我一直觉得语言是一个神奇的东西,说话更是门艺术,所以我喜欢播音这个专业。但是在社交中,只有标准的普通话怎么够,还要有情商。让你知道怎么样才能把话讲好。

初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打开有两幅可爱的漫画,展现了两个场景下说错话的后果,全书共四十篇短文,每篇短文前面都有这样一幅漫画,,生动有趣的让读者提前了解短文的主旨,然后在用文字加以扩充。

”把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是蔡康永在序中的第一句话。他认为我们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可能会很大程度上成为别人评价我们的依据。如果稍加注重自己说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可能会决定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懂得说话不仅可以交到好友,也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人为朋友,如此有利的投资,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说话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不是单凭学人家的就能完全掌握,通过这本书可以学到一些对说话之道的捷径,但更多的是要我们在生活中,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中多方面去学习和体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同什么人说话,讲什么话,要真正做到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还要好好揣摩和学习蔡康永所谓的说话之道的真意。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篇5

这本书记得大一时便列入了我的书单,那时刚上大学的我们总被告诫要多说话,似乎对很多人滔滔不绝才是招人喜欢的孩子,身边的书也是各种所谓的畅销书,“一分钟教你分辨人心”,“三分钟让别人喜欢你”如此之类,买来几本,翻了一下便失去全部兴趣,也许我这个内向的娃学不会吧,也许只是内心在鄙视这类无聊的书籍吧。

看到一些人为了说话而说话总抑制不住内心的不舒适感,不停在说根本不在乎自己在表达什么,不知道听者是不是愿意,这一切总让我觉得莫名地可笑。一直认为说话是因为表达,是出于真心,一味强调说话技巧的学习反而与说话的.真谛背道而驰,就像书中的一句话“说话,无非是表达自己,打动别人。”也正是这一句“说话去表达自己”让我越来越能和很多人畅谈,反观一些专门报培训机构练习如何说话的同学,只是一时情绪的调动,随后归于沉寂,在很多时候仍不敢开口说话,这在无形中也加深了当时的我对这类技巧书的鄙视吧。

年岁渐长,才意识到自己当时的偏激,全盘否定一些东西却不过是自己的眼界太过狭窄。市场存在便证明其是有理由的,当然这类书籍含金量或许不那么高,但对一些人来说却提供了一些方法。有人在明白“道”之后掌握术,有人在不断练习“术”之中悟到“道”,只要结果是好的,那也便是合适的。这本书以一种轻松诙谐的语言,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阐述一个个说话的技巧,让人更适宜地说话,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其实,蔡康永在书本封面的那一句“通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便是他理解的说话之道吧。说话就是用心沟通的过程,当你了解你自己,你便学会了表达自己;当你关心他人,你便会说出温暖的话语。正如书本最后所说”我觉得语言最美的时候,就是我们通过语言,感受到彼此互相需要的时候。“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篇6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蔡康永的文字,他的一些温暖的短小话语总能触碰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泛起感动涟涟!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一书共包括40篇精彩的短文,每篇其实都是一个故事,当你沉浸在故事有趣的情节中,会发现在愉快的阅读中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蔡康永的“说话之术”,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也是轻松有趣的。而不像有些教人说话的书,理论一大堆,说教的方式又让读者难以忍受,完全像在学“术”而不是学“道”,心理距离远,效果自然不会好。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应该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

在这本“教人说话之道”的实用书中,序言中的一句“透过说话,懂得把别人放在心上”直触我内心。的确,最美的语言不在于有多么华丽的辞藻,而在于透过它我们可以彼此交流,确认彼此的存在,感受彼此的需要。而这一切,必须要把对方放在心上。从前的我不愿放低姿态去主动关心朋友,诚心聆听,虚心请教。对越亲密的朋友越容易苛求,幼稚地错认那是所谓的“真诚”。后来我才明白所谓真诚是把朋友放在心上,用心聆听。蔡康永就是个说话把人放在心上的人,在蔡康永身上看不出圆滑两个字,却是处处得体。主持节目的时候,他和小s配合的天衣无缝,且永远不会抢嘉宾风头;做演讲的时候从来都是讲故事多余喊口号;做颁奖礼主持时独树一帜却不抢风头……哪怕是和记者做访问,每个采访过他的记者都会得到满意不空洞的回答。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篇7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年轻人犯错,一个差点杀了人,一个只是想要调课,面对的是同一个老师,最后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第一个被缓刑后进了国家科研团队,不久便名声大噪,另一个却沦落到了无学可上的地步,这背后的原因便是说话的艺术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向女朋友道歉或者提醒老板加薪,你会不会说话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本《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中,蔡康永向我们分享了他领悟到的说话之道,就是“对你好”;因为我说得让你开心,你也会把我放在你心上。演练说话就是演练“如何和别人相处”。

蔡康永相信的:越能体会和别人的说话之乐,你就能过得越好!

蔡康永出生在台北,血统有时被认为是上海。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念完了电影制作的研究所,最广为人知的主持是电视节目《康熙来了》,还做了“黑鸟先生”系列的衣服。也因为五月天主唱阿信的召唤,开始做艺术。他说,奇妙的命运,让我变成一个必须常常在电视上说话的人,也得以和无数很会说话的高手交锋。到了现在,也该是我报答所有教过我说话的人啦,我用这本书,报告心得,向他们致谢。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是他最好玩、最幽默的说话之道第二册,全新内容展现更直接生动的聊天方法。包括40篇精彩聊天秘方,每篇都是让谈话变得生动有趣,让你与他人相处也开始变得有趣,并配以兔斯基绘制的令人狂笑插画,如同蔡康永的主持风格一样俏皮机智,饶有情趣。这本书畅销百万,进口特种纸印刷,全四色精美展现。

一、聊天时少用“我”,多用“你”

生活中是不是总有些你迫不及待想要抒发得感情,想要一吐为快。

可是别人也和你一样啊,也会在心里有很多想要说的话。没有人会愿意花时间听你一个人喋喋不休。说话时不妨把“我”统统改成“你”,每当想要说自己时,就反过来,去询问对方。

聊天无非是你说说你,我说说我,有你也有我。你不是明星,你没有那么多观众,没有那么人喜欢听你自说自话。所以想要愉快的聊天,多说“你”,少说“我”。

二、把对方放在眼里、放在心上

那同理,同事、朋友之间的相处也是一样,一样可以在平常聊天时把对方的话放在心上。今天同事说自己吃香菇过敏,下次一起吃饭就不要点这个菜。明知道同事和老公最近闹矛盾,就不要显摆老公对自己有多疼爱,即使特别想说,换个人说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果你坚持真诚待人,相信你的真诚一定会被感觉到。

三、把胜利让给对方

每个人身处的生活环境、知识水平都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自然是不一样。我们要尝试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而不是一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对方。

想说的是,这些道理懂了之后,请一定记得用生活和经历的水去灌溉它,不然它就总是一颗种子。就像康永说的的,我们要学会这些召唤幸福的咒语,如果能把灵魂巩固了,就丢在飘荡的人生里,当成救生圈。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读后感篇8

通过《康熙来了》节目,我知道了蔡康永,出于对他的关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读着蔡康永的文字,感受着它们,总有那么一些话会让你醍醐灌顶。

贵人不一定能改变人生,外表不一定能决定魅力,但是——说话可以!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因为怎么说话,决定了你是谁;说对了话,人生的节目就由你主持!

说话,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好好学习过,应该要如何说话。由此导致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冲突和不如意。

练习说话很方便,不用花钱去上课,或做专门的训练,因为说话这个动作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比起辛苦减肥为拥有魔鬼身材、练习唱歌和跳舞、去争夺荣誉,都要轻松得多。就像金庸小说里的段誉,最爱练的武功是“凌波微步”,既不必练气、也不必举重,何必呢!只要一直练走路就好了,反正每天都要走,就练个炉火纯青,结果段誉就靠这“凌波微步”,消灾免厄,躲过了无数大劫。小的时候觉得游泳很难,害怕水,便放弃游泳。到大一些的时候,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现在觉得英语难,就放弃英语,到就业时出现一个很棒但要擅长英语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的前期越嫌麻烦,就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因此,我们要迎难而上,享受人生的精彩,又何况是练习说话呢?

说话最重要的是,你心里有对方,把别人放在心上,能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而整本书说来说去就在说这一件事情,只是把它在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而已。有些教人说话的书,理论一大堆,说教的.方式又让读者无法接受,完全像是在学“术”而不是学“道”,跟读者心理距离远,效果自然不会好。而不像是蔡康永笔下的文字,深入人心、通俗易懂、妙趣横生,这应该也就是《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吧。

阅读的过程是愉悦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变得轻松有趣。语言的魅力是无穷大的,是很有艺术的。我觉得语言最美的时候,就是我们通过语言,能感受到彼此互相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