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读后感7篇

时间:2023-10-21 作者:Monody

读后感是我们与书中作者对话的方式,让我们更加亲近他们的思想,读后感是我们思想的交汇,文字的引路人,思考的延伸,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流浪地球2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流浪地球2读后感7篇

流浪地球2读后感篇1

说实话,我是学渣。评论里面各种物理学霸的科普其实我都不是很懂,虽然有些是高中物理知识。

小说很精彩,但我更喜欢电影的版本。

作为一个物理白痴,我只有以下这些感想:

1.如果我们当下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但这种优越的生活条件是建立在后代子孙痛苦之上的,我想我们这一代人也不会觉得高兴。本书的男主提到,当他听到那首赞颂太阳的歌时,想到将来他的第一百代子孙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星球,感动到流眼泪,即便第一百代子孙的福祉是建立在前九十九代子孙的痛苦之上的。

2.在看到电影里莫斯向全球宣布“流浪地球”计划宣告失败时,里面有的人用枪自杀;有的人则稍微幸福一些,能跟家人相拥,度过最后的时光。我则握着我的爱人,试图记住他脸庞上的每一根毛发,每一条皱纹。虽然这只是电影,虽然还没有到世界末日,但影片结束时我由衷地感到幸福,能握着自己爱人的手,而且大家都还活着。真是太好了。

因为我是又感性,又矫情,物理又不好的人,所以在我看来,整部戏的内核就是在表达家人的重要性。

如果问我死前我最想做什么事?我想应该就是这件了——再好好看你一眼。

流浪地球2读后感篇2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这便是《流浪地球》这部小说富有诗意的开头,一段富有旋律的乐章,而沉浸其中,令人久久无法释怀的,除了人心,还有小说的内容。

在这部小说里面,所有人都是普通人,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所有的人都没有能大幅度地改变历史,正如人们不能操纵太阳氦闪随便爆发一样。而这个小说讲述的故事也是在科学界和科幻小说界老得不能再老,甚至都有一点发酸的问题——太阳爆炸,地球何去何从?全书讲述地球逃亡的过程则近乎疯狂——人类通过岩石,以重元素核聚变的方式将它们转变成燃料,而用无数的巨大的地球发动机来消耗这制造出的大量的能量。每个发动机都堪比甚至超越当今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就这样,人类带着地球上路了。

在很多小说家的笔下,也有许许多多人类逃跑的办法,但是由于品种内容杂乱无章,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但是细细看去,才会发现流浪地球和其它科幻小说里面描写的人类在历经文明灾难的时候做出的逃跑大不相同。在其它的小说里面,人类不是异化了自己的身体就是异化了自己的灵魂。而在《流浪地球》里的人类,并没有赋予自己一个无比强大的身体,也没有歪曲各种人性。可以说,这是最符合人类价值观的一种逃亡方式。

流浪地球2读后感篇3

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将地球家园推离太阳系轨道往半人马星系去,历时2500年,100代人。这时候人们会发现,除了生存和生命本身,其余对功名利禄、出人头地的追求都无甚意味。事业上摆人一道的权谋,业务上觥筹交错的应和,锱铢必较的算计,低头哈腰的唯诺,套路和苟且,职位和金钱都不再值得耗费思虑。就连爱情都无意价值,亲情也可随意舍弃,人生价值的排列,仅仅在于去往逃生通道路上的那条长长队列的先后。

而人类的可悲,在于对生命的感悟,非不能置之死地而后得,只有在悬崖处勒住马辔,看见碎石自马蹄处坠入无尽不见底的深渊的那一刻、那一刹,才能突然体会到了生命的分量,才能在人生的圆饼图上把它从一轮新月,瞬间标注成了一个圆盘。

但还好,生活、生命的意义,会在炼狱时顿悟,也会在天堂里发现。

看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如果置身隔绝凡尘的世外桃源,亦会豁然开朗,看向远方。亦会不再拘泥那些看似重值千鼎,实则轻如鸿毛的尘事,而是着眼人类不过短短几十载寿命的本身。

新西兰就是这样的世外桃源。忘却其他,返璞归真。《桃花源记》所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道生活,无顾功名,大概与此无异。

太阳系的毁灭不过文笔杜撰,无法有切肤之感受。而新西兰之旅,则可有身体力行之亲历。置身其中,才会发现“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不再是一种戏谑,而是值得频频点头。

描述一个国家,无非美景、美食、风土、人文。但我觉得这些都不足赘述,只总结为这是一个尚“有问津者”的桃花源,是一个可以了解什么是生活、生命,什么是人类、社会的地方。

足以。

流浪地球2读后感篇4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这本书讲的是在几个世纪前银河系因太阳的继续扩大而被慢慢吞噬。人类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在地球上安装了几百个推进装置,为地球前进寻找一个更好的地方生存。“流浪地球”这个计划就开始实施了。书中还有一位爸爸宁愿放弃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也要去守护地球,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最后因为所有人的努力地球终于安全的找到了栖息地。

尽管这部书是想象的,但是当我了解到因为那位爸爸的执着和所有人的努力才有了后代的繁衍生息,我内心还是非常感动。书中内容的背后也折射出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守护我们的家园,避免书中的那种情况发生。

读了这本书之后,让我想起了今年的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爆发,对我们来说不就是一场灾难吗?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宁静的生活,居家隔离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旋律。但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非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许多无数逆行者的携手并行,并肩作战。不曾忘,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奋斗于疫情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不曾忘,风华正茂的女孩褪去华服,剪断青丝,坚守岗位,一身白衣遮掩不住灵魂的红装;不曾忘,那些说出铿锵有力誓言的白衣天使们,一个个在请愿书上留下自己的指印……病毒无情,人间却有情。这些无数个逆行者不就和《流浪地球》中的那个男人一样吗?

岁月从不静好,但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无数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使我们抬起头看见了清静与美好。

流浪地球2读后感篇5

我打开这本科幻作家刘慈欣写的《流浪地球》,准备重温一遍故事里的情节,在此之前我已经看过了。因为内容太精彩了,读了一遍又想读一遍。

刘慈欣是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作家第一人”。他的长篇小说《三体》获得了科幻界的最高奖项——雨果奖,相当于科幻界的诺贝尔奖。

这是一部中短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写,讲述了未来几千年后,太阳即将发生氪闪,人类不得不把地球推出太阳系,在宇宙中流浪的故事。联合政府在亚、美大陆上安装了地球发动机,并将人类的逃亡分为四步: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和新太阳时代。“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的末尾。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与加代子结婚了。可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出现了叛乱,“我”得知加代子已经在一场战役中身亡,被判有史以来最冷酷的刑法——将密封服上的制热电池拆掉,然后暴露在外面,静静的等着血液冻结。而就在这时,氪闪爆发了,“我们”被取消了死刑。“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流浪时代,地球即将泊入比临星的轨道,成为它的卫星。

地球的流浪生涯终于结束了。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比邻星的三个“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耀着2000多年前的空气、泥土,滋养着2000多年前泥土里留下的种子。草原上的草,小河里的水草、鱼,森林里的树、花、藤蔓、蘑菇,都在阳光下拼命地显示自己蓬勃的生命力——地球,复苏了。

我推荐这本书,不仅是因为它语言丰富,通俗易懂,贴近现实生活,没有用太多的专业术语,很适合小学生阅读;更是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希望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在看似不可战胜的危机面前,希望就是闪闪发光的启明星,只要永远满怀希望,努力向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行,我们就能克服所有困难,战胜任何危机。

流浪地球2读后感篇6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星梦压星河”,浩瀚的宇宙中埋藏了许多神秘。有黑夜中抬头望去的繁星闪烁,有五彩斑斓太空流浪的星球家园。发生在茫茫宇宙的科幻大戏,被定格在《流浪地球》电影之中。

原作出自刘慈欣大师之手——这位科幻界的大师级人物,与电影导演郭帆强强联手,凭借深入的联想与想象,结合实际与未来,对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展开了深刻的剖析。

未来某一天,太阳急剧膨胀,人类要想办法逃离太阳系。“持续两千五百年的漫长宇宙之旅,史称流浪地球计划。”人类安装上万个行星发动器,把地球推离太阳系。伴随猛烈的爆炸与震撼的音效,我们更能感受到灾难面前人类的无助,同时也有坚强。

镜头落在土地的贫瘠、空气的混浊、植物凋零、人类藏匿的场景时,是人类无休止地浪费资源,肆意破坏环境,摧毁了原本脆弱的生态,也摧毁了自己生存的家园。当今,庚子鼠年的大疫就又提醒了人类,威胁生命的不仅是病毒,还是人们对生态破坏的放纵。果不其然——“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这部电影提醒了我,不要等到灾难降临,再感到无助与悔恨。我们要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坚持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禁食野生动物,普及节能措施。只有立即着手保护生态,才不会让地球的伤口流出人类的.血。相信在筑成绿水青山的道路上,人类能与自然握手言和,看夜空的流星,品清幽的稻香;相信《流浪地球》的波澜起伏,唤醒了大家的勇气与担当,让更多的人们体会生命的意义,在奋斗的宇宙中荡漾。

流浪地球2读后感篇7

在未来,太阳最终将会变成红巨星,吞噬地球,人类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是进行星际移民,目标星系是半人马座比邻星。但是对于移民方式存在飞船派和地球派之争。飞船派计划人类乘坐飞船逃离地球,但是依照当时人类的技术,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由于飞船设计的太小,内部生态系统会失去平衡;地球派则计划在地球上安装发动机,使地球飞向比邻星。最终执行了地球派的计划。

依照地球派的设想,人类的逃亡过程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第二步,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到达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新太阳时代。

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两千五百年时间,一百代人。

本文为处于流浪时代i的我回忆逃亡过程的前三步。逃离过程中一方面要应对地球逃离过程中所引发的一系列挑战,另一方面还要和飞船派进行抗争,使得地球逃离计划能够成功执行。经过重重困难,最终地球成功逃离了太阳系,进入流浪时代i,加速飞向比邻星,等待着地球的仍然是长达两千四百年的的漫长飞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8篇《流浪地球读后感》,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