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心得体会是记录个人内心想法的文章,但是在写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内容的积极性的,准备好适合自己的心得体会是让我们的思想得到提升的,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专题片零容忍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观专题片零容忍心得体会篇1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是受人尊重的,因为他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因为他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因为他是人师,是人之楷模。然而,近年来,由于社会中不可避免地有腐败现象和拜金主义思想的存在,教育行业这块净土也随之受到了影响,出现了一些为师不廉的现象。教师要恪守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保持廉洁从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名教师,要抵制各种诱惑,树立高尚师德,做到廉洁从教,首先要从我做起。
第一、要发扬奉献精神,淡泊名利,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放在首位人民教师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明确要求。教师工作的性质是教书育人,而不是重利的商人,应该是甘于清贫和淡泊名利。如: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延长县下西渠村王思明,放弃很多能够走出深山、挣大钱、出名的机会,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扎根山区教育事业。他为了改变黄土高原几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穷面貌,用自己热情和道德责任感和学生一起勤工俭学,不但改变了学校的校园环境,而且也教会了学生一技之长,在劳动中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王老师这种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前,虽然教师的工资水平比起有些行业来还有些差距,但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党和国家把尊师重教作为振兴教育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不断改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放在首位,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为世人做出表率。
第二、要渗入情感态度,公正执教,用无私的爱关怀每一个孩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执教,这是廉洁从教的基础。教师决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就拿如何对待“差生”来说吧,“差生”一词,从教育者口中说出,也许不会有什么不自然,但对于学生而言,抹杀了多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强意识,造成了多少自感卑微、自暴自弃、自我封闭的遗憾。也许他们原本的爱劳动、乐于助人、心灵手巧、组织能力强等闪光点就在你不经意间的一个否定性评价中丧失殆尽,再也无法找回,成为教育工作者罪过大焉。对转化后进生,我们一要有爱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仔细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到学生身上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闪光点,多加表扬,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其实,只要我们用爱心、宽容、理解、人文关怀去善待孩子的每一点错误,适时表扬、鼓励,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会取得成功的。
第三、要坚持清廉自守,廉洁从教,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我们教师队伍当中,有少数人也被一些诱惑所迷惑,自觉不自觉接受了学生和家长貌似恭敬地给的一些钱物,或进行有偿家教,或直接、间接地向学生出售学习用书等,违背了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损害了教师的形象,降低了教师的人格,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与湖北山区的胡安梅老师,一家住在四面透风的土房里,家境贫寒,没有条件改善生活,但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极少的工资捐献出来,为学生交学费、买书本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要使学生、家长、社会出自内心深处发自真心的对教师的敬仰,使他们的目光和心里对教师充满着希望,教师自身就要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自律,摒弃非正当利益的诱惑。从小事情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做到“慎独”。总之,教师只要具备了辨析是非的能力,有顽强的抵制能力,就一定能保持自己廉洁从教的道德行为。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我们自身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我们献身教育,就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拥有爱心的廉洁从教的好老师,用博爱为学生撑起广阔的蓝天。
观专题片零容忍心得体会篇2
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廉洁自律作为思想境界、责任要求、一辈子的常修课。
廉洁自律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又是一个终身的课题,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和为政之要。从去年开始,长沙把每年的3月23日,即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日子,作为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警示日,就是要让每一位党员干部秉持“赶考”之心,视自己为“考生”,把岗位当“考场”,以人民为“考官”,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书写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努力做到廉洁自律、防患于未然,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服务人民群众。
一、腐败从“小节”开始,廉洁应从“小节”做起
腐败案件最深刻的警示,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近年来,我们党内所滋生的腐败现象让人深忧、所查处的腐败案件发人深省、所总结的腐败教训令人深思,让我们从中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得到了深刻的警醒。
一个干部腐化变质,几乎都是从小事不注意、小节不检点开始的,它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都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都类似一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悲剧。为什么守不住小节呢?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看重“小节”,对“小节”缺乏清醒的认识,往往认为喝点小酒、收点小礼、拿点小钱不是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腐蚀剂!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小节失守,大节难保;小洞不补,大洞难堵。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我们一些同志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小节上漫不经心、疏于防范,甚至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得点小实惠,于自己无伤大雅,于法纪有隙可乘。凡此种种,由于心存侥幸而滋生的“小节无事论”、心存攀比而滋生的“小节无害论”、心存邪念而滋生的“小节无法论”,都是极其危险、极其有害、极其可怕的错误认识。不积小善,不能成大德;不积小恶,不足以亡身。如果在小事小节上“失守”,就很难在大事大节上守得住,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条规律。小节不小,小节可见精神,小节体现品性,小节关乎成败。党员干部搞一次特殊,就会丢掉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民心。腐败是从“小节”开始,廉洁应从“小节”做起。我们决不能以小节问题“不止我一个”来原谅自己,决不能以小节失守“就只这一次”来开脱自己,决不能以小节毛病“多少有一点”来放纵自己,把小事放到大业、小节放到大局之中加以把握,真正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
二、廉洁自律不仅是思想境界,也是责任要求
三、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
反腐倡廉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党员干部要廉洁自律。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滋生腐败最先突破的是廉洁自律这道防线,保持清廉必须固守的是廉洁自律这条底线。
要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廉洁自律是一项长期的思想作风建设,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它的效力在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廉洁自律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职业操守来要求,作为一种工作能力来培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特别是在面对诱惑、陷阱时,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警钟长鸣,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则,在行动上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上把握住小节,务必做到政治上清醒、经济上清楚、生活上清白,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四、要积极加强制度防范。
要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行政效能监察制、重大事项报告制,继续巩固和深化制度建设成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督查落实。抓住规范权力运行这个重点,编好“安全网”,织密“防护网”,冲破“关系网”。现在有个别所谓“精明”的商人,既是市场竞争的“里手”,也是拉人下水的“高手”。我们的领导干部应善于自己给自己立规矩、自己给自己定框框、自己给自己不方便,秉持公心,主持公道,坚持公开,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不让自己有半点搞交易的邪念,不给别人有半点拉拢你的机会。
要主动接受监督防护。监督既是约束,更是爱护。不讲监督的信任就是轻信,放弃监督的信任就是放纵。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既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党员干部只有时时处处将自己置于监督之下,把党和人民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最大的爱护、最好的保护和最真诚的呵护,培养起闻监督喜、视监督乐的心境,在思想上正确认识监督,在感情上真诚欢迎监督,在行动上主动接受监督,在来自各方面的监督下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廉洁自律能力,以廉洁的作风、廉洁的形象和廉洁的品质来赢得组织的信赖和群众的拥护。
观专题片零容忍心得体会篇3
近日,观看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令人触目惊心,也给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敲醒了警钟。廉洁自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和道德操守,守住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精神之钙,保持党员干部一身正气。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零容忍》就像一把利剑,高悬在我们头上。广大党员干部应该时刻警醒,时刻保持理想信念的坚定,牢记初心,在各自的岗位上谋划好未来道路,管好自己的心、口、手,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氛围。
观专题片零容忍心得体会篇4
党员关于专题片《零容忍》的心得体会【1】
根据组织安排,我观看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的每一集。这部专题片生动讲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展现了坚持自我革命的警世画卷。观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看到腐败官员那呆滞、无神的表情,机械、麻木的动作,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感慨颇多、感悟颇深。
筑牢制度防线,扎紧权力之笼。权是双刃剑,荣辱一挥间。规范用权,权力就是发挥才干的倍增器;有权任性,权力就成了殃民害己的腐蚀剂。一些干部从上任之初的如履薄冰变成后来的任性随意,既体现出少数党员干部价值观出现偏差,也暴露出一些单位监督体系存在短板,在牛栏关猫中让权力越过了行为红线。近期热议的卢书记草包书记事件提醒我们,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任何时候都要规范使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职位高低都要抵制特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系安全绳的心态加强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建设,用短期的不适换取治理的长效,减自己的官威增制度的权威,在标本兼治中将制度之笼织密扎牢。
观专题片零容忍心得体会篇5
观看反腐电视专题片《零容忍》心得体会范文(1)
观看了专题片《零容忍》,我深受教育和启示。专题片中讲述的孙力军、王立科、马林昆、胡怀邦等人的违纪违法案件,形象具体地描述了违纪违法的干部如何一步步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给党、人民、给自己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令人警醒、引人深思。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三是要抓好贯彻落实。结合乡镇工作实际,我们要在监督执纪过程中,紧盯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教育双减、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
观专题片零容忍心得体会篇6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警示教育展厅中看到的案例,无不提到当事者放松了学习,思想上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才导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可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金钱和名利的诱惑,加强自身的学习,保持思想上的警醒是多么的重要。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将做到了认认真真的学,扎扎实实地学,使自己有强烈地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思想上过关。
二、坚持防微杜渐,防范上过关。一失足成千古恨,我想这些一定也是追悔莫及者的内心感受,然而真正品尝了其中的滋味,那后悔可就晚亦。所以,强化自律意识,构筑廉洁自律的警示防线,是对每个人的考验。我作为一名交通执法者,处于反腐倡廉的风口浪尖,平时更要义不容辞的加强廉洁自律的学习,增加反腐倡廉的意识,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关键时刻一定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针对我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提高认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推动反腐倡廉工作。顺应形式的发展,强化保廉意识,做到廉洁自律,从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人生航标,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行动上过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针对日常工作,我一定按制度办事,严格要求自己,低调作人,高调做事。
总的说来,通过这次警示教育学习,我更深切体会到了廉洁自律的必要性,更加深切体会到只有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快快乐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