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心得体会的写作,我们一定要认真细心,在心得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切合实际,不要浮夸,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党员游红色个人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党员游红色个人心得体会篇1
红色基因伴随共产主义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诞生而产生。正义的战场战斗中,铸就红色基因的鲜红血色;艰苦的长征路,锤炼了红色基因的顽强生命力;前进的革命道路上,强大了红色基因的抗御能力。不断成熟的革命历史过程中,红色基因得到了锤炼和强化。不论生存环境怎么险恶,不论前进的道路有多艰难。勇往直前是共产党人红色基因不断强大的精神气魄。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年经党员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宗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与时俱进,提高判断形势、维护稳定的能力,在谋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中奉献青春热血。
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永不叛党是每个党员必须要做到的,讲忠诚,就要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砥砺奋进,从先辈手中接过的历史接力棒,肩负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
党员游红色个人心得体会篇2
流动党员的“政治生日”可以这么过
党员过“政治生日”,不仅是强化党员身份的特殊仪式,更能实现党员精神思想的洗礼升华。然而在城市中,有这么一个特殊的党员群体,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的活动,他们就是“流动党员”。为确保“政治生日”的全面性有效性,不让任何一名党员掉队,还需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确保这场特殊的活动在情感上让流动党员感动,在效果上让流动党员难忘。
建立流动党员之家,增强归属感。许多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远离流出地党组织,又无法及时融入流入地党组织,成了“口袋党员”“隐形党员”,心里难免空落落的,缺乏归属感。为了给流动党员“筑巢安家”,让他们能够过好“政治生日”,建立流动党支部,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党员之家。通过对辖区流动党员进行摸底排查,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和“政治生日”档案,每月在流动党员之家组织一批流动党员开展“政治生日”主题活动,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
发放生日贺卡,增强仪式感。把过“政治生日”作为一个重要的仪式,在主题活动中,向过“生日”的流动党员发放定制贺卡,贺卡封面是耀眼的党徽党旗,卡片内页写有流动党员个人的入党信息和支部的温馨祝福,贺卡中还附带“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由流动党支部干部撰写,对流动党员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表示感谢。而对于不能到现场参与的流动党员,通过发送电子贺卡和手机短信的形式,送去党组织的祝福。
开展谈心谈话,增强幸福感。流动党员过“生日”时,由支部负责人与党员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详细了解流动党员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认真听取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具体情况,在办理证照、落实户籍、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帮助,在就业择业创业等方面搭建服务平台,通过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关照、生活上关爱、精神上关怀,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幸福感。
参与义工活动,增强融入感。以“亮身份、树形象、起作用、促和谐”为目标,组织过“生日”的流动党员到社区开展党员义工服务活动。可以是一次洁美家园行动,组织流动党员参与改善社区环境卫生;可以是一次便民助民行动,组织流动党员进行政策宣传、信息咨询、健康义诊、家电维修等便民助民服务;还可以是一次困难帮扶行动,组织流动党员给辖区孤寡老人、残疾困难居民给予关心帮助。在一桩桩小事中,协助流动党员融入当地,发挥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游红色个人心得体会篇3
一位退伍军人老党员的“心路历程”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为一位退伍军人老党员过“政治生日”,并邀请他分享入党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这位有着41年党龄的老党员侃侃而谈。
家庭影响了我,在心中种下了信念的种子
我的父亲是村里的干部,也是一位乡村医生,为人正直、善良、诚实,在我的印象中,他始终坚持帮助乡里乡亲,为他们解答问题、解决难题,一直用行动言传身教影响着我,使我明白,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要让内心充满爱,以自爱之心反省自己、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生在红旗下、成在新中国,从小接受红色基因的熏陶,这也为自己以后努力做好三件事种下了信念的种子:爱党,做中国共产党事业的忠诚信仰者和坚定捍卫者;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爱人民,努力做到体恤体谅弱者、宽容他人、礼让他人、关爱他人。
军队培养了我,让我履行了一名军人党员的圣神职责
我高中毕业后便入伍当兵。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爆发,同年7月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听党指挥、保家卫国、能打胜仗、服务人民”深深地融入了我的血液,我将青春献给党、我将生命献给党,当时我和战友在战场上敢于牺牲、英勇无畏,人民军队以“头顶边关月,心系天下安”的如磐初心,“为民甘洒血和汗”的使命担当,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自己的军旅生涯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无论在战场还是训练场,我都时时处处以党员标准衡量和要求自己,带头示范作表率,争当优秀标兵,收获了进步与成长。
到地方工作,为民服务不“退伍”
服从组织安排回到地方后,与群众打交道便成为了工作日常。刚到新的工作岗位不是很适应,通过向领导、同事、群众学习请教,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本领、积累经验,从一开始对群众工作的“一窍不通”到后来的“打成一片”,我深深体会到:“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要想得到“为民服务”的这块“金字招牌”,树牢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就必须“身入”基层、“心入”群众,扎扎实实投入到群众工作当中,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乐在一起,用点滴小事、用担当作为、用敬业奉献,赢得老百姓的认可。如此,每个岗位都将是出彩的舞台,每个工作都必是精彩的选择。
退休后,在发挥“余热”中传递正能量
退休已经3年了,对一个老党员来说,我始终坚持“退休不褪色”的理念,去发挥余热,做到老有所用、老有所为。向组织提建议、献良策,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对群众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政策,传达正能量;协助开展文明创建、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关心教育青少年等工作。以后,我也会继续以微薄之力为党分忧、为民服务。
如今,中国共产党已有9000多万党员,我以身为其中的一分子为荣耀,希望广大年轻的党员干部接续奋斗、担当作为,去书写每一段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华彩篇章。
党员游红色个人心得体会篇4
主题党日添“味道” 搭配党员好“营养”
“主题党日”作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管理党员、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激励党员担当作为、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开展主题党日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坚持把“政治性”为出发点,创新主题党日形式,丰富党员活动内容,给主题党日增添多种“味道”,把筑牢党员理想信念、提高宗旨意识、激发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主题党日根本目标,配好党员教育红色“营养”,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筑牢核心意识,常怀为党之心、常思为民之事。
固定标准动作,主题党日有“底味”。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入党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主题党日内容包括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集中缴纳党费等,要求政治生日不走过场,主题党日活动不搞“表面化”“形式化”,党费细则清楚明确。通过开展固定标准活动,突出活动庄重感,让党员牢记主题党日的“底味”,在活动中接受红色洗礼,强化思想意识,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工作中发挥旗帜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切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创新实践活动,主题党日有“风味”。在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开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形式内容,以贴近群众、走进基层、融入实际为出发点,使主题党日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的载体。倡导党员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宣传政策、化解矛盾纠纷、关爱留守儿童、推动移风易俗、发展集体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坚持“创新、高效、实用、节俭”原则,结合传统节日和每月主题积极开展新春送祝福、清明缅怀英烈、弘扬五四精神、浓情端午、庆“七一”、迎国庆等大型活动,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征文、绘画、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育人体系。通过创新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室内户外齐开展,增强党群之间的互动性和联动性,引导居民“走出来、融进去”,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熟悉的人互动起来,让互动的人参与进来,让主题党日充满“风味”。
党员游红色个人心得体会篇5
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历来强调“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雷锋和廖俊波等先进模范人物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穿越时空的,每次重读他们的事迹都会受到深刻的教育。党员干部要以先进典型为镜,查找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上的不足,不断改进提高,不断增强道德的力量、信仰的力量,增强守政修德的自觉性。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党的生机活力,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作为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是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故事的重要基地,也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红色基因传承和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基石。
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加强道德修养、增强道德力量作为人生重要的必修课,结合工作和人生实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中汲取养分,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的成就。
我们有着共同一致的理想、信念、目标、情感,相信只要大家一起苦干实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能够走得成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党员游红色个人心得体会篇6
主题党日的正确打开方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党的组织生活方式要创新。主题党日活动是党的组织方式的重要创新,要求既要接地气又要有实效,既要有教育意义又要被广大党员喜闻乐见,那么如何组织一场“优秀”的主题党日活动呢?
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的主要抓手。发挥支部主题党日教育党员、锤炼党性的作用,需要在突出“红色+”上下功夫,激发党员干部参与热情,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聆听“红色党课”,触摸信仰力量,传承初心使命
讲好党课,既是我们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有效举措,也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和必备素质。如何把党课讲得让党员爱听、想听、接地气,是落实党课制度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举办“清风满富蕴”讲故事比赛,紧紧围绕“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优秀传统文化”“廉洁文化引领”“传承家风家训”等主题内容,用讲故事的方式,演绎和展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开展以“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为主题的“党课开讲啦”“牧区微党课”,围绕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这一条主线,使广大党员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以“48载初心不改、不问功与名”的最美老党员米那甫·堆山布、用生命倒计时诠释医者仁心的米兰·多勒达等本地先进典型为标尺,激励广大党员触摸信仰力量,传承初心使命。
书写“红色华章”,赓续红色基因,回望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