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感人故事的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5-14 作者:Surplus

对一件事物有了不同的想法后,我们应该及时写好一篇心得,如果你在生活中有了一些新的感受,写心得体会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疫情中感人故事的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疫情中感人故事的心得体会6篇

疫情中感人故事的心得体会篇1

要身先士卒,做深入一线的“战斗员”。革命战争时期,一句“我是党员,我先上”,代表的不仅仅是勇气与担当,更是责任与荣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虽然没有治病救人的专业技能,但我们有战无不胜的坚定信念。疫情面前,组工干部要冲锋在前,既要动员广大党员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又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走进基层,深入一线,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控排查工作。要在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起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坚决把党的强大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优势,以实际行动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要挖掘典型,做先进事迹的“宣传员”。“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84岁的钟南山院士号召大家不要出门,自己却“逆行北上”,冒着巨大的风险来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的决定,彰显了共产党员危难时刻的责任与担当。在疫情防控面前,还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同他们一样,自愿放弃休假,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光,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治的第一线。组工干部要挖掘好这些先进事迹,生动讲述共产党员在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以丰富的精神食粮,激发出全国上下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和坚决行动。

要精准识别,做考察干部的“裁判员”。疫情是一面镜子,既能照出干部在危难面前的责任与担当,也能照出干部在紧急关头之下的能力与水平。组工干部要将疫情防控作为干部平时考核的一个重要机遇,在确保不干扰防控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在一线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把那些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的优秀干部挖掘出来,把那些科学防治、精准施测的专业人才培养起来。对于那些热衷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口号喊在嘴上,工作浮在表面,不解决实际问题,作风漂浮、推诿扯皮的,坚决及时予以调整,真正让“英雄本色”在“沧海横流”中涌现出来。

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么?我们要在寒冷中守望温暖,在危难中孕育希望。

疫情中感人故事的心得体会篇2

十七年前,我是躲在父母身后的90后;研究生毕业,我是选择到基层成为一名组工干部的90后;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是在“疫”线坚守和成长的90后。

“疫”线有我,集结出征

春节是团圆的时刻,是母亲每年最盼望的节日。今年春节有些“特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大年初一,虽然没有往年走亲访友那么热闹,但一家人安安静静待在一起就是新年。下午四点,当一家人正在边收看疫情防控视频边包饺子时,我收到了单位停休的通知,同时收到停休通知的还有作为医护人员的妹妹。母亲没有反对,也没有挽留,只是说:“下次回来,咱们去拍张全家福。”

在母亲眼里已经二十六岁的我永远是个孩子,临走时硬塞给我一份压岁钱,母亲说压岁钱有祈求平安的寓意,从我踏出家门起,母亲怀着不安的心情开始了漫长的等待。而我和无数90后一样,毅然奔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疫”无反顾,携手同行

回到单位我发现,当我能够和家人一起踏踏实实地吃顿年夜饭时,她却没能吃上一顿安稳饭,她是我的同事,她是我身边的榜样,她是挺在前面的逆行者,她是深耕基层二十多年的老组工人。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她主动放弃休息,坚守岗位,协调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及时开展疫情防控,她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组工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也为我做出最好的示范。

当抗疫集结号吹响,我们单位所有组工干部没有却步、没有抱怨,大家迅速集结,踊跃投身抗疫工作,至今已连续奋战二十多天,却没有一个人主动提出过休息。我们知道,作为组工干部就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豁得出去,现在我们又多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抗疫基层工作者。一分一秒在文字和数据间流过,在这场战役中,我们在与时间作斗争,工作事务越来越多,休息时间越来越少,但是当看到抗疫防线越来越坚固时,大家心里也越来越踏实。

“疫”战到底,奋勇冲锋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增强村队、社区防控力量,我作为乡镇下派干部的一员,来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我看到社区工作者们用平凡的背影绘就了疫线靓丽的风景。我所在社区的党支部书记,被称为“钢铁侠”的80后巾帼,尽管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还是把自己牢牢地钉在了疫线,拖着植入了6个钢钉的身体与疫情展开赛跑。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工作者们怀揣着“疫情不退,我们不休”的信念,团结一致、各尽其责,积极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没有特殊的装备,只有一个口罩,他们也没有钢筋铁骨,只凭着一颗责任心,为上千户居民保驾护航。时间一天天过去,他们脸上留下痕迹,脚下沾满泥土,眼中却始终闪烁光芒!

在忙忙碌碌中,我与社区工作者们已经一起奋战了20天,我们在阵风可达七级的室外全天执勤,在零下六度的寒冷天气里清扫冰雪,每天为进出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用早已经冻得失去知觉的双手登记信息……但是每当想起居民说“看到你们在,我们很安心”时,我们便能感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当听到居民说“你们辛苦了”时,大家一整天的疲累就消失了。

“疫”路有爱,共待花??

在这场战“疫”中,传递着爱和温暖。当宝贵的物资送到社区,社区工作者不舍得打开,赶紧把暖贴拿给全天在室外值守的安保人员,被冻得耳朵通红的保安大哥却也不肯打开使用,当我们问他天气这么冷为什么不肯使用时,他笑着说:“我想把暖贴留给晚上值守的人,我知道晚上更冷。”听到这里,大家鼻子一酸,眼泪又在眼窝里开始打转。随后,镇里下派的包社区干部自费一千多元,为大家买来充足的暖贴,只希望能为寒风中的抗疫战友送去一丝温暖。在参与社区抗疫工作时,我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有位居民让保安大哥转交给我一个手工编织的红色手链,这让我忍不住想起总为我钩织物件的母亲。原来,当我们坚守疫线时,不只远方的亲人为我们牵肠挂肚,还有连姓名都不知道的陌生人也在关心关爱着我们。

在这场战“疫”中,每个人都在散发光热。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居民们遵守规定、主动配合,积极报名参与志愿者活动,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热心的居民还为我们送来了很多物资,一瓶酒精、六个口罩、一箱手套、一壶热水、四个苹果、四盒草莓……居民们用点滴温暖汇成爱的汪洋,每个举动都让我们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信心倍增、充满力量。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众志成城,用心铸就钢铁长城;我们同舟共济,用爱凝聚磅礴力量;我们坚定前行,定能迎来春暖花开!

疫情中感人故事的心得体会篇3

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态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阴影笼罩荆楚大地,并迅速蔓延波及全国。面对战“疫”,全国人民站在一起、心手相连、同舟共济、共同坚守、全力应对。在这场看不见硝烟但生死攸关的激烈战斗中,许多90后、甚至00后挺身而出,勇做“逆行者”,当好“守门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践行着“青春担当”。

20岁大学生志愿者:“不让青春留遗憾!”

疫情发生后,许多刚进入象牙塔、平均年龄20岁的大学生,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勇敢逆行点亮“志愿红”。他们身着红马甲,佩戴红袖章,穿梭在每一个小区楼栋,奔走在每一条公路干道,活跃在城乡的每一个角落,防疫检查、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知识宣传、物资派发、心理疏导,他们有的是追随父母长辈的步伐,有的是兄弟姐妹同战“疫”,有的是朋友同学齐上阵。摘下口罩,他们是青春洋溢、稚气未脱的在校学生;戴上口罩,他们用逆行者的身姿诠释着“小战士”的勇敢与坚毅,彰显出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

24岁护士请战:“我是汶川人呀!”

“这几天的新闻,让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今年24岁的佘沙是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同时也是2008年汶川地震幸存者。疫情爆发后,她连续两次报名请战驰援武汉,终于如愿。2008年的汶川地震,年幼的佘沙见证了全国各地对灾区人民无私的援助。12年后,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在疫情防控的紧急时刻,她不惧风险、不忘恩情、义无反顾、奔赴一线,用饱含深厚情谊的行动诠释着感恩奋进的时代内涵。

27岁博士:“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担当。”

疫情发生后,电子科大“90后”博士黄山第一时间联系政府,希望可以提供帮助。作为“网红”羽毛球机器人的研发者,黄山及其团队成员根据防疫实际,投运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在医院门诊大厅、隔离病区进行24小时的防疫宣教、物资配送和便民服务工作,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缓解了一线医务人员工作强度。“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担当,我们到了这个年龄,处在这个岗位,现在正是我们上的时候。”在全民抗“疫”中,许许多多如黄山一样的青年人才,勇于担当、各显所长,用专业力量筑牢疫情防控钢铁屏障。

29岁医生:“推迟婚礼,请战一线。”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正月初八应该是彭银华医生最值得期盼的日子,办公桌抽屉里还没来得及分发的请柬,是对未过门妻子最大的愧疚!”面对疫情,彭银华与妻子约定“疫情不散,婚期延迟”,他主动请缨留在医院,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对决。然而,婚礼未办,彭银华却不幸感染,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去世。他还没来得及将请柬发出,还没来得及拥抱等待婚礼的妻子,还没来得及看看即将出生的孩子,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用医者仁心在抗疫最前线交出了自己29年的人生答卷。

哪有什么“超级英雄”?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守护大家。他们是谁的儿女?又是谁的父母?是谁的妻子?又是谁的丈夫?他们很普通却不平凡。疫情面前,一页页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声声不计回报的“宣誓词”,一张张奔赴一线的“背影照”,青年一代用血肉之躯筑起长城堡垒,用实际行动彰显出时代担当。

鲁迅先生曾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正是有千千万万中国青年,如萤火一般,紧握“最初的梦想”、挥动“隐形的翅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狂风暴雨中,在艰难险阻中,用稚嫩的肩膀驱散疫情阴霾,扛起了希望,照亮了前方。

疫情中感人故事的心得体会篇4

疫情来得突然,疫情来得迅猛。那些不断跳动的数字,那些不断闪现的镜头,那些不断更新的消息……无一不让人思绪翻滚,无一不让人心灵震颤。灾情无情人有情。在大灾大难面前,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场面,时刻闪现在我的眼前,触碰着我那敏感的神经,总是让我感动得热泪盈框。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缘由,他们正是中华民族始终挺立的脊梁。我决心用笔墨记录下那些“感动”,对那些可歌可泣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84岁高龄、两度与病毒作战的钟南山院士。因为2003年的sars,钟南山院士进入我们的视野。未曾想到,时隔16年,年届84岁高龄的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又一次站在了历史台前。坐不上飞机就坐高铁,纵使在火车上,也不忘研究工作;没有做作、没有矫情、没有虚华,真正展现了“国士”气度、“国士”风范;特别是在战“疫”一线,他那敏锐的目光、那执着的精神、那凝重的神情,总让人心灵震颤;看到他,就看到了希望,就鼓舞了信心,就增进了斗志。谁曾想到,没有理由出战的他,不需要理由而出战了;谁曾想到,他的带动和鼓舞,激发了无数医疗战士的斗志;谁曾想到,这次疫情虽然凶猛,在他的精确判断和准确把握下,正得到及时有效抑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钟南山院士,有钟南山院士一样的战“疫”团队,有他们始终昂立的民族精神,再凶猛的“疫”情也必将得到控制,我们相信,我们坚信,我们向他们致敬!

与时间赛跑、拉长自己生命时间的张定宇院长。不是央视《新闻1+1》节目,谁曾想到湖北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一个身患渐冻症的病人,自己妻子也不幸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张定宇,毅然战斗在抗击疫情、救治病人的最前线,坦然面对记者说,“我会用好这些时间”。受病情影响,他的脚步变得高低不平,上下楼越来越艰难。但每当有人问到,他总是说自己“膝关节不好”。他说自己不想影响同事,他生来乐观,不喜欢叫苦。然而早在2019年12月27日,金银潭医院已经怀疑这些病人可能是冠状病毒感染;面对特殊的病人,需要穿上隔离服,工作量是平时的3到5倍,病人吃的一些餐食,以及他们的生活垃圾,要做集体清运……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张定宇院长用自己的实践默默坚守,将有限的生命时间拉成“无限”的生命高度,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恻隐之心”,看到了中华民族朝气勃勃之生命力!在无数“张定宇”的奋进拼搏,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我们相信,我们坚信,我们向他们致敬!

坚持奋战、脱下口罩后满脸创伤的医护人员。1月27日,媒体发了一组题目为“瞬间泪目,却让人满血复活”的照片,当看到“坚持:脱下口罩的医护人员”的那张照片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那淡定的神情与那深深的压痕形成鲜明的对比,山东省的周建国老师以《有一种大美叫“口罩压痕”》一文进行由衷赞美。作为一线医护人员,身体长期处在不透气的防护状态下,出现问题是很有可能的事情。然而,当他们面对重大“疫”情,已无暇顾及甚至根本没有来得及考虑这些。只有在偶尔喘息的时候,才“真相大白”。翻开网络,可以看到好多医护人员,饿了方便面充饥,累了就躺到地板上、坐椅里、角落处打个盹……那是一幅幅多么让人感动的画面啊!以“大美”形容之一点也不为过!这是一种职业的操守,更是一种生命的坚守。有了他们,这场战“疫”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一时的困难也终将不是困难,我们相信,我们坚信,我们向他们致敬!

疫情中感人故事的心得体会篇5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然而,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在这场“抗疫”战斗中,全国上下尽显担当,勠力同心,共渡难关。从党中央到基层组织,从一线白衣天使到背后默默支援者,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陪我们走过寒冷、漫长的冬天,许我们一场“春暖花开”。

你是阳光,穿过阴霾,给我温暖。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比疫情更可怕的是贪婪。有些人趁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以次充好,这样趁火打劫、大发国难财的行为就像是阴霾,不仅有勃于道德法律,更令人寒心。所幸的是,贪婪战不胜正能量,这个社会给我们更多地是感动、是患难见真情。在大喇叭里苦口婆心劝说的支部书记、挨家挨户排查疫情的村网格管理员、默默向医护人员支援爱心物资的无名人士……你们就像一缕缕阳光,汇聚起来形成了巨大的光与热,温暖了我们的心窝。

你是阳光,照进寒冬,许我花开。疫情肆虐之时,大部分人避之不及、闭门不出,可是医护人员却选择了挺身而出,与疫情近距离接触。你们每天超负荷工作,与病毒交锋、与死神抗争、与时间赛跑,你们是“疫”场上的“战士”,是勇敢的“逆行者”。可是,我知道,你们也是血肉之躯,也会受到病魔侵袭,你们也有妻儿老小,你们在家人的牵挂中踏上了“逆行”之路。这个冬天,在你们的努力下,好消息频频传来。你们是阳光,让我们坚信寒冬即将过去,春天的花儿就要开了。

你是阳光,驱散黑暗,给我希望。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你许我春暖花开,我许你不改初心。在这场战“疫”里,谁也不是“局外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正直与善良,坚守工作岗位,勇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我们相信,大地回春就在不远的明天,胜利终将属于伟大的中华民族!

疫情中感人故事的心得体会篇6

亲爱的抗疫战士们:

你们好!

感谢你们在这场战疫中的付出,是你们的誓死抗争、不畏牺牲,阻止了病魔的肆意侵入!是你们的默默坚守、辛勤付出,守住了防疫战线!是你们的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如今,疫情防控已经到了最吃力阶段,拜托你们,再坚持一下可以吗?再加把劲,再用点力,彻底战胜疫魔!

在卡点蹲守的防疫战士,再坚持一下好吗?我知道,你已经连续工作超过了30天,每天超过12个小时,受过寒风的吹咧,经过太阳的曝晒,也曾在大雨磅礴中孤独地躲在小帐篷内,默默守着小区出口。你家中还有父母的担忧、儿女的期盼,还有好几双眼睛默默等你回家。你曾受过不配合者的白眼,也感受过居民送上的温暖,还收获了一份战友的情谊。群众给你的一个微笑,都让你如浴春风,你给群众的一句谢谢,都在默默拉近和群众的距离。记录居民出入情况,监测人员体温,上门登记居民信息,为居民提供服务,单调枯燥且又重复的工作,却是阻止疫情传播最关键的防火墙。疫情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时段,拜托,请务必再坚持一下好吗?

居家隔离的亿万群众,再坚持一下好吗?我知道,你已经好多天都没出门了,想念那自由自在的奔跑,想念烧烤、啤酒、火锅、涮羊肉,渴望在人民广场溜几圈,和朋友们喝一次下午茶。在家的日子里,旅游是从厨房到卧室,拍照是窗外一成不变的风景,一日三餐是自己那糟糕的厨艺。无聊的你,搞出了许多黑暗料理,学会了左手和右手下棋,数清楚了自己有多少根秀发!你虽然没有走向“疫”线,但你也是真正的“抗疫战士”!复工复产下,你终于能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看看树上的鸟儿,但请记得戴好口罩,不去人流聚集地,不聚会,不聚焦,再坚持一段时间,胜利就在眼前,加油,奥利给!

与病魔做抗争的白衣天使,再坚持一下好吗?我看到,少女的肌肤因酒精浸泡变得褶皱,春风般的面容因口罩挤压变得狰狞,年轻的生命在奋战疫情中逝去。你跨过物资短缺的障碍,扛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从死神手中一次次把人拉出来,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把自己也拽进去。你在做一场生与死的斗争,一个个战友倒下了,又有一个个新队员加入。你甚至看不到他们的面孔,只记得衣服后面那一个个可爱的名字,也许今天还在你身边做手术,明天就躺在冰冷的病床上呻吟。忙碌了近10个小时的你,嘴里吃着饭,心中想起了在家里的孩子和父母。你已经很久没回家了,很久没有和家人说过话了,很久没有抱抱自己的孩子了。然而,这样的日子就快结束了,请务必再坚持一下!好吗?

愿春暖花开,梦回神州大地!

向你们致以万分敬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