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4-21 作者:Monody

没有一个深刻的感悟,我们写出的体会就没有意义,当我们因为某件事受到启发,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7篇

小学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篇1

同学们:

毒品、艾滋病像瘟疫一样成为当代社会的国际公害。你知道吗?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以号召国际社会、各国政府、社会各界和个人负起责任,履行在同艾滋病斗争中作出的承诺,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作用,采取有力行动,战胜艾滋病。其中,毒品犯罪更是以其极大的危害性困扰着世界上许多国家。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做禁毒预防、爱滋病宣传教育,让我们都远离毒品,关爱生命!

目前,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虽然警方在查禁毒品、打击贩毒方面加大了力度,但禁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在吸毒者中的比例居高不下,并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虽然我们还是小学生,可能你会觉得毒品离我们很遥远,但社会大的形势不容乐观,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需要我们从小做好防范,真切的知道毒品的危害性。我们教育的目的是积极开展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让大家认识毒品、艾滋病的危害性,使大家远离毒品、艾滋病,拒绝毒品,向毒品说不,真正实现师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并希望大家向社会、家庭宣传远离毒品、艾滋病工作。

今天我利用这个机会,与大家谈谈如何构建远离毒品、艾滋病教育的有效防线,特别就如何树立四个意识,构筑三道防线与大家一起学习。

四个意识是:

一是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家更清晰知道什么是毒品,毒品有哪些危害,从而帮助大家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一位戒毒工作者说:最大的感觉就是毒品不能碰,更不能吸,呼吁吸毒者自爱自重,也呼吁社会对戒毒回归人员多一分宽容,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支持。毒品,吞噬亲情,泯灭人性,断送前程,摧毁家庭&b&b毒品的危害,罄竹难书!

二是让大家明白毒品具有生理和心理双重依赖性,一旦成瘾是极难戒断的,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一个吸毒者留言:毒品是一条恶魔之蛇。它可以毁灭一个家庭,毁灭人类;毒品能把一个人变成一头畜牲!别碰!那种日子畜牲不如,因为我尝试过&b&b珍惜自己的生命吧,因为生命只有一次,还有毒品是一条看不见的铁链,把你像狗一样的拴起来,让你活的没自尊,没人性。小学禁毒防艾演讲稿

三是组织大家学习有关法律知识教育,让大家懂得禁毒的有关法律法规,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

四是积极参与开展珍爱生命的教育,让大家懂得生命不仅属于个人,而且属于你的父母、亲人、国家和社会,生命只有一次,是极其珍贵的,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道防线是:

一是心理防线。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正确把握好奇心,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避免空虚无聊,不要以吸毒为时髦等错误认识,抵抗毒品的诱惑,拒绝吸毒。 二是行为防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不吸烟,不饮酒,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包括歌舞厅、游戏厅、网酒吧等地方,以远离毒品。

三是思想防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努力学习,追求进取,正确把握自己的行动与交友,以免走上歧途、误入毒海。小学禁毒防艾演讲稿

学校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传播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殿堂,加强对大家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保证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防止滋生新吸毒人员和毒品向社会扩散的一项重要措施。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构建一道坚强防线,远离毒品、艾滋病,珍惜生命。

小学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篇2

上周德育活动时间老师播放了一个有关禁毒的短片。观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看着哪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情景,,我的心都颤抖了。

看着那些服用了摇头丸的人们发疯的样子,你叫我的心怎能平静下来?有多少人为了毒品而丢失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难道就是为了自己能在酒吧里能够快活、痛快一点吗?

听到毒品二字,谁都会胆战心惊呀!可是,我不明白那些可恶的毒贩子们,为什么还要生产毒品 这些危害人体健康、危害社会的废物,难道就是为了那一点点的利益,泯灭自己的良心,让那么多的人失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摇头丸的成本仅仅是3元一颗,但那些无良的奸商把一颗摇头丸的价钱提高到180元,甚至更高的价钱,再卖给瘾君子们,而那些瘾君子为了自己一时的痛快,有的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有的欺骗家人,有的杀人放火、拦路抢劫,这样做严重危害了社会。

那些吸毒的人们醒醒吧,想想你们那在岁月中逐渐衰老的父母,想想你们那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儿女,想想你们那和蔼可亲的亲人们他们都在呼唤着你能迷途知返……

我衷心地希望那些吸毒的人们不在吸食毒品,让我们一起把肚皮灭绝,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健康、美丽的世界,一同倾听世界的欢声笑语……

小学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篇3

记得在上周的班会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禁毒教育片《毒品——致命的诱惑》。

影片开始了,大家的目光注视着宽大的屏幕。屏幕上出现了一片茂盛的罂粟花,它们那婀娜多姿的身体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鲜艳的花朵似乎在向我们招手。可是,你知道吗,美丽的罂粟花竟然是毒品制造的原材料。这些本来是制作镇痛良药的罂粟花,却变成了残害人类的毒品。

影片中,一个女人凄厉的声音传入大家的耳畔,那是痛苦的忏悔,无奈的诉说!她讲述了自己的吸毒是从那杯可恨的啤酒开始的,这是一个恶梦的开始,是一场与死神较量的开端。

听着吸毒者悲痛欲绝的诉说,我的心都寒了起来,害怕、恐惧自己有一天会像他们一样掉入深渊。我不敢想象那五彩缤纷的药丸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折磨。看到末尾的那些充血的骷髅头,我更是打了个寒战。

影片中还介绍了人为什么会对毒品久用上瘾的原因。其中还给了一只猴子做实验,那只活蹦乱跳的猴子在注射毒品后,出现了呕吐、抽搐的现象。本该无忧无虑的小猴子变得痛苦难忍。从小猴子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它的无奈与可怜。

最后,主持人讲了一番结束语,我记住了那神圣的日期——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她还坚定地说了最后四个字:远离毒品。说完后,出现了一张张的图片,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因为母亲的吸毒,出现了畸形,并随时都会告别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那脸上布满皱纹,年事已高的吸毒老人,给我们这些青少年敲响了警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不禁感叹: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的亲人和家庭。

多少例子告诉我们:一次吸毒终生悔,莫拿生命赌明天。所以我们要远离这个可恶至极的恶魔,珍爱自己的生命!吸毒使人道德泯灭,人格变异;不顾念亲情;抛丢社会责任感。毒品是一个恶魔,它就在我们身边,并随时准备吞噬着我们。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一定要牢牢记住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作为一名青少年,我们应该自觉远离毒品,拒绝毒品,抵制诱惑,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因此,我呼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小学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篇4

“毒品”,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字眼,可出现的频率却非常之高,在报纸上,在宣传栏里,书本中……

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它不仅给吸毒者个人造成无法形容的伤害,还带给吸毒者家庭乃至社会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星期一我校开展了有关禁毒、毒品的图片展,内容丰富多彩,感人至深。我只有一点儿时间去观看,那一个个画面、一件件真实的事例令人触目惊心!

我走到那里,第一块展板就吸引了我的注意:“有一名小孩,叫丢丢,是个孤儿,被王某卖给了李某、李某某和王某,这三位是吸毒者,当他们毒瘾发作时就拿孩子来发泄,用上了许多狠毒的方法。”接着,我又看到了一块展板,上面写着:“某市一名妇女怀孕期间吸食毒品,胎儿在母体中深受其害,一出生就呈现窒息、痉挛状态,此后,母亲哺乳前必须吸食毒品,婴儿才肯进食,否则哭闹不止,危重危及生命。”

毒品,换一句话说就是吞噬青少年的青春和身体的罪魁祸首,一个个血腥的场面映入眼前,好残忍,毒品好残忍,

看了这些令人生气的内容,想到惨不忍睹的画面,让我对吸毒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毒品更加深恶痛觉。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停。我们应该洁身自爱,远离毒品,拒绝不良诱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小学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篇5

在“6.26”世界禁毒日来临之际,我校积极响应号召,按照区教育局的部署,于6月16日至6月26日期间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有关禁毒的宣传教育活动。

首先端正指导思想,在青少年和在校学生中进行毒品的预防教育,把禁毒预防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根本,在学校、家庭内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在活动期间,学校利用升旗仪式时间对全校教师、学生进行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宣传讲座,在学校办了一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板报,重点宣传了毒品的基本知识和严重危害。使大家在学习毒品的有关知识的同时,增强禁毒的信心和决心。6月23日开始悬挂了禁毒横标。给各班发放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宣传资料,利用班会、晨会时间学习。老师们都认真学习《禁毒法》相关资料,并做好了笔记。

通过这段时间的活动使全校师生都受到了教育,在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校要将此项活动继续、长期的开展下去,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上不断改进。让学生认清毒害,不交毒友;让教师远离毒品,关爱学生的未来;让家长参与到禁毒活动中去;让所有的人都充分意识到“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小学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篇6

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世界里,这里有鸟语花香,有春华秋实,有无限的亲情,有万分的友爱。但是,总有一些苍蝇,有一些病毒,切入我们的视野,啃食我们的肌体,折磨我们的感情。毒品,一个吞噬着生命与前途,抹杀了一个文明辉煌的恶魔,如今它正扇动着腐臭的翅膀,飞过中国那段惨痛的历史,来到了你我的身边。

同学们,你们有见过身体抽搐痛哭流涕的十六岁少年爬上高楼一坠而死的的恐怖情景吗?有见过精神失常的司机把路人压在车轮之下尸首分离,脑浆迸裂的悲惨场面吗?如果这些电视上的镜头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你想到了什么?是的,我们都想到了那个罪魁祸首——毒品!

吸毒能使你妻离子散,倾家荡产,甚至能让你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你以为这是无稽之谈杞人忧天吗?不,我并不是在此吓唬大家,我只是想让大家都来关心一个既普通,又与我们密切相关,却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一个关于禁毒的问题。

回顾历史,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能的清王朝在这段屈辱历史里,割地赔款,把中国的宝岛台湾割让给了英国。鸦片战争让多少中国人倾家荡产饿死街头,让多少中国人因吸食毒品任人宰割?让多少中国人在这场战争中死于非命?是什么让地大物博的中国沦落到了这步田地?没错!这依然是毒品!

21世纪的今天,禁毒依然是我国面临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超了390万人,在此其中,却只有少少的35万人在戒毒所戒毒,而35岁以下青少年吸毒比例始终占80%左右。看到这庞大的数目使我想起了一个案例:

20xx年7月5日,广西灌阳县的一名名为陈桥的初中一年级学生,事发当天回到家中,陈桥的母亲正在厨房里忙乎着当天中午的午饭,突然听到噗通的一声,陈桥从沙发上跌落下来,当时陈桥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经过抢救,最终也没能留住陈桥14岁的生命。经鉴定,陈桥因过量吸食*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致死。再次上演了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

在我采集资料的过程中,一位多年从事禁毒工作的退休警察爷爷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那是一年的腊月,离年关只剩下短短的两天时间了,一对年轻夫妇到县城采购年货,他们离家之时,五岁大的女儿对妈妈说想要一个洋娃娃,年轻的妈妈微笑着答应了,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因吸食毒品产生幻觉,父亲驾驶的汽车像脱缰的野马飞下悬崖……就这样,这对年轻夫妻因毒品断送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给女儿留下的只是一个在车祸现场静静躺着的洋娃娃,当民警把小女孩喜欢的洋娃娃递到她手中,孩子哭喊着:"我不要洋娃娃了!我要爸爸,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啊!"那撕心裂肺的哭喊,足以让任何铁石心肠的人为之落泪,而她的父母却再也听不到他们那可爱女儿的一声声呼喊了!同学们啊!我们不能在这样麻木不仁了!

战争再残酷,终究挡不住和平的曙光,瘟疫再可怕也会有被控制的时候,可毒品却在不停的制造着一起起血淋淋的悲剧!毒品,*。它不仅给国家带来了损失,也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放火,坑蒙拐骗……这一切一切,吸毒者为了它,不惜失去自己宝贵的生命,还连累的亲朋好友,到最后,变得人不像人,家不像家,一片凄惨。可谓是"一人吸毒,全家遭殃,社会遭难"。

同学们,远离毒品,拒绝毒品,打击毒品,这是一场全民禁毒的战争。在这里,我们以捍卫青春的名义,发出我们的声音,亮出我们的利剑,让我们为健康人生,绿色无毒而奋斗吧!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共创一个美好的明天!

小学学生禁毒教育心得体会篇7

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知道毒品。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自1997年国家教委规定把禁毒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正式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大纲以来,六年来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青春期专题讲座”、“青年志愿者宣传队”、赴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等多条渠道对家长、学生、社区居民广泛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宣传教育活动,还组织教师面向市、区专家开了一节“美丽的罂粟花”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学校对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家长、社区及区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学校优良的校风带动着周边小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对所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学校2012、2013年连续两次评为“石泉社区教育先进学校”、2013年被授予“创精神文明特殊贡献奖”。

在增强学生各方面的安全知识,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例如:交通安全知识,包括过马路常识,识别红绿灯的作用,驾车行驶的规范和有关交通的法律法规等。校内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推拥打闹防踩塌知识。台风暴雨地震等大自然灾害的认识。防火、防电、防有害气体等知识。

至于如何搞好学校禁毒教育,还有待于大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目前毒品虽尚未在学校出现,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加强毒品预防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