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认真观看了影片之后,我们才能将观后感写得有价值,观后感不能仅限于阐述影片中的故事,要学会表达个人感受,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国思政大课观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思政大课观后感篇1
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天问一号”内的火星车祝融于二零二一年五月十五日成功登录火星乌托邦平原。截至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已行驶超过一千米,共获取约10gb原始数据。
从屈原的《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中华民族就对宇宙有着无限的向往。如今我们正在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古人对太空的疑问。火星车祝融在火星的成功着陆,填补了中国没有火星探测车的空白,这对于中国航天事业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祝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以祝融命名,也有“祝愿美好未来,融汇古今中外”之意。中国第一次向火星发射探测车,仅一次便直接成功,中国航天人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火星车与环绕器分离再进入大气,配平翼展开,开伞着陆器展开,缓速下降成功着陆。这一系列流畅的过程都是中国航天人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奋斗最生动的注脚。从中国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再到如今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和火星车祝融,这都是中国航天人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精神的赓续绵延。
即使有了现在的辉煌,也不要忘记我们曾经的落后。1958年毛主席便说:“我们也要造人造卫星!”并于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在1970年4月24号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在这之前,美国苏联都不看好中国,不愿给我国提供任何帮助。这其中的任何零件都是我国航天人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当时的艰苦难以想象,所以现在我们的科学技术更不能落后!
祖国之美,祖国之好,不仅因山河壮丽而美,也不仅因人之友善而好,还有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自强不息,定有美好未来,定能融汇古今中外,令世界刮目相看!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一定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去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中国思政大课观后感篇2
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在反复试验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攻关下追求卓越,敢闯难关、勇开新路。一个个航天员在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中学经验、强本领,飞天遨游、出舱行走需要扎实的功底,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寒来暑往的刻苦训练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为了伟大的航天事业,航天工作者与航天员,将艰辛与曲折作为事业发展的“阶梯”,以志气锻造骨气,以骨气厚积底气,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航天事业更高水平的'创新与突破。
从“神一”的发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中国思政大课观后感篇3
在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着无数颗充满了雄心壮志的中国心。而我也有那么一颗壮志凌云的心。
每当我有烦恼的时候,我就会安静地欣赏天空,这样,我就会感到空前的平静,忘乎所以,融入这美好而又静谧的天空,而它呢,总能平复我内心起伏的情感波澜,让我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明天,为了未来,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因此,我对天空有着一种独特的感觉和幻想。
仰望星空,一颗颗美丽的星球挂在蓝莹莹的夜空中,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天真无邪地眨着眼睛,似乎能把人的心灵变得空明、纯洁。天空,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似乎那里才是我真正的归宿,是我能够吐露真心的天地,更是我美好的愿望和幻想。我相信你们已经猜出来了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宇航员。
假如我成为了一名宇航员,我就能在宇宙中尽情地遨游,飞过一颗颗美丽的星球,飞过一片片漂亮的星云,尽情地去领略那洋溢着神秘气息的宇宙的无限风采。我就能为祖国完成一些伟大的科学天文实验,去探索宇宙无穷的奥秘。我还能去探索一些至今都没能解开的谜团:宇宙真的没尽头吗?外星人真的存在吗?黑洞里存在着另一个世界吗?这些都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探索,去更深入地了解宇宙。
在举行升旗仪式时,每每听到国歌在我耳边缓缓地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肃立在操场上,对着国旗致敬,我的心就像那红五星的熊熊烈火,燃起那颗充满雄心壮志的报国之心。我就会付出比上次更多的努力,向梦想迈出坚定的一步,为了梦想,勇往直前。
其实我们都是那茫茫宇宙中小小的星辰,虽然渺小,但是经过不懈努力,终究能散发出绚丽的光彩。
宇宙,星空,等着我,总有一天我会来见你,实现我的中国航天梦!
中国思政大课观后感篇4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计划,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努力以及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奋战,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
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空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团体,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三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与措施,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确保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吸取力量,更好地前进。在此热烈欢迎王亚平、叶光富、翟志刚航天员回家,在这里,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科技发展力量!
中国思政大课观后感篇5
坚决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这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所系。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既要保数量,也要提质量。虽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耕地的账面数字有所增加,但耕地还是那么多,产能也还是那么多,实际并没有增加。对此,必须有清醒的“红线意识”,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农民可以非农化,耕地决不能非农化。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持耕地面积基本稳定,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有地可种”。集中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项目资金,大力开展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__年,全国要新建8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紧紧依靠科技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这是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根本出路。近10年,我国粮食亩产提高69.6公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接近70%。在高起点上继续增产,更要发挥好科技增产的潜力,着力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要加快筛选应用一批适宜本地特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继续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抓好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扎实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大力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进一步发挥农机在科技兴粮中的载体作用。
坚持不懈强化完善惠农政策。这是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最主要的还是政策好,中央政策力度大,各地也出台了许多配套政策。今后在完善强化政策的同时,要在狠抓政策落实上下功夫。继续落实好“四补贴”政策,新增农业补贴重点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加快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继续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调动主产区生产积极性。落实好国家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水平合理,促进农民种粮增收,让农民爱种粮种好粮。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解决“谁来种粮”、发展现代农业的应对之策,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点。要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渠道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加快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训种田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业营销人才、农业经营人才,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吸引一部分青壮年留在农村、从事农业。鼓励和支持专业化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供种育苗、农机作业、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及营销等服务,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切实强化重农抓粮的工作机制。这是实施新形势下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保障。各地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行政推动作用,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形成部门联动、上下配合、合力推进粮食生产的工作格局。强化监督检查,把粮食生产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耕地保护、政策落实、技术推广等方面列出硬指标,推动粮食生产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要靠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主产区增产,全国粮食就稳定。目前13个粮食主产省的产量占全国的75%、商品量占80%、调出量占90%,全国产量超10亿斤的产粮大县有400多个、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产粮大省、大县在全国粮食生产全局中举足轻重,中央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使主产区种粮不吃亏,让重农抓粮的地方在政治上有荣誉、财政上有实惠、工作上有动力。
中国思政大课观后感篇6
从小我就对航天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浩瀚的宇宙充满着好奇,爸爸经常给我买一些科普书籍,在书上,我看到了许多科普知识,同时,爸爸还告诉我,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研究,听了爸爸的话,我梦想着在不久的将来,自己能成为一名航天员,去太空进行探索,去解开这些奥秘。
曾经有人说我是痴人说梦,也有人笑话我这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假如人类没有飞天的梦想,莱特兄弟就不会制造发明飞机,现在,我们的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如此迅速,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
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刘洋成了中华女子飞天第一人,我激动不已,钦佩和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女航天员必须有强壮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超人的毅力,但我认为要想实现我的航天梦,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因为我深知:“古人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此时,我读了《放飞梦想》这本书之后,我的梦想之火越燃越猛烈,刘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精神,更加坚定了我要成为一名航天员的决心。
就在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像刘洋大姐姐一样驾驶着宇宙飞船去太空访问,我首先来到月球上,嫦娥阿姨热情地接待了我,令我在月球上到处参观,并详细地给我介绍了月球上的情况,接着,我又去了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许多星球,这些星球虽然离地球遥远,每个星球上的生存环境也各不相同,但外星人对地球人非常地友好,我正高兴的与外星人交谈着,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我,我感到很可惜,真想跟外星人多交谈一会。
我把梦中的情景告诉了爸爸,爸爸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的说:“你有一个远大而美好的梦想,要实现你的这个梦想,不但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有为之奋斗的人,才会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为了自己的航天梦想,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我美好的梦想成为现实,让祖国为我们这一代人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