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6篇

时间:2023-03-25 作者:Indulgence

教案在起草的时候,老师肯定要注意逻辑思路清晰,制定教案是一件能够考验我们教学能力的事情,下面是范文社小编为您分享的《猫》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猫》教案6篇

《猫》教案篇1

设计思路:

小班阶段幼儿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兴趣,探索世界不妨从幼儿最贴切的自身开始。小脚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却很少有机会仔细观察它,在游戏中萌发幼儿对身体的初步探索兴趣,我认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根据小班幼儿“认识很大程度依赖于行动”的特点,在活动形式的安排中,着重幼儿的直接体验,通过看、说、跳、操作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比较,认识脚的特点,从谈话中引申出我们会长大,激发幼儿对生活、对自己成长的热爱及渴望。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自己小脚的特征和特点,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2、知道脚会随着人体而慢慢长大,激发幼儿对生活及自己成长的热爱及渴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

2、用橡皮泥做成的泥块。

3、大小不等的脚印,标记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脚步律动,和小脚一起跳舞。

二、 引导幼儿在玩的时候探索脚,感受脚的特征。

1、边念脱袜子的儿歌,边脱袜子。

2、你的脚上有什么?动一动。(点数脚趾)

3、摸脚背、脚底、脚跟,知道它们的名称及所在部位。

4、通过身体动作引导幼儿了解脚的作用。

师:我们的小脚可以干什么?

三、操作活动:比脚印

师:瞧,这些是什么?(出示脚印)

猜猜这是谁的脚印?让我们来给脚印排排队吧!

讲一讲你是怎么排的?(从小到大、从大到小)

小结:我们在慢慢长大,脚也会跟着慢慢长大。

四、印脚印

让我们把脚印印在泥上留个纪念吧!橡皮泥是油的,摸过脚,脚上的细菌都到手上去了,让我们去洗洗手吧!

观摩意见和建议:

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教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通过摸、跳、数等让幼儿了解小脚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充分利用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探索,交流,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建议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出现的排序错误,教师应给予正确的评价和纠正。

《猫》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妈妈一起劳动的快乐。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3、学会感恩,知道妈妈整天劳动及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很辛苦,要珍惜妈妈的劳动,爱妈妈。

活动准备:

1、做贺卡用的厚纸和一些彩纸。

2、每人画一张表达自己心愿的画,张贴到展板上。

3、让小朋友对妈妈和老师说一句感恩的话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幼儿园母亲节教案精选3篇幼儿园母亲节教案精选3篇。

4、录音磁带《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1、从5月4日起,利用一周的时间,每天早7:15 8:00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等歌曲,让孩子们从一进入幼儿园就能感觉到今天与以往的不同,融入到母亲节即将到来的氛围中。

2、5月4日孩子入园后,教师让他们说出今天来到幼儿园感觉与以往有什么不同?进而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初步了解母亲节的来历。

3、5月5日,教师把事先制作的光盘播放给孩子们卡看,让幼儿回忆并说出自己的妈妈在家里是什么样子的

4、5月6日,幼儿画出我心目中的妈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展览,然后幼儿园组成评选小组,选出各班的优秀作品,集中展出。

5、我为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各班根据实际,制定计划,然后付诸实施。例如结合幼儿园进行的手足口病预防工作,小二班孩子教给妈妈正确的吸收方法,并用正确方法为妈妈洗手;中班则进行小歌手比赛活动 演唱妈妈的歌曲并为妈妈梳头、洗脚;大班特地编排了歌颂妈妈的舞蹈《感恩的心》等,培养孩子爱妈妈、爱老师及爱周围所有人的情感

6、幼儿人人制做贺卡,母亲节那天献给自己的妈妈幼儿园母亲节教案精选3篇教学反思。

7、展示活动。5月8日,各班找出家长代表参加母亲节庆祝活动。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回家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妈妈劳动的辛苦,感恩妈妈,回到幼儿园讲给老师和小伙伴听。

《猫》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节奏欢快的音乐、睡眠曲各一段。

2、背景图片四幅(做摇篮),各种宝宝卡片。

3、课件。

[活动过程]

1、幼儿听欢快的音乐,拍手进入活动室,然后音乐转成摇篮曲,提问:“听着现在的音乐,大家感觉怎样?”(想睡觉)课件中出示小宝宝,引导幼儿讨论,小宝宝也想睡觉了,谁来哄她,怎样哄?谁是宝宝的摇篮?幼儿集体想办法,并请个别幼儿上前演示怎样哄宝宝睡觉。

2、“还有一些宝宝也想睡觉了,它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启发幼儿想象这些宝宝的家在哪里?谁是它们的摇篮?谁会哄宝宝睡觉?

3、“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星宝宝、鱼宝宝和花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家了,它们在家里舒舒服服的睡着了。看着宝宝们幸福的样子,我编了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名字就叫摇篮,请大家欣赏一下,仔细听听诗歌里说了什么?”(课件演示)。

4、听完后分段启发性提问:“你觉得宝宝舒服吗?谁是星(鱼、花、小)宝宝的摇篮,谁在哄宝宝睡觉?是怎样哄宝宝睡觉的?为什么是轻轻飘?变成重重的可以吗?”并通过动作模仿,让幼儿深入了解诗歌中的白云轻轻飘、浪花轻轻翻等动词的运用,感受诗歌中的美,并结合分段跟诵加深对诗歌的印象。

5、结合课件完整欣赏诗歌,幼儿跟诵。

6、请个别幼儿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诗歌说给大家听。

7、幼儿集体完整的朗诵诗歌。

8、仿编诗歌。“大家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诗歌记住了,那大家想不想当回小诗人,自己编诗歌呢?”首先结合课件,引导幼儿仿编,然后幼儿自选一种宝宝的卡片,与同伴讨论创编诗歌,并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诗歌说给大家听。最后请幼儿将宝宝卡片贴到相应的摇篮处(背景图片)让宝宝好好睡一觉。

9、鼓励幼儿继续探索,自然结束活动。“小朋友,今天我们不仅帮忙把小宝宝送回了家,还过了回诗人的瘾,你们高兴吗?其实,我们大自然里还有许多的小宝宝,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并帮他们找到摇篮好吗?”

《猫》教案篇4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积累词语;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理解内容,能够借助文本说出人们所看到的美轮美奂的落日实际上是幻觉的科学依据。

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重点语段,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启迪学生能够用明辨的双眸、思考的大脑,观察生活,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两张幻觉图片导入

二 欣赏落日谈谈感受

三 基础知识

1、小组代表竞读课文。

2、小组代表上黑板给词语注音,词语有: 吟咏 绮丽 绚丽 殷红

3、小组代表听写词语比赛。听写了:幻觉、吟咏、变化多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夕阳无限好

4、抢答:“夕阳无限好”出自哪首诗歌,请把全诗背诵出来。

四 我读 我画 我赏(1-3)

1、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自然段,另外三位同学上黑板一边听一边画出落日图。之后点评。

2、讨论这个自然段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3、第二自然段的“躺”和“缩身”两个词语有何表达效果。

4、第二自然段的分号有何作用。

5、改第一段的双重否定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6、改最后一段的反问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7、用书中的原话回答“落日”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8、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五 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引导大家阅读4到7自然段,讨论了形成落日幻觉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并且概括出关键信息。完成课后表格.

2、讨论这几段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六 课堂拓展延伸

1、结合《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

2、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段描写文字。

人生的启迪?比如:幻觉带来灵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山不是山,看水仍是水等

板书设计

《猫》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很容易让我们患感冒,那如何才能做好预防好感冒呢?通过挂图讲述让幼儿懂得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感冒的起因及人体的影响。

2.让幼儿知道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预防感冒的小常识,提高幼儿预防感冒的意识,从而更好保护好自己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挂图一幅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教师:图中天下雨了,乐乐不爱打伞,总喜欢到房子外面去淋雨,还到处跑来跑去,把身上的衣服全部淋湿了,妈妈看见了很生气的批评乐乐。

小朋友你们知道乐乐为什么被妈妈批评?

幼儿答:因为乐乐出去淋雨把衣服淋湿是不对的,会感冒的。

教师答:好,真棒!

二、教师联系幼儿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提问:那小朋友们有没有患过感冒吗?为什么会感冒呢?

幼儿答:我晚上踢被子,着凉了会感冒;冬天衣服穿少了会得感冒;夏天洗冷水澡也会感冒、吹风、尿裤子湿了没换、跑出汗后去游泳,教师提问:小朋友得了感冒会怎么样呢?

幼儿答:鼻塞、流鼻水、发烧、不想吃饭、想睡觉,教师提问:患了感冒怎么办?

幼儿答:冷了多穿些衣服、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不能洗冷水澡。

三、教师小结:

我们的小朋友年纪小,是还在长身体的时候,抵抗力差,容易感冒,感冒还会影响学习。因此小朋友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冷了多穿衣服,热了减衣服,睡觉时要盖好被子,不能到外面淋雨,还有感冒了不能对着别人打喷嚏哦。但是小朋友患了感冒也不用怕,乖乖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打针,多休息,多喝温开水,感冒很快就会好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小朋友一定要多晒晒太阳,平时多跑跑步,多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身体抵抗力,这样我们就会变成“健康小超人”。

四、播放《健康歌》让孩子感受健康是快乐的。

教学反思

引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 通过课程学《怎样才能预防感冒》教育孩子平时要加强锻炼,增强抵抗感冒的能力,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猫》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分离的现象,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2、了解生活中油水分离的相关现象,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每人一瓶水、一瓶油、一根筷子、一张用油画棒画过的图画;各色颜料水若干;海鸥头饰一个;图示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

1、小海鸥:小朋友们,昨天海上有一艘油轮漏油了,漏下的油都留在了海水里,同时出示油和水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油、水的颜色,他们的共性——流动性。

2、出示图片请幼儿进行猜测,油到了水里会出现以下那种现象:

①油在水上面

②油在水下面

③油和水混在一起

二、感知油和水相互倾倒后分离的现象

1、请你去试一试:把油倒在水里或者把水倒在油里看一看,会出现什么现象?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你把什么倒入什么?发现了什么?

4、出示图示并用海鸥的口吻小结:不论是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们是分离的,不会混合的。小朋友们,你们猜对了吗?

三、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搅拌后分离的现象

1、小海鸥:可是海上经常会有大风大浪,当风浪来的时候油和水不会混在一起呢?请幼儿进行猜测

2、两名幼儿上前示范,用力搅拌油和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搅拌时的现象和停止后的现象。你们发现了什么?

3、请所有幼儿操作:你也去试一试,到底是不是这样?

4、 出示图示并用海鸥的口吻小结:用筷子用力的搅拌(就像海上风浪来的时候),油和水还是分离的,不会混合。这次你们猜对了吗?

5、小海鸥:这些浮在水上的油把我们住的海水都弄脏了,保护海洋环境的叔叔阿姨们现在把这些油都打捞起来了,海水又变干净了,现在我该回家去了!

四、延伸

请幼儿玩一玩“油水分离画”,想一想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呢?感受油水分离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