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家风事迹材料模板6篇

时间:2024-09-10 作者:Kris

通过写事迹材料,可以让人们深刻领悟到成功的道路上的艰辛和付出,深度思考事迹背后的意义,可以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反思,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优良家风事迹材料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优良家风事迹材料模板6篇

优良家风事迹材料篇1

叶剑英(1897—1986年)元帅,戎马一生,英勇善战,在全国人民心中,是一位为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不朽功勋的卓越领导人。对于家风,叶帅一直抓得很紧,严格要求,一以贯之。他经常对子女们讲“挺着腰杆走路,夹着尾巴做人”的道理,要求子女铭记“夹着尾巴做人”的家训。

叶剑英元帅的女儿叶向真读大学期间,每当星期日,要从学校乘坐公交车回家,途中要换三次车,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回到家里。有一天,“赤日炎炎似火烧”,叶向真冒着酷暑从学校回家,怎么也挤不上公交车,好不容易挤上车,在路上折腾了三个小时,心里憋了一肚子火。她一回到家就发牢骚,抱怨不派车接自己,叶帅一听,厉声批评说:“你以为这个车是给你们配备的吗?因为我是替党和国家工作,才给我用的车。一般老百姓可以坐公交车,你怎么不能坐?你以为你是谁?”叶帅的严厉批评,使女儿受到深刻教育。从此,她再也没有在这些问题上发过牢骚,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在儿女的眼里,叶剑英元帅为人宽厚,谦虚谨慎,对子女既要求严格,又爱护有加。叶帅常常给子女写信,对他们的读书学习、工作就业、婚姻恋爱等各方面给予指导,鼓励孩子们做小螺丝钉和实干家。叶帅在给叶楚梅的信中,要求女儿“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人民所需要的'人,不是多一个少一个没有什么关系的人,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确有一点本事,拿出来为人民做点事,尽点小螺丝钉的作用,这就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做人的目的。不要好高骛远,幻想多而实干少。这一点,可要注意。多少人都说你学得不坏,爸爸是高兴的。但应该懂得还不够得很。望继续努力,日进不已的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谈到叶帅的家庭教育,女儿叶向真说,父亲在家里比较民主,但决不是放任,他很尊重别人。父亲相信真正尊重他人,才会让他人透露自己的心声。如果以家长的命令式对待子女,就没办法了解孩子的心声,孩子有什么话也不愿意跟父母说了,等到出了大问题的时候,家长才发现,就为时已晚了。叶帅曾说过,真正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

优良家风事迹材料篇2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记得小时候,父母经常说起做人要诚实,要学会节俭,不争馒头也要争口气,做什么事都要负起责任,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有钱的时候一定要想着没钱的时候,学会受委屈,能包容别人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话语里蕴藏了很深的人生道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父母辛勤劳节俭,与人为善,遵纪守法,尊老爱幼,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们,这成了孩子一生的`财富,孩子们不但学会了做事,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这也为他们长大稳稳立足社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留守子女问题的出现,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工作忙,压力大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父母过分溺爱,社会风气同化等严重威胁着家庭教育,一代代新人也在经历着一场严峻考验。

当优良的家风被人们淡忘,新生代身上凸现的问题应运而生。如奢侈,虚荣,脆弱,懒惰,享乐,脆弱,抱怨,多疑,自私等问题在年轻人身上越来越明显,严重的还会出现暴力,自暴自弃,自杀等问题,孩子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要从家庭教育中找原因,要从父母身上找问题,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孩子身上一直有父母的影子,孩子身上的问题是父母问题的映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感觉现在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很多孩子虽然身体健康,智力也没问题,但是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现在提出了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说法。

作为父母,我们必须负起责任,努力给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比如 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为了给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父母对孩子也要民主,主动倾听他的意见、平等协商。家庭成员间都应注意情感的投入,这是一种心语心的交互,“爱要说,爱要做!”彼此给予温暖、给予关怀。

家风将影响孩子一生,所以作为父母,必须构建和谐自然友好的良好家风,摒弃家庭中存在的不良风气。给自己,给儿女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用行动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们的孩子走的更远,生活的更美好,代代传承。

优良家风事迹材料篇3

家风的世代积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能让孩子在迷茫时坚定,在困顿时坚强,在追梦中坚持。家风体现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

xxx,今年12岁,是xx县文庙街小学六年级(5)班学生,她品学兼优,是长辈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这一切都得益于她优良的家风。

律己感恩的家风浸润着xxx的心田,厚植于她的心中。她从小严格要求自己,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二年级她就开始自己上下学,洗衣服和整理房间了。她不仅虚心听从长辈教诲,还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在家里,她理解父母工作繁忙,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的责任;在学校,她认真负责,是优秀班干部,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关心集体、乐于助人。

温良恭俭让,是xxx家风中的重要元素。从小xxx在长辈的耳濡目染下养成了谦虚、懂礼貌的好性格,见到小区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她都热情问好,遇到老人上下楼梯、过马路,她总是总是第一时间去搀扶,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因为她礼貌谦让、举止文明,小区里的孩子都愿意和她玩,xxx用自己良好言行影响着身边的人们。

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xxx家的家风家训,是长辈们是秉持艰苦朴素精神和勤劳淳朴作风的延伸。xxx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她从小爱吃家常菜,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她穿平常衣,朴素无华,不攀比不虚荣;妹妹在她的影响下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家风是一面镜子、一个标杆和一部教材,xxx真正把家教好、家规严、家风正和家味浓融入日常生活和行为点滴中,并在这种优良家风中茁壮成长。

优良家风事迹材料篇4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它一定有着最动人的风景,最优良的家风,xxx的小家庭,在平凡的生活中用点点滴滴的行动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xxx的爸爸妈妈都是出生农门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深知知识的重要性,这种特殊的身份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视,但他们知道xxx并非天赋异禀,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日积月累的稳扎稳打,所以在平时他们特别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每天早上利用早餐前的时间督促孩子进行半小时的晨读,每天晚上检查完孩子家庭作业之后,全家人不约而同的进行睡前阅读。良好的学习氛围养成了xxx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

夫妻俩达成共识,着重培养孩子“无需提醒的自觉”,他们平时工作非常的忙,为了别人的孩子,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但是作为孩子的引路,让他们兢兢业业,起早贪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身教大于言传,xxx也永远记着父母的叮嘱:“学习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操心。”每天放学他会在姐姐的陪伴下自觉主动的去完成自己的家庭作业,并放在案头等待父母忙完手头的工作再去检查。

xxx的爸爸妈妈不仅重视孩子的学习,而且特别在意孩子品行的培养,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体欠佳,因舍不得离开故土,便留守老家,夫妻俩每周工作之余,总会抽时间携儿带女捎上一些生活必需品去老家探望老人,协助他们以及村里的留守老人料理生活日常。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xxx和他的姐姐范婧涵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对两位老人更是依恋。除了节假日跟随父母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承欢膝下,让他们先享受天伦之乐之外,平时也经常打电话打视频给他们,嘘寒问暖,耍呆卖萌,排遣他们独居的孤寂。崇学向善传家风,好的家风是子孙后代受用一生的宝藏。

优良家风事迹材料篇5

在宝山乡宝山村宝山屯有这样一户人家,25年里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家人始终和和睦睦,被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一走进宝山屯,就能看见一座砖瓦房,养满鸡鸭的院子虽然看似拥挤,但被收拾的干净整齐,走进房子,窗明几净,各种家电一应俱全,一位年近80的老人正坐在炕上看电视,这便是xxx的家,炕上的老人是xxx的公公。每当有人与老人谈起儿媳妇的时候,老人总是得意的说:“洪梅嫁到我家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跟我们老人红过脸,早些年条件困难,有好吃的,洪梅他们三口人从来不舍得吃,都留给我吃,我体不好,洪梅就借钱带我看病,买补品,跟我的亲女儿一样。虽然我现在去讷河老儿子家生活了,但每年春夏,我都会回来,要不太想他们了”她叫xxx,今年46岁,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依托科技致富,用贤惠关爱家人,用善良和正直帮助邻里乡亲。

1990年中专毕业的xxx和丈夫xxx结连理,两人是中专的同学,青梅竹马,婚后便定居在了宝山村宝山屯,刚结婚的时候,家里条件特别困难,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结婚的婚房都是借住在别人家,平常就吃馒头咸菜,夫妻俩现在回想起过去的日子,依然眼中饱满泪花,那真叫一个苦啊。但是苦难并没有打倒xxx夫妇,小两口借钱承包了几亩农田,开始种植黄豆,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还要洗衣做饭,日子虽然辛苦忙碌,但是小两口却乐在其中。可是现实没有想象的美好,那一年的黄豆遭了病,收成一落千丈,不但没有赚到钱,欠的'债务也没有还上,雪上加霜的是xxx的公公生病急需人照顾。面对这些困难,xxx没有退缩,她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她安慰受打击的丈夫,同时把公公接到自己家里来赡养。秋去冬来,为贴补家用,xxx和丈夫朱振上山砍柴,再用爬犁拉到山下贩卖,黑龙江的冬天漫长而又寒冷,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30多度,漫天的大雪,刺骨的寒风,都没有阻挡住xxx对家人的爱,她用自己的双手,靠着卖柴解决了冬天家人的温饱。那个冬天xxx白天砍柴卖柴,晚上回家给公公洗脚按摩,换洗脏衣服,夜深了,等公公熟睡后,她还要和丈夫研究大豆的栽培技术,希望来年的收成可以好一些。就这样,一年过去了,1991春节过后,xxx怀孕了,即将为人母的她,高兴之余多了一丝担忧,孩子出生后会不会有好日子过,黄豆能不能丰收,公公的病能不能好起来。但是很快,她就重整精神,重新振作,因为她知道只要努力的生活,一切都会变化的。果然,黄天不负有心人,在xxx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病康复了,身体变得硬朗起来;在乡农技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大豆也有了好的收成;1991年是难忘的一年,因为这一年,xxx和朱振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个健康的大胖小子,夫妻俩给孩子起名朱小磊,希望儿子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随着小磊的长大,xxx家的日子也有了起色,盖了新房子,虽说房子不大,但那也是属于自己的窝,自己再也不用住在借来的房子里了。生活好了,有人劝xxx再生一个孩子,一儿一女凑成个“好”字,但是xxx没同意,她说:咱们得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一家只生一个好,把这个孩子培养成人,让他受教育,长大后回报社会。这是xxx的心声,也是xxx的理想,她为这理想努力着。她在种地和照顾老人、孩子之余,开始饲养鸡鸭,起初搞养殖只是想用鸡鸭蛋给老人和孩子补补身体,但是后来她发现,乡里的饭馆,都是从农户家购买鸡鸭,往往还供不应求,她决定把规模扩大,由原来的几只,发展到了几十只,这样既保证了家人的健康,又补贴了家用。1998年农村集体分地,xxx家的农地变多了,种起来没有原来那么轻松了,往往要在地里一呆就是一天,远在讷河的小叔子一家看到嫂子的辛苦,决定把老人接去讷河照料,但是xxx不肯,在小叔子和老人的一再要求下,最终达成协议,每年的春夏两季老人要回来xxx家,让xxx继续尽孝道。很快小磊到了上初中的年纪,宝山乡没有初中,要读书只能去县里上学,那意味着家里的开销又要变大了,很多人劝xxx,小孩子读完小学,认识几个字就足够了,别念什么初中了,下地干活,还能给你搭把手。xxx反对的说:我不仅要让我孩子读初中还要让他读大学,只要他想读,我就一直供下去。xxx抱着这个信念,种地,养殖,栽木耳段,日子是过的越来越红火,不仅给家里盖了大砖房,更把小磊培养成了大学生,去年小磊顺利从大学毕业,现在成为了信用社的一名工作人员。而xxx仍在努力着,劳动着,她要让好日子一直继续下去。

优良家风事迹材料篇6

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三口半之家,丈夫和我,还有一个女儿,说三口半,是因为我的婆婆每年有大半年都在我家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的丈夫在石嘴山监狱工作,女儿还在上高中。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在生活中互敬互爱,互相关心,在工作中我们夫妻俩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全家人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我和丈夫于1997年结婚,至今已17年,女儿今年已16岁。由于我们夫妻双方的工作性质,一直是聚少离多,对于丈夫来说,家就像是个吃饭睡觉的旅馆,家里的大事小事全部都得靠我这个女人来支撑,刚刚结婚的那几年,我也有怨言,也曾迷茫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其实丈夫也很依恋我,很依恋我们幸福的小家,我渐渐的理解了丈夫工作的难处,也理解了丈夫由于工作忙而有家不能回的无奈,所以,我用我的行动理解和支持了丈夫,同时也为我们的小家庭付出了更多的心血,我因此多次被原惠农监狱党委评为“好警嫂”。

1998年9月,我们的女儿出生了,对于在基层法院工作的.我来说就更忙了,家和单位,每天总是忙碌地奔波在这两点一线上,有时回到家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得去上班,但是尽管这样,我仍然坚持了下来,我用我的艰辛换来了今天温馨和谐的家庭。

20xx年年底,我公公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婆婆遭受突然的打击,人一下子变得沉默了,也突然间苍老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我和丈夫商量后,把婆婆接到我家,安慰着老人因失去老伴的失落心情,在生活上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心,终于使老人从老年丧偶的痛苦中走了出来,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直到今天,老人还和我们在一起幸福的生活。

在工作中,由于我和丈夫都是学法律的,而且都从事的是法律工作,我们不仅经常互相交流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业务上也互相切磋,对彼此的工作也能互相理解支持。20xx年监狱合并以后,丈夫的.工作不像以前那么忙了,至少能保证按时上下班,而我的工作却越来越忙了,我们的家庭就完全转换了角色,现在家里照顾老人、教育孩子的任务就基本上全部落在了丈夫的头上,特别是这几年,婆婆的身体不好,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我们夫妻俩经常在饮食上也更多的照顾了老人,尽量满足老人的口味。当然,平时我的工作也离不开老公的支持,20xx年我所承办的案件数量居全院之首,这也与丈夫平时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最后说说我的女儿吧!说起女儿,那可是我们全家开心的钥匙,女儿性格开朗、活泼,说话风趣幽默,茶余饭后,经常跟我们讲一天中遇到的新鲜事,我们常被她风趣幽默的话语逗得开怀大笑,奶奶疼爱地称她“小坏蛋”。

总之,我的家庭就是这样一个普通而又不失温馨快乐的家庭,没有什么值得称颂的事迹,但从中我却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和亲人间互相理解包容对于生活的重要性。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我真的感觉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