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断地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们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坚持练笔能让我们的写作文水平变得更高,这是不需质疑的,66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600字的圆明园的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600字的圆明园的作文篇1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到无比愤怒与惋惜。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地350公顷,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它集国内外名胜40景观,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各种艺术珍品和各种图书文物。
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一扫而光。不仅如此,他们为了销毁证据,又在10月18日,派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现在,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摇摇欲坠地立在那片废墟上。
这些无恶不作的强盗,竟然敢在中国的领地上为所欲为。一座闻名世界的圆明园,就这样被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毁于一旦。他们不但毁坏了一座皇家园林,而且还破坏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这是中华民族多少年代人凝结成的智慧的结晶啊!
我感到无比愤怒,也十分惋惜。圆明园里珍藏着难以数计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可却都被侵略者掠走了;原本做工精美的各地名胜,也都被侵略者烧毁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无情的侵略者烧毁,化成了一片灰烬。
如今,圆明园早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那孤零零的残柱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屈辱的历史。每当我想起这些,都会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作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世界强国!
600字的圆明园的作文篇2
阳光分外耀眼,圆明园中的荷花开得格外茂盛,告诉着人们盛夏的气息,昭示着这里曾经的繁华。
一进圆明园,我的目光就被一幅巨大的图画所吸引,红色的凤凰张开着翅膀似乎是飞舞于花丛之中,后面的草木努力的张扬着它们的姿态。盛夏的圆明园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池塘中的荷叶衬着争相开放的荷花,伴随着时起时落的喷泉,阳光下的湖面泛着微光,一层一层地漾开了。圆明园,是这样的灿烂,像一颗明珠,闪耀着属于他的光辉。
圆明园是一个很大的公园,走进博物馆,我原本平静的心却不再平静,博物馆中间陈列那一个个铜兽首,那一个个曾经被掠夺的兽首,直视着来往的游客,也想在审视着那段历史,,那熊熊大火从圆明园中升起,直冲上云霄,刺眼的火红色瞬间照亮了整个天空,也刺痛了旁观人的眼睛。兽首的外圈是一个个透明的玻璃柜子,柜子中是那场灾难中的碎片,无数瓷器被狠狠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四分五裂。那些碎片割着我们的心。一次一次地哭诉着无情的历史。抬头,看向旁边,一张张照片贴在墙壁上,照片是黑白的,隐隐中透着时间的痕迹,这些照片记录了一个彩色的圆明园。多么美丽,多么雄伟,富丽堂皇的圆明园到了墙边的最后几张,却变成了残垣断壁。这些似乎将过往的历史从湖中捞了出来,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也让游人感到了赤裸裸的揪心。
曾经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留下的是那一片片碎裂的历史,来来往往的游人把这里当做了娱乐,把曾经的的辉煌与历史的苦痛都深深埋在了欢声笑语中。
600字的圆明园的作文篇3
大概是30多年前的春天,单位团委组织去圆明园游玩,我清楚的记得,当时一帮风华正茂我们,坐着敞篷解放牌汽车一路高歌猛进浩浩荡荡地驶向位于海淀的圆明园遗址公园。
那是我有生以来头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园子很大,到处都是残墙断壁,破落不堪。偌大的园子没什么人,十分冷清,面对这个往日曾经辉煌一时的皇家园林,我的心在颤抖!
30多年后的今天我又有机会重返这里,除来兴奋还有惊讶!“这变化也太大!”它的面貌着实让我感慨万分。满园中既没有了她原有的苍凉与悲壮,也没有传说中的辉煌。现在的圆明园既有江南水乡的委婉多姿也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真是美极了!它的美充满了我视线,眼前的一切让我流连忘返。你看那;假山清雅,一池湖水缭绕其中;清水碧波,荷花相映,一叶小舟穿梭于荷叶之间。湖内映入眼帘的尽是荷花.一路走来,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只要有水必有柳,只要有水必有荷,放眼望去,不见尽头.美中不足的是西洋楼大水法景观被围挡起来了,原本兴致勃勃的我准备花上15元钱进去仔细欣赏一番的,但是当我看到眼前的被圈起来的那已一刹那,兴致瞬间全无,一点心情都没有了。也太扫兴了!
最后说一句,到了北京一定要来这个地方,它会唤醒我们的一种爱国情怀,毋忘国耻!
600字的圆明园的作文篇4
上了半学期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感觉受益颇深。吴原元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上课资料,向我们展示了许多与教学资料有关的电影与《凤凰大视野》的节目视频,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般地目睹了那一段段历史的血汗与眼泪,那一股股为国的热情以及遭拒与失败的无奈。我透过其明白了许多以前中学历史课上没有提及的历史内情,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之间的牵连与瓜葛,真正认识了那一位位在历史中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铮铮硬汉,还有那些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能人异士,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笔笔点睛之处。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老师最初放给我们看的《圆明园》史诗电影。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从没有听过圆明园历史上最华彩的那段乐章,没有见过圆明园历史上最宏丽的画卷,更不可能亲身游历那座精妙绝伦的“万园之园”。原先,圆明园的历史并不是从1860年开始的。“圆明园”这个名字已然不仅仅仅是一座皇家园林的名字了,它代表着一部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也是让国人最具民族自豪感的“园中之最”,更是让其后千千代代的国人为之神往、抱憾和缅怀的绝代佳作。
?圆明园》真实地再现了大清帝王家族隐秘的生活,创造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它既不一样于故事片,也不一样于传统的纪录片,是一部独树一帜的史诗电影。尤其是清晰而又不卑不亢的旁白描述,此起彼伏的视觉冲击,不快不慢的拍摄节奏,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不仅仅是中国屈辱历史的爱国教材,更是中华璀璨文化的爱国教育蓝本。
在圆明园宏伟壮观的建筑背后,我看到了雍正的艺术情操和治国的雄心壮志,乾隆的狂妄自大和西方艺术科学的不屑一顾。也许任凭我们的大脑如何联想与描绘,都难在那满目苍夷、断壁残垣中,寻找到其300年前的模样,而这部史诗帮我们再现了这场举世瑰造的绚烂多姿,历史也在这滔滔的洪流中更加的惊艳与迷人。
圆明园因清王朝的繁盛而横空出世,颇有一种俯瞰世界的姿态,却也随着清朝的腐败趋向消亡。这种消逝好像秋天的落叶,灿烂了一个夏天,终究还是随着夏天一齐走了,走得那样义无反顾。我觉得它的毁灭就应是一种必然。它确实不属于我们,它只属于那个逝去了的大清王朝。它注定和阿房宫一样不属于后世的我们。它留给我们一个美丽的倩影,任凭我们猜测臆想,让圆明园的“一生”多了一丝凄美,让人心生怜爱。圆明园这个华丽的梦,蒙蔽了很多人的眼睛,这其中就包括雍正和乾隆。当梦醒时,也许只有那个时候的咸丰和那个时代的人才真正明白自我身处的世界,直到这个梦变得支离破碎,才看清这个世界。但是即便如此,即便这个梦已经醒了,结束了,还是有人不愿从中醒来,期望着梦的延续。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列强不断入侵与吞占中国的时候,大清皇帝还是从努尔哈赤一向走到了溥仪,这才真正从本质与形式上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圆明园在清朝灭亡前被毁,也许预示着什么,但是遗憾的是,清朝的皇帝也好,官员也罢都没能做出改变,也无法改变什么,预示最后变成了现实,船到江心,悔之晚矣。
在欣赏复原后的圆明园何其雄伟壮观、幽静深邃的同时,我的心中不止一次地发出叹息。这个当年大清王朝为自我筑的梦,一个令今人不止幻想过一次的梦被毁,谁之过失?难道真如维克多·雨果所说那样,这座只有在《一千零一夜》中才会出现的仙境是毁于格兰特将军及其士兵之手?如果引燃炸药的是这些面目可憎的侵略者,那么我想,埋藏导火线的必定是是中华大地上最后一个帝国。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始终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哪怕是内火战乱、外敌入侵,就算是在最为孱弱的宋朝,中国的国力依然排行第一。
到底是什么让一个以前极度繁荣的帝国在最后倒在了西方的火器之下?我的回答是:落后的科技、僵化的思想。正因为这样,我们拿着弓箭与大刀的士兵们才会在列强的大炮与火枪面前宛如手无缚鸡之力。我仿佛能够听到可恶的老外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中国在“天朝大国”的美号中迷失了自我,封闭了自我,也断送了自我的未来,终将一代圆明园断送在敌人的炮灰之中。“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先人给予我们的血的教训。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礼貌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向坚持自我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能够原谅,但不能忘记。因此,我才不支持重建圆明园,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痛”,这一块代表着中国那段屈辱历史的疤痕,就屹立在我们的首都北京,这么的触目惊心,只有这样,才能时不时地提醒与督促着当今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一国不进则退,我们必须要牢记历史教训,国家要全心全意为人民,同人民一齐一心一意谋发展,谨记这为了忘却的纪念——圆明园。
600字的圆明园的作文篇5
我睁开蒙眬的双眼,望向窗外。夜幕依旧笼罩着大地,寥寥无几的星星的伴随着月亮,孤单的独自挂在夜空上,微弱的光芒时隐时现。刺耳的闹钟让我一下子清醒过来,想起了今天的活动——参观圆明园。
走下食堂的台阶,密密麻麻的雨丝飘飘洒洒,使这个秋日充满凉意。我急忙跑回教室,躲在位置上,焦急的等着班车开来。
坐在车窗傍边,玻璃上蒙着一层厚厚的水汽,隐隐约约,能看到银杏大道黄黄绿绿的颜色,马路湿漉漉的灰色。渐渐地,路旁的建筑越来越稀疏。我们到了圆明园。
圆明园里小雨依旧,稀稀拉拉的雨滴点在树叶间,几枝树叶连同的枝干碰撞在一起,哗哗啦啦仿佛无力地呻吟声又像是脆弱的乐曲。当脚踏在青石板上,“当,当”的声音有规律的传来,我也沉浸在了这种悲伤的环境之中。
站在大水法的遗址面前,看着那破碎的石砖,龟裂的.花纹,心中感慨颇多。回想曾经那繁荣的岁月,再看着眼前衰败的景象,我感慨颇多。在大水法的后面,有几块不知名的石碑整齐的排列着。这几块石碑小心翼翼地围绕着一个一个石头基座,基座上的东西早已消失不见。曾经,那是尊贵的皇位,皇上坐其上,听着震耳欲聋的喷泉声,在虚荣之中被各国联军拽了下来。
有一处地方,被烧得只剩下了一个大坑。爬满了绿油油的不知名的野草。谁能想象到这曾经是闻名世界的十二生肖的喷泉。看着眼前的断壁残垣,谁还能想象出它曾经辉煌的岁月。被火焰与时间带走了一切。看着这毫无艺术感的乱石,可他曾经也是那么的辉煌宏伟壮观。心中的无限感慨油然而生。不仅仅是对这文化宝库的失去而感到惋惜,同时也为各国列强的侵略而感到痛恨。
圆明园盛世模型展,是我一直最想看的地方。但真正看到了这处,我却受到了更大的冲击。那让我站在其面前而渺小的海晏堂,在此处也如同我当时的处境。
看着整个完全的圆明园,我的眼睛仿佛穿梭了时空,看到了百年前泛黄的回想中的圆明园,在一砖一瓦之间,寻找着辉煌岁月的痕迹;在浓烟烈火中消失殆尽的圆明园,就像是一个观察者,见证了清王朝的全盛与衰败……
600字的圆明园的作文篇6
8月11日,我有幸游览了享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
穿过鉴碧亭,就来到了有名的残桥。它是英法联军烧毁后唯一保存至今的老石桥。园子里原有200多座拱桥,但大多数已经被烧毁。后来慈禧觉得太丢人,就命人全部拆除,唯一保留了这座残桥。她希望后世子孙记住这个耻辱。今天,硝烟已经远去,但还警醒人们时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沿残桥北走东拐就来到了惨不忍睹的西洋楼遗址。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所有楼台的花纹都精雕细刻,却被英法联军砍成几堆,成为名符其实的废品;有的是无价之宝,却被那些贪财如命的小人全部搬走;有的巨型石碑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无法搬走,狠心的联军用大炮断成两节,就连环形椅也不放过,几刀便砍成破烂;还有人砍累了,干脆把建筑物的支撑点砍下,让奢华无比的宫殿自己摔个粉碎,大门也被破坏。我真不知道侵略者为何如此残忍,要把一个世界着名的“万园之园”彻底毁掉。
玩了几个小时,我和妈妈在狮子林乘船来到了绮春园宫门,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圆明园。
600字的圆明园的作文篇7
早在前几天,爸爸妈妈就说要带我去圆明园赶庙会,圆明园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熟悉是因为我从课本上见过圆明园遗址,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给烧毁的!陌生是因为我没见过真正的圆明园。
“吱……”车子在圆明园门口停了下来。啊!人头攒动,好热闹啊,门口就有舞狮表演。刚一进门,哇!真漂亮啊!瞧,那一盏盏又红又漂亮的灯笼挂在绿色的松枝上。公园的路上挤满了游人,在路的两边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许多店铺,有卖玩具的,有卖冰糖葫芦的,还有吹糖人的,让人目不暇接……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吹糖人了!吹糖人的伯伯让我吹,他来捏,伯伯说吹我就吹,说停我就停,伯伯在捏的过程当中,我看见伯伯捏得那叫熟能生巧,一块麦芽糖在他的手中,不一会儿一个“猴子观海”就成形了,好可爱啊!公园里离人群不远的地方,我和爸爸妈妈发现一个十分安静的地方,一座漂亮的桥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它叫九曲虹桥,它为什么叫九曲虹桥呢?是因为它有九个弯曲的地方,并且它五彩缤纷,所以才叫九曲虹桥。九曲虹桥通向一个小岛,听爸爸说:“这个小岛上原来有一座漂亮的宫殿,后来被英法联军烧成了一片废墟!”我站在九曲虹桥上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烧圆明园呢?”妈妈说:“因为英法联军到圆明园来抢宝物,然后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强盗行为,就把拿不了的宝物和宫殿一并损毁。”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我祝愿我们的祖国以后更强大,不会再有任何侵略者到中国来!
圆明园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让我知道了许多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