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节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1-13 作者:Iraqis

对什么事情有深刻的体会后可以及时记录下来,写体会会帮助你在职场中更加具有竞争力,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科普节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科普节心得体会7篇

科普节心得体会篇1

最近两天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做志愿者,这里正举办一个叫做“最后的净土———我们眼中的保护地”图片展,警示不合理的水电、旅游和矿产开发对中国保护地的破坏,以引起世人的关注。这是一次很难得的经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第一次与自然之友的成员合作,还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群,了解了很多人对环保和环境的态度。

我一直认为,当代我们之于后代最有意义的公益事业,首先是教育,其次便是环保。一个是爱护人的心灵和人类的历史,另一个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这两点恰恰在中国面临着极大尴尬。政府角色的缺失,利益集团的蛮横和民间组织的无力是无可争辩的现实。作为世界诸多环保大奖获得者的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提出一个口号:“不当绿色救世主”。他认为最合理最现实的做法就是从自己做起,一点点的改变社会风气。其实很多事情何尝不是如此!

让我感到幸运的事,在这里看到了梁从诫先生——我所佩服的思想者梁启超的孙子和建筑大师梁思成和风华绝代的林徽因的公子,身为世家子弟却无一点富贵之气。央视一美女上大学时听过他讲座,居然说我也有几分梁先生的气质,做人踏实,温和平静,疼老婆,惭愧ing。

我发现自己的讲解还是蛮受欢迎,许多人都听得很用心。一些来自国外和港台地区的游客还提出很多自己的观点跟我交流。今天上午,一群在北京四中留学的韩国女中学生跟我说起日本时一个个气呼呼的,但他们的老师却更关心中国水电移民的处境。

最让人感到无力的事情在今天下午发生了,一个自称国家发改委能源司的电话打到了自然博物馆,称这个展览是错误的,会影响社会稳定,后来有四块讲述漫湾水电站移民悲惨处境的展板被自然博物馆方面要求撤下,现场为灾民募捐和义卖的展牌也被撤下。当然大家都知道,水电站的批复都是发改委做出的。人民日报上11月18日一篇正面宣传这次展览的文章《留住最后的净土》,可能已经触及到了某些人的痛处。自然之友办公室张继莲女士回应他们的的一句话“我是以这种方式来表现对这个国家的热爱的”让在场的很多人感动。

对于这次展览的意义,一向关注环保题材比较多的南方周末的前总编江艺平有句话可以概括:“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对于来自知识界不多的良心,对于势单力薄的民间环保组织,对于因为修水库造成贫困的库区移民,为什么我们的人民政府却不更多倾听一下他们的声音呢?

科普节心得体会篇2

话说“身体乃革命之本钱”可引深为“健康及幸福一生之保障”。健康是我们所需要的,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学习、生活、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关爱健康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康的身体,那么他的一生就会失去幸福的保证,每日在疾病中痛苦,在折磨中挣扎,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无法去考虑其他事情,也就不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疾病时刻侵犯着我们的身体,且出现了很多种之前没有出现过的疾病。如今有很多人由于每天缺乏必要的锻炼和日常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身体免疫力下降,身材走样。这会增加患病的机率,威胁到身体健康。其实人们的身体犹如一台机器,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这台机器的正常运转呢?

一、多锻炼——一“不生锈”

锻炼是必须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愉悦人的身心,还可怕提高身体免疫力。每天坚持一定量的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机体细胞活性,使我们可以长寿,也可以让我们永葆青春活力。

二、保护“动力系统”

合理的饮食是很重要的。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如果说人是一台机器的话,那么饭则是这台机器的动力来源。合理适当规律的饮食帮助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胃,提供给人们身体所需的全部动力。如果我们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会使动力系统功能紊乱,受苦的还是自己啊!

三、保持良好运行

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也是一计良策。现代人的生活太过紧张,大脑负荷也比较重,造成现代人易怒、易愁、易急的情况。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淡然坦然地接受一切,不强求、也不必患得患失,不论何时,给自己一个微笑,给别人一个微笑,保持轻松的心态也可让人们健康永驻。

四、别让自己失控

调控自己的情绪。易怒伤肝啊,证明就是这个道理。良好的情绪可提高机体细胞的战斗力,战胜病魔。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仅可以健康,也可以使我们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又可帮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烦恼,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何乐而不为呢?

健康如此重要,关爱健康就是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只有关爱健康,才有可能幸福一生。

科普节心得体会篇3

20xx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来到二师铁门关市。5位长期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全国知名专家、教授利用5天时间深入师市5所学校,为近20xx名青少年及科技辅导员作科普专题报告。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常务副主席李晓亮、兵团科协副主席王红德、师总农艺师祁建荣等出席活动启动仪式。

由中国科协、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兵团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师科协、师教育局承办的“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向师市未成年人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知识,激发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满足未成年人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了解欲望,激励未成年人为国家振兴、人类进步、攀登科学新高峰而奋斗的精神。活动采取“大手拉小手”的形式,让科学家伸出“大手”,拉起青少年的“小手”,唤起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启发探索科学的奥秘,引领他们走进科学的殿堂。活动邀请到5位长期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全国知名专家、教授在师市5所中小学校开展巡回科普报告会,内容涉及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与生活、青少年健康等。

10月18日上午是空军大校焦国力的讲座——《我国战斗机的秘密》 。焦国力大校在这次报告中讲了我军现役的各式飞机,并且还有训练的珍贵视频及各飞机的照片,让在场的学生和老师目睹了我军战机的风采,极大的鼓舞了学生今后投身国防事业的热情。下午是杨

晶教授演讲的《走进大漠深处》 。她演讲的内容有四部分,分别是:神奇的沙漠、沙漠献给人类的礼物、狂野的沙漠、沙漠是怎么形成的,通过这四部分的演讲使我了解了沙漠的基本知识,她通过讲解自己的科研经历,为在座的老师和学生揭开了沙漠的神秘面纱。

10月19日上午是由原武装部队装备研究所工程师陈晓东带来的《机器人上战场》 。分别讲了机器人的起源、军用机器人。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讲到:“给我一班的高中生和四个军用机器人,我可以搞掉一个连,甚至一个团。”下午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汝荣教授讲述关于科学考察的相关知识。他也讲述了自己的每一次的科学实地考察经历,是我深深的了解了科学道路上的艰辛和快乐。

在为期两天的听讲座中,我获得两点启示:一、对华山中学的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在讲座后期的互动环节上表现积极,并且提出的问题都很到位,语言组织能力非常强。

二、通过这次活动,我目睹了国家级别讲座的风采,也更多的学到了科普知识,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课外资料。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将会尽自己的能力,为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是他们能从中的启示,为今后他们的学习之路做一个坚实的铺垫。

科普节心得体会篇4

发生地震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生,但至于怎么科学逃生自救,还得听专家的。地震局官员介绍说,万一地震,身处不同场所就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夺门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选择,除非你住在平房里,在短短几秒钟内能跑到安全地带。否则,最好就地避震,等首震过后,再迅速撤离。

如果你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间中央,更不能躲在窗户边,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不要破窗而逃。应该飞速跑到承重墙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或躲在低矮牢固的家具处。住在平房可躲在炕沿下,但要避开大梁。住楼房者,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到阳台、楼梯、或去乘电梯,更不能跳楼。因为阳台、楼梯是楼房建筑中拉力最弱的部位,而电梯在地震时则会卡死、变形,跳楼无论怎样,最后的结局都会一样恐怖。

如果在学校或公共场所,一旦发生地震,首先要做到听从老师或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能慌乱、拥挤。应就地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撑物下面,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尽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待地震过后,听从指挥,有组织地迅速撤离。

如果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发生地震时,还应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玻璃柜台以及高大、摆放不稳定的重物或易碎的货架。

再次,如果在户外发生地震时,应迅速离开各种高大危险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可以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如果在野外,就要飞速避开水边,如河边、湖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还应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如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不要在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如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向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在野外还应注意避开变压器、高压线,以防触电。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仪式》优秀观后感1

地震的危害极大,它能造成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它还能使地面出现裂缝、塌陷,喷水冒砂;而更严重的是它能破坏山体等自然物,从而引起山崩、滑坡;它甚至还会引起海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地震过后还会引起火灾,水灾和瘟疫。比如说汶川大地震,多少人遇难,就算侥幸活了下来,可是大多都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家人和朋友,这是我们这些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孩子所不能体会到的,他们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啊!

地震的危害虽大,可也不是不可预测的。地震前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躁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躁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

(1)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在街上走,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2)如果我们在室内,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3)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我们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

(4)我们应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5)我们还应设法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科普节心得体会篇5

健康是自然所能给我们准备的最公平最珍贵的礼物。健康是多么可贵!相信每一个生病的患者都深有体会。俗语说:平安是福,健康是本。

健康是美丽的,健康是光明,而与之相对的病魔则是黑暗。光明使我们能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而黑暗会让我们忍受病痛的折磨。我的外婆生病了,看着她因忍受病痛而皱的眉,因缓解疼痛而佝偻的腰,我好心疼。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因为外婆生病全家都忙碌了起来,妈妈每天早起晚回地往医院赶,连我都没有时间管了。奶奶在家给我和外公洗衣做饭,比平时忙了很多。好在外婆马上就要动手术了,等外婆手术后就能慢慢地恢复健康,我们家又会和平日一样热闹而温暖了。到时候我一定会提醒外婆不要总生气,还要注意适当锻炼,这样就能健健康康的了!因为健康的身体需要像阳光一样的有朝气,积极地心态连疾病也会望而却步。

说到健康,我不由得会想到我的舅舅。我舅舅是个聋哑人,他听不到所以也不会说话,虽然他的嗓门很大,但是却不能像我们一样正常的交流,我只能用妈妈交给我的一些简单的手语和写字与他交流。像舅舅这样的残疾人他们会比我们更加渴望健康而又健全的身体,当我们坐在一起叽叽呱呱地聊天时,舅舅就会露出无比羡慕的眼神,他一定很想知道我们说什么,也一定很想加入我们的聊天。所以他总会不断地写字问我或者妈妈,我们在说些什么。

健康健全的身体很重要,健康的心理对我们也很重要。还记得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的“蓝鲸死亡游戏”。对于那个事件我和妈妈也关注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参加这种游戏的人,心理都不太健康,他们对家庭或者对社会甚至对生活都有着极端的思想,他们喜欢独处,孤僻,他们心理的阴暗面让他们喜欢暗黑,不愿在阳光下积极地面对生活。看着那么多参加这个游戏而走向死亡的人,我觉得不可理解,他们虽然拥有健康的身体,但是却因为不健康的心理而让他们没有明天,没有未来。

所以,健康是多么珍贵呀!健康给我的启示就是:只有健康地活着,才会有精彩的未来。

科普节心得体会篇6

眼睛,大家都有。但是你知道什么是眼角膜吗?眼角膜是眼睛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人没有眼角膜就会失明。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痛苦吗?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眼睛。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看见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它能让大家享受视觉的美。我们能看见东西是多么美好啊!但是,大家如果看不见东西心里就会急躁,眼前一片黑暗:那将是多么痛苦啊!

有很多同学把眼镜当做好东西,觉得戴上眼镜就会很帅。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把眼睛当玩具,不要想使就使,不想用就不用。

我们学生由于学习不注意身姿,看电视太近,导致近视。假性近视的孩子太多了,所以要早纠正,不然就发展成真性近视。到真性近视时很难挽救。所以大家如果发现视力低于5.0度的,那就赶快矫正。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习惯,每天按时做两节眼保健操。科学用眼,不要过于疲劳。疲劳时眼睛酸痛。这时我们就要坐下来闭上眼睛,休息一下,看一下绿色的东西,或者站在高处眺望远方,使眼睛得到轻松。如果不保护眼睛,将来眼睛不好,我们就看不清东西。那种难受的感觉只有亲身体验才知道。我就是一个好例子。我本以为戴眼镜很好看,但是我错了。等我戴上眼镜拿不下来的时候,一将眼镜拿下,我看东西就模糊不清。和同学在一起,我老把人错了。这经常是

伙伴们取笑的笑柄了。所以,大家如果不想当伙伴们的笑柄。最重要的一点是为自己好。那就从小养成一个科学爱眼的好孩子,按时做眼保健操,让眼睛放松,让视力一直处于正常范围才行,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健康成长。

科普节心得体会篇7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

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咱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

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 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 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 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 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 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 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咱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咱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