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小志愿者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7-13 作者:tddiction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中,难免会和心得体会打交道,大家写心得体会也是为了记录我们的内心想法,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最美小志愿者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最美小志愿者心得体会6篇

最美小志愿者心得体会篇1

用鲜血点燃生命的曙光

市市场监管局党员、志愿者献血纪实

血是生命之源,爱是生命的曙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我省临床医疗机构用血极度短缺,为缓解各级医疗机构用血需求压力,保障疫情期间的急诊、急救临床用血,市市场监管局机关党委号召全系统广大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勇于担当,在疫情面前践行初心使命,充分发扬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精神,积极带头参加无偿献血。

义务献血的通知刚刚下达,局属各支部积极响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入党积极分子踊跃报名,听到最多的声音便是“让我来”“我可以”“我身体好得很,我来献”……

3月2日上午,献血车来到市市场监管局院内,义务献血的同志早已排队等候,献血的同志3人为一组,带着口罩分批有序登上采血车。血站工作人员了解了献血者近一个月的接触史和身体状况,仔细填写了献血登记表,录入个人信息,抽取血液样本检查。

这些献血的同志中,有党龄超过20年的老党员,也有刚刚火线入党的新党员;有来自机关的党员干部,也有来自基层的普通党员、群众;有刚刚递交了入党志愿书的两名女同志,还有驻局纪检监察组的同志……。

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科科长白青堂,是有24年党龄的老同志。献血是他每年必做的事情,他已连续献血十几年,是正宗的 “献血专业户”。前些日子,他作为社区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既出现在了社区,为疫情防控做贡献,又闪现在了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潮中。病毒挡不住他献爱心的脚步。今天,他又早早来到单位献血,还不断鼓励第一次献血的同志。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的李宝刚,是一名转业军人。自疫情爆发以来,他义务到社区值夜班,连续21天“打卡”, 助力小区疫情防控,被大家亲切地称作“中年红马甲”。军人出身的他,听说党委要组织党员献血,又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尽显军人作风、军人本色。

老党员带头做榜样,青年党员更是不落下风。献血队伍中,还有个90后年轻人,他就是这次火线入党的杨宇超。“用另一种逆行来化作翅膀,保护一方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是这样写的,更是这样做的……

“这次献血意义非凡,我们将永远铭记。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爱,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第一次献血的韩鑫、王跃升虽然很紧张,但是换一种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感到很自豪。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疫情,身边感动的人数不尽,感动的故事更是说不完……,广大党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勇气和爱冲破疫情阴霾,为守护生命带来温暖阳光,为战胜疫情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家纷纷表示,能在这个特殊时期参与献血,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是市场监管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最美小志愿者心得体会篇2

12月11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主办的“文明浙江志愿同行”全省志愿服务最美(最佳)典型展示交流活动在乐清举行。来自省直机关、全省各地宣传部、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志愿者代表等通过实地走访,考察温州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以及志愿服务工作。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联动、全民志愿、多元服务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现有注册志愿者人数280多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达7638家,志愿者服务指数列全国第二。全市各地共设立各类民间道德奖3777个,总金额达3175万元,获奖人数达1.94万余人。“红日亭”“明眸工程”“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等一批志愿品牌叫响全国。今年疫情期间,我市30余万志愿者奋战在集中留观点、基层卡点、物资配送等防控第一线,涌现出一批响当当的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成为全民战“疫”中浓重的一抹红。

当天的典型展示交流活动,还表彰了一批全省志愿服务最美(最佳)个人、团队。其中,瓯海区慈善总会爱善义工队队长蔡晓敏、乐清市环保公益协会会长李雷、温州市仁爱义工协会、温州市人民医院“超女来了”关爱女性公益医疗项目、苍南县桥墩镇南山头村等来自各县(市、区)的6名志愿者、4支志愿队伍、2个村(社区),分别获得全省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工作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等荣誉称号。

最美小志愿者心得体会篇3

曾担任北京大学爱心社社长,引领校园志愿服务;担任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志愿者、北大志愿者团队临时党支部书记。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作为北京大学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新疆分团团长,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支教,让北大精神在天山脚下接力传承。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抓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始终将政治意识放在首位,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举办爱国教育讲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课堂上注重培养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同。

二、立足教育本职,坚持立德树人,提升教学能力

上学期承担九年级语文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国学经典”社团的教学,下学期合校到海拔更高的庙尔沟中学,承担七年级数学和地理的教学工作,平均每周教学15课时。注重教学方法与价值观的传授,专注学生自我提升与价值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期中考试所带数学、地理成绩均位列平行班第一;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居平行班第一,学校数学总评居全县第一。语文微课获得市级一等奖,地理微格课获得市级二等奖,被评为“优秀支教教师”。

三、坚持教育扶贫,搭建成长平台,为学生发展赋能

依托北大优势,组织各民族优秀中学生北京游学活动,让农村孩子走出大山,面向全校举办北京游学报告会,极大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用教育服务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联系新疆北大校友会,为支教学校发放奖学金和物资累计4万余元,举行红色精神讲座,以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帮助贫困学子补足物质与精神之钙。挂牌建立梦想教室,举办高考励志讲座、美丽中国讲堂、生态文明课堂、梦想课堂、数据科学启蒙等特色活动,激励学生奋发上进。

四、维护民族团结,奉献祖国边疆

对支教地哈萨克族文化习俗进行调研,撰写报告。对各族学生进行家访,送书到家,鼓励学习。参加无偿献血。2019年国庆前夕,联合21所在疆支教高校,发起“新青年·为疆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用青春告白祖国。2020年5月4日,带领学生参加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藏大学等五地“同升国旗,共学回信”主题团日活动。

五、疫情期间,响应上级号召,“为奉献者奉献”

参加与援鄂医疗队员子女“手拉手”志愿服务,为北大人民医院援鄂护士的子女提供线上陪伴、英语辅导。在医疗队员援鄂期间与回京隔离期间,开展两个月的线上英语教学,解决前线战士的后顾之忧,以实际行动服务战“疫”一线,获得孩子家长的好评。

★ 学雷锋最美志愿者事迹心得700字

★ 志愿者事迹简介

★ 社区志愿者工作总结

★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 农村最美人物事迹范文

★ 社区志愿者心得体会500字

★ 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总结

★ 社区志愿者工作体会

★ 优秀社区干部主要事迹范文

★ 最美志愿者学雷锋活动倡议书

文档为doc格式

最美小志愿者心得体会篇4

又是三月初春时,全国上下又掀起了学雷锋活动的热潮,好人好事不断涌现。雷锋精神以及一个个新时代的“活雷锋”,让人们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节,再一次感受到了温暖。雷锋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事迹和崇高品格始终感动着亿万中国人,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生生不息的学雷锋活动,让我对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和体会。

学雷锋,就要加强学习,做有钻劲的“钉子”。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没时间学习是大家的普遍感受。雷锋曾说过:“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向雷锋同志学习,就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具有“钉子”精神,在学习上善于挤、善于钻,永不满足,永不懈怠。既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工作本领;又要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科技、管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拓宽视野,完善个人综合素质,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学雷锋,就要爱岗敬业,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生活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里,我们大多数人的工作、生活都显得那么平凡。“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同志生动的比喻,发人深省。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大协作中,我们个人的作用越发显得渺小,越来越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这句玩笑话,不知不觉中让一些人迷失了自我,找不到方向。“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就要像雷锋一样永远做一颗螺丝钉。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使社会这台大机器运转得更顺畅、更高效,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要勤恳敬业、尽职尽责,努力在平凡的纪检监察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质检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学雷锋,就要服务人民,做志愿服务的模范。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雷锋精神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内涵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向雷锋同志学习,就要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将学习活动常态化。要结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在质检工作中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文化繁荣、服务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生活,着力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质量安全问题。要在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助人为乐,用实际行动促进团结友爱、从善如流、诚信包容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最美小志愿者心得体会篇5

陈碧清

陈碧清,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出生,现为长江武汉航道局的一名普通职工。

陈碧清是一名小儿麻痹症患者。2011年9月,陈碧清从湖北省来到贵州省册亨县冗渡镇中心小学扶贫支教。8年来,他所教授的科目多次获全镇的前列。为了帮助贫困孩子,他拖着残疾的右腿进村寨家访并广泛呼吁宣传,筹集爱心善款20多万元,大宗爱心物资10多万元,资助帮扶了200多名贫困学生。在他的联系和努力下,让51名贫困小学生每人每学期获500元的爱心助学款,直至高中毕业;册亨县冗渡镇乡镇小学一年级的80名贫困生每人每学期享受300元的助学款,直至小学毕业。

2015年年底,他积极与国际城市文学学会联系募捐善款,让冗渡小学全校682名学生穿上了崭新的校服。同时还与中山大学等爱心单位联系,分别给册亨县宜哨小学、铁厂小学送去了10台爱心电脑。广州培福修慧慈善中心先后向冗渡中心小学捐赠1000顶安全小黄帽和500个爱心书包。在陈碧清的引领下,全国各地先后有20多名大学生来到册亨县冗渡镇中心小学和冗贝小学进行支教服务等活动。他带领当地老师以及册亨县的广大青年团员志愿者,将志愿扶贫工作从册亨县冗渡镇覆盖到该县其他多个乡镇,帮扶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数量也从最初的几十名发展到千余人次。

2013年6月,就在陈碧清老师两年支教任务满期即将离校时,当地的老师、学生和群众自发地向长江武汉航道局党委写联名信,极力挽留他再支教一年。8年来,像这样在山区联名挽留陈碧清的感人事儿一共发生过三次,每一次他都勇敢地留了下来。他的支教事迹分别得到《人民网》、《中国青年网》、《中华儿女杂志》等主流媒体整版专栏报道,被人们誉为“点亮山区的希望之灯”。由于成绩突出,陈碧清先后荣获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16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之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最美小志愿者心得体会篇6

2020优秀志愿者先进事迹系列报道——胡立巍

胡立巍,男,1983年出生,包头市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最美环保人,昆区社会组织领军人才。现任包头市义工联合会(以下简称包头义工)副会长兼宣传部、活动策划部部长。曾受邀参加中国社工年会、阿里公益95公益周启动仪式、腾讯99公益日市集等全国性相关公益活动、论坛。其设计的“城市联络官”、“关爱屁屁行动”、“关爱流浪动物”项目获包头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有空同城公益分类网”、“自强不息,医路同行”项目获包头市昆区品牌公益项目。他的事迹多次被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广播电台、包头电视台、包头广播电台、各大报刊及网络媒体广泛报道。内蒙古电视台《雷蒙公益》对其进行了12分钟的专题报道。

他的工作主要包括创新性公益项目的构思策划、常态性公益活动的对外宣传以及与政府、企业等其他组织机构的对接洽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曾多次组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包含环境保护、动物保护、健康服务、心理咨询、敬老助残、青少年发展等16大服务系列、50多个服务项目,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870小时以上。加入组织5年累计募集善款20万元,用于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等,受益群体达2万余人。怀揣着对公益的无限热忱,他坚决的选择“全职义工”之路,决心将“全民公益”、“全民正能量”的事业“一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