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是记忆的作文优秀7篇

时间:2023-04-06 作者:Trick

作文在语文学科中有着非常的重要性,想要语文成绩得到提高,我们就要重视作文的写作,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主题是记忆的作文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主题是记忆的作文优秀7篇

主题是记忆的作文篇1

“三行情书”送给最美的“你”

寒冬已至,新冠疫情却没有“冬眠”迹象。手机上每日推送的疫情速报上,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时刻牵动着百姓的心。在这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全国各地的劳动者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疫情防控贡献智慧和力量,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已经成为群众的共识。在这里,笔者想借此平台,为最美的“你”作“三行情书”,愿春暖花开之时,共享平安相聚之乐。

我在这边,

家在那边,

距离却阻挡不了思念。

——致不能回家过年的“你”

今年的春运正好赶上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为减少人员流动,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扩散,许多地方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期盼已久、归意正浓的游子来说,“异地过年”可能难以缓解“倍思亲”的乡愁,但春节团聚的情感羁绊与春运大潮的潜在风险相比,家人的平安健康才是第一位。正如古人云,心安之处即故乡。天津市的7条举措温暖人心,江苏省的现金补贴优惠多多,陕西省的文娱活动丰富多彩,政府的保障犹如一颗安心丸,是全国上下同舟共济,筑牢防疫壁垒的动力源泉。总之,谢谢“留守”的你,有了你的配合才能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之战。

我不清楚你的模样,

但却熟悉你的声音,

你认真的言语是这世上最动听的旋律。

——致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

你扮演了多个角色,入户排查的“赶路人”、民事调解的“知心人”、上门服务的“暖心人”……特别是今年冬天新冠疫情复杂严峻,全国多地不断出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社区防控压力也与日俱增。从地毯式排查、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核实居民信息,到封闭管理,做好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保障工作,再到全民核酸检测,挨家挨户通知居民、告知注意事项,你们“逆行身影”成为了这个冬天最美丽的风景线,你们的“再三叮嘱”是居民心中最动听的旋律。谢谢你,广大社区工作者,正因为你们的坚守与奉献,让我们相信来日可期,团圆将至。

看不清你的面容,

但你白衣胜雪的背影,

却是我今生见过的最美风景。

——致奋战一线的医务人员

他们是一群站在守护生命最前沿的“白衣战士”。发热门诊24小时的彻夜坚守,换来的是病人及时诊疗后的安心、放心;扫码、测温、登记的严格程序,换来的是就诊群众进出医院安全、有序。他们直面病毒,奋战一线,为生命保驾护航。支援武汉时,他们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用行动践行“若有战,召必应”的铮铮誓言;全民核酸检测时,他们全副武装入户检测,虽衣着不便、脚步沉重,但却从未影响到核酸检测的进度。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医务人员的坚守与奉献,看到了最崇高的精神追求,看到了生命至上、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医务人员的守护是战胜疫情的最大支撑,向你们致敬!

主题是记忆的作文篇2

我们经典诵读的《尔雅》中有一篇《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把“年”当作收获的象征,于是大家聚在一起,取出最好的东西烧一顿饭,这种庆祝的活动也就成了年夜饭。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都会想尽办法回到家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

按照习俗,年夜饭的菜十分丰盛。吃年夜饭有些规矩:一定要吃鱼,寄托着人们希望家业发达、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一定要吃饺子,代表元宝,一定要吃酒酿元子甜羹,象征着长久、圆满、甜蜜。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春节,一早还要吃年糕,代表年年高升。

今年的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团聚一起: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娘娘、姨夫、姨祖母和表哥,还有从大洋彼岸赶回来过年的叔叔。

年夜饭是我们中国人最内核的向心力,年夜饭的温情铭刻在中华民族的骨头里,温暖在一家人的问候中,沸腾在每一个人血脉中。这温情是大年三十母亲唠叨在灯下的叮嘱,也是无数的游子顶着寒风,踏着大雪往家里赶的执着与真诚。中国人最讲至亲至情,受“礼仪之邦”的影响至深。

现代社会中很多家庭成员为生计、为发展,日夜奔忙,平时少有休息,更难得一聚。一起吃顿年饭,一家人酒肴相对,轻言细语,诉说别后离情,生活感悟,该是多么的快乐啊!

主题是记忆的作文篇3

?过年的味道——油烙圆子】

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老家的街上,爸爸停好车,叫我们都下来。

天气寒冷,虽然仅仅是吹着微风,也把人冻得发抖打颤。店铺里挂满对联、灯笼,摆满窗花以及各种年画。街上行人手拉着手,或是搭着肩,或是两手提着满满的年货,讨论着自己家里为过年准备了什么东西,给孩子买了什么颜色的新衣服。每个人都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幸福。

街道上一排都是卖油烙圆子的小摊,这是我们老家湖南永州的特色美食。自从到广东念书,只有过年爸爸妈妈才会带我回湖南老家,所以油烙圆子成了我一年中最牵挂的美食。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迅速穿过马路,把朦朦胧胧的睡意丢到了九霄云外。

“好多钱一串?”爸爸用方言问摊主奶奶。

“一块钱五串。”奶奶抬起头笑着说。妹妹跳着说她也要,并拉着爸爸的手摇了摇。爸爸从口袋里抽出钱包,翻开拿出一张十块钱递给老奶奶,“那给我拿十块钱的吧。”

奶奶开始忙碌起来,她揭开锣筐的盖子,把昨天晚上提前和好的糯米团拿出来。奶奶一手拿着面团,一手揪出跟棒棒糖差不多大的小剂子。用龟裂的双手揉搓着,把小剂子揉成圆润的小球,三两下就好了。把它们沿着锅的边缘,像坐滑滑梯一样滑下去,遨游在金黄色的油锅里。炸这个必须是小火,不然会糊的,不一会儿就全部揉好下到锅里面去了。老奶奶年纪大了,弓着腰用锅铲温柔地翻动团子。

那些团子在锅里滚来滚去,一会儿浮上来,一会沉下去,又翻身,打个滚。它们雪白的身体都被盖上了浅浅的金纱。奶奶吃力地扭开装冰糖的盖子,用勺子挖了几勺冰糖,放进锅里,用锅铲轻轻搅动着。团子游累了,融化的糖也躺在团子上睡着了,团子浮上来,穿着金黄的外套出来见世面了。

奶奶用大漏勺将团子都舀出来,放在一个大盆里,趁那糖还有粘性,撒上白芝麻,晃动着盆子,让团子沾满芝麻,最后把它们都装在盒子里,刚装好妹妹就扒住爸爸的手要吃。

盒子里一串串油烙团子摆得整整齐齐,圆滚滚的,外壳金黄漂亮。我也迫不及待尝了一串,吃起来外酥里嫩,还有些空心,甜而不腻,热腾腾又软软糯糯。或许是太久没有吃到这让我魂牵梦萦的油烙圆子,霎时我感觉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远处鞭炮声响起,小孩儿赶忙捂紧耳朵,白烟缓缓升上空中……

主题是记忆的作文篇4

小时候的春节,长大后的春节,在我的记忆中都是美好的。

今年的除夕,人们还在最后的忙碌,有的剖鱼、有的杀鸡,有的宰羊。大街小巷早已披上了红色节日的盛装,树上挂满了红灯笼、中国结;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了大大的福字,对联、窗花,把房子打扮得像一个个俏姑娘,祖国各地,沉浸在一遍喜庆之中。

妈妈告诉我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道菜是最有寓意的,一道是红烧鱼,预示着我们今后生活红红火火、年年有余;还有一道是肉圆,预示着一家人吉祥美好、富贵团圆。全家老少围在大圆桌上,边吃边互相道贺祝福,干脆响亮的酒杯互碰声,蕴含着来年的事业能兴旺发达。大人们爽朗的笑声和热情的祝福,预示着来年的生活会美好灿烂。吃年夜饭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连绵一片

吃完团圆饭后,我们就开始守年岁了。8点钟,《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耳边还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晚会节目很精彩: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节目是丰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就缠着爸爸陪我去放鞭炮。我们拿着精心挑选的烟花朝屋外走去,我们来到一个空旷的地带,那里早就有人在放了。我拿着自己买的鞭炮,我把它立好在地上,先打燃打火机,然后我蹲下点燃它,我就捂住耳朵飞快地向安全地带跑去。当我跑到安全地带时,它已经疯狂地旋转起来,最后“轰”地一声响起来。

然后我又拿了一个又长又细的神鞭。我拿着安全的那一头,我伸长着手臂请爸爸帮我点燃另一头,我看着神鞭放出金灿灿的星火向周围放出,我不由自主地在原地转起圈来。那些星火像一条龙不停地围着我转。同时响起了噼噼啪啪的声音。

这天晚上到处是烟花爆竹声;到处是喜气洋洋的欢笑声,烟花爆竹声彻夜不绝。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我可以有更大的进步。

主题是记忆的作文篇5

我们有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这个民族有一个盛大节日——春节。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迈着轻盈的脚步,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嘛,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春节吧!

扫尘应该是拉开了春节的序曲。“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即在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搞一次卫生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春。我们小孩子也经常跟着爸爸、妈妈后面忙来忙去,虽然有时帮的是倒忙,但是心里还是喜滋滋的。

王安石在《元日》写道:“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新年我最高兴做的事就是贴春联呢!我国最早的春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现在春联内容是五花八门,但是总的意思都是一些吉祥话。每年春联都是爸爸亲自执笔,当然今年也不例外。爸爸拿起笔卖起了关子,笑着对我说:“儿子,今年春联写什么呢?” 我不假思索地说:“今年是虎年,今年的春联都和虎有关。”爸爸说:“好!今年风调雨顺,我们家大门就贴‘虎跃龙腾生紫气,风调雨顺兆丰年’。”爸爸真是先下手为强,我不甘示弱:“那爸爸你们房间就贴‘江山秀丽春增色,事业辉煌虎更威。’祝爸爸、妈妈‘事业如虎’。”妈妈也赶来凑热闹,“儿子你的房间干脆就贴‘虎跃龙腾兴骏业,莺歌燕舞羡鹏程。’横批就叫‘ 虎跃鹏程’。妈妈希望你鹏程万里”。我调皮地说:“妈妈你太有才了!”爸爸、妈妈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到了晚上,该吃年夜饭了。我家的菜桌上摆满了一大桌美味佳肴,有羊肉,有鲤鱼,有牛肉,还有年糕……羊肉代表喜气洋洋,鲤鱼代表鲤鱼跳龙门,还代表年年有余,牛肉代表牛气冲天,年糕代表一年比一年高,每样菜还都有一个吉祥的名字呢,有“年年有余,恭喜发财,五谷丰登……”真是一桌有意义的年夜饭啊!

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人团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晚会。这已经成为过春节有一文化大餐。今年的春节晚会,儿童舞蹈《玩具店之夜》 ,玩具店的玩偶突然复活并跳舞狂欢,我看到了熟悉的喜洋洋,机器猫,非常可惜这是春晚唯一一个儿童类节目,我看了显得还不够过瘾。刘谦的魔术看了让我们觉得真是不可思议,钱和手怎么从玻璃中穿过去?赵本山的小品,让我们百看不厌。更让我们敬佩的他带病坚持演出。小虎队的歌曲《爱》、《蝴蝶飞呀》、《青苹果乐园》更让我如痴如醉。

到了十二点了。美味的饺子熟了,薄薄的皮儿,多汁的馅儿,还有那浇上了调味料的精瘦肉。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虽然,它们还是普普通通的饺子,但是,它注入了几种特别的味道——浓浓的年味,还有我自己的劳动成果。我轻轻地咬,细细地嚼,慢慢地吞下,回味悠长。午夜时,耳边的烟花炮竹的声音更大了,此起彼伏。一颗颗礼花腾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开,有的像有节奏飞舞的流星,有的如闪闪发光的金环,有的像绽放着菊花,有的还像满天的繁星……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一睁开眼睛,就看到爸爸、妈妈为我准备的压岁钱。我拿着压岁钱心里可高兴了,这下我可以买自己喜欢看的书和玩具了!我穿上了崭新的衣服,连早饭都没有来得及吃,就去给爷爷、奶奶拜年了。我一见到爷爷、奶奶我就说:“祝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事如意!”他们听了笑得合不拢嘴。连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我拿着压岁钱,调皮地说:“等我长大了,我给你们‘压岁钱’。”爷爷听了并没有生气,说:“到那时,爷爷、奶奶就想清福啰!”

正月十五又是春节的一个高潮。当然了,元宵节最不能少的就是元宵,煮好的元宵,放进嘴里,软绵绵的,轻轻咬一口,元宵中的馅便溢到嘴里,甜滋滋的,不知有多好吃!到了晚上,就更热闹了。晚饭后,我们一家一起去洪泽湖文化广场看灯展,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当我们走近广场,哇!那里已经是人头攒动。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彩灯,展现在我们眼前。有“八仙过海”、“鲤鱼跳龙门”、“哪吒闹海”、“虎啸神州”……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春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展望牛年,我衷心地希望一切都很牛。

主题是记忆的作文篇6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回荡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想起阵阵回声,凝结成中国人的节日——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青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当夜晚降临时,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敬老爱幼,温馨至极。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象征 “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桌上的一道装饰,是碰不得的。除夕的高潮要数年 夜 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神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春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尽管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户内其乐融融,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春风送暖入屠苏

随着一阵春风,春节便到来了。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又往往被人们称之为“过年”。称之为“过年”是有特殊含义的,因为年是一种会给人们带来坏运气的动物。年一到来,树木凋敝,百草不坚;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要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不言而喻,节日的气氛便会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

欢天喜地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有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各地关于元宵节的由来说法很多,有三种说法流传较广,一说,元宵节是汉武帝为纪念“平吕”而设,因为平息吕氏之乱是正月十五;二说,元宵节是人们为庆祝一年中的第一次月圆之夜而设,又称“上元节”;三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地区还有人在正月十五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蠡。

多么丰富,多么充满生趣的春节,那就让我们永远铭记中国人的节日,因为它背后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的精神与灵魂。

点评:小标题结构全文,并列式思路,用清晰的文字写出了对春节文化内涵的理解。

主题是记忆的作文篇7

除夕,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一般都是在这天晚上只吃饺子,我家却年年做“年夜大餐”。看,今年的年夜饭多么丰盛呀!

下午4点多,我们全家便开始忙碌地工作起来。第一种食物当然还是饺子,它毕竟是传统食物,给它个排“老一”的机会。和面、拌馅、包饺子,我们分工细致,这饺子香不香可就在这和面、拌馅上。馅儿拌好了吃起来香,面和好了薄皮大馅儿,更是让人舍不得放嘴里呀!当然这包饺子也很重要哟,如果包得不美观谁都不爱吃。爸妈把面、馅儿都准备好了,该我大显身手了。我左手捏一个,右手拿一个,一会儿,一个个小贝壳似的饺子就呈现在我眼前。

饺子包完就该做大餐了。妈妈准备了十几种菜——鸡鸭鱼肉样样齐全,还有各种青菜。快看,我家的烹饪大师左手拿着炒锅,右手拿着勺子,走进了厨房,先炒蒜苔,后炒木耳,最后炒银耳。顿时,厨房里传出噼噼啪啪的爆炒声,同时也飘出了炒菜的香味。

终于等到了开饭。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端上桌来,我看得眼花缭乱。开饭喽!我狼吞虎咽地把这美味佳肴直往嘴里塞,吃了一个圆溜溜的小肚子。妈妈把果汁和红酒拿出来,倒在高脚杯里,我们互相说着新年的祝福!

吃完饭后,我和妹妹在空地上放烟花。我的家庭好幸福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