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学会制定教案,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为做好新学期的教学任务,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教案,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2~4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方法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下面各题
15×3 19×4 53×8 61×7
14×10 20×42 50×60 80×30
700×20 71×20 56×40 47×30
二、指导练习
1.计算:21×32,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
提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第三步再算什么?
提问:42表示什么?竖式中,63表示什么?
2.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3.看谁算的快
完成教科书第64页练习十五的第2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要让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
4.教科书第64页的第3题
根据画面内容,把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来,并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羽毛球,该怎样列式? 12×14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5.完成教科书第64页的第4题。
自己分析画面内容,根据题目的问题,列式解答。
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你进一步学会了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动画“做一做怎么走”。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师:认识路线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公交路线图”
二、教学公交路线图
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路线图。我们的目的地是动物园
提问:
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
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地?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现在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
3.学生讨论,回答相应问题。
小结:除了公交线路图,有时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
三、认识方位图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中国地图,出示动画“中国一些地区方位图”
你知道成都在我们的哪个方向吗?教师将方位标放在北京的位置,让大家看成都的方位。
学生自己试着标注一些地区的方向。
四、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 图,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2.经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和分析统计图中数据的过程,能根据条形图中的数据回答
并提出简单的问题,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3.体会条形统计图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能将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图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学会数据分析,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2017年8月渭南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情况的 各种符号。
2.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 吗?
二、探索发现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整理数据
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
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同学们以前都学过哪些整理数据的统计方法呢?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adic;”、画“”、写“正”字、画统计 图的方法整理数据。
(2)同桌合作完成学习单(一)
(3)表示数据。
师:我们通过画象形图的方法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 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 汇报展示。
我们组是用统计表来统计表示。
?范瑞娟专栏】《条形统计图》教案
我们组是用象形图来表示:
?范瑞娟专栏】《条形统计图》教案
(设计意图:为什么不能一眼看出各种天气的天数呢?利用这一冲突让学生明确面对
凌乱的数据首先应该整理数据,即复习了旧知识又为绘制条形统计图做好了铺垫。)
三、通过象形图和条形图的比较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想一想:怎么能让图形变得规范美观呢?
2.引出方格图
3.明确涂条形图的规范
4.明确条形统计图各部分名称
5.小结
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等组成。
6.比较象形图和统计图
师:条形统计图和象形图表示数据哪个好呢?
小结: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设计意图:条形统计图并不是教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想办法一步步引出的,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将课堂还给学生,使新知识水到渠成的引出,并且在比较中明白象形图整理数据的局限性。)
四、通过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比较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条形图和统计表都能反映数据的多少,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
2.同桌讨论,交流
3.通过观察、比较体会的特点。
4.小结:统计表能清楚的表示数据,条形统计图可以根据条形的高低判断数据的大小,直观、便于比较。
(设计意图: 为了让学生直观的看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师出示又多又大的数据,通过视觉冲突让学生明确条形图可以直观的通过条形的高低判断数据的大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一下子凸显出来了。)
五、根据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二)
2.师: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画的又快又好,我们请她上来分享一下她的方法。
3.学生汇报,交流画统计图的方法。
4.师:同学们画的真不错,你们会读图吗?
5.学生根据统计图完成填一填。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在学生汇报中明确绘制条形统计图应该注意的问题,生生合作,学以致用。)
六、明确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1.生活中哪里还会用到条形统计图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小结: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老师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寻找哪里都可以用到条形统计图,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七、欣赏条形统计图和其他统计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1.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实条形统计图只是统计图家族中的成员之一,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2.欣赏统计图。
3.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条形统计图以及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柱形统计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激情。)
八、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整理数据
表示数据
分析数据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春季是运动的最好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 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 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三、巩固练习 内化提高
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会用除法估算和
口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根据倍的意义,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合理地进行除法估算;正确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前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和估算,这节课我们专门来进行有关练习,来进一步巩固除法口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还要用口算或估算
的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看谁最有收获。
二、组织练习
1.专项练习
(1)口算
第一组:
30÷3400÷29000÷3
60÷2800÷45000÷5
学生先口算,再从各列中任选一个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第二组:
16÷2=30÷5=21÷7=
160÷2=300÷5=210÷7=
1600÷2=3000÷5=2100÷7=
第三组
6÷2=8÷4=9÷3=
72÷9=36÷6=32÷8=
先口算,再观察每列中三道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比一比第一、第二列,说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估算
第一组:
71÷8181÷2359÷6
440÷9138÷7323÷4
先独立估算,有困难的可以找老师帮忙,或把难题直接写到黑板上。集体交流,如果出现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第二组: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297÷4378÷5435÷7469÷8194÷6
学生练习后交流。
2.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17页第4题。
学生读题后问:本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可以用哪种计算?(口算、估算)
指名板演,集体校对。
(2)教科书第18页第6题。
学生独立填写空格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结: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中,求一倍数的要用除法去计算。
(3)第18页第7题。
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会计算56÷4和64÷4吗?我们后面将学习他们。
(4)挑战题:a第18页第8题。
b找规律填数
481632()
24381279()
25112347(),
824123618()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又有什么收获?你现在是怎样看待除法口算、除法估算的?
四、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