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留守工作计划6篇

时间:2023-03-24 作者:Gourmand

工作计划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还有范围大小之别,提前制定一份系统的工作计划能够帮助大家约束自己,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2年三留守工作计划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2年三留守工作计划6篇

2022年三留守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增强留守儿童体质和抗病能力为目的,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留守儿童体育锻炼氛围,培养留守儿童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提高留守儿童体质健康水平,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学期,结合本校实际,加强体育课的教学与体育各方面的管理,使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特做如下计划。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明德小学“留守儿童体育锻炼”领导小组,坚持领导带头并坚持经常检查,号召全体师生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

2、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落实留守儿童体育锻炼活动,鼓励发展创新项目,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提高认识,把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工作当做大事来抓,抓出成效。

3、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活动纳入学校总体的体育锻炼活动之中,要安排专人负责。

4、参加体育训练,做到人人每天保证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利用课间和体活时间进行长跑、跳绳、踢键等活动,按小学生体育课标准进行训练。

附:小学生体育课标准

长跑:五、六年级每人每天跑1500米。

三、四年级每人每天跑1000米。

一、二年级每人每天跑800米。

跳绳:每人每天400~600次。要求:

一、二、三年级单摇;

四、五、六年级要求双摇。

踢毽:每人每天400~700个。 要求:

一、二、三年级单踢;

四、五、六年级要求盘踢。

5、各班以活动小组为单位,活动有详细记录,统计数字准确,成绩以表扬形式上墙。

具体活动安排

上午: 8:00~8:30 长跑

第一节下课 课间操

第二节下课 跳绳

下午:

第四节下课 眼保健操 踢毽

第五节下课 跳绳

第六节下课 课外活动

2022年三留守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结合教育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及工作部署,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等服务,使留守儿童能在家或在校安心生活和学习,父母在外能安心务工,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管理力度,完善各项制度。

1、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曹开明

副组长:许赋彬 黄芑兰 王佑

成员:其它行政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德育处,由赖健娟任主任。

2、留守儿童花名册的更新及新增人员档案的建立。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进一步完善每个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留守儿童花名册的有关内容。

(二)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构建校内外关爱网络。

1、组织师生结对互助帮扶活动。

教师在留守儿童中选择一名贫困生和学困生进行重点帮扶,定期对帮扶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生活支助以及心理上的了解、沟通。积极动员社会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尝试向社会招聘 “爱心爸爸妈妈”,开展“亲情对对碰”活动。让被帮扶的留守儿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享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天伦之乐。

2、关注儿童健康心理,创设 “心灵港湾”活动信箱。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教师专门对儿童进行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给老师同学写“悄悄话”纸条,为师生搭建起彼此了解、互相沟通的有效平台,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心中的困惑,给予它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3、开展“亲情互动”活动,架设交流、沟通的桥梁。

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为了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留守之家”特开通亲情和电脑视频,让他们能与父母面对面地谈话、交流。并组织留守儿童父母配合学校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月与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让他们在与父母的交流中找回亲情,感悟真情,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

(三)丰富课余生活,创造和谐关爱的成长环境。

1、安排“留守之家”开放时间,让留守儿童在活动室自由活动,增进彼此感情,感受学校大家的温馨。

2、进一步开展书法、绘画、手工、篮球、电子琴等兴趣小组,每周二、周四下午,由指派专业教师进行辅导训练。

3、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为母亲或父亲写一封信的感恩教育活动。

4、举办一次留守儿童生日聚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校这个大集体的温暖。

2022年三留守工作计划篇3

一、检查内容

(一)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实施情况

1.将关爱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制订20xx年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方案情况。

2.全面家访、摸清留守儿童底数、更新留守儿童基本信息,做到“五个清楚”情况。

3.责任书签订情况。

4.家校联系、家长培训情况。

(二)学校开学情况

1.学校、幼儿园学生到校及教师到岗情况。

2.课程开设情况。

3.学校收费情况。

4.特教工作情况。

5.农民工子女入学情况。

(三)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情况

1.学校安全责任落实和师生安全教育开展情况。

2.校园安全防范、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

3.校园消防安全情况。

4.食品卫生安全情况。

5.校车安全管理情况。

6.校园环境及卫生情况。

7.“岁末年初”学校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二、检查方法

按照检查内容,检查组重点检查乡镇、村、社区,检查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学校2所、高中阶段学校2所。一是听取各地开学工作情况汇报(师生到校、课程开设、教学准备、教材到位、教师备课、学校收费和收费公示制度落实等);二是查看校容校貌和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消防通道、学生食堂、宿舍、厕所、建设工程施工场所等设施是否安全,校园安全软硬件建设及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安全教育、检查和隐患排查是否落实;三是检查各地各校落实《关于印发〈孝感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三风”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孝教发〔20xx〕1号)、《孝感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寒假期间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通知》(孝教办〔20xx〕1号)、《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孝教发〔20xx〕1号)以及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湖北省20xx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方案》的通知(鄂教监〔20xx〕2号)精神的情况。

三、检查工作要求

(一)各检查小组负责收集整理检查资料,将相关材料及有关数据表格分别交基础教育科和职成教育科汇总。

(二)各地各校接此通知后,要按检查内容切实做好开学工作,特别是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和安全工作,认真开展工作自查,并做好迎接市教育局、省教育厅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2022年三留守工作计划篇4

我班52人,6人是留守儿童,其中男生有2人,女生有4人。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为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特制定本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实施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在农村,很多青壮年劳力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爱莫能助,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针对这一现状,特制定班级留守儿童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四、主要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实施,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其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建立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成长的快乐。

2022年三留守工作计划篇5

近年来农民常年外出务工经商较多,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此充分发挥学校及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以教育担责,以校为主关爱儿童,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我校留守儿童有64名。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教师以师德90问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除了在学费方面进行减免,各班还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十·一”“元旦”演出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合力。

我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

我校教师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教育合力。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

2022年三留守工作计划篇6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透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构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1、分班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千方百计使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真情关爱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长、主任和班主任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档案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有专人负责管理。

3、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应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状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刻、资料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礼貌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群众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潜质。

4、开展帮扶活动

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实行“一对一”帮忙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和一名优秀的学生来共同帮忙;用心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

5、建立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忙,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用心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透过教师和群众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6、注重心理辅导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