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我们才能写出优质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内心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感受性文字,下面是心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icu护士体会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icu护士体会心得体会篇1
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我荣幸地参加了浙江省卫生厅举办的icu首期专科护士培训班。在这短短的四个月培训中,我付出了很多,但收获了更多。这是一次珍贵的人生经历,它必将影响我今后的职业生涯。培训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脱产理论学习;接下来是临床实践学习。
一个月的理论学习,是我继学校毕业后第一次脱产学习,机会难能可贵,所以我特别珍惜。在经历了11年的临床护理后,现在的我对知识的渴求是发自内心的,不再是像学校学习时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真正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基地也不负众望,请来上课的老师都是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为我们讲述并展现了许多新技术、新进展,大大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通过一个月的静心学习,对重症监护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对以前一知半解的知识点也有了很好的弥补。同时许多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也通过这个平台与各家医院的专科护士进行了探讨,收获很大。
三个月的实践,各基地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硬件设施。我是在浙医一院外科icu实习的,浙医一院具有一支强大的护理队伍,护士专业基础知识牢固,学习气氛也很好,团结协作精神也很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和病情观察,并能运用有效的带教技能言传身教,这都是我在她们那里看到的闪亮点也是我们所要学习的重点。王薇主任还安排了相关的护理科研、护理查房、课堂授课技巧、ppt制作技巧等的讲授,让我们在掌握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下,学会了论文的撰写、科研的开展等,提高了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平时没写论文经验的我来说是一种突破,我非常庆幸自己有一次实践的机会,为我以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培训期间,好多事情感动着我,好多积极的人物带动着我,帮助我进步。面对飞速发展的医疗事业对护士提出的业务要求,面对当今社会群体不断提高的服务需求,我曾经有过这样感慨:当护士难,当好护士更难,当一个icu好护士难上加难。曾经的我有些讨厌那些病人,也不太喜欢我的工作,觉得做护士又苦又没地位,有时真的不想干了,可又苦于找不到其他好的工作,想着过一天算一天。省人民医院姚惠萍老师的一句“既然你没办法改变自己的工作,那就一定要爱上它,要坚定做好它,你就会喜欢上它”深深触动了了我;还有浙医一院卫建华老师说的那句“要学好护理知识,首先要学会管病人”让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很惭愧自己以前这样混日子。学习期间老师们的敬业精神让我深受教育,让我深切体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护理专业是多么的重要,“爱病人胜过爱自己”是icu护士必备的素质。
无论在理论学习阶段还是在实践阶段,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理念的转变很重要,思想指导行动,只有我们的理念正确了,我们的护理工作才能有成效。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减轻患者痛苦。如果没有切实做到为病人服务,那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是没有价值的。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护理工作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基础护理是根基,专科护理是保障;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发展专科护理;在专科护理的过程中提升基础护理;我们要把基础护理做实,把专科护理做精;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学习是一种形式,感受是一种心得和收获,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的。在此,再次十分感谢医院给我提供了这样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接触并学习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及护理理念,亲身体验和感受了一个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良的服务体系的医院运作模式。学习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使我感触颇深。在技术与创新方面,我院与浙医一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故我们要取其精华,把适用的知识和理念更好地运用于临床,行之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为把我们的医院建设得更好而努力。
icu护士体会心得体会篇2
时间过得真快,我来到这个icu集体工作已经两年了。还记得第一天来这医院报到,一脚迈进科室时候的心情,内心充满了对这个陌生的环境的恐惧和忐忑!好在当时主任和护士长对我们几个的理解和包容,“别怕!你只要知道东西放在哪里就好!有我们呢!”,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慢慢地对科室的仪器设备、专科技术和理论感到不那么陌生和恐惧!于是就迎来了后面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独立一个人当班、第一次收病人、第一次画特护单、第一次抢救、第一次尸体护理、第一次带教实习生……
现在两年过去了,当初羞涩的我们在慢慢成长,队伍也渐渐壮大!已经记不清护送了多少个病情好转的病人转普通科室;记不清看到多少个‘如果他能站起来就是奇迹’的患者真的奇迹发生;我只觉得‘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真的很重要,作为icu护士,我们有时候面对的病人多、病种杂,面对的病人管路多,这样我们需要很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水平,还要具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的洞察力!我们要有一双勤劳的不怕脏不怕累的手,同时我们要一颗同情的心,要有爱心、细心、耐心、最主要是责任心去解除病人的病痛!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支撑起无力的生命,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
我也知道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像那一次的意识不清的患者的尿管的拔出,像那一次的气管插管拔除时候的顺序不对……这些都直接给病人造成了痛苦,给我很深刻的教训。我知道我的很多的操作技能还不精湛;很多时候跟医生的配合还不够好;对很多病种还认识不够深!所以,我还需艰苦历练,虚心学习。
icu护士体会心得体会篇3
作为一名icu护士,走向工作岗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原先的迷茫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条理清晰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犹记得第一次接触crrt的兴奋和莫名的神圣感,觉得一个机器怎么能够如此神奇,只用一个滤器就可以把血液里的毒素排出来。练习crrt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毕竟三十来万的价值足以让人保持谨慎之心。
也很清晰的记得第一次收病人,刘老师分工明确让每个人在都有事可做,当时写纸质护理计划和入院须知的我都开心得乐开了花,因为感受到了自己在团体里是被需要的,这种被需要感也促使着自己不断进步,并且每次收病人刘老师都让我做不同的事情,这样一来,电子版首页,第一次记录,护理评估,收病人,做医嘱,慢慢的,一套流程就已熟记于心,再一次收病人就知道自己应该做那些事,而不是站着干看。
印象最深刻的是才独立上班后不久的一个夜班,当时接管了一个很严重的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所以一晚上我都守在病人身边不敢离开,有一点情况我都会赶紧去跟医生报告,然而正在治疗的时候,心率突然变成了0,我当时蒙了,刘老师大声说:按压!我才反应过来立马给病人进行胸外按压,没一会儿心率恢复124,但是还没开心多久,又变成了0,医生护士都围在一起,静脉推注肾上腺素,持续按压等抢救措施一一上了,半个小时后,病人还是没能够抢救成功,当时心情很沉重,大概是因为第一次直面死亡,真的很难过。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转瞬即逝。
直到现在,才能够深刻体会在icu工作就是和时间赛跑,时间紧,强度大,但是收获也是满满,当把病人从死神手中夺过来并且慢慢好转,可以去普通病房的时候自己也是满怀安慰,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得到了回报。我很喜欢icu的工作,虽然很烦琐,但是可以更多的挖掘自己的潜力,一直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技和行业发展,让我们能够一直保持学习的动力,不断完善自己,做得更好。
护理工作是平凡而琐碎的,如何能够忍耐住琐碎带来的寂寞感,在平凡中开出花来,是我们应该一直学习的。我犹记得岗前培训时老师希望我们将护理当做我们的事业来经营,我想我可能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但是我也有信心,认认真真得对待我的职业,不辜负头上那顶白色燕尾帽。
icu护士体会心得体会篇4
icu(intensivecareunit)的中文译名,一般译作“加强监护治疗病房”,而在香港则译为“深切治疗室”。icu的基本宗旨是为危重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由于icu所从事的是最富有活力并居于医学发展前沿的危重病医学,因此,具有极大的开拓性,能够从理论到临床不断推陈出新,做出许多普通病房难以做到的事情。但另一方面,无论icu如何“特殊”,它毕竟是以医学发展为根基,“加强”之意实际上只是对现存方法和手段进行浓缩,因此它不可能超越时代发展做出迄今医学尚不能做到的事情。充分理解这点即可规范icu的行为,同时也可解除某些人的疑虑和误解。
“以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听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如何才能够从心出发把我们的工作护士做得更好呢?完美的工作就要求我们全心投入,真诚相待。
现在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不再是像以前那么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将病当作一个整体的人来进行护理。这每一个新的工作方式都是在原有护理工作方式的继承者,是为了让病人得到更全面、更整体、更系统化的服务!
尤其是在10月份加入icu以来。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要求护士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我已能很好得掌握简易呼吸器的使用以及呼吸机的使用及维护,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使用、除颤仪、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及维护、意识状态的评估、股动静脉及桡动脉的穿刺等操作。理论方面:不仅掌握了血气分析报告的阅读、有创压监测的护理、人工气道的护理等理论教学内容,还积极参加科室小讲座或床旁查房这些形式的教学,对icu的专科护理以及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现在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不再是像以前那么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将病当作一个整体的人来进行护理。这每一个新的工作方式都是在原有护理工作方式的继承者,是为了让病人得到更全面、更整体、更系统化的服务!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感谢每一位和我共事的同事。感谢你们的善待,感谢和你们有这样相逢相处共事的缘分。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希望未来,我们能够荣辱与共,共同感觉和感受生命和生活的美好未来。作为新时代的护士,作为覃塘医院医务人员中的一员,我一定顺应时代的要求,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塑造覃医医务人员新形象贡献一份力量,紧跟卫生改革发展的步代,为提升覃医医务人员整体形象建设增光添彩。
icu护士体会心得体会篇5
短短的2周很快就过去了,虽然2周在我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占了很少很少的一点时间,可是就是这一点时间给我的感觉和收益却是丰裕的,在这里我要非常感谢护士长给我2周的icu进修机会。
icu集中了全院最好的仪器和设备,也集中的全院最危重的病人,在那里工作是紧张和忙碌,在那里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操作技能还要有各种交流的方式以及全科的护理知识,在icu 我学到了病房所没有的或是很少看到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或是比病房要求更高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1.应变能力 临床应急、急救护理观察处理与特点和一般临床诊断、治疗工作大不相同。危及患者生命的病情变化往往是突然的,除了少数情况可以预见外,大多数是随机的,因此要求护士不能单一地等待医生来确诊,对应变的反应要快,处理能力要强。对临床应急、急救的患者采取有效的科学的紧急救治措施,以及急中生智、抓住时机、毫不犹豫地做出判断能力,并采取一系列具体应变处理措施,在千钧一发之际挽救患者生命都会起到切实可行的重要作用。
2.护理技术操作 带教老师的认真带教和严格的培训,使我初步掌握了抢救技术,如:药品、抢救器械的性能、操作方法及适应证、各种不同病证的护理技术操作。主要熟悉了人工气道的建立,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间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为患者深部吸痰,何时吸痰注意事项等。了解picc的留置过程,掌握的其护理的注意点,熟悉了休克的抢救,并参与配合,了解的'血流机的工作原理,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学会使用震动排痰仪器,以及翻身拍背祛痰,和气压治疗仪的使用,了解使用心电图机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测以及对心电图的正确诊断,使用除颤器对危重患者的救治方法(心肺脑复苏)等技术。
3.医护配合 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下,主动地配合医生工作。通常认为护士的工作是执行医嘱,完成各种护理工作,而诊断治疗是医生的事,护士没有必要介入或参与的观念已被证明是错误的。护士24h守候在患者身旁,是患者的守护神,是病情的直接观察者,因此,必须有能力全面、准确、无误地反映患者病情。护士不再是被动单纯的执行医嘱者,在工作中要能够与医生紧密配合,互相沟通,相辅相成。共同承担起治病救人的神圣任务。
4沟通能力 icu病人大部分是插管的他们暂时会被限制语言能力,和他们交流会有一定的困难,通过看到老师们的用他们独特的语言交流真的佩服,有写字的,有看眼神的,有观察唇语的,有猜测的等等。我也学了不少。
5基础护理 icu特别注重基础护理,有住了2年多的昏迷病人也没有发生皮肤上的任何问题,一个星期擦2次澡,2小时翻身一次,及时更换不洁的衣服,及时处理大小便,一丝不苟的做好口腔护理,及时的修剪指甲和胡须,样样做的很到位。
其实icu需要我们的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icu护士体会心得体会篇6
重症监护室,很多新入职护士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有点怕,不仅仅是因为辛苦与忙碌,更是因为这里到处充斥着死亡的阴影和病魔的残忍。我们曾经自诩这里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里,我们时刻准备着与死亡作斗争。紧张忙碌是我们工作的常态,然而生离死别并没有麻木我们的心灵。每有生命离世,我们总会惋惜、会心痛。如有患者克服了重重困难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我们会欣喜、会庆幸。就是在这样一个五味杂陈的环境中,我已工作近半年了,在这里我亲身感受到呼吸icu全体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关心、爱护与同情心,以及什么是奉献和敬业。作为新护士,我更感受到前辈们对我的关怀与帮助。
初到rcu时,面对工作环境、仪器设备、专科技术,我感到陌生与担忧,同时也对它们充满好奇。来到这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在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护理团队每天都在忙而有序的工作着,每次遇到接收新病人、抢救时,医护间的配合是那么的默契,正是这支出色的医护队伍使得一个个珍贵的生命一次次的转危为安。这一幕幕都让我惊叹医护工作的神圣,而此时我内心是多么希望自己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临床操作能力,能尽快成为这个优秀的团队中的一名,能捍卫脆弱的生命。
在护士长及带教老师有计划地理论、操作培训中,在各位护士老师的耐心指导和经验分享中,我也慢慢地融入了她们的工作生活。当我对rcu的仪器设备、专科技术与理论感到不那么陌生的时候,开始分管病人。病人身上是气管插管、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各种管道,而我身上是沉甸甸的责任。我犹豫采集动脉血时,如何做到一针见血;我担心烦躁、意识不清的病人把身上的管道拔掉;我恐惧病人病情变化,需要抢救;我生怕遗漏自己班上的工作,给接班的同事带来麻烦。当我还在为这一切忧心忡忡的时候,老师们无私的帮助让我慢慢成长,步入积极充实的工作岗位。虽然我独立分管病人,但是我感觉到老师们的眼光从未离开我和我分管的病人,我很感谢老师的“放手不放眼”,既能让我学着独立,也让我内心少了恐惧。经历了半年的艰苦历练,我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rcu护士应有的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牢记作为一个重症室护士应有的职责,熟练掌握rcu各种日常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常见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做到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明确多种危重病例的护理注意事项,真正从一个新人向一个合格重症监护室护士成长。
除了感谢老师,我也谢谢这里的患者,在日常照护他们的过程中,我积累了有效沟通的技巧,这对我与形形色色的患者沟通很有帮助。这里的患者让我深刻感受到在面对病痛死亡时,坚强的意志力是多么重要。他是石油大学的外语老师,一位78岁的老爷爷,在静脉输入伏立康唑后(部分患者使用本品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视觉障碍),烦躁症状很明显。很多患者出现反应时会不停的自言自语、大喊大叫、手脚不受控制、双手乱抓、躁动下床、对劝阻者拳打脚踢。然而这位爷爷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他明白自己种种不受控制的怪异行为是药物反应,如果他的思想稍微懈怠,就会出现上述躁动症状。可他是怎么做的呢,我发现每次症状发作时,他会用枕头、被子蒙住头,他会用力拿双手捂住耳朵,他会蜷缩着身子,他会用嘴咬住卫生纸。老爷爷说这样能使自己保持头脑清楚,能把不听使唤的四肢稳住,能将嘴边乱七八糟的话咽下去,能给护士减轻麻烦,也不会吵到其他患者。一次夜间巡视病床,掀开爷爷的被子,我忘不了那一幕:凌乱的头发,汗水浸湿的脸颊、衣服,咬在嘴里的拳头已经紫红,那种痛不欲生的感觉湿润了我的眼睛。帮爷爷擦擦汗,给他喂点儿水,拍拍背,说些宽心话。突然老人脸上浮现出许久未见的笑容,有些僵硬,但足以感动我。病痛摧体先摧志,老者坚强又乐观。不向顽疾垂皓首,依然默语笑如风。谢谢爷爷让我真切体会到生命亦可脆弱亦可伟大。
我姓蔡,大家喜欢叫我“蔡蔡”,初来乍到我是一只“菜鸟”,半年过去,我已羽翼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