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教案时,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要详细说明,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教案的撰写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程结构与内容,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舞台秀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舞台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疑惑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和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扮演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同学感悟戏剧扮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和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舞台”是什么?同学自由发言。
2、作者对“舞台”有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的句子,用横线划出。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3、再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
(结尾句。)
(设计意图: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同学一下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抓住重点问题学习。)
二、交流、讨论
同学找出以下句子,随机交流:
1、我还没有出生,便和舞台结下了疑惑之缘。
⑴ 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疑惑之缘?
⑵ 读了句子,你感受到什么?
是啊,在娘胎时,“我”就“登台唱戏”;一出世,就亮开嗓门唱;这些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艺术天分。
2、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奶奶、爷爷,就连小花猫也成了“我”的观众。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的孩童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家里是多么热闹,作者笔下的场景是多么生动有趣。谁能读出有趣?
指导朗读。
3、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趣盎然。
“兴趣盎然”指我看戏的兴趣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我们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对评剧的钟爱,不难看出“我”的胜利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年纪就随母亲到处奔走,艺术的种子早已埋在了“我”的心里,这是多么让人感动的一幕。
那么,你知道文中的“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的母亲是谁吗?
(设计意图:抓关键句子体会舞台队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让同学自身读书,勾画所得句子品析,锻炼同学自学能力。)
三、引入资料
介绍新凤霞,同时推荐新凤霞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
(设计意图:让同学更多了解评剧和评剧艺术。)
四、小结
1、“我”在艺术上的胜利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特别是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母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但是,“我”的胜利更离不开“我”在艺术舞台上练就的勇气和力量。
2、快速浏览课文,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在艺术生涯中磨练自身的'勇气和力量?
全班交流。
3、为什么一向心疼自身的奶奶此时却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呢?其中包括着奶奶什么心愿?
4、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从上一个重点问题过渡到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和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五、拓展训练
1、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说说自身在学习生长之路上得到的锻炼和收获。
3、展示自身课外收集的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艰辛的胜利之路。
(设计意图: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让同学一下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抓住重点问题学习。)
六、总结全文
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胜利,同时,课文还含蓄地论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教学考虑】
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同学课前收集关于评剧艺术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教学时要着眼于通过同学的自主阅读,引导同学感悟戏剧扮演艺术给人的神奇魅力,要让同学通过充沛朗读和画找语句来感知课文,并通过朗读或形象描述把自身的感悟表达出来。
舞台秀教案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有了前几课的课文做铺垫,关于这种传统文化讲起来应该水到渠成,但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很多戏曲方面的知识是从没有涉及到的,所以吸收起来也许会吃力一些。因此,课前的准备尤其重要。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
2.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
3.学会赏析戏文。
4.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戏曲的精彩片段。
5.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感情和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 活动设想:
1.指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听戏、看戏,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
2.亲身体验,学唱戏曲,学演戏曲,学画脸谱。
3.能用语文知识简析戏文,理解其思想艺术特点。。
4.讨论地方戏的现状,给出振兴方案。
活动重点:
1.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精彩片段。
3.学会赏析戏文。
4.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感情和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 活动形式:
1.知识竞赛:检验知识收集、整理情况。
2.模仿秀:具体体验戏曲的魅力。
3.名段赏析:从语文知识角度感悟戏曲的魅力。
4.经验共享。
活动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视机、影碟机、幻灯机)、自制脸谱。
课前准备:
教师:1.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的知识。组织学生听戏、看戏。
2.指导学生自制脸谱以及表演戏曲片段,亲身体验戏曲的魅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在音乐的世界里,有人畅游于流行音乐的海洋,有人沉醉于古典音乐的优雅,而戏曲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粹亦有不少追随者,现在让我们聊聊我们身边的戏迷。”学生们在这样的引导下踊跃发言,有人讲外婆,有人讲小学同学,也有人说他们家没戏迷。我总结:“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我们应该对这门古老的艺术有所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近戏曲。”
二、展示脸谱
脸谱是戏曲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脸上涂满的油彩代表不同人物的不同
性格。大家都尝试着去做了几张脸谱,现在请你们给大家展示一下。
(各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脸谱作品,并作简单介绍,介绍作品代表的人物和表示的性格特点。师生掌声鼓励。)
脸谱中红脸、黑脸、蓝脸、白脸分别代表什么?举例说明。(红脸含褒义,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蓝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如曹操。)
请学生看节目《唱脸谱》,很多会唱的同学都跟着唱了,气氛逐渐高涨。
三、我来一段
刚才我们看到了一张张韵味十足的脸谱,各位同学都显示了高超的艺术天赋。下面我们来欣赏同学们的戏曲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戏曲选段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师生鼓掌。)表演结束后,有男同学积极举手,只会哼唱几句。在大家的鼓励下唱了几句《林海雪原》,学生们报以热情的掌声。
四、戏曲知识擂台
刚才大家纷纷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脸谱,表演了曲子,积极性很高。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考一考大家的戏曲知识知多少。
(赛前各小组拿出查找好的资料,宣读竞赛口号,显示本小组必胜的信心,活跃现场气氛。多媒体课件准备。)
a.必答题。
答题规则:每组连续回答五题,每题十分,答错不扣分,时间30秒。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6)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手、眼、身、发、步。) 。
(7)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8)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9)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10)“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11)南派京剧的'代表人物是谁?(周信芳。)
(12)四大徽班是指什么?(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合春班。)
(13)请你说出锡剧的一个经典曲目?(《珍珠塔》。)
(14)绿脸代表什么性格的人物?(草莽英雄。)
(15)“净”这个角色又可以分为什么?(大花脸和二花脸。)
(16)京剧诞生于什么时候?(清代乾隆时期。)
(17)丁是娥是哪个剧种的著名演员?(沪剧。)
(18)“阿庆嫂”是哪一部样板戏中的人物?(《沙家浜》。)
(19)“变脸”是哪一种戏曲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川剧。)
(20)请说出锡剧一个著名演员的名字。(王彬彬或梅兰珍。)
b.抢答题。
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十分,答错扣十分,时间30秒。
出示不同脸谱,要求学生根据脸谱,猜测人物。
c.连线题。(要求全班学生一起回答,一起完成。)
(1)红脸代表猛智
黑脸代表凶诈
绿脸代表忠勇
白脸代表草莽英雄
(2)越剧严风英
京剧袁雪芬
豫剧王彬彬
黄梅戏常香玉
锡剧梅兰芳
(3)梅派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委婉的风格
程派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尚派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
教师小结:我们刚刚课堂的气氛很热烈,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欣赏一段戏曲。
五、我为戏曲出一策
现实生活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日趋衰弱,曾经人才辈出的剧团青黄不接,曾经广为传唱的曲子曲高和寡。那么,戏曲的出路在何方?我们如何来振兴中国戏曲?请大家出谋划策。
(小组讨论,为戏曲的振兴出谋划策。全班交流。)
六、活动小结: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真正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特色的东西,才是最具有生命力,最能打动人的。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
七、活动反思:
本次综合性活动一定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课余的时间上图书馆查资料,用一节课的时间上网查资料,并做好记录,课后进行整理。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采取分组答辩让学生能自主的与同学们共同合作、互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体现了新课程新颖的学习方式。脸谱的制作和戏曲的表演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戏曲的亲和力。学生讨论如何振兴中国戏曲这一沉重的话题,就是要让学生有一种使命感,一种社会责任感,结果的可行性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参与了,收获了。
这次综合性学习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努力,如:学生的表现水平参差不齐,分组时可以灵活机动的进行搭配。策划活动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出谋划策,或者完全自己组织活动。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学生总结活动的感想写成一篇作文,以此提高写作水平。
舞台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力目标
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3、情感目标
理解无论音乐。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无论音乐。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究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
二、简介作者
吴霜,吴祖光。新凤霞之女,著名歌唱家。剧作家。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6
年学习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三、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1、阅读课文,注意字词。
2、找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
3、教师带有感情的范读课文。
四、深入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1、“我”还没出生的时候,与舞台结下了怎样的不解之缘?
2、“我”刚会走路时,是怎么表演的?都有哪些观众?
3、“我”的舞台都在哪里?
4、“舞台”对我有什么影响?
五、小结
无论音乐,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舞台艺术也是一样的。作者的舞台逐渐转移到人生的大舞台,“舞台”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六、作业
写一写对你有所影响的艺术形式。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我的舞台》教学设计2,我的舞台,希望对你有帮助!
舞台秀教案篇4
要求:
1、在舞台上用歌唱、舞蹈、节奏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大胆表现2、培养幼儿的表演欲望和自信心,培养做文明观众意识。
3、幼儿自由结组,合作表演。
准备:
1、舞台表演的场景布置:房子、树、小花小草、气球、彩色灯笼等。
2、幼儿表演用的演出的衣服、少数民族的服装,道具(各种打击乐器、红绸带、头饰、钢琴)若干。
3、幼儿表演用用到的磁带录音(圆圈舞、好朋友、我爱天安门、藏族舞曲兔子舞曲等)。
4、事先排练好的两位小主持人。
重难点:
重点:通过丰富的形式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和同伴合作的精神。
难点:幼儿能在舞台上用自然的表情、语气语调、动作大胆表演。并会初步评价节目。
活动过程:
一、回忆感知:(师)请小朋友们安静的想一想,你给我们的大舞台带来了什么礼物,怎样才能让其他小朋友喜欢你的表演呢?
二、装扮准备:请你和好朋友一起商量自己表演的节目,穿什么服装最漂亮,带什么样的.头饰最合适,让我们一起打扮起来吧!
三、观看演出:
主持人:
今天的大舞台真热闹,小朋友们真快乐,今天我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哈哈笑。
(节目开始表演,每个节目由主持人报幕。)
四、老师指导
1、节目“圆圈舞”后请小观众也来加入。
t:这么漂亮的舞蹈,谁想来和小演员一起跳?
2、节目“我爱天安门”后请幼儿都来做游客,拿照相机为幼儿拍照留念。
t:小朋友们,唱的真好,我们到北京去旅游,站在天安门前摆一个好看的造型,我来为你们拍张照片吧!
3、节目“好朋友”后让幼儿自由结伴,找到好朋友,进行“好朋友的”的音乐游戏。
t:我们也去找好朋友玩游戏怎么样?
4、节目“钢琴演奏”后请小观众来评价。
t:他弹的好听吗?你觉得怎么样?谁想来说说?
5、节目“兔子舞”请全体幼儿当小演员进行表演兔子舞。
t,看谁跳的最像小兔子、小鸭子、小企鹅?
附:节目单
1、节奏乐:大中国(大二)2、舞蹈:圆圈舞(大一)3、歌表演:我爱天安门(大三)4、歌表演:好朋友(大五)5、舞蹈:藏族舞(大四)6、钢琴表演:蝴蝶花(大二)7、韵律操表演:兔子舞(全体)活动反思体会:
这次活动是开学以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幼儿音乐的一个缩影,幼儿通过与同伴一起合作协商在舞台上用歌唱、舞蹈、节奏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大胆表现,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主意识,不同班级的幼儿在这种多样感受的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了不同的音乐作品,孩子们一直高兴地用心的听、看、并情不自禁地跟着学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在这种热闹的环境中,孩子之间产生了“爱祖国”的情感,这正是这次活动的亮点。
舞台秀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熟记本课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及其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3、体会“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在艺术之路上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作者的勇气和毅力。
2、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文艺节目表演吗?看过春晚吗?那么——
1、 “舞台”是什么?请学生自由发言。
(舞台就是演员表演的场地,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看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女儿——吴霜的舞台好吗?(板书课题:我的舞台)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作者从小在舞台上偷学戏到拜师学艺,不怕吃苦,练就了勇气和毅力的事。)
3、作者对舞台有着怎样的.感情,从文中找出句子。(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4、再从课文中找出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二、交流平台
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概括:五个方面,(1)在娘胎里便登台唱戏,提早出世;(2)在床上模仿母亲“演戏”;(3)跟随母亲演出,挤在幕布里学戏;(4)在院子里拜师学艺,练就一身过硬基本功;(5)在家里为客人一板一眼表演。
2、引导学生从上述的五个方面找出相对应的句子,随机讨论。
3、找出句子,教师指导朗读。
4、教师小结:这些都说明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那么,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中的“我”的母亲是谁吗?(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
三、引入之路
1、介绍新凤霞。
2、学习新凤霞的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
3、引导学生谈感受。
四、教师小结
1、同学们,你们看,“我”在艺术上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正是她对艺术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但“我”的成功更离不开“我”在舞台上练就的勇气和力量。
2、请同学们用笔勾画出“我”在艺术生涯中磨练自己的勇气和力量的句子。
3、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向心疼自己的奶奶却目不忍睹地躲到里屋呢?体现奶奶怎样的心情?
4、全班交流。
五、拓展训练
1、谈谈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谈一谈自己在成长的路上经受了哪些磨练?
3、教师展示收集到的艺术家们历经磨难成才的故事。
六、总结全文
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走向成功,同时,课文也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板书设计
28、我的舞台
总写:舞台对我有神奇的吸引力
分述:成长经历
总结:舞台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