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的教案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出色的教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画钟表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画钟表教案篇1
作品赏析
(一)内容简介
喜欢钟表的滴答滴答国的国王,有一天起了贪心,把王国里所有的钟表都收罗到自己的房间里,因为他想一个人占有所有的钟表。整个王国里没有钟表,大家都不知道时间,从而引发了很多混乱……
(二)主题分析
?喜欢钟表的国王》讲述了一个狂热喜爱钟表的国王,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疯狂收罗了全国的钟表,却因此给生活带来了困扰。在经历了整个事件后,读者和国王一同感受到了钟表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孩子关注时钟,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
(三)情节分析
国王因为喜欢钟表,而将全国的钟表都收藏起来,独自欣赏,却没想到没有钟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这时,国王才理解钟表真正的作用和重要性。随后,他把所有的钟表归还给人们,一切又恢复了平静。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小读者对钟表产生了关注,了解其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初步感知了时间的重要性。
(四)角色分析
滴答滴答王国的国王有个特别的爱好,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钟表,于是他派人把全国的钟表都收来王宫独自欣赏。其实生活中,人们也总是这样,希望尽可能多地占有自己心仪的物品,而不顾及其他。国王的贪心,使得人们的生活乱作一团,就连他自己的生活也受到了干扰,这才意识到钟表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欣赏,更是为生活带来便捷。读到此处,小读者们不仅感悟到钟表的作用,同时也能对自己贪心的欲望稍加抑制吧!
(五)图画分析
钟表是此图画书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当国王沉浸于欣赏钟表的喜悦时,每一个画面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钟表。而当百姓的生活中没有钟表时,画面中的钟表也全然不见了,国王的眉头也因此而紧锁。在画面中,幼儿可以根据人物写实的表情,猜测到人物内心的情绪变化,同时理解钟表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六)语言分析
故事以记叙的方式交代着事件发生的进程,并运用了对话形式丰富故事的内容和趣味性,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国王对钟表的痴迷、大家对钟表的渴望和对国王贪心行为的无奈,使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很好地领会故事的主旨。
故事会引发幼儿对钟表的关注,可引导幼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清楚地讲述不同的整点、肘钟上指针不同的位置等。
活动设计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钟表对于幼儿来说虽不陌生,但似乎关注钟表、指认时间都是大人们的事情,因此对幼儿来说并不熟悉。所以,在活动前教师可有意识地布置任务,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钟表。
活动的开始部分先请幼儿交流关于钟表的原有经验。
第二个环节着重对故事的理解,请幼儿联想人们没有钟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从而理解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个环节主要引发幼儿对时间的关注,将他们的目光转移到认识、了解钟表的基本构成,为进一步认识时钟作准备。
2、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了解钟表的作用。
(2)简单了解时钟,有初步的时间概念。
3、活动准备
ppt课件 有外出寻找钟表的经验
4、活动过程
(1)经验交流
一你在哪里见过钟表?
一你见过的钟是什么样的?
一(出示课件。)这台钟缺少些什么?
小结:一般钟面上都有1~1 2这些数字,还有一根又粗又短的时针和一根又细又长的分针,有些钟上还会有秒针。今天的故事就和钟表有关。
(2)理解故事
①介绍人物,引起兴趣。
一这是滴答滴答王国的国王,他非常喜欢钟表,喜欢收藏各种各样的钟表。所以,他命令手下把全国的钟表都找来,放在王宫里供他欣赏。
一(出示课件中相应图片。)看看国王都有哪些钟,你都认识吗?
②猜测、理解故事情节。
一没有了钟表,滴答滴答王国里会发生什么事?
一(出示第7~20页。)国王遇到了哪些麻烦?
一你能告诉国王,发生这些事情的原因吗?
一这回国王知道,没有钟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所以,他决定把所有的钟表归还给人们。打这以后,滴答滴答王国的人们生活井井有条,国王自己的生活也恢复了平静。
(3)延伸拓展
一(出示第23~26页。)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王的生活吧!
一你看到国王在什么时间,做些什么? 一这些时间,我们在做什么事情?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思路
第一次活动时,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到了钟表的作用,更了解了时间的重要性。第二次活动从观察每天起床到上学这段时间入手,记录视频中孩子们做每件事所用的时间,以此了解幼儿园生活的一日作息。
活动运用视频展现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并与相应的整点时间相对应。幼儿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所看到的内容并进行交流。与此同时,也学会了认识整点。录像中采甩了指针和数字两种不同的时间表示方式,让孩子们能通过观看、记录了解两种方式的转换。
2、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学看整点,知道时钟的作用。
(2)知道一日活动中重要环节的时间安排,尝试把握生活中的时间。
3、活动准备
ppt课件
幼儿园一日生活录像片段和图片
人手一张记录纸、一支笔
每人一个模型钟
4、活动过程
(1)故事回顾,引起兴趣
一滴答滴答王国里因为有了钟表,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有了钟表,人们知道了时间,生活也安排得很有规律。
(2)观看录像,记录作息
①观看录像第一遍,记录事件:
一电视里的孩子和你们一样,是幼儿园的小朋友j看看他们每天都做些什么事?
一把你看到的事记在纸上。(写在表格的上面一行。)
(参考表格:) 一(交流记录 )你看到录像里的小朋友做了哪些事?
②观看录像第二遍,记录时间:
—请你把小朋友做这些事情的时间记录在下面一行的格子里
—(交流记录 )你看到小朋友做这些事情分别是在什么时间?
—你看至8点的时候,两根指针分别指向哪里?
—你知道9点的时候,指针应该指向哪里?
一你能在自己的钟上,披出10点(3点)的位置吗?
一短针指向4,长针指向l2,这是几点?
⑧出示图片,指出相应的时间:
一这里还有一些事情也是我们在幼儿园每天都做的,看看是哪些事?(午餐、午睡、点心等。)
一你知道做这些事情的时间吗?请你在自己的时钟上拨出相应的时间。
(3)拓展延伸
一用自已的时钟拨出一个时间,说说这个时间你在干什么。
录像内容参考:
镜头一: 8:oo 到幼儿园(指针显示)
镜头二: 9:oo 运动 (数字显示)
镜头三:1 o:oo 上课 (数字显示)
镜头四:1 5:oo 游戏 (数字显示)
镜头五:l 6:00 放学 (指针显示)
注:时钟的显示有时是指针式,有时是数字式,可根据幼儿的能力,两者交替显示。
(三)活动拓展
1、家长和幼儿合作完成“作息时间表”,并提醒幼儿根据作息表安排时间。
2、引导幼儿看懂教室里的“作息时间袁”(图加文),并自觉遵守。
(四)阅读区的活动
1、活动??
(1)活动名称:老狼老狼几点了
(2)活动意图:认识时钟
(3)活动准备:
①底板一张,上面画有森林背景;一只老狼和老狼走过留下的足迹,每个足迹上未有一个时间,以指针方式呈现。
②一些时间卡片,与底板上的时间匹配,以数字方式呈现。
③棋子若干。
(4)活动提示:
①将数字时间与指针时间配对。
②两个幼儿各执一枚棋子,轮流问对方:“老狼老狼几点了?”将自己的棋子走至“老狼”所报的时间上。
2、活动二
(1)活动名称:设计精美的`钟表
(2)活动意图:在绘画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设计不同的钟表。
(3)活动准备:
①介绍钟表的不同记录方式,有指针式的,也有电子式的。
②鼓励幼儿观察钟表的装饰手法,并能大胆地运用到设计中去。
(4)活动提示:
①幼儿自由挑选素材进行钟表的绘画和设计。
②展示作品,与同伴交流分享。
幼儿画钟表教案篇2
大班绘本《喜欢钟表的国王》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了解钟表的作用。
(2)简单了解时钟,有初步的时间概念。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
有外出寻找钟表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经验交流
一你在哪里见过钟表?
一你见过的钟是什么样的?
一(出示课件。)这台钟缺少些什么?小结:一般钟面上都有1~1 2这些数字,还有一根又粗又短的时针和一根又细又长的分针,有些钟上还会有秒针。今天的故事就和钟表有关。
(2)理解故事
①介绍人物,引起兴趣。
一这是滴答滴答王国的国王,他非常喜欢钟表,喜欢收藏各种各样的钟表。所以,他命令手下把全国的钟表都找来,放在王宫里供他欣赏。
一(出示课件中相应图片。)看看国王都有哪些钟,你都认识吗?
②猜测、理解故事情节。
一没有了钟表,滴答滴答王国里会发生什么事?
一(出示ppt。)国王遇到了哪些麻烦?
一你能告诉国王,发生这些事情的原因吗?
一这回国王知道,没有钟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所以,他决定把所有的钟表归还给人们。打这以后,滴答滴答王国的人们生活井井有条,国王自己的生活也恢复了平静。
(3)游戏:一分钟画钟
幼儿画钟表教案篇3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第六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乐曲《在钟表店里》是一首由德国作曲家阿图尔?奥尔特作曲的世界著名的轻音乐曲,是描绘性标题音乐的杰作至今仍久盛不衰,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从听听想想、看看画画、敲敲跳跳、编编创创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去体验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同时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表现力和相互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为了避免由于乐曲过长而使学生无法静心完整地听赏乐曲这一情况,我将乐曲按段落让学生分段听赏,使他们能充分地感知体验、分辨出乐曲三部分不同的情绪,从而能更好地表现音乐。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
2、为乐曲《在钟表店里》即兴创编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听辨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发出的声音以及钟表店里热闹的工作情景,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通过合作学习,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为音乐即兴创编动作和配上打击乐。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听出乐曲三部分旋律不同的音乐情绪,体验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景象,丰富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景(将教室布置成一个钟表店)
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并在音乐中参观各种钟表
2、揭题式提问,“看到这么多钟表想到什么?”
揭题——在钟表店里
设计说明:要求学生听着《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进教室让他们在无意听赏第一、三部分的快板时通过教师引导律动来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第二部分的慢板则让学生自由参观各种钟表,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欣赏乐曲
(一)初听全曲
提问:音乐可以分成几部分?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二)简介作者和乐曲
说明:
通过有意识的完整听赏乐曲,使学生能初步了解乐曲的a―b―a’的结构和创作的背景。
三、分段欣赏
(一)听赏第一部分
1、音乐的情绪怎样?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2、听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情景?
3、熟悉哼唱主题旋律,并表演
说明:
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能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感受钟表工人愉快工作的心情。同时在学生听辨熟悉主题旋律的基础上,能以形体动作来模仿表现音乐中听到的各种钟表。
(二)听赏第二部分
1、听一听:这部分音乐的情绪与第一部分有什么不同?你想到了什么?
2、画一画:用适合的图形或线条来表现音乐的情绪。
3、跳一跳:用造型或柔和的动作来表现乐曲的抒情。
说明:
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听一听、画一画、跳一跳等音乐活动,来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乐曲婉转抒情的情绪,体验钟表匠们看到自己劳动成果时美滋滋的心情,同时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听赏第三部分
1、听出这部分音乐与前面哪部分相似?不同在什么地方?乐曲结束时你又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几点钟了?
2、唱一唱
x x x x x x x x x ― 0 0 ‖
m d r s,s,d m d
3、看一看:听着主题音乐参观“钟表店”,仔细观察各种钟表的形状和钟表声。
4、敲一敲:用节奏乐器来模仿表现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各种钟表的滴答声。
说明:
此部分与第一段的旋律相似,教师要引导学生听出这两部分的相同和不同处,并通过再次的参观“钟表店”,指表现导学生用节奏乐器来模仿钟表的滴答声和钟表店里热闹工作的景象。
(四)完整听赏并创编表演
说明:
在完整听赏表演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小组伙伴间的合作创编表演的指导,引导他们感受并想象钟表匠们在钟表店里快乐工作的一天,培养他们相互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拓展教学
拓展听赏《顽皮的小闹钟》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欣赏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将“听觉领先,动觉切入”这一教学理念贯穿于听赏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整节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听听想想、看看画画、敲敲跳跳、编编创创等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来充分体验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表现钟表的形象。
由于乐曲《在钟表店里》的篇幅比较长,为了让学生能充分地感知体验、分辨出乐曲三部分不同的情绪,因此教学中在学生初次完整听赏乐曲能分段的基础上,教师逐段地引导学生听赏,分段感知体验、想象表现,每一段除了感受音乐情绪外,都用了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帮助熟悉主题、表现钟表,以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每个班学生的个性不同,差异性较大,而且他们所拥有的音乐能力和实际生活经验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听赏、表现音乐时一定要注重挖掘每个人的特长,同时注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集体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幼儿画钟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故事的情境中,帮助幼儿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大胆表达,表述。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钟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活动难点:懂得时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有关故事的ppt、水彩笔和纸若干、挂钟一只、台钟一只、手表一只。
活动过程
一、认识钟表
1、出示一个圆,问幼儿:像什么?(幼儿回答问题时,重点关注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
2、如果把圆变成钟表还需要添加什么?有哪些数字?数字排列有规律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
3、认识各种名称的钟表:台钟、落地钟等。
出示各种钟表的ppt:人们很聪明,为了方便看时间,还设计了可以摆放在各个地方的钟表。(引导幼儿逐一认识台钟、落地钟等,鼓励幼儿大胆交流,激发对钟表的兴趣。)
二、欣赏故事,熟悉故事情节
1、交代故事名称。
教师:你们喜欢钟表,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钟表,看看,他是谁?(引出故事名称:喜欢钟表的国王)
教师:你从哪里看出他是国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物的穿着、打扮)
教师利用ppt讲故事,幼儿欣赏。故事讲到“国王就下令把全国所有的钟表都送到他的皇宫里”时,插问:人们没了钟表,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2、幼儿分析讨论,感受故事情境,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1) 国王为什么肚子饿得咕咕叫,厨师还是没有送上早餐?
(2) 小鸟为什么无精打采的,唱不动美妙的歌曲了?
(3) 国王来到了大街上巡视,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欢迎他?
(4) 集市上的人为什么会打架?
(5) 发生这一切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么来解决呢?
三、 幼儿表达、表现
1、通过介绍,让幼儿知道时间和自己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师:你平时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2、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息习惯。(早上什么时候起床?中午什么时候吃饭?晚上什么时候睡觉?)
3、感受一分钟,帮助幼儿在建立时间概念的基础上,知道要珍惜每一分钟。
教师:你觉得一分钟是很长呢,还是很短呢?你认为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呢?(用手表帮助幼儿感受一分钟)
四、活动拓展
用一分钟为自己画一个手表或钟。
教学反思
活动第一环节我主要是帮助孩子对钟表的外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了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激发出他们表述的兴趣,我在提问上下功夫:“钟表上有些什么呀?有哪些数字呢?”当幼儿“1、2、3……数到12时,”我还在13、14地往下数,“孩子们马上反映出不对,不对,钟表上只有12个数字,,孩子的兴趣特别高涨,在他们的唧唧喳喳中,说出钟表的主要特征及各种不同钟的名称。本节课我们在说说谈谈中,提升幼儿对钟的认识。而在一系列的提问中,充分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谈话的积极性,通过ppt图片,很快有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钟表。
第二环节主要是让幼儿欣赏理解故事,来感受时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我这样对孩子说:“请你向同伴们介绍介绍你平时生活中什么时候都做些什么事!”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了解到,孩子们在做事时是不关注时间的,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使然。而如果我们教师、家长树立了“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的思想,就能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作息帮助孩子来感受和认识时间,同时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通过计时让孩子们来感受一分钟。师生有效的互动在于教师对幼儿现场情况的观察和随机回应,我第一次先让孩子尝试用一分钟为自己设计一个钟表,当我问孩子“行不行”时,所有的孩子都回答“行”,可是当一分钟到了铃声响起时,不少孩子没完成任务,他们纷纷抱怨“一分钟太短了”。孩子的这份体验和感受,正好为我提供了对他们进行抓紧和珍惜每一分钟教育的契机。当孩子第二次用一分钟来完成任务时,他们对一分钟的概念从无意识变成了有意识,做事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关注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巧妙提问,细心观察,智慧回应,这样才能使集体教学活动真正做到“教师有意义地教,孩子有目的的学”,这些是我结束这次活动的最大感受。
故事
滴答滴答国有一位国王,这位国王一看到滴答滴答走的钟就高兴的哈哈大笑。一天国王忽然起了贪念,如果全国的钟都在我的房间里,那该有多好啊!
国王下令将全国的钟全都送到宫殿里去,宫殿里的钟也被拆了下来,全国所有的钟都到了国王的房间里,挂满了钟的房间,国王看着滴答滴答的钟,特别的兴奋,嗯,所有的钟都在我的房间里呢,只有我能看到钟,太棒了,哈哈哈哈。
第二天,国王早早的就来到了餐厅,可是国王怎么等也等不到早餐,他的肚子咕噜咕噜的直叫,国王生气的说:“怎么回事,都几点了,我的早餐呢?”厨师低下头说:“没有钟,我们不知道早餐的时间。”国王又来到了鸟笼前,他对小鸟说:“早啊,用你甜美的歌声为我唱歌吧。”可是小鸟看上去一副没有力气的样子,唱不了歌了。“怎么回事?”大臣无奈的说:“没有钟,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给鸟儿喂食。中午十二点,国王要出去巡视了,这天啊,他戴着有钟表装饰的皇冠,又披上了有钟表点缀的披风,高兴极了,他抬高了下巴,昂首挺胸来到了大街上,可是街上没有一个人欢迎他,国王走啊走,来到了集市,发现两个人正在打架,你们为什么打架呀?这个人说好11点给我送土豆的,可是到现在还没送过来,我没法做生意了。没有钟,我不知道时间,我有什么办法?国王继续往前走,他来到了广场上,刚才大街上没有人欢迎我,都是因为没有了钟?国王无法相信的询问大家。是的是的,国王陛下,没有钟我们什么事都干不了,没有钟我们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出来巡视。
于是,国王把钟表都还给了大家,大家拿到钟表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哦,太棒了,我们再也不会因为不知道时间而吵架了,我们也不会因为耽误约会而闹矛盾了。国王除了这么做,他还在高塔上也搭建了一座钟,这样啊,人们只要想看时间的时候,看看高塔上的钟就知道了。
国王将钟表还给大家后,滴答滴答国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
幼儿画钟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图谱、动作等多种形式感受乐曲abaca的结构特点。
2、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体验乐曲所带来的愉悦之情。
活动准备:
1、课前了解钟的相关知识(钟摆、各种造型的钟)。
2、图谱一张,乐曲《钟表店》、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提示课题,初步感知乐曲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钟表店》。《钟表店》里藏着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请小朋友来听一听、猜一猜:是什么故事呢?(完整欣赏乐曲)
(开门见山提示课题,让幼儿直奔主题有目的进行倾听)
提问:你觉得《钟表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导说出自己的感知)
二、欣赏音乐,感受乐曲abaca的结构特点。
1、在图谱的帮助下,完整倾听音乐,感知乐曲。
“《钟表店》里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故事?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出示图谱,请幼儿自由看图谱完整欣赏)(借助图谱感知乐曲的结构)
2、欣赏乐曲,并感受乐曲的结构特点。
(1)“原来《钟表店》里讲的是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钟表里,有许多不同样子的钟。听说小朋友要来参观钟表店,管理员叔叔早早地就给各式各样的钟或上紧了发条或装好了电池,早上,钟楼里的钟声响了,各式各样的钟便欢快地摆动起来。管理员叔叔看到有的钟上有点灰尘,他就用抹布擦擦这个钟,又擦那个钟。各式各样的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欢快地摆动着。咦!摆着摆着,钟表们就不知不觉悄悄地离开了货架,高兴地跳起了舞。唉!好像是小朋友们来了,钟表们立刻停止跳舞跑回到货架上,又欢快地摆动着。小朋友们真的来了,钟楼里大钟又敲响了,好像在热烈欢迎。”
(2)“我们再来听听《钟表店》的故事。”(随音乐,师边指图谱,边简要地讲述故事)(视听结合,并通过故事情节的描述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曲)
提问:“音乐一共有几段?哪几段音乐是一样的?”
(4)“在这几段(指图谱中a段)音乐里钟表在干什么?钟表是怎么摆动的?谁来做个摆动的样子?(请2—3小朋友来做一做——放a段音乐);在这段音乐(指图谱b段)里管理员做什么?谁来学学管理员打扫卫生的动作(放b音乐)?这段音乐(指图谱c)钟表又在干什么了?他们是怎么跳的,谁来试一试?(放c段音乐)”(分段欣赏,在感受理解乐曲结构的同时,尝试用多种不同的动作来表现)
(动作与音乐匹配即可,不强调动作的难度及创编的多样化,只要有多个动作就行)
幼儿画钟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整点和半点,帮助孩子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2、结合日常生活情景,感知时间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教具:电子钟、挂钟各一个
学具:活动前各自制作一个可以摆动的小时钟(白色卡纸、长短小纸条、扭扭棒)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过渡语:小朋友们平常是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餐?几点上学校的?(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
提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通过时钟)
提问:时钟是什么样子的?你能说一说你见过的时钟吗?(引导小朋友观察一下教师带来的几种时钟,讲讲这些钟表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什么地方是不同的)
小结:虽然这些钟表的外观不同,但它们都是记录时间的工具。
二、认识时钟
1、认识时针和分针
提问:时钟上面有什么?
小结:有数字、时针、分针
提问:比一比,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
小结:长短、粗细不一样,短的叫时针,长的叫分针。
2、认识时钟上的数字
提问:钟面上的12和6分别在哪里?
小结:数字6的位置正好把钟面分成一半。
提问:时针走的'慢还是分针走的慢?
小结: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
提问: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
小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几点了?(小朋友操作自己制作的时钟)
1、请小朋友自己摆弄一下自己制作的时钟
2、按照老师的提示将时钟摆在3点、6点、9点的位置。(教师个别指导,引导小朋友之间可相互检查)
3、按照老师的提示将时钟摆在2点半、9点半的位置。(教师个别观察指导)
4、小朋友自己按照自己的生活作息摆弄时钟。
小结:整点时,时针指在某个数字上面,分针总是指在数字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在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数字6上。
四、活动延伸
过渡语:在我们数字乐园也有一份“什么时间”材料,小朋友也可以去玩一玩。钟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时间有时非常的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