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纽扣小班教案6篇

时间:2025-09-01 作者:Brave

写教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参与度,具有适应性的教案能够根据课堂情况灵活调整,确保学习效果最大化,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一颗纽扣小班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颗纽扣小班教案6篇

一颗纽扣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按纽扣的颜色、形状、大小进行配对。

2、知道捡到东西后要归还的简单道理。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意图:活动导入

1、老师出示一个自制的纽扣:

这是什么?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纽扣呢?(白色的圆圆的)

纽扣是装在哪里的?找找看衣服上有吗?

2、天冷了,扣上纽扣就会暖和很多,可是纽扣有时候不小心会掉,呶,一只小老鼠出来散步,走着走着,前面滚来了一颗纽扣。

3、这会是谁的`纽扣呢?小老鼠捡到纽扣非常着急,它要马上把纽扣还给丢的人,于是它开始去寻找纽扣的主人。

二、意图:听故事,根据纽扣的颜色、形状、大小寻找纽扣的主人。

1、小老鼠遇到了谁?(小狗)它问小狗:“我捡到了一颗纽扣,是你丢的吗?”

你们觉得是小狗的纽扣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你们看到小狗衣服上的纽扣是黄色的,和捡到的纽扣颜色不一样,所以不是小狗丢的。

2、小老鼠继续寻找,走到了一片萝卜地看到了谁啊?(小兔)它问:“小兔你好,我捡到了一颗纽扣,是你丢的吗?”小兔用放大镜仔细瞧了瞧,连忙摇摇手。小兔为什么摇摇手?。

小结:小兔衣服上的是三角形的纽扣,和捡到的纽扣形状不一样,所以不是小兔丢的。

3、小老鼠急的团团转,正在这时谁来了?纽扣是大象和小蚂蚁丢的吗?”

小结:原来纽扣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也不是大象和小蚂蚁的。

4、小老鼠想今天是找不到纽扣的主人了,他伤心的回到了家,但是小老鼠惊奇的发现妈妈身上也少了纽扣。

小结:小老鼠找到的纽扣和妈妈纽扣的颜色一样、形状一样、大小也一样,所以纽扣是妈妈丢的。

5、小老鼠把捡到的东西找到了主人,大家都来表扬它。

三、意图:幼儿操作匹配,为小动物找纽扣,加深对颜色、形状、大小的认知。

1、可是刚才我们看到小狗和小兔衣服上的纽扣也没有了,我们帮它们找找、补补吧。

2、幼儿操作。我们帮小动物找到了颜色、形状、大小都一样的纽扣。小动物谢谢我们帮他们找到了正确的纽扣。你们都是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一颗纽扣小班教案篇2

设计理念:

本次活动将纽扣作为题材,结合故事、动画,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纽扣的色、形、大小、洞数量的不同。并采用生活中真实的纽扣进行分类,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比较物体的不同特征,发展他们的观察、比较和判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结合故事,观察纽扣的特征,在比较中感知色、形、大小、洞的数量的不同。

2能按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找出相同的纽扣,发展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

活动准备:ppt,纽扣,盒子,纽扣标记等。

活动重难点:观察纽扣的特征,在比较中感知色、形、大小、洞的数量的不同。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1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动画片,名字叫《一颗纽扣》。(ppt)。

2这是一颗怎么样的纽扣呢?一起来看看。

二、观看故事,观察比较。

(一)发现纽扣,观察纽扣。

1、ppt导入,这是一颗怎样的纽扣?知道纽扣的特征。

2、小结:这是一颗白色的、圆圆的、有4个洞洞的纽扣。

(二)观察比较,发现不同。

1观察颜色。

看看他找到了谁?小狗有没有丢纽扣?这颗纽扣是小狗丢的吗?

2观察形状。

(1)小老鼠走呀走,你们看,碰到了谁?

(2)这颗纽扣是小兔子的吗?引导幼儿观看圆形和三角形。

3观察大小。

这次,小老鼠遇到了谁?还有呢?它们两个也丢了纽扣,这颗纽扣是它们的吗?

4观察数量。

他遇到了小刺猬:你们觉得这颗纽扣是小刺猬丢的吗?数一数扭动的数量比较一下。

5整体观察。

妈妈的衣服怎么也少了颗纽扣呀,这颗纽扣会不会就是妈妈的呢?鼠妈妈夸奖鼠宝宝。

6梳理经验。

梳理动物身上的纽扣。

三、集体操作验证,尝试匹配。

1帮助小朋友到纽扣商店配纽扣。(以个别操作的方式演示:提供多种不同的纽扣让孩子挑选出和小朋友身上纽扣相同的纽扣)。

2提供不同种类的实物纽扣,分组进行,并简单评价。

以孩子喜欢的看动画片的方式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捡到的纽扣这一特殊参照物的特征,为接下来的比较做好铺垫。

观看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对不同动物的纽扣从色、形、大小、洞的数量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感知不同。

幼儿对纽扣特征的认识,进行一一匹配。

对不同的纽扣进行分类。

一颗纽扣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采用各种方式朗读故事,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学习 分角色表演故事。

2、知道捡到东西要交还给主人。

3、能积极参加表演活动,增强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故事dv

2、动物头饰,纽扣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名称

1、出示绘本封面: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多次反复指读书名)

2、《一颗纽扣》的故事里都有谁?说了什么事?

二、阅读故事

1、发放幼儿用书。

2、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录音读到哪一页你就要翻到哪一页,

也可以轻轻地跟着录音一起讲一讲。。

3、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故事。

4、合作朗读:一二三组小朋友读小老鼠的话,四五六组的小朋友读其

它小动物的话。

5、四五六组的小朋友读小老鼠的话,一二三组的小朋友读其它小动物的话。

6、接读故事:下面我们一页一页来接读故事,老师说了哪一组读就由哪一组的小朋友来读,老师叫那个小朋友的名字就由这个小朋友来读接下来的一页,没有轮到自己读小朋友也要仔细听,并把书翻到别人正在读的那一页,听听谁读得好,看看谁能认真听别人读。

三、表演故事

1、刚才老师看见一些小朋友讲故事讲得特别好,老师要请他们戴上头饰来表演故事。

2、请9名能力强的幼儿上前表演故事,在讲到“小老师回到家…….”教师可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引导幼儿讲述。

3、评价刚才幼儿的讲述情况,再请一些幼儿上前表演故事:刚才别的小朋友在上面表演故事的时候,老师发现某某小朋友能安安静静、认真地看表演,诗歌有礼貌的小观众,现在老师也要请他们来表演,希望下面的小朋友都能安安静静地看表演。

四、结束部分

1、评价幼儿活动情况,让幼儿下课后和同伴继续表演这个故事。

2、小老鼠为什么不怕辛苦要一直问这么多小动物呢?.(教育幼儿捡到东西要物归原主。)

一颗纽扣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纽扣的多个特征进行匹配,促进幼儿多角度思维的发展。

2、初步懂得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感受物归原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画面。

2、人手一份与故事描述相同塑封的动物图像和可以匹配的纽扣。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名称

1、介绍故事名称,找找自己身上的纽扣。

2、说说自己身上有几颗纽扣,是不是相同。

二、按故事线索参与讨论

(一)小老鼠发现了纽扣

1、看看说说纽扣什么样。(教师归纳:“这是一颗白色的、圆圆的纽扣,纽扣上还有两个小洞,它会是谁的衣服上掉下来的呢?)

2、掉了纽扣的朋友一定很着急,该怎么办呢?

(二)小老鼠去问小狗

1、小老鼠问小狗:“这颗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纽扣不是小狗的。

3、小狗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黄色的,不是白色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纽扣?”

(三)小老鼠去问小兔

1、小老鼠问小兔:“这颗白色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颜色相同,但是形状不同,不是小兔的。

3、小兔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方形的不是圆形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纽扣?

(四)小老鼠去问蟋??

1、小老鼠问蟋蟀:“这颗白色圆形的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虽然颜色和形状相同,但是大小不同,不是蟋蟀的。

3、蟋蟀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是一颗小纽扣,不是大纽扣。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大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大纽扣?”

(五)小老鼠去问大象

1、小老鼠问大象:“这颗白色圆形大纽扣是你掉的吗?”

2、虽然颜色、形状和大小相同,但是洞孔不同,不是大象的。

3、大象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上有四个钮洞不是两个钮洞。谢谢你!”

三、归纳提升,破解悬念

1、动物们都愿意帮助小老鼠一起去找纽扣的失主。

2、共同描述纽扣的特征:“白色、圆形、大大的,中间有两个小纽洞。”

3、大家正在寻找时,发现小老鼠妈妈的衣服上少了一颗纽扣。

4、共同比对,重复特征,发现这颗纽扣正是小老鼠妈妈掉落的纽扣。

四、操作尝试,迁移运用

1、小老鼠想:我的朋友们都掉了纽扣,让我再来帮助他们找回纽扣吧。

2、运用操作材料进行匹配。

3、看看说说:动物们都找回自己的纽扣了吗?

一颗纽扣小班教案篇5

小班阅读活动:《一颗纽扣》

活动目标:

1、能有序观察图画书,大胆表述阅读信息。

2、通过阅读图画书,简单了解书中故事的情节——小老鼠寻找纽扣的主人,并知道这是一件好事。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学前儿童分级阅读能力培养用书一级《一颗纽扣》人手一册和ppt,黑色圆形纽扣图卡一张。

知识准备:已开展了阅读封面和第2—9页的活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点击ppt,出现小老鼠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二、教师点击ppt引导幼儿有序观察画面,大胆表述阅读信息,了解故事情节。

1、点击ppt观察第10-11页。

——小老鼠手里拿着纽扣,好像在说什么?

——师幼模仿小老鼠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这是你的纽扣吗?

——“你觉得小松鼠会怎样回答?”。

——幼儿自由讲述。

——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松鼠的回答。

师:原来小松鼠的纽扣是它爱吃的栗子做成的呀,那这颗纽扣是谁的呢,让我们继续陪着小老鼠寻找纽扣的主人吧。

2、点击ppt观察第12-13页。

—— “你看到了什么?”

——老师看到图画上有个地方有点奇怪,小老鼠怎么是倒着的?

——小老鼠手里拿着纽扣,好像在说什么?

——你觉得青蛙会怎样回答?

3、点击ppt观察第14-15页。

——“你看到了什么?”

——它为什么要坐在大象的鼻子上和大象说话?

——小老鼠手里拿着纽扣,好像在说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问问大象。

——你觉得大象会怎样回答?

4、点击ppt观察第16-17页。

——“你看到了什么?”

——观察蟋蟀。让我们仔细来看看它的纽扣。点击ppt,放大蟋蟀的纽扣让幼儿观察。

三、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在图画书中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完整阅读讲述。

活动反思:

一、要抓准阅读活动的目标定位。

在试教过程中,针对10—17页画面的阅读也走了很多弯路。教师过多的关注到画面中的细节,每页阅读时的提问太繁琐,将主要内容聚焦到画面动物位置的比较,大小的比较,从而将画面真正要表达的语言信息给弱化了,本次活动注意了以画面传递的语言信息为主,关注画面本身特点为辅的方式,较好的把握了目标。

二、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阅读,为幼儿阅读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环氛围。

教师在组织活动当中,始终关注到每一个幼儿,能与幼儿进行有效地互动,并积极引发幼儿之间,幼儿与图画书之间的互动,活动气氛轻松,愉快。教师语言精练有感染力。善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注意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使每一个幼儿都在这次阅读活动中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本次活动教师打破了一读到底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教师引导阅读前大部分与幼儿自主阅读发现最后答案相结合,体现了教师对阅读活动教学的深刻领会。

通过ppt与图画书的结合,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阅读中,丰富了小班阅读活动的形式。

把简单的阅读置入游戏的情景当中:教师与幼儿一起陪着小老鼠一起去寻找纽扣的主人,形成阅读的一根主线贯穿起整个阅读活动。

一颗纽扣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按钮口的特征(颜色、大小、纽扣上的洞洞的数量等)进行配对。

2、乐意帮助别人,感受帮助小动物找到纽扣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ppt、塑封的小动物、塑封纽扣、草地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这是什么?有几颗纽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一颗纽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观看ppt

1、观看ppt1提问:这颗纽扣是什么样的?

小结:小老鼠捡到了一颗白白的、圆圆的、上面有4颗洞洞的纽扣。

2、观看ppt2提问:

(1)这颗纽扣是小狗丢的吗?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小狗的纽扣是红色的,小老鼠的纽扣是白色的,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所以不是小狗丢的。

3、观看ppt3提问:猜猜小兔会怎么说?

小结:小兔的纽扣是三角形的,小老鼠的纽扣是圆形的,它们的形状不一样,所以不是小兔丢的。

4、观看ppt4提问:

(1)小老鼠会怎么问呢?

(2)如果你是小松鼠会怎么回答?

小结:小松鼠的纽扣上有5个洞洞,小老鼠的纽扣上只有4个洞洞,它们的洞洞不是一样多,所以不是小松鼠丢的。

5、观看ppt5提问:小朋友想一想,这颗纽扣是小蚂蚁丢的吗?为什么?

小结:小蚂蚁的纽扣小,小老鼠的纽扣大,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也不是小蚂蚁丢的。

6、观看ppt6提问:

(1)它会怎么问妈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老鼠的话。

(2)这颗纽扣是妈妈丢的吗?为什么?

小结:妈妈的纽扣和小老鼠的纽扣都是白白的,圆圆的,上面有4个洞洞,大小也是一样的。

7、观看ppt7

三幼儿操作

1、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找到纽扣,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每人抱一个小动物,在草地上找到相应的纽扣并贴在小动物身上。

3、交流分享,并验证。

小结:你们也是爱动脑筋又会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反思总结:

倡导孩子的自主学习是当前课改的主流方向,因此,整个活动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由于活动的情景性比较强,幼儿们在整个活动中都很投入孩子们很喜欢故事的内容,能跟着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有积极表现的欲望。多媒体辅助法等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仔细的观察图片内容,帮助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又通过白板课件,增添活动的乐趣。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