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类的作文通用7篇

时间:2025-06-15 作者:pUssy

只有通过真实的情感,才能让作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通过不断的写作文,我们可以提升对生活的敏锐感悟,捕捉瞬间的美好,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类的作文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类的作文通用7篇

数学类的作文篇1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陈老师,抱起那一叠可恶的作业本,刚出办公室门,迎接我的是一阵阵嘈杂的讲话声。

顺着声音望去,唉,他们怎么又开始讲话了,都说过多少次了。我怒火中烧,走进教室才好一点。可还有很多人在讲,于是我拿起尺子敲了几下讲桌,大声讲道:上课!。可是他们讲话声盖过了我的声音,我更火了,又敲了几下桌子,全班这才安静下来。这节课清作业,组长来发作业本。我顺便又补充了一句:你看看你们做的像什么话,全班46人只有几个人对啊?说着便把那一叠本子往旁边一扔,快发!组长们就慢慢吞吞地走过来,把作业本发了。

没安静一会儿全班又炸开了锅,三五成群、五六一组地开始讲起话来,我心想:这都到什么程度了啊,提醒一次讲一次,提醒一次讲一次。好啊,想讲就讲啊,到时候学习差可别怪我!

杨澈你给我过来!噢只见他吊儿郎当地站了起来,两三步并作一步跳了过来,两手插袋谄媚地对我,还特意扯着嗓子问:怎么了?你看看你,这题不写,这题也不写,这题还是不写,什么意思?他放下他那鬼样子,理直气壮地说:不会。我十分生气,五官扭成一团,说道:不会是吧,去问别人。别告诉我你根本就没上网课,别问我怎么做,我已经教不了你了。他就拿起作业本一点都不在乎的`,回到座位上玩起笔来。听着教室里使我无可忍耐的废话,只好使出一个大招:告家长!于是我便叫数学课代表到讲台上把说话的人记在黑板上,待会我发群里。果然这招好用多了,全班瞬间鸦雀无声,我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实这可不是我想要成为的老师,假如我是老师,我会让孩子们都喜欢上数学,要有肯钻研的心,只有这样孩子的成绩才会提高。其次,就是要良好的纪律与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当然要保持严格的纪律,可如果还有同学吵吵闹闹,那么我就会严加控制。另外每天,全班同学基本计算都要求掌握,每天都要练计算,就像练功一样,数量不多,每天一篇。

假如我是老师,我会让学生学习成绩更上10层楼。

数学类的作文篇2

周末,我和妈妈去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菜场里的人真多!我和妈妈买完菜又来到了水果摊位。妈妈问:“核桃怎么卖?”老板爽快地说:“一斤12元。”“那给我来一斤吧”。斤是什么?我心里突然好奇起来。老板麻利地拿起包装袋,装了一些核桃放在秤上称了称,妈妈付了钱,随手就把袋子递给我。“好重啊!”我大声说。妈妈微笑道,“这些核桃大概是一斤多,你感受一下一斤的.重量。”“一斤?”我疑惑地问道。“是的,一斤等于500克,一斤等于十两。”妈妈随即又问道,“那么一两等于多少克呢?”我想了想,一斤=500克=10两,10两=500克,那一两就是500÷10=50(克)吧。“50克!”我信心满满地回答。“对了!”妈妈边走边说,“妈妈买核桃花了15元,一斤核桃12元,那妈妈大概买了几斤几两?”我心理默默地计算了一下,“一斤三两吧?”“差不多,你真棒!”妈妈高兴地说。

回来的路上,妈妈又给我讲了两个关于“斤两”的成语。古代旧制,一斤等于16两,半斤就是八两,因此成语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斤衍生的寓意还有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琐细的小事或无足轻重的利害得失。听完之后,我顿时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不仅仅是数字的天堂,斤两本来是重量单位,但其中还隐含着人们在生活中的哲理,原来数学是这么有趣啊!

数学类的作文篇3

今天中午,我在家看中国地图,爸爸问我:“从北京到上海,你知道走哪条铁路吗?”我回答道:“走京沪线。”爸爸又问:“那你知道京沪线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吗?你能通过地图把它量出来吗?”

看着地图上弯弯曲曲的线路,我有点犯难了,该怎么量呢?我先用尺子试了一下,不行,弯曲的地方不好计算;我又改用绳子,太粗了,不够准确;这时,看到妈妈在缝衣服,有了,就用棉线,我和爸爸一起量了起来。先把棉线沿着京沪铁路线摆放好,把多余的部分剪掉,用尺子量出这一段棉线的长度为15厘米,爸爸说:“这时我们要看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我看了一下是1:9000000”,按照这个比例我算出京沪线的长度为1350千米,为了检验我们量得是否准确,我又上网查了一下数据,京沪线实际长度为1463千米。我问爸爸,怎么两组数据不一样呢?爸爸说:“我们已经量得比较准确了,有一点误差属正常,毕竟我们是用棉线在地图上量的嘛。”

数学类的作文篇4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我眼中,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在我的数学启蒙老师郑征的灵活教导下,我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

其实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与数学息息相关。例如:你去文具店买6本练习本,每本5角钱,一共要用多少钱?42位师生去游乐场游玩,门票每人5元,带300元够不够?家里要装修估算要用多少块儿瓷砖?

我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就学会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测量身高。我给自己量的身高是146厘米,也可用学过的小数的知识表示为1.46米。我还给爸爸、妈妈量身高,分别量出的数据为175厘米(或1.75米)和165厘米(或1.65米)。我还通过测量我的一步长度,学会了用步子大致估算户外某个运动场的面积。长=一步长度(0.4米)×步数,宽=一步长度(0.4米)×步数,运动场的面积=长×宽。看到家里的正方形地板砖,我也用尺子量出了它的边长是80厘米。我很快算出一块地板砖的面积就是80厘米×80厘米=6400平方厘米,而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所以6400平方厘米=0.64平方米。我的卧室一共铺了16块,那面积就可表示为0.64平方米×16=10.24平方米。

通过实际动手测量、计算,加深了我对米、厘米以及小数和面积的理解,巩固了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己身高的测量,感受到了自己成长的快乐。

我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得太紧密了。我知道只有学好数学,才能更好地让数学真正地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数学王国的奇妙和乐趣吧!

数学类的作文篇5

“嘿,知道不?张老师明天下午两节课后开会,不能留人啦!”“真的?”“不骗你,骗你是王八!”“太棒了!”要提起张老师,啧!太让人害怕了,再一提下午或中午要留人都哆哆嗦嗦的。唉!没办法,命中注定我们五六班这个淘气顽皮加小小的暴力侵向班级要被她制住啊!不信?哼!那让我来说说吧!

我想想,就说昨天那件事吧!在张老师踏进这个班的前一秒,这里还是吵吵闹闹杂乱无章的。但她一进来就立马安静了。“现在把书翻到66页,一会咱们来默写第三单元概念,错了别想走。”妈呀一听这声调死神都得让张老师吓死,更别说我们了。没法,背吧!“好,放下书默写吧!一,约数和倍数是什么?二,质数是什么?三。”天哪,老师你都会,干嘛问我们这些无知幼儿呀?苍天呀大地呀你们就忍心看着我们吃不了饭,睡不了觉吗?可怜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多么鲜艳多么娇嫩呀!可是就要因为被老师留下而吃不到午饭啦!完了,写吧,我写完了一道又一道,交了上去。心里默默祈祷别死的太惨,“恩,不错,全对。努力!”我拧了一下自己痛呀痛!真的真的没做梦呵,天那么蓝,花那么鲜,同学那么美,感觉飞起来了,但还是有同学遇难,默哀默哀......

这就是一堂数学课,够严肃,够悲伤吧,千万别来我们班上数学课呦!否则你会死的很难看!

数学类的作文篇6

今天,我和妈妈在妈妈午休的时候成了园丁。

我们拿到工具开始工作。我们在家里拔了花呗里的杂草,但是当我兴致很高的时候,我妈故意试探我:“如果我拔的这种小杂草是整个花呗杂草数的1/12,我一次能拔两个,那么花呗里的杂草总数是多少?”我要拔多少次?”“你有15棵野草,15乘以12等于。嗯。等于180。180除以2等于…等于90。答:花呗杂草180株,需要拔90次。“等我解决完这个问题,我妈看了看表说,哇!时间太多了,所以我们顺便在树周围拿了一些砖,以防树下的土滚落下来。这时,“狡猾”的妈妈又问了一遍问题:“如果每棵树需要9块砖,那么就有一片森林,里面全是树,横排7棵树,竖排11棵树。如果这个森林想用砖把所有的树围起来,这个森林需要多少砖?”“7乘以11等于77,77乘以9等于……等于693。答:这片森林需要693块砖。”母亲听到答案时满意地笑了。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妈妈该上班了,我该写作业了…

数学类的作文篇7

三年级一班有学生56名,经过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班有学生56名,经过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个别学生知识的掌握较差,有些学生现在还是不会阅读课本,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二、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1.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初步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4.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其他的经验和总结:

1、运用恰当的教具、学具。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知识。直观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声、像、色,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具和学具的选用是否恰当,对于学生获取知识的影响,体现的很明显。让学生用学具盆中的数字卡片摆出算式,比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结果要方便,而且组成一个数时,更能显示“摆”的优越性,注重微机在课堂中的使用,用各种有趣的动画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效果。

2、数学课上,强化了知识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结合事例和史料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的教育,如: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任何一个数学家的成功后面都包含着他的辛勤汗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在上学期我注意了课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在数学课中感到新颖有趣。并得到成功的满足,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生乐在其中,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了学生的意志力,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3、挖掘数学中知识美的因素,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知识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比例的技巧美,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的规律,收到了良好效果。

4、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兴趣的目的,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游戏都有浓厚的兴趣。例如:扑克、幻方、火柴等都可纳入数学游戏中,学生在玩中学,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很善于动脑。

5、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立足实际,面向未来,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