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科学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应对课堂中的各种挑战,教案的编写需要时间的积累与经验的总结,是教师不断探索的过程,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橡皮泥课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橡皮泥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掌握小蝌蚪的形态特征。
2、能画出自己想象的小蝌蚪游动的情景。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蝌蚪和青蛙
2、水粉颜料、画纸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小蝌蚪,并引起幼儿的回忆。
1.春天到了,池塘里又出现了一群可爱的小精灵,他们长着圆圆的脑袋,身穿黑颜色的衣服,留着一条短短的小尾巴,悠闲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小朋友来猜一猜它们是谁啊?
2.出示小蝌蚪的`生活环境。(小蝌蚪)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呀?你知道小蝌蚪游动时尾巴是怎么样的?(扭来扭去,弯弯扭扭)请幼儿用肢体动作学一学。
二、教师边讲边示范,幼儿练习。
1、今天我们用手指头来画小蝌蚪,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
2、教师示范画小蝌蚪过程:伸出食指沾一下颜料,点到画纸上;抬起手指头用指尖轻轻地拖出一条尾巴;出现了一条红颜色的小蝌蚪;再出现一条蓝颜色的小蝌蚪。要求:换颜色时手指头要用抹布擦一下;伸出手指头沾颜料;点在画纸上;用指尖轻轻拖出尾巴。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结束
1、小朋友画的小蝌蚪在快乐的游戏呢,小蝌蚪们可高兴啦。
2、趣味练习:蝌蚪变青蛙
3、你们想看一看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吗?请幼儿观看蝌蚪变青蛙。
橡皮泥课教案篇2
目 的 要 求
1、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大胆地为蛋宝宝进行装饰。
2、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与蛋宝宝一起活动带来的快乐。
准 备
1、做好的范例蛋宝宝若干个
2、较浓的各色水粉颜料,彩色纸,彩色橡皮泥、抹布等。
内 容 与 指 导
(一)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快看,谁来了?(蛋宝宝)我们跟蛋宝宝打个招呼吧!刚才,蛋宝宝悄悄地告诉我,它今天想请我们的小朋友来帮个忙。因为,蛋王国里要举行一个很好玩的化装舞会了,可是蛋宝宝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想请我们来帮忙。
(二)教师出示范例,介绍材料及制作方法老师已经给蛋宝宝设计了几套漂亮的衣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教师逐一介绍)。请幼儿说说最喜欢哪一套衣服,是怎么做的?
2、教师重点示范滚画的操作过程:
①拿一个盘子,用毛笔在盘子上画三下,然后把蛋宝宝放在盘子里轻轻的摇动盘子,让颜色自然附在蛋壳上。
②手指点画,用手指在各色颜料中蘸一下,然后在蛋宝宝上作画。
③将彩色的纸撕下来用糨糊贴在蛋宝宝上。
④用彩色的橡皮泥粘贴。
(三)幼儿操作,尝试装饰蛋宝宝。
1、介绍材料,教师鼓励幼儿充分借助这些材料,大胆装饰蛋宝宝。
2、幼儿装饰蛋宝宝,教师巡回指导:
①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装饰蛋宝宝。
②协助能力弱的幼儿参与装饰蛋宝宝。
(四)幼儿作品展示,教师点评。
1、请幼儿将装饰好的蛋宝宝摆在"快乐小舞台"上。
2、互相欣赏交流:你最喜欢哪个蛋宝宝的衣服?你刚才都用什么材料来帮助蛋宝宝装饰的?
(五)活动结束。
橡皮泥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比较橡皮泥球的大小,对橡皮泥进行排序。
2、喜欢玩橡皮泥,感受和橡皮泥球变化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橡皮泥活动的乐趣。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红、黄两色,大小不同橡皮泥团若干个;扭扭棒若干;竹签1根;小垫板12块
核心知识点:比较大小、排序
活动过程:
一、捏泥团,比大小
1、出示2个颜色、大小不同的橡皮泥球
提问: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将橡皮泥搓成圆球,和同伴相互比大小。
儿歌:搓搓搓,变变变,12345,变成一个红团团(黄团团)
和老师比一比,和同伴比一比谁的团团大,谁的团团小
提问:我手上的泥球大小变过吗?和你比就小了,和他比又大了,好奇怪呀。
3、玩泥团
幼儿把一个泥团变成2个大小不同的橡皮泥球。
说说哪个大,哪个小。
二、泥团排排队
1、加个泥团团
拿出一盘泥团团,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两个泥团团一起排排队。
说说你的团团是怎么排队的(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2、泥团变变变
提问:泥团排好队像什么?
在材料盘里选择小配饰,装饰自己的泥团团。
橡皮泥课教案篇4
制作目的: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制作对象:
圣诞老人
制作准备: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火柴棒。
制作过程:
1、取出红色的橡皮泥,然后将其搓成一个红色的大圆球,这是圣诞老人的身体;
2、根据图片的提示,给圣诞老人装上双臂吧,然后,用火柴棒给圣诞老人安装上双腿;
3、用剪刀剪出圣诞老人的双腿,然后,在插好的橡皮泥上,给老人穿上双靴;
4、取黄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大圆球,然后,将其捏成一个一头尖细,一头滚圆的大袋子吧;
5、再给圣诞老人捏一个慈祥的头;
结束语:
孩子们根据上面的图文提示,自己也试着做一个可爱的圣诞老人吧,相信你的作品也将会是栩栩如生。
教学反思:
新纲要中“根据幼儿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指导精神为依据。我通过音乐、谈话、故事等多种方法让幼儿了解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
橡皮泥课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泥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孩子们对玩泥工非常感兴趣。当你给他们一团泥时,他们会很高兴地反复捏着玩,这时幼儿的手指和肌肉便得到了锻炼。“糖葫芦”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物体形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幼儿所熟知的食物之一,根据小班幼儿的泥工表现的特点设计此课题,目的是通过“糖葫芦”这一泥工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氛围中掌握了团泥的技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的思想。
活动目标:
1、感知糖葫芦的形状及颜色。
2、幼儿初步学习团泥的技能,训练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细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橡皮泥
2、一根竹棍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串糖葫芦,引导幼儿观察。
师:宝贝们,你们看吴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呀?
幼:糖葫芦。
师:你看到的糖葫芦长什么样子呀?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
师小结:红红的小果子,上边有甜甜的冰糖,一串一串的就是糖葫芦。
师:宝贝们喜欢吃糖葫芦吗?
幼:喜欢。
(评析:通过出示糖葫芦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让幼儿们仔细观察糖葫芦的形状以及颜色,一下子就调动起幼儿们的积极性。)
二、观看视频: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师:熊大在超市里看到红红的糖葫芦,特别的喜欢,特别想吃。可是熊大不会做,谁来帮帮忙?你会做糖葫芦吗?
幼:不会。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里面的师傅到底是怎么做的?
播放视频,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评析:由于熊大是幼儿们喜欢的一个卡通人物,幼儿们很喜欢,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幼儿们的注意力集中,并初步知道团泥的'基本技能。)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诱人的糖葫芦。
1、教师示范制作糖葫芦。
师:你看到是怎么做的吗?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
师:那吴老师先来试一试,看看做的对不对。
教师示范:我们先取出红色的彩泥,揪下一块,然后双手揉搓成圆形,揉出4到5个小红球。然后把小红球按顺序整齐地穿在竹棍上,当心不要扎到小手。一串好吃的糖葫芦就制作好了。
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小朋友一起跟着教师做一做。
(评析:幼儿幼儿们第一次接触竹棍,所以教师在示范的时候特意强调如何运用竹棍。)
2、幼儿回顾制作糖葫芦的过程。
师:吴老师的糖葫芦做好了,做的对不对?
幼:对。
师:你喜欢吗?
幼:喜欢。
师:哪个聪明的宝宝来说说看是怎么做的?
师:那你会做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要当心竹棍哟。
3、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通过教师的示范以及幼儿的参与,一起说一说、做一做,初步学习团泥的技能,完善第二个目标。在我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幼儿们非常感兴趣,都想上来试一试,充分融入了本次活动中。)
四、讲评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的糖葫芦做的真棒。老师好喜欢呀!你最喜欢哪一跟?为什么呀?
幼儿自由表述。
(评析:小朋友的想象力很丰富。虽然我展示的是红色的糖葫芦,我们班有些幼儿自己开动脑筋做了彩色的糖葫芦。)
五、活动延伸。
师:我们的糖葫芦做好了,现在就去送给熊大吃吧。熊大看到这么漂亮的糖葫芦,肯定开心极了。
橡皮泥课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
1.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
2.彩泥的色彩搭配。
教学难点:
利用彩泥大胆地造型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图片,彩泥、水彩笔、牙签、铅笔、尺、剪刀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小朋友,看屏幕上都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对,我们今天就里学习用橡皮泥来制作这些。
二、启发讨论
1.拍手歌:彩泥世界快乐多,捏一捏,搓一搓,今天我们来做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植物、动物、人物、风景都可以,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做。
三、教师示范制作,并教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
1.出示材料,并引导学生配色。(以蝴蝶为例)
想一想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来想象。学生说,老师现场制作(头、身子、翅膀、眼睛、触须等),并由学生挑选颜色搭配,(提醒学生制作时需先后再前,先远后近,先下再上,运用捏、搓、揉、压、刻、切、割等方法),做出一个蝴蝶。
2.启发学生想象,利用生活中事物来添加景色
以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请学生配上景色,学生回答,教师从中挑选,依次配上鲜艳的花朵,小草或其它景物等。(添加的景色也可用绘画的方式)
四、交流探究学习
1.师:看了刚才蝴蝶的制作过程,你心里是不是也想玩一玩有趣的彩泥,做一个有趣的动物?植物?人物或者其它的东西呢?(语言激趣)
2.分小组交流讨论:想好了?那就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看看谁的想法最有趣?
五、欣赏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1.欣赏同龄人或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你觉得哪里漂亮?为什么?它运用了哪些方法?颜色有什么特色,是不是跟生活本身是一样的色彩?
2.欣赏中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利用彩泥制作有趣形象,你准备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最漂亮的?
3.集合集体的意见,进行小结:你所设计的造型与色彩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像和创造。色彩搭配要鲜明,对比要强烈,能突出主要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