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需要灵活应变,以便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通过教案的反思,很多人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教学风格,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橡皮泥画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橡皮泥画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 通过捏橡皮泥作文活动,让学生知道描写活动要准确使用动词。
二、 让学生明白,要说清活动过程,不仅要说清动作先后顺序,还要说清每个动作的结果。
三、 指导学生把活动写生动,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动作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布置大家练习捏橡皮泥,捏过的同学举一下手。老师还要求大家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留意一下,我们都用上了哪些动作,留意过吗?那谁来说说,你都用上了哪些动作?
二、指导描述
1、说准确
大家真不简单,说了这么多的动词。不过,要是让你看着别人捏橡皮泥,你能准确地说出他做了哪些动作吗?好,徐老师来捏样东西,看大家能不能把我的动作说准确。(学生说时辨别动词)
小结:大家基本都说对了,其实有的动作还是很容易混淆的,如:切——刻——划,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相信大家都能把动作说准确。
2、说清楚
不过,光把动作说准确了,这还不够,还要把动作说具体,说完整,才能把捏橡波泥的过程说清楚,谁愿意到前面来捏一捏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边捏,一边把捏的过程说清楚。
(1)你想捏个什么?
(2)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并板书表示动作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接着……最后……),如:老师给你加个字好不好?我先……这样听起来更有条理。
如学生“再”字反复重复:a.“再”重复了,我发现你的问题了!你每个动作前都加了先、再这样的词,其实几个连贯的动作可以合用一个词b.你可以换一个词吗?
(3)引导学生把每个动作的结果说清楚了,才显得具体。
小结:我对……的.介绍很满意,他把捏橡皮泥的过程动作说得准确而又完整,用上先、再这些词后,又显得很有条理,真不简单,来,“优秀口才奖”颁给你!(来点掌声)
3、说生动
刚才……的介绍已经很完整了,但如果作文就这样写,你们觉得美吗?怎样才能写得更美呢?动动脑筋,看看是不是跟徐老师想的一样。还有吗?(1、动作前加修饰词 2、颜色说清3、发挥想象,用上打比方。)
谁再到前面来试一试?
(1)刚才大家的建议有没有记住?(2)你准备捏什么?这个好像复杂点,你准备分几步来捏?好,开始吧。
(a)相机从修饰词、结果、想象、好词等方面评价
(b)板书: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c)学生补充,修饰词还可以用什么词(轻轻,小心翼翼)。
(d)大家看,感觉怎样?(生动,可爱,栩栩如生)
能再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吗?(开心,得意洋洋)
小结:……不仅说得具体生动有条理,而且还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真不简单!来,“优秀口才奖”发给你,掌声送她上位。
三、学生练说
1、自由练
瞧她那高兴劲儿,其它同学也别着急,还有机会,下面就请大家学着……的样子,也捏一捏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边捏,一边说过程,要是能把捏的过程说清楚了,说生动了,还能加上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相信“优秀口才奖”正向你招手呢!开始吧!
投影仪相机展示作品,作品要有有代表性,品种、难易各不相同。
2、全班交流
瞧,多可爱,谁来向大家说说你捏的过程,好不好?
大家仔细听,回忆我们前面讲的要求,看他说得怎样,等会儿我们请人来评价。
指名说(中等、优秀各一人),说完组织评价。
你说得很精彩,大家评得也很有水平,相信你下堂课写的时候,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会写得更有韵味,“优秀口才奖”同样属于你!
四、总结:
橡皮泥咱们也捏了,捏的过程也说了,下节课如果让大家写《捏橡皮泥》这篇作文,有问题吗?很好,就像我们刚才说的那样加上开头、结尾就行了。
相信下节课大家一边思考,一边写,一定会写得更精彩!
橡皮泥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分泥、团圆、搓条、压扁、捏揉等泥工技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及表现能力。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一次性盘子人手一只,橡皮泥若干:每张桌上放一只鱼缸(事先用布遮盖),内有蝌蚪、水草、玻璃弹子等:背景图一幅(上面画有一只大青蛙,事先用布遮盖):录音机及录有青蛙叫声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迎春花张开了小嗽叭,小蚂蚁伸伸懒腰,小蜜蜂、小蝴蝶也跳起了舞,你们听,又有谁来了?(录音机传出青蛙的叫声,教师适时掀开背景图上的遮布。)
2、青蛙妈妈的小宝宝是谁?它们来了吗?(幼儿回答后,教师掀开鱼缸上的遮布。)
二、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穿什么衣裳?
2、小蝌蚪长得什么模样?
3、它们游水的姿态是怎么样的?
三、幼儿操作
1、青蛙妈妈想请你们给它的小宝宝塑像。这样吧,我们用橡皮泥来试一试。
2、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请1~2名已做好蝌蚪的幼儿讲述造型的方法和过程。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自己想出了两种方法来做蝌蚪,正面我来介绍一下。第一种方法是取一小团黑色橡皮泥,把它团成圆,然后在圆泥上捏出尾巴,最后把它压在盘子上;第二种方法是取一小团黑色橡皮泥,把它团成圆,再取一点泥,把它搓成长条作尾巴,然后把这两部分连结起来,最后把它压在盘子上。
5、请幼儿参照上述方法继续给蝌蚪塑像。
6、引导幼儿观察鱼缸里除了小蝌蚪,还有什么。(水草和石子)
7、教师出示范例,请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做水草和石子。(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团圆作石子,搓成长条作水草。)
四、讲评
1、以青蛙妈妈的口吻进行讲评:呱呱呱,让妈妈看看,宝宝的塑像像不像。
2、鼓励幼儿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3、将幼儿的作品用双面胶――贴在背景图上,开一个展览会,并请各班幼儿前来参观。
活动反思:
?纲要》在艺术教育要求提到:”提拱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艺术的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发挥主动性是关键,主动性来源于兴趣,幼儿对事物一旦有了兴趣,往往会集中注意,仔细观察事物,感受也就深刻,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特点。如新奇、特别的材料可以提高幼儿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美术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使幼儿通过合作与交流了解他人的感受与经验。
橡皮泥画教案篇3
活动内容:
鱼儿水中游(美术制作)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有参加美术活动的愿望。
2、幼儿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大胆进行制作。
3、练习用手指点画、撕贴、橡皮泥制作等技能
活动准备:
1、彩色手工纸、浆糊、棉签、颜料(红、黄、绿、)、抹布、橡皮泥、
音乐磁带《捉小鱼》、纸制小鱼若干、蓝色大纸5张。
2、在活动室墙壁用蓝色纸布置海水。
活动过程:
一、以音乐《小鱼游》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
1、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表演吧!(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学小鱼游的动作)
2、小朋友游得真好看,(出示小鱼)咦,这边游来了一条鱼宝宝,它怎么了?
二、引导幼儿说说怎样装饰小鱼。
师:鱼宝宝不高兴了,那怎么办呢?请你们帮帮它,可以怎样打扮鱼宝宝呢?
三.教师介绍材料并提出要求:
1、老师给你们准备了颜料,橡皮泥、彩纸、棉签、浆糊(一一出示),请你们用小手打扮鱼宝宝。
2、打扮鱼宝宝时,要用多种颜色才漂亮。
3、打扮时要让鱼宝宝身上很干净、很漂亮,你们自己身上也不要弄脏了,
4、点画时要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马上拿开,注意不把小手弄脏了。
四、幼儿自由分组选择材料创作:
(1)给鱼宝宝点画身上的`花纹
(2)用橡皮泥装饰鱼鳞
(3)撕贴鱼鳞
教师个别指导,重点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引导个别能力强的幼儿选择多种方法创作。
五.幼儿作品展示,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师:请小朋友把打扮好的鱼宝宝送回家(师生共同把鱼宝宝贴在蓝色纸上),请你告诉小朋友你认为哪个鱼宝宝最美。
橡皮泥画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用黏土捏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生动的小泥人。
2、体验原始材料的乐趣,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
教学重点:
欣赏各种风格的民间泥塑,掌握手捏泥人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泥塑造型的夸张、变形等方法制作生动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课题:通过欣赏古代及当地民间泥塑的典型代表作品对泥塑艺术产生感性认识,了解泥塑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
三、讲授新课:
(一)板书课题——《捏泥人》 (二)讨论:
1、中国传统泥塑与民间泥塑的区别是什么?
2、民间泥塑的形象和色彩分别由哪些特征?
3、通过具体形象想表达哪些情感?
4、说一说“说唱俑”的造型、动作、表情变化,什么地方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 (三)讲解: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的独特见解,并从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上对民间泥塑作进一步讲解。
(四)示范:教师简要地运用捏、卷、贴、刻、接等技法,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示范小泥人的制作过程。
(五)学生练习,巡视指导。
1、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练习,可一人捏一个或一组小泥人,也可一小组捏一组各种动态泥人:音乐演唱组、歌舞表演组、体育运动组等组合人物。
2、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学生作品最容易出现的是琐碎,在具体指导学生制作时强化整体感,将头部、身体、四肢揉成一团,然后在特征处加强表现和处理。
(2)学生对泥性不够了解,可通过练泥来解决(如干、湿、黏性、延展性等)
四、课堂小结:
(一)主要通过同学间的'作品展示,谈手捏泥人的感受,谈泥人的造型是否生动有趣,有没有自己的特点,所表现的内涵,是否大胆的发挥,自己是否可再改进。 (二)教师对每一件展示的作品都加以鼓励。布置作业学生捏小泥人
以上就是美术四年级说课稿捏泥人全部内容供家长参考,祝能够进入是适合的学校!
橡皮泥画教案篇5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
1.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
2.彩泥的色彩搭配。
教学难点:
利用彩泥大胆地造型
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图片,彩泥、水彩笔、牙签、铅笔、尺、剪刀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小朋友,看屏幕上都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对,我们今天就里学习用橡皮泥来制作这些。
二、启发讨论
1.拍手歌:彩泥世界快乐多,捏一捏,搓一搓,今天我们来做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小结:植物、动物、人物、风景都可以,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做。
三、教师示范制作,并教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
1.出示材料,并引导学生配色。(以蝴蝶为例)
想一想蝴蝶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来想象。学生说,老师现场制作(头、身子、翅膀、眼睛、触须等),并由学生挑选颜色搭配,(提醒学生制作时需先后再前,先远后近,先下再上,运用捏、搓、揉、压、刻、切、割等方法),做出一个蝴蝶。
2.启发学生想象,利用生活中事物来添加景色
以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请学生配上景色,学生回答,教师从中挑选,依次配上鲜艳的花朵,小草或其它景物等。(添加的景色也可用绘画的方式)
四、交流探究学习
1.师:看了刚才蝴蝶的制作过程,你心里是不是也想玩一玩有趣的彩泥,做一个有趣的动物?植物?人物或者其它的东西呢?(语言激趣)
2.分小组交流讨论:想好了?那就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看看谁的想法最有趣?
五、欣赏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1.欣赏同龄人或艺术家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你觉得哪里漂亮?为什么?它运用了哪些方法?颜色有什么特色,是不是跟生活本身是一样的色彩?
2.欣赏中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利用彩泥制作有趣形象,你准备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最漂亮的?
3.集合集体的意见,进行小结:你所设计的造型与色彩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像和创造。色彩搭配要鲜明,对比要强烈,能突出主要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