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周密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确保每一节课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在教案中要明确每节课的知识要点和学生可能的困惑之处,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学2的减法教案优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2的减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掌握口算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初步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及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2、 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教学用凑十法计算加法和利用加法计算减法打下基础。
3、 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十加几及相应减法。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计算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9。
2个十是( )。
2、 易老师带来了一些花,奖给表现好的小朋友。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这些算式中哪些已经学过了,哪些还没有学?
(学生分类)8+1 10+1 2+6 7-3 8+10 11-10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新知教学
1、 实物出示实物出示一捆小棒和三根小棒。
看到这幅图你能列出四个算式吗?动笔写一写。
汇报:10+3=13 3+10=13
13-10=3 13-3=10
观察思考:这些算式的`计算有什么特点?
小结:10加几就得十几,十几减10得几,十几减几得10.
2、 拨数。
学生齐声介绍计数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拨几颗珠子就是表示几个一,十位拨几课珠子就表示几个十。
10+5= 18-10= 6+10= 17-7= 11+3= 14-2=
3、 介绍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3 + 10 = 13 13 - 3 = 10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三、巩固练习。
1、 听写算式。
被减数是16,减数是10,差是几?
一个加数是12,另一个加数是4,和是几?
一个加数是10,和是18,另一个加数是几?
差是3,被减数和减数可能是几?
一个加数是 ,另一个加数是 ,和是 。
2、 在○里填>、<或=。
10+3○12 13-10○3
5+10○18 11+2○14
四、 总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1、师生对口令。
2、数学游戏p90.
数学2的减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前面的'减法学得好不好?
(出示口算卡片)11—5= 36—4= 29—3= 16—8= 12—4= 13—6=。
学生根据口算卡片很快地说出结果。
教师:看来前面的知识我们学得不错!今天我们要在这些基础上继续学习减法。
板书(减法)。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出示改编后的例1情景图。
教师:在体育课上,小红到王老师那儿领乒乓球,小红在领乒乓球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可以知道老师那儿一共有38个乒乓球,小红要领6个乒乓球,提出数学问题是:还剩下多少个乒乓球?
教师:这个数学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学生:38-6。
教师板书这个算式在黑板上。
教师:同学们会算38-6吗?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个位上8—6=2,再加上30就是32。
教师:在前面我们知道了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这次学习中也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如果老师没有38个乒乓球,只有32个,又该怎么列式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还剩多少个乒乓球?
学生:32-6。
教师板书(32-6)在黑板上。
教师:比较38-6和32-6这两个算式,它们有哪儿不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说出:38-6个位上的数够减,32-6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教师:像这种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减法,我们把它叫做退位减法。
教师边说边补充完整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师:32—6也要用被减数个位上的2去减6吗?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是的,因为是减去6个一,所以要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去减6。
教师:但是在计算用32个位上的数去减6时,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这次用个位上的2去减6时不够减。
教师:是呀,不够减时该怎么办呢?让我们还是借助小棒来帮助我们思考吧!
要求学生先摆出32(即3捆零2根),然后同桌商量着从中减去6根。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教师不加任何提示,以充分体现放手。教师注意行间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摆法,最后全班汇报。
教师:从32根小棒中减去6根小棒后还剩下多少根小棒?
学生:还剩下26根。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回答:2根小棒减6根小棒不够减,可以打开其中的一捆小棒,这样就有12根零的小棒了,用12根小棒减去6根小棒还剩6根小棒,和刚才剩下的2捆小棒合起来,还剩26根小棒。
多媒体课件随学生回答一一演示。
教师:是呀,在遇到个位上的数相减不够减时,我们要拿打开一捆小棒,打开的这一捆小棒由原来的1个十变成了现在的10个一,这叫做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在十位上退1作10,再减。
多媒体随教师的讲解演示退1作10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地方表现了退1作10的过程。
教师:这种算法具体在竖式上是怎么表示的呢?
多媒体课件在小棒图旁边出现竖式,教师也在黑板上板书竖式。
教师:退1作10,首先要考虑退,在哪一位上退,向十位借的这个1应不应该作个记号,作个什么记号?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十位上打一个点表示退1。
教师:然后怎么想呢?
学生:这一个10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12—6=6。在竖式的个位上写6。
教师:然后呢?
学生:在算十位上的数的时候,要注意还1。
教师:这个计算过程我们结合小棒演示图来理解就更直观了。
多媒体课件演示小棒图和竖式图。
(1)打开一捆小棒的同时在竖式十位上打一个小圆点退1;
(2)演示12根小棒去掉6根还剩6根的同时竖式上面计算12—6=6,在竖式的个位上写6;
(3)十位上的两捆小棒闪动同时演示十位上的2落在十位的得数上。
教师:通过我们刚才的探讨,你发现做这类减法时,在计算方法上和前面学习的减法在哪些地方不一样?
学生:这种减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个位不够减,要在十位上退1作10再减,但是在计算十位上时,要注意减去这退掉的一个十。
教师:是呀,在做这类退位减法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这句话:个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教师板书这句话。
教师:这道题除了这样算,还有没有别的算法呢?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如:可以先用退位的10减去6得4,再把4和原来被减数个位上的2相加,这样个位就得6,十位上被退1后还剩下2,所以合起来就是26。
教师:不管用哪种算法,都涉及一个退位的问题。类似这样的退位减法的题你会做了吗?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50-8。
抽一学生到黑板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用竖式完成,然后集体订正。重点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他计算的过程。
2.教学例2
教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算这类减法了!下面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吧!
多媒体出示例2情景图。
教师:你能根据情景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根据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挑一个板书在黑板上,如:35-7,让学生列出算式后并请他用竖式进行计算。同桌之间再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三、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
四、全课小结
教师:在这节课上,同学们你又学到了什么?在计算退位减法时,我们都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
数学2的减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小数加减法,可以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解释估算的过程。
技能目标: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
情感价值观:
在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体会数的运算的广度,不仅在整数的领域中可以有加减法,在其它数的领域中同样适用。
教学重点:
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克隆技术吗?教师简介克隆技术。20xx年10月29日和31日双双和康康的自体繁殖后代,键键和壮壮 在我国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了。这是键键与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出示情景图和统计表)。对此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学生自主提问,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小数加减法问题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指名列出算式:0.77+0.03 = ?或0.03+0.77=?
二、新知学习
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学过两个小数相加,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生1:
0.77米=77厘米
0.03米=3厘米
77厘米+3厘米=80厘米
也就是0.8米
生2:
0. 7 7
+ 0. 0 3
0.8 0
(4)指导看书。小组讨论:这几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答案是一样的吗?
(5)现在请同学们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6)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第一种算法的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这同样遵循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第二种算法,把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 ,小数末尾的0 在横式中可以省略。
(7)师:刚才在练习小数加法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都有检验的好习惯,而且还有同学会用减法检验。看来这减法老师不教,大家已会了。那老师可得考考大家是不是真会了?
三、试一试:
1.让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演算中用减法演算法)引导学生:
1)计算。
2)反馈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
2.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键键长多少?
1)审题。
2)列式。
3)计算。
4)反馈。
3.壮壮出生的管围比键键长多少?
1.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答案,师总结)
2.相互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3.反省一下自己在计算时是否自觉将小数点对齐。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数学2的减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3.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
2.揭示课题。
(1)提问:猜猜今天我们研究什么?
分数加减法
(2)出示课题:分数加减法
(3)提问:这些算式都一样吗? 你能给它们分类吗?哪一类比较好做?
(4)补充课题:同分母
二、探究新知
1.提问:谁知道它们都等于怎么计算?这节课大家一起来研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出示课本第89页教学例题1。
(1)课件呈现情境图。(见课本第89页)
(2)提出问题。
师:爸爸和妈妈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3)四人小组讨论,学生自主探索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a.你是怎么想的?
b.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4)汇报探索结果。
a.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应该用加法。
b.1/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c.课件显示
d.对于这样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学的?
(5)归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板书: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3.出示课本第90页教学例题2,课件呈现情境图。
师:爸爸和妈妈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1)怎样列式
(2)3/8和1/8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
(3)独立完成计算过程
(4)对于它们的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4.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补充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5.自己随意找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组成一道加法算式或者减法算式,先计算再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和想法。
三、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作业:课本p90做一做1、2题
数学2的减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复习20以内不退位减法,进行口算及列式计算。
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以内不退位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
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学生说数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
1、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搭积木(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1、2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搭积木的游戏吗?(喜欢)
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谁能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3=13 13+2=15
(3)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①“蓝灵鼠”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五块
②后来它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3+2=15
2、出示图3。
师:“蓝灵鼠”又在玩积木了,说说这次它是怎样摆弄的。
生:它从15块积木中拿走了两块。
师:观察得的很仔细,刚才图中是向下的箭头表示加上,现在箭头向上就表示拿走。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15—3
师:怎样计算15—3呢?
生:先用5—3=2,再10+2=12。
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多说说,也可以同桌之间互说,加深算理。
3、出示图4。
指导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填空,集体反馈。
1、现在拿走了2块,剩下左边的1摞正好是10块,所以12-2=10。
2、12可以分成10和2,所以12—2就等于10。
4、观察比较。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四幅图,说说有什么共同点?
①小组合作交流②集体反馈
引导学生找出今天的算式,在计算时都是先进行个位的计算然后在加。
5、观察图片
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一共有14条金鱼,黑金鱼有3条,鱼缸里有多少红条金鱼?
怎样列式?14-3=11(条)
你是怎样算的。交流算法。
6、小结。
我们通过画面,动脑思考帮助“蓝灵鼠”解决了搭积木问题,算出了鱼缸里有多少红条金鱼,你们真聪明。
三、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左边一组的算式,想想它们的联系。
(因为16可以分成10和6,从16里去掉6就剩下10,去掉了10就剩下了6,所以16-6=10,16-10=6。)
(2)出示:l7-3=19-5=
师:说说你怎样算的?
1:17—3,我是这样算的,17可以分成10和7,7先减3等于4,再加上10就等于14。
生2:19—5我也是先用9减去5等于4,再加上10等于14。
(3)找规律。
师:比较17—3=和19— 5=这两个算式,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规律?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被减数多2,减数也多2,而差不变。现在阶段不能要求
学生表述清楚,教师只要他们能体会到算式中各个数的变化即可。)
四、练一练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投影出示练一练第2题。照小猪的样子说算式。
(1)引导学生观察小猪所说的三个算式,弄清图意。
(2)请学生以4人为一个小组,在小组内说说你相到的算式,并由小组长记录。
(3)小组交流反馈。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回答,也可以请做错的同学再来说说怎么算。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怎样计算这样的题目?(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或数的方法进行计算)你还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