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用心,通过反复实践和调整,教师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画小花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画小花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玩迷宫游戏,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2、对迷宫活动感兴趣,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小花猫捕鼠队》、题目卡、铅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导入活动。
教师当火车头开火车,想要坐上火车的幼儿必须回答一道10以内的加减法题,才可以坐上火车,游戏结束时,教师说:“火车到站了,请小朋友下车吧!”
二、教师出示挂图《小花猫捕鼠队》讲述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1、小花猫们要到森林里去干什么?小老鼠藏在什么地方?小花猫怎样才能找到小老鼠?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迷宫,看一看迷宫里面有什么?
3、迷宫入口提示的什么?(必须按得数是8的`路线走,要不然会有危险)
4、请幼儿自己讨论,自主发现迷宫的路线。
5、请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尝试走迷宫。
6、教师与幼儿共同概括,总结出正确的路线。
三、操作活动
请幼儿按要求完成书上的作业,帮迷路的小鸭子送回家。(路线要按照得数是5的方向走,才能安全的回家。)
延伸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游戏玩法:所有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手拉手举起来做山洞状,作山洞的幼儿一起说儿歌: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偷吃米,我们请来小猫咪,捉住老鼠保住米。圈外放上沙包若干,作粮食。选五个小朋友做老鼠,在圈里想办法钻出洞口偷粮食,圈外两名小朋友做猫。被捉到的老鼠就不得回洞了。游戏反复进行。
小班画小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懂得“要想别人对你好,你就先对别人好”的道理。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黄狗和八哥欺负小花猫的原因。
3、幼儿愿意参与讨论活动,愿意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背景图,指偶、课件ppt。
活动过程:
1、出示指偶小花猫,引出故事内容。
师:今天,我们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好!小花猫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可是,小花猫以前可不会交朋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听一个故事就明白了。
2、教师分段讲述故事至“外婆,小黄狗和八哥都欺负我。”
提问:
(1)师:孩子们,外婆听了小花猫的话,她会责怪小黄狗和八哥,还是批评小花猫?如果你们是外婆,你会怎么做?快和小伙伴讨论讨论吧!
(2)组织幼儿讨论,教师参与并倾听。
(3)外婆到底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继续讲故事至结束。提问:
(1)故事的名字?
(2)小花猫交了那几位好朋友?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去跟着小花猫去看看他怎样交朋友的?
4、利用ppt,完整欣赏故事。
5、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1)提问:小花猫遇见了谁?他是怎么样对待小黄狗的?小黄狗怎样对待小花猫的?
(2)小花猫摔倒了,谁笑话他呀?小花猫怎么样对待八哥的?八哥怎样对待小花猫的?
(3)小花猫和外婆告状,外婆是怎样告诉他的`?
(4)小花猫听了外婆的话怎么样做的?小黄狗和八哥原谅他了吗?他们两怎么做的?
(5)小花猫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谁能告诉我,是什么?
(6)你们喜欢小花猫吗?为什么?
小结:听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要想别人对你好,你就先对别人好”的道理。
6、进一步拓展谈话话题。提问:
(1)你们有朋友吗?你是怎样交朋友的?又是怎样对待朋友的?
(2)区角活动和做游戏时,你和朋友是怎样相处的?
7、音乐游戏《找朋友》
小朋友,你们都是懂礼貌的好孩子,那我们一起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附:故事:小花猫交朋友
小花猫去看望外婆。村口大树下躺着一只小黄狗。小花猫“咚?”踢了他一下,小黄狗“汪汪”的叫着,扑向小花猫。小花猫吓得掉头就跑,被树根绊了一下,“扑通”摔了个嘴啃泥。
树上的八哥哈哈大笑。小花猫一肚子火正没处发泄呢,便气呼呼地骂了他一句:“快闭上你的嘴!”八哥也毫不客气地回了他一句:“快闭上你的嘴!”
小花猫委屈得直抹眼泪:“外婆,小黄狗和八哥都欺负我。”
外婆心疼地说:“我的小乖乖,只怪你太不尊重别人了。如果你对别人有礼貌,别人也会对你友好的!”
小花猫听了外婆的话,友好地对小黄狗说:“对不起!”小黄狗笑着说“没关系!”小花猫对八哥说:“朋友,你好!”八哥也对小花猫说:“朋友,你好!”小花猫高兴地说:“外婆,我懂了,要想别人对你好,你就要先对别人好!”
小班画小花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诙谐、有趣的风格。
2、初步了解间奏,能在唱歌的过程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间奏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纸偶(老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兴趣出示纸偶:"吱吱吱,吱吱吱"谁来了?(小老鼠)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只小老鼠长的什么样?
(二)学唱
1.学唱歌曲第一段
(1)谁来说说这只小老鼠长得什么样?(边根据幼儿回答,边出示图谱)念三遍,中间可以请小朋友指图谱
(2)呀!原来这只小老鼠想出来干什么?(偷东西吃)有没有被老鼠发现?(没有)他心里肯定怎么样?(很高兴、很神气)边做动作边唱(3遍)
2、学唱歌曲第二段
(1)小老鼠最怕谁呀?(小花猫)
(2)听到小花猫的叫声小老鼠会怎样?(念三遍)
(3)刚才小老鼠还很神气的,一眨眼功夫却灰溜溜的逃走了,可真滑稽呀!(唱三遍)
(三)初步感受间奏
(1)刚才我们唱了谁和谁的歌?(小老鼠和小花猫)下面我们把俩段连起来唱一唱。
(2)刚才老师除了唱歌还刚什么了?(跳舞)那老师是在唱完什么的时候开始跳舞的呢?
对,这里是给小朋友休息一下,为唱小花猫作准备的,这里小朋友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我们把这一段叫作间奏(幼儿说一边)
(3)全体幼儿齐唱一遍,间奏时小朋友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四)延伸活动
我们一起到草地上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活动反思:
这次音乐活动,我带领幼儿在游戏中带动幼儿学习歌曲,用玩偶表演表现歌曲内容,同时培养了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在游戏中,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特别在道具“老鼠”出现时,环境氛围的`创设达到了非常融洽、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学习唱歌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游戏和歌唱融为一体,老师的引导与幼儿的主动相得益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小班画小花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花的基本组成部分,能够大胆、自信的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花。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能力。
3、体验用水粉涂鸦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小花图片实物小花
学具:绘画纸、颜料盘、颜料、擦手巾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
出示小花(ppt)
这是什么?这是什么花?花可以用来干什么?
整体观察小花以及展开想象
二、观察各种各样小花。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小花?
咦,这个小花是什么样的?看上去像什么?
继续观察各种各样的小花,展开想象
你觉得这个小花像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小花花瓣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想怎么变就怎么变,真有趣!
三、教师示范画
1、教师引导幼儿作画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的颜料,然后用棉花签轻轻的蘸一点红色的颜料,把小花画出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你们想不想也来玩一玩,可有趣了!
2、作画要求
(1)画画先想好,然后轻轻的蘸一点颜料,轻轻的画。
(2)画画时,不要让颜料跑到你的衣服上。
四、幼儿作画
1、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
2、请画好的幼儿说说自己画了什么样的小花。
五、评价
自评:你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小花?
互评: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师评:小朋友的小花画的真有趣啊!下次我们一起再玩哦!
小班画小花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初步感知哄小花猫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2、探索用轻柔的声音与雷公公对话,哄小花猫睡觉。
3、注意与同伴协调一致的朗诵儿歌,体验关爱小花猫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雷公公”(雷声)
2、图片:大花猫。
3、《摇篮曲》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感知哄小花猫睡觉时安静、恬美的氛围。
1、教师怀抱“小花猫”
2、我们的小花猫晚上抓了一夜的老鼠,很辛苦,该睡觉了。
演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二、学习儿歌。
1、幼儿产生请求雷公公不要吵醒小花猫的愿望,引出活动名称。
(1)播放声音:雷声
(2)是什么声音呀?是雷公公在打呼噜呀!都要把我的小花猫吵醒了,
我们一起来请求雷公公轻点打呼噜,好吗?
2、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教师用请求的语调示范朗诵儿歌,然后再对幼儿说
雷公公听到我们的声音了它不再打葫呼噜了,我们再把小花猫哄睡着。
最后,与幼儿一起继续哼唱《摇篮曲》哄小花猫睡觉。
3、幼儿跟诵儿歌。
教师继续放录音,雷声继续,教师号召全体小朋友跟诵儿歌。
“雷公公呼噜打的太响了,没听见,我们再一起说说它吧!”
4、幼儿集体朗诵儿歌。
再次引导幼儿哼唱《摇篮曲》,突然雷声又响起。幼儿自然迁移。
集体朗诵儿歌,注意声音要保持一致。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教师提问,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用轻柔的声音朗诵儿歌与雷公公对话。
“雷公公怎么又打呼噜啦!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样请求它,雷公公会听得舒服,
又不会吵醒小花猫。
三、幼儿人手一只“小花猫”,唱《摇篮曲》,哄其入睡。
1.雷公公它不打呼噜了,还和我们一起哄小花猫睡觉呢!
2.听音乐《摇篮曲》,教师启发幼儿,轻轻将小花猫送到小床上,
让小花猫安静地睡觉,再提醒幼儿轻轻地、有序的离开教室。
附儿歌
?小花猫睡了》
雷公公,雷公公,
请您清点打胡噜。
我的花猫在睡觉,
不要吵醒小花猫。
小班画小花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书的13个生字,能够准确认读。
2.能够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珍珠”“泪滴”指的是露珠,了解露珠这种自然现象及其太阳出来、露珠消失的自然想象。
4.学生学会抓住文中的一些词语来体会理解,如“亮晶晶”、“一串串”、“水灵灵”、“一颗颗”,学会展开联想,并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自学中找到学习记忆生字的方法,牢固掌握生字认读。
2.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求答案。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文中的词语,理解体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积累运用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想像,激发兴趣。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树林里飞来了一群快乐的小鸟。,它们飞来飞去,可热闹了。突然,一只小鸟趴在草丛看得十分认真。你们知道它看见了什么吗?(知道,是露珠;不知道)于是小鸟们议论开了,你们猜:“它们说了写什么呢?”(是珍珠;是水珠;是泪滴;是下雨的雨水)
好,让我们一起去问问小花、小草吧!
二、配乐,老师范读课文。
三、在小鸟的疑问当中,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字吧。
1. 读读课文,你有哪些字不认识,把它画下来吧。
2. 把你不认识的字对照拼音认真拼读,看看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呢?
3.把你自己刚刚学会的生字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说说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小组同学吧。
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当个小老师,给大家讲讲怎样记住生字呢?(给小老师发小印章)
5.检查自学生字的效果:
(1)准确认读。
(2)打炮游戏。
(3)找朋友,连线。
(4)猜字谜。
四、读课文,提出问题:
1.小鸟是怎样问小草和小花的呢?
有感情地读一读。
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亮晶晶”“一串串”“水灵灵”一颗颗”)学生说出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理解.
2.太阳公公出来啦,小露珠又不见了,小鸟们,你们知道小露珠跑到哪里去了呢?
(体会“藏起珍珠”的“藏”,“抹去泪滴”的“抹”)
3.学生欣赏露珠的图片,在看的时候可以用你学习的词语来描述,也可以抒发情感。
4.小鸟们,你们今天认识了小露珠,他们是那么晶莹剔透,闪亮可爱,你想告诉小露珠什么悄悄话呀?
五、学生进行总结;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