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懂礼貌的教案优秀7篇

时间:2024-09-21 作者:pUssy

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前写好教案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秩序,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懂礼貌的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懂礼貌的教案优秀7篇

大班懂礼貌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红绿灯牌子、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图片

2、字卡: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

3、音乐《去郊游》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进场,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出去郊游喽,大家开心吗?

哎呀,这里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二、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1、小朋友们,看看我们坐的队行像什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现在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老师请出两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以及两个行人。

参加游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其他孩子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1)小朋友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

(2)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3)(教师拿出信号灯标志)这是什么?谁能编句儿歌来说说信号灯的作用。(将标志贴在黑板上)

幼儿回答后出示字卡"红灯停,绿灯行"。

(4)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走,要慢慢走,不能乱跑。爸爸妈妈在要牵着爸爸妈妈的手

三、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玩法: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当小司机,过马路时要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大班懂礼貌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听听、念念、做做的过程中,了解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2、尝试用正确的方法穿衣服,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熟悉儿歌,了解穿衣服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穿衣服

教学准备

1、幼儿已掌握领子、袖子、拉链等各部分的名称。

2、每位幼儿都穿均前襟对开、有拉链有领子的衣服,事先请大班的两个孩子幼儿作好准备

3、穿衣的步骤图片4张(分别为儿歌中穿衣服的4个动作)

设计思路

在一日生活中发现,目前大部分的孩子穿衣存在着问题,午睡起床有的穿衣不会穿、有的穿衣动作慢,还有的常常会出现反穿、倒穿的现象,离不开老师和阿姨的帮助,虽然教师一直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可效果不大。要让孩子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刚要》指出“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服。”小班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已经逐渐增强了。因此学习正确的穿衣方法,对孩子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活动,通过儿歌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在听听、念念儿歌的过程中了解穿衣服的正确方法,并在比比谁穿的好的游戏过程中让孩子们通过自主穿衣服,巩固提高穿衣服的方法,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引发兴趣

1、观看大班和小班幼儿穿衣比赛

师:今天请来了大班的小朋友,他要和我们小(1)班的弟弟妹妹进行穿衣服的比赛,我们小朋友来当裁判员,看看谁得第一名

2、讨论:为什么他穿衣服的动作这么快?(方法不一样)

3、请大班的幼儿再次演示,边穿衣服边念儿歌

师:我们请大班的姐姐再给我们表演一遍(边穿边念)原来他是按照儿歌里的顺序穿衣服的,所以这么快。

二、感受交流

1、集体欣赏儿歌(出示图片)

师:刚刚姐姐穿衣服的时候还配上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穿衣服》那我们再来听听《穿衣服》的儿歌是怎么样的?

2、变念儿歌变根据儿歌内容出现相应的图片(出示图片: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3、讨论交流

师:一共有几张图片呢?那我们一张一张看,到底怎么穿呢?谢老师也想学,你们一起帮我看看到底怎样穿衣服?

4、重点交流:

(1)第一张图片捉领子,师:怎么捉领子,领子朝上,两只小手抓住领子,我们一起来捉领子

(2)第二张图片盖房子,师:盖房子,怎么盖呢?盖那里?(肩膀上),我来试试翻个跟头盖在头上,就像盖房子一样

(3)第三张图片小老鼠出洞子,师:小老鼠在哪儿呢?(小朋友的小手就是小老鼠)手伸进袖洞,这个动作象什么呀?(小手象小老鼠,袖洞象老鼠洞)

(4)第三张图片吱扭吱扭上房子,师:怎么上呢?(让小嘴巴闭紧,鼻子往下拉;做朋友,抱一抱,抱得紧紧的,就做了好朋友,这样就吱扭吱扭上房子)

5、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一起变做动作边念儿歌(重复几次)

三、游戏体验

1、鼓励幼儿看步骤边念儿歌边穿衣服,比比谁穿的又快又好

重点引导

2、个别指导教师及时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孩子

四、延伸活动

午睡起床幼儿穿衣服时引导他们要按照儿歌里的穿衣顺序进行

大班懂礼貌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画面内容

2.尝试使用“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重点难点:

理解画面内容,尝试使用“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1.“生活常规”《讲礼貌》。

2.皮球1个

活动过程:

一、根据教学大书画面内容,与配班老师一起进行情景表演。

1.表演时动作、神情和语言要夸张。

二、出示教学大书,逐一讲述画面内容,帮助宝宝理解需要使用礼貌语言的情景。

1.第一幅:丹丹看吉吉怕皮球,他也想玩,就大声的喊道:“吉吉,把皮球给我玩。”可是吉吉好像没有听见,头也不抬的拍着自己的球。

2.第二幅:丹丹看吉吉不理他,想了想觉得自己说的不礼貌,马上丹丹说:“哦,吉吉,请把皮球给我玩一会儿,好吗?”吉吉把球抱起来,送到丹丹手里。丹丹接住球,开心的说:“谢谢你!”

3.第三幅:丹丹把皮球用力扔出去,一不小心皮球跳到吉吉身上,把吉吉弄疼了。丹丹对吉吉说:“啊,对不起!”

4.第四幅:丹丹玩了一会儿,就对吉吉说:“皮球给你玩吧。”

活动结束。

大班懂礼貌的教案篇4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再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注意动作的形象和节奏的合拍。

2.大胆主动的邀请同伴合作表演,学习两两合作分角色表演。

3.体验歌曲中小朋友之间宽容所带来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教学重点:

再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教学难点:

能与同伴合作表演,学习两两合作分角色表演。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课件,幼儿已会记歌词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想做一名懂礼貌的好孩子,那怎样做才是懂礼貌?让幼儿自由发言。

2.引出课题《礼貌歌》。

3.发生练习

1=c――f 2/4

12 34︱5—︱555︱555︱54 32︱

小朋友唱 啦 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 啦啦

1 — ‖

啦 。

二、基本部分

1.放映课件,帮助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引起兴趣。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仔细听后回答问题。

提问

(1)歌曲是几拍子的?

(2)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3.幼儿看挂图一起朗诵歌词。

4.教师教唱歌曲,直到幼儿唱会为止。

5.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教师给与指导。

6.教师帮助幼儿两两分角色表演。

(1)教师和幼儿讨论两两分角色表演的分配方式。

(2)教师引导幼儿商量两两合作表演的角色分配和动作安排。

(3)幼儿主动邀请同伴进行角色表演2-3遍。

7.幼儿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教育幼儿小朋友之间要宽容相处,互相帮助。

2.下课休息。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的节奏型较为复杂、变化较多,特别是弱起节拍,幼儿难得接触,不容易掌握。我一开始以“我昨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谈话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范唱歌曲请幼儿回答歌曲中相应的内容来熟悉歌词,根据幼儿回答我及时画出简图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有了简图,幼儿很快掌握了第一段歌词,但幼儿在掌握附点音符时还有些欠缺,比如“那天我从你门前过”的最后一个字“过”和后面这句中的“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泼”中的“你”总衔接不上。在学习第二段歌词时,我让幼儿说了一些使好朋友和好的方法,幼儿想出的办法不是太多,我还是采用了简图的方式,但第二段中间一句对不起的话的内容掌握的不好,可能与我在之前提问的时候有关。我反思这一环节的失败,可能在我让孩子熟悉这里的歌词的时候只问了互相生气了应该怎样再和好?没有深入引导。于是我换了种教学方法,让幼儿思考:道歉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话?后来幼儿对这句歌词的掌握比较好。再者每次唱到“你”这个歌词,总是唱得很响。为了让孩子能尽快学会歌曲,我在活动当中加插了节奏型的学习环节,带领幼儿学打歌曲中出现的节奏,再配以歌曲中的歌词,一边打节奏一边唱。这样,孩子们既能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熟悉歌词,真是一举两得。

整节活动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较高,声音都很宏亮。通过这节活动幼儿不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幼儿也学会了相互之间的宽容,才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大班懂礼貌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学念儿歌,尝试用表演的方式表演儿歌

活动准备:

故事《不文明小猪》、ppt课件、小动物头饰(小兔、小猫、小猪、小狗)

活动过程:

一、播放录音,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听(播放小动物问好的声音)引导语:谁在说你好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播放ppt,理解故事内容

播放ppt1提问:谁在说你好呢?那小猪说了什么?

小结:小兔跟小猪问好,小猪礼貌的说了你好,真是两个懂礼貌的小朋友,小朋友们要记住,和朋友见面的时候要相互问好。

播放ppt2提问:小朋友们,放学回家的时候,我们应该说什么呢?来看看丁丁是怎么说的。

小结:放学的时候丁丁招手和老师说再见,真是个礼貌的小朋友,我们在告别的时候也要像丁丁学习,记得招手说再见。

播放ppt3提问:小朋友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让我们来看看小狗是怎么做的`?

小结;小狗的衣服被风吹在了屋顶上,小狗很着急,这时小猫出现了,小狗礼貌的说了请帮帮我,小猫爽快的答应了,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解决不了的事情,要学会请人帮助自己。

播放ppt4提问:谁的东西掉了呢?小兔在干什么?小猪说了什么?

小结:粗心的小猪把书掉在了路上,小兔捡起来,还给了小猪,小猪说了声谢谢,小朋友们,在别人帮助你的时候,要和小猪一样,记得说谢谢。

播放ppt5提问:小朋友们,军军在干什么呢?

小结:军军主动给老爷爷让座,还帮小妹妹提东西,真是个尊老爱幼的好孩子。

播放ppt6提问:谁在哭呢?小朋友们觉得小明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最后谁把小丽扶起来的?

小结:小明在操场上把小丽撞倒了,撞倒的小丽哭了,结果小明没有把小丽扶起来,真是个不文明的小朋友,小虎看到了,把小丽扶了起来,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小朋友。

二、欣赏儿歌

1、播放儿歌小朋友,儿歌里都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说说儿歌内容)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总结儿歌内容

2、学念儿歌

3、幼儿跟教师念读儿歌

4、创编动作,表演儿歌

5、情境表演,幼儿表演儿歌内容请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根据儿歌内容进行表演

6、活动结束小朋友们刚刚表演的真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跳舞开心一下吧!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的节奏型较为复杂、变化较多,特别是弱起节拍,幼儿难得接触,不容易掌握。我一开始以“我昨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谈话导入,一下子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范唱歌曲请幼儿回答歌曲中相应的内容来熟悉歌词,根据幼儿回答我及时画出简图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有了简图,幼儿很快掌握了第一段歌词,但幼儿在掌握附点音符时还有些欠缺,比如“那天我从你门前过”的最后一个字“过”和后面这句中的“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泼”中的“你”总衔接不上。在学习第二段歌词时,我让幼儿说了一些使好朋友和好的方法,幼儿想出的办法不是太多,我还是采用了简图的方式,但第二段中间一句对不起的话的内容掌握的不好,可能与我在之前提问的时候有关。我反思这一环节的失败,可能在我让孩子熟悉这里的歌词的时候只问了互相生气了应该怎样再和好?没有深入引导。于是我换了种教学方法,让幼儿思考:道歉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话?后来幼儿对这句歌词的掌握比较好。再者每次唱到“你”这个歌词,总是唱得很响。为了让孩子能尽快学会歌曲,我在活动当中加插了节奏型的学习环节,带领幼儿学打歌曲中出现的节奏,再配以歌曲中的歌词,一边打节奏一边唱。这样,孩子们既能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熟悉歌词,真是一举两得。

整节活动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较高,声音都很宏亮。通过这节活动幼儿不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幼儿也学会了相互之间的宽容,才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大班懂礼貌的教案篇6

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乐意做有礼貌的好宝宝。

2.初步能发清:zao 、shi 、sheng、shuo 等音。

准备:

桌面小娃娃三个,积木若干,搭成一个幼儿园,一个家。

过程:

1.介绍木偶娃娃,引发幼儿模仿学习的兴趣。

·出示木偶娃娃,引导幼儿和木偶娃娃相互问好。

·表演木偶娃娃入园时问好的情境。

·提问:木偶娃娃是怎样问好的?它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小结:木偶娃娃是个有礼貌的小朋友,见到老师或同伴会鞠躬问早、问好,下午回家会向老师、同伴说再见。是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2.学习儿歌。

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朗诵儿歌。

·幼儿学习儿歌:练习zao (早)、shi (师)、sheng(声)、shuo(说)的正确发音。

3.尝试表演儿歌。

·能根据儿歌内容大胆地想像动作表演。

建议:

1.应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平舌音和翘舌音。

2.教师要特别关注个别幼儿的发音。

评价:

1.愿意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2.在日常生活中能发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附) 儿歌

好宝宝有礼貌

好宝宝,有礼貌, 好宝宝,有礼貌,

看见老师问声早, 看见同伴问声好,

回家会把手儿招, 回家会把手儿招,

“老师,老师再见了。” “xx,xx再见了。”

-------------------------------

教宝宝更有礼貌

看到别人家的宝贝乖巧又有礼貌,你是不是很羡慕?其实自家的宝贝也可以这样啊。想让你家的宝贝更有礼貌不妨从现在开始做起来。

1、宝宝进出家门都要向大人打招呼

回家了,对大人说“回来了”,出门时说“我出去了,爷爷(奶奶)再见”。教会宝宝第一次后,督促宝宝做第二次、第三次,久而久之宝宝的好习惯就养成了。

2、学会一些礼貌用语

宝宝学说话的时候,妈妈就可以教宝宝一些“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并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教会宝宝学会使用这些礼貌用语。

3、对待老人有礼貌

家有老人的话,父母首先要尊敬老人,有了大人的示范和榜样,宝宝才会真正做到有礼貌。

4、良好的行为

一些良好的行为在家就要训练好。大人要训练宝宝说话时不要大声喧哗、说话要清楚,与大人讲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注意倾听。当大人正在谈话时,宝宝不要随便乱插嘴。坐的姿势要端正、站立的时候不能东倒西歪。

5、有客人到家

客人到家,正是妈妈训练宝宝礼貌待客的好机会。客人进门,宝宝甜甜地问声好,将客人领进来,稍大一点的宝宝,妈妈不如放手让他摆摆糖果、放放饮料等等。如果有小朋友的小客人来访大人除了热情招待外,还要让小朋友自己学做小主人,领着小朋友到处看看,拿出心爱的玩具和小客人一起分享。

大班懂礼貌的教案篇7

设计意图:

由于现在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往往唯我独尊,不懂得谦让。本节活动就是结合幼儿社会领域目标——知道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会分享、轮流、谦让,自觉遵守生活常规和游戏规则而设计。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要懂得谦让,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2、让幼儿在实验中感知谦让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广口瓶、带线的乒乓球。

2、视频《小羊过桥》。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视频——《小羊过桥》

提问 :小黑羊和小白羊过桥了吗?他们为什么没有过去呢?(让幼儿带着问题带着反思继续欣赏故事)

二、师幼共同做实验——《闪光的小球》,在游戏中了解谦让的重要性。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闪光的小球》,(教师出示乒乓球,)这个小球为什么闪光呢,小朋友做完游戏就知道了。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1)、把幼儿分成五组,每组一个广口瓶,每人一个拉好线的乒乓球。

(2)每组幼儿听口令,把乒乓球放入和拉出广口瓶,先完成的一组为胜。

2、戏实录:教师喊完口令,每组幼儿都争着抢着把球放入和拉出瓶子,导致有些小组往出拽球时,广口瓶摔倒,有 些小组乒乓球的绳子缠绕在了一起,有些小组好几个球拥堵在瓶口,把瓶子悬了起来。

3、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刚才的游戏环节,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问题呢?(教师把球抛给幼儿,让幼儿在发现问题后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4、幼儿讨论后重新游戏:经过刚才的讨论,幼儿学会了小组分工合作,大家自觉排好了一定的顺序进球和拉球,游戏进行就顺利了很多。

5、教师小结:小朋友第一次游戏时,争着、抢着,球不能顺利进出广口瓶,大家通过想办法,分工后,一个挨一个进球和拉球,就能很快完成游戏。一个挨一个,就是一种游戏规则,就是小朋友之间的谦让,也就是这个游戏为什么叫闪光的小球,它闪着的就是谦让的光。

三、共同探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还需要遵守规则,还需要懂得谦让:

1、幼儿自由讨论:

2、结合课件讲述:

小结:谦让是美德,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互相谦让,懂得遵守规则。

四、情景表演——《小羊过桥》

小羊也通过咱们的活动,知道了应该谦让,看,它们又在小桥上相遇了——幼儿分组表演小白羊和小黑羊,演绎新的小羊谦让过桥的故事。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的实验材新颖、直观,幼儿通过前后两次对比操作,能从中体会到谦让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我还注意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自由讨论,并且自己想办法尝试解决问题 ,把更多学习空间留给了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