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情感的传递,能够让你心中的温暖传达到他人,写作文是思想的探险,带你进入思维的未知领域,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跟音乐有关的作文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跟音乐有关的作文篇1
早就听说音乐喷泉是竹山最美的一处景观,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它的真面目。
沿着堵河二桥,一直往国际大酒店那里走,来到二桥头,我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声,就加快步子赶紧往广场跑去,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伴随着《十星歌》的旋律和闪烁的灯光,各种单体水形相互组合,变换出各种形态,或双向摆动,或如一朵盛开的百合,把夜空装点得绚丽多姿,真是美极了。
不久,广场上又热闹起来了,这次是大家都熟悉的《最炫民族风》,听着让人热血沸腾的节奏,音乐喷泉好像更受欢迎。几十个水柱拔地而起,直冲云霄,真像一只兴奋的雄鹰翱翔在蓝天;又像一颗颗珍珠被冲上了天空。真是一幅神奇又美丽的.画卷啊!
天空此时也跟着兴奋起来,星星眨着眼睛快乐的为它喝彩。音乐喷泉又开始疯狂起来,五光十色的灯光转动着,喷泉也随着音乐的节奏越升越高,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成了一个璀璨耀眼的大舞台,竹山城的掌上明珠。让你心旷神怡,仿佛置身入仙境梦幻之中。多么美丽,多么神奇的音乐喷泉啊!
喷泉的颜色真多。有的喷泉红红的,像一面旗帜;有的喷泉绿绿的,像一片片叶子;有的喷泉黄黄的,像一串串香蕉;还有的颜色说也说不出来,喷泉还在不断变化着。有时候矮矮的像皇冠;有时候高高的像耸入天空的珠帘。有时候所有的泉眼会全部喷水,有时候只有一个在喷。
要走了,音乐喷泉千变万化的造型还在我心中回荡,它那喷射的水流与晶莹的碎珠令我欣喜,我明天还回来观赏!
跟音乐有关的作文篇2
两千多年前,管风琴就已经出现在国外的各个教堂中了,一代一代传下来。终于,我得到了机会,可以去杭州大剧院欣赏这有些神秘的管风琴。
我和爸爸的票是第一排,抬头一看,吃了一惊,管风琴居然那么大,有三排键,还有高高低低的圆形踏脚,墙壁上居然还有数不清的密密麻麻的管子,仔细数了数,竟有110根。
7.30演出准时开始,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沈老师走上了舞台,只见她从容地坐上位置,便开始演奏,婉转的音乐从一根根管子中传出,只见沈老师的手指在键盘间“穿梭”,在杭州爱乐天使合唱团的歌声衬托,管风琴的乐声显得更加神秘,美妙了。
在演奏一首摇篮曲时,沈老师速度放得很慢,我们全都沉浸在这音乐中,不禁闭上了眼睛来用心聆听。管风琴也有速度快的曲子,就拿《康塔塔》这首曲子来说吧!有个乐章速度十分快,沈老师的手在键盘上飞速地弹奏着,脚也在踏板上上上下下地踩着,我看得都眼花缭乱,但技术高超的沈老师一点也不慌张,从容沉稳,没有一点磕磕绊绊,曲终大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虽然时间已经很晚了,大家还是有节奏地鼓掌,请沈老师返场演奏,最后一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茉莉花》,剧场里掌声如雷,听众感谢沈老师的演奏!
管风琴真不愧拥有天籁之音的美称,让我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跟音乐有关的作文篇3
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喜欢游戏,而我喜欢欣赏音乐。
每当我放学回家,打仗一样地吃饭、写作业、洗漱、换睡衣……。当我终于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喜欢调暗灯光,让爸爸打开电子管“发烧”音响,播放一张音乐唱片,优美的音乐弥漫整个房间。
眼前电子管暖暖的、柔和的灯光,散发着一丝浪漫的温馨。音乐的旋律回荡在我的脑海,让我时而漫步在蓝色的多瑙河畔,感受迷雾中潮湿的空气,以及扑面而来的`凉意;时而在月光下穿行林荫之间,追随着那时隐时显得小夜曲,探索它源自何方。
我每天都会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弹奏钢琴,在幼儿园大班我第一次触摸白黑相间的琴键,那一年我五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眼我学习钢琴已经五个年头了。已经通过八级水平等级考试,每当我打开五线谱,手指游走在键盘之上,如同身处在另一个音乐世界,那里有我梦想中追求的一切,有大千世界里所有美好的事物,窗外那轮弯月仿佛已经沉睡。
音乐装饰了我的梦,我爱音乐,乐此不疲。
跟音乐有关的作文篇4
听说我们县城的音乐喷泉开放了,星期六晚上,妈妈带我来到百富广场看音乐喷泉。虽然喷泉还没开始,但周围早已站满了人。
八点钟,音乐准时响起。在场地正中央,一团蓝色的水雾出现了,瞧,多像一盆蓝色的火苗在燃烧!一会儿,音乐转为“辣妹子辣,辣妹子辣……”的歌声,在“火苗”的中央,出现了四股小水柱,像在给谁发暗号,又像在呼唤更多的同伴。
果然,随着音乐的推进,在小水柱猛然消失后,一股巨大的水柱拔地而起,似乎要和旁边高大的广告牌比出个高低。这时,从地下冒出了各种颜色的灯光,把水柱染成了五光十色,好看极了。就在人们“啧啧”赞叹时,一阵阵水雾借着风势飘来荡去,落在了人们的脸上、头发上、身上,如同在仙境一般。我看见有人对着雾气又是抓又是抱,挺有意思的。当凉丝丝、湿润润的雾气向我飘来,我大口地呼吸着,夏日的暑气一下子烟消云散,惬意极了。
一会儿,场地的四角分别喷出两股水柱,射向大水柱,像四个侍卫在向大王敬酒。接着,在场地的外围涌现出许多小水柱,组成一片水墙。小孩子可就不管那么多了,纷纷跑到“水墙”旁戏水、洗手。《辣妹子》越唱越“辣”,越唱越“火”,音乐进入到了高潮!这时,场地中央的大水柱忽高忽低,像在对观众热情招手,两边的喷泉一张一合,像是双手在交叉舞动,又像蝴蝶在扇动着迷人的翅膀,真是妙不可言!大家再也忍不住了,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起照来,有的甚至大声喝起彩来,广场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不知不觉,八点半到了,音乐声越来越小,大水柱渐渐变矮,随之“退出了舞台”,只留下一团水雾在弥漫。音乐声停,水雾就像学了隐身术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剩下一闪一闪的灯光和湿漉漉的场地。
音乐喷泉虽然结束了,但人们还久久沉浸在水雾中,更沉浸在欢乐中……
跟音乐有关的作文篇5
音乐课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急需探索的问题,其中“小学音乐欣赏课”常常出现在各类音乐课堂教学比赛的赛场,但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成功课例并不多。
由于长期教学实践的需要,使我得以针对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从中也感受到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
一、摆脱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
音乐欣赏课就其本身特点而言,应偏重于对作品感性以至理性上的理解。通常情况下,教师们会把着眼点放在对乐曲(或乐器)的深刻分析和理解上,并带出爱国主义等德育方面的教育。这种模式本身没有错,然而面对小学生,这种固有的模式就应被打破。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设计要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小学生好动、好表现,与其静静地感受不如让他们自由、快乐地去寻找、领悟。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绝不能让课程特点束缚住自己创新思想的翅膀。
在设计广东沿海版《编钟、编馨——中华民族的瑰宝》一课时,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如何巧妙地安排编钟古乐欣赏这一环节,能够让编钟古乐真正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因为单纯地欣赏编钟古乐,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闷”的一件事)。
二是怎样设计让孩子们动手、动脑的参与性环节,以激起孩子们对编钟的好奇心。
最终,我将编钟古乐欣赏融入编钟、编馨介绍;编钟网页浏览;编钟拼图游戏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之中,几乎贯穿整堂课,将编钟古乐深深地植入孩子们的心中。
在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能力方面,除设计了编钟网页浏览外,配合对编钟、编馨的认识,还设计了“我是小小制造师”(用自己所想到的材料制造自己的编钟);“洒瓶编钟”即兴演奏以及编钟拼图游戏等。
这节课的设计,从知识点的渗透到活动游戏的目的、效果,无不体现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尤其激发了孩子们探究新事物的欲望,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从这一课例可以看出:欣赏课和唱游课、活动课、综合课一样,孩子们需要活动、需要参与、更需要表现。小学音乐欣赏课绝不能局限于“欣赏”二字,一定要摆脱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孩子们营造亲身体验的环境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如上所述,孩子们上欣赏课时,同样需要参与、需要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们营造亲身体验的环境。
有这样一个倮例: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胡挑夹子》一课中,教师将整个课堂送给了孩子们:教师以情景式教学导入,营造了小女孩克拉拉在圣诞节接受礼物的欢乐场景。在这个场景中,老师是导演,学生是主演。老师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与现场其他情况,随时调控着剧情。无拘无束的孩子们表现欲极强,“闹”成了课堂的新特色,学习也因此而生动有趣。
虽然这节课没有知识传授的闪光点,“闹”的特色也过于浓厚,但课程设计本身还是比较成功的,教师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满足孩子们表演欲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实对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还不是一门知识,而只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因此小学音乐欣赏课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就难有真正的音乐欣赏教学。
三、营造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音乐艺术的这一特质,使音乐教育在发展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这无疑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孩子们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绝好阵地,我们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学方式的创新,要营造出开发学生音乐潜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
柴可夫斯基的《胡挑夹子》一课,教师的创新式教学设计可谓用心良苦。在其情景式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扮演好导演这一角色,更要抓住机会,带动孩子们去创造、体验每一个音乐角色,感受塑造人物的成功感,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出学生的音乐潜能。
?编钟、编馨——中华民族的瑰宝》一课,在开发学生音乐潜能方面,也是提供了大量的创造性教学空间给学生:“我是小小制造师”教学环节,孩子们耳朵听着编钟古乐,眼睛看着多媒体播放的编钟、编馨古乐演奏录像,他们的思想完全被放飞了,有的学生甚至想出要用不同质地的灯炮来制造编钟;“酒瓶编钟即兴演奏”时,为了让孩子们都能体验到创造音乐的乐趣,我将三套自制的“酒瓶编钟”都带到了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为开发孩子们的音乐潜能创造机会。
四、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巧妙运用于教学中
音乐欣赏课,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过聆听去辨别、去感悟、去想象,通过眼睛去发现、去寻找、去进行创造性体验。这种让学生既看得开心又听得过瘾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若运用得巧妙,是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上半年听了一节小学五年级的欣赏课: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例。老师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了多个分段活动,并选用了网上的一段精彩视频,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西洋管弦乐器组中的木管乐器组》一课,知识性和欣赏性都很强,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大了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我同样采用了多媒体电教手段:我将木管乐器组的乐器变成了四兄弟,它们一个一个地出现在电视画面上介绍自己,它们一会儿说,一会儿“唱”,一会儿又拥抱在一起“合唱”,孩子们的眼睛和耳朵都忙坏了。虽然其中的所有语言都是我根据各个乐器的特点而临时录制的,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反而课后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一见到我,就会模仿我的那些声音说出各种乐器的性能特点,可见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影响力之大,我们应该加以充分利用。
人音版的《龟兔赛跑》一课,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大了点。音乐主题不难辨别,但贯穿在整个故事当中,特别是高潮几个主题同时出现时,孩子们就会无所适从。在指导李老师上这一课时,我们想了好多的办法:为龟兔主题分别设计律动,认知不同的节奏型感觉龟兔动作的迅速和缓慢,按早晨、赛跑、庆祝分别设计不同的活动等。目的只有一个:当童话故事用音乐来表达时,孩子们都能听得懂音乐所表达出的故事。
五、以激发孩子音乐兴趣与培养孩子良好态度为基点
新课程标准中说得好: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其基础性并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兴趣的培养,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不能使学生喜爱,不能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那么所谓的“音乐学习”意义何在呢?
中小学音乐教学如此,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更要强调兴趣的培养。前面所举的每一个课例,都是以激发孩子音乐兴趣、培养孩子良好态度为基点的:
学完《编钟、编馨——中华民族的瑰宝》一课后,孩子们纷纷上网查询关于编钟、编馨的资料,很多孩子还设计了音乐手抄报、制作了各种奇特的简易“编钟”相互交流,学习兴趣相当浓厚。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课堂,孩子们不但听懂了音乐,更掌握了单簧管、双簧管、长笛等多种乐器的使用方法和音乐特点。
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和《西洋管弦乐队中的木管乐器组》属于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内容,在激发孩子们的音乐兴趣方面,更要“投其所好”。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欣赏活动中,得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孩子们的兴趣是玩,我们就该把音乐变成好玩的游戏;孩子们的兴趣是看动画片,我们就该把音乐变成好看的动画片,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还有许多方法可以借鉴。不同的艺术形式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通之处,只要有价值,都可以参考。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欣赏活动过程中,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从而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并伴随他们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