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详细的教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教案中的讨论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音乐课《找朋友》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音乐课《找朋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动作。
2.启发幼儿在前奏声中,创编各种亲热动作。
3.鼓励幼儿结伴舞蹈,体验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琴、组织幼儿玩听信号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1.教师帮助幼儿熟悉曲调,学会唱歌.
2.启发幼儿边唱边按歌词做敬礼,握手,拥抱的动作.
3.学习邀请舞《找朋友》
(1)两位教师扮演同桌幼儿,其中一名当邀请者另一名被邀请者.强调在第四小节末找到朋友,面对面站好.
(2)请幼儿与教师共同表演.
(3)组织幼儿集体练习,提醒幼儿在第四小节结束时,两人应面对面站好,并检查,是否全班幼儿都在第四节结束时,找到朋友.
(4)听前奏曲,创编两人一起的亲热动作.提问: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可做那些亲热动作.
(5)集体听前奏曲,做亲热动作,教师及时发现肯定有创新的动作.
(6)在音乐伴奏下,完整的跳邀请舞.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其他活动中主动找朋友一起玩.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环节流畅,基本达到的教学目的。这首歌词本身很好理解,孩子一听就知道唱什么,懂什么意思,如:敬个领、握握手等歌词。对小班孩子来说是有经验的,所以孩子乐意去说、去唱。但是动作方面,小班的孩子只会简单的拍手、走步、握手。在这里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要求,而是找好朋友拥抱一下,孩子们也很给你兴趣。
通过这节活动我吸取了一些经验,但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幼儿学唱歌的这个环节,老师说的太多了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有儿童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导致在找朋友的时候动作有点僵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让幼儿能够体验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音乐课《找朋友》教案篇2
一、导入
1.熟悉音乐,引起学习兴趣。
2.打招呼,相互认识。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是好朋友是吗?现在,给身边的小伙伴互相打个招呼吧!
二、展开
1.出示动物玩偶,引入找朋友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你们喜欢它吗?
你想不想跟它做朋友啊?那怎样做呢?能不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下?
2.启发幼儿自编动作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玩偶表示喜爱。)
3.播放-找朋友
幼儿初步尝试自编动作表演。
4.教师引导示范,进一步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的表演
(1)请幼儿做示范
(2)请幼儿相互交流:你用的是什么动作?
(3)教师表演示范,规范音乐游戏的动作
(4)根据提示,幼儿自由表演,教师跟进指导。
(分组和集体进行表演。)
5.教师引导幼儿拉手转一转,一起成为好朋友。
小结: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都是好朋友,不打不闹。
三、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去院子里做游戏。
音乐课《找朋友》教案篇3
游戏目标:
1、在舞蹈中初步知道邀请舞的规则。
2、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乐趣。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游戏准备:提前学唱歌曲 音乐磁带
游戏过程:
邀请舞:找朋友
前奏:大圆圈,跪地准备。
1-4小节:拍手踏步一拍一次,最后一拍在找到的`好朋友面前站好。
5小节:两人面对面做敬礼状。
6小节:两人相互握手。
7-8小节:两人手拉手转一圈。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环节流畅,基本达到的教学目的。这首歌词本身很好理解,孩子一听就知道唱什么,懂什么意思,如:敬个领、握握手等歌词。对小班孩子来说是有经验的,所以孩子乐意去说、去唱。但是动作方面,小班的孩子只会简单的拍手、走步、握手。在这里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要求,而是找好朋友拥抱一下,孩子们也很给你兴趣。
通过这节活动我吸取了一些经验,但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幼儿学唱歌的这个环节,老师说的太多了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有儿童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导致在找朋友的时候动作有点僵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让幼儿能够体验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音乐课《找朋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撕报纸、传球等游戏,感知欢快乐曲中的延长音,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增强对音乐的敏感度。
2、感受倾听音乐、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报纸、记录纸、笔。
2、教师操作的大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延长音。
1、在《十个小矮人》音乐声中幼儿边唱歌边进教室。
2、欣赏小矮人找朋友的乐曲,初次感受音乐。
3、教师带领幼儿第一次欣赏音乐。i教师:这首曲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小矮人在什么样的音乐声中找好朋友的?
4、听音乐用手指做小矮人在身体上跳舞,延长音时找朋友(呼喊好朋友)。
二、在撕报纸、传纸球、做记录游戏活动中感知延长音的次数和延长音不同的时值。
1、听音乐玩"撕报纸"游戏,自主感知延长音出现的次数,并在"撕"的过程中感受延长音的延续。教师:发现小矮人找了几次朋友?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如果只给你一张旧报纸,你有什么办法?来记录?什么时候撕报纸?一起听音乐试试。
2、听音乐玩"传纸球"游戏,合作完成游戏过程中加深对延长音的理解。
教师:要让纸球有秩序的传,每位小朋友手中都要有一个纸球我们怎么做?(同一个方向,同一时间传)老师唱出乐曲,你们听音乐在小矮人找到朋友后开始传纸球
3、听音乐找一找在每次延长音中小矮人找到了几个好朋友并用符号记录下来。
4、再次玩"传纸球"游戏,听音乐找到好朋友,结束活动。
三、讨论"小矮人开火车"游戏的.玩法。
四、教师带领幼儿第一遍游戏,根据音乐延长音时的节奏来邀请朋友。
五、请一幼儿做火车头,带领大家游戏。
六、感受每次延长音时值的不同。
教师:在刚才传纸球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小矮人找到的朋友一样多吗?
七、教师清唱第一段延长音,帮助幼儿了解小矮人喊到了三个好朋友,并请一幼儿上前在黑板上用短线记录。
八、教师清唱第二段延长音,幼儿自己找出小矮人喊道四个朋友,老师示范记录方式。
九、幼儿倾听音乐,自己记录每次小矮人找到朋友的个数。
十、帮助幼儿检验,分析第三,第四次找到几位朋友。.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音乐课《找朋友》教案篇5
找呀找呀 找呀找
找到一个朋友
敬个礼呀 鞠个躬
笑嘻嘻呀 握握手
大家一起 大家一做朋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熟悉音乐,引起学习兴趣。
2、打招呼,相互认识。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是好朋友是吗?现在,给身边的小伙伴互相打个招呼吧!
二、展开
1、出示动物玩偶,引入找朋友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你们喜欢它吗?
你想不想跟它做朋友啊?那怎样做呢?能不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下?
2、启发幼儿自编动作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玩偶表示喜爱。)
3、播放-找朋友
幼儿初步尝试自编动作表演。
4、教师引导示范,进一步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的表演
(1)请幼儿做示范
(2)请幼儿相互交流:你用的'是什么动作?
(3)教师表演示范,规范音乐游戏的动作
(4)根据提示,幼儿自由表演,教师跟进指导。
(分组和集体进行表演。)
5、教师引导幼儿拉手转一转,一起成为好朋友。
小结: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都是好朋友,不打不闹。
三、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去院子里做游戏。
音乐课《找朋友》教案篇6
1.活动目标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具有初步的音乐节奏感;
感受乐曲的欢快气氛,熟悉2/4节奏。
2.重点与难点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讲述的.是“我”去寻找好朋友共同游戏时走在路上、敲朋友家门的欢愉心情。幼儿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体会情感,表现歌曲的气氛是重点,这首歌曲的难点是熟悉2/4节奏,感受不同的2/4节奏,表现节奏。
3.环境创设及材料准备
(1)录音磁带“找朋友”。
(2)若干圆舞板、铃鼓、串铃、小铃等乐器。
(3)每人一张椅子。
4.设计思路
对中班上期幼儿来说感受乐曲的气氛并表现乐曲并不容易,因此让幼儿在生活中体会和好朋友共同游戏时的开心相当重要。另外2/4节奏的培养只有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感受,幼儿节奏感才能提高。
5.活动流程
(1)角落活动中熟悉乐曲、感受乐曲、欣赏乐曲
“找朋友”游戏,教师请幼儿互相找朋友,每一对朋友中有一名幼儿反坐椅子上以示坐在家里,另一名幼儿念着儿歌“今天天气真正好,去找我的朋友,嘭嘭嘭、嘭嘭嘭嘭来把门儿敲。笃笃笃”边念边敲椅子背,坐在家里的幼儿调皮地模仿敲门声也念“笃笃笃”敲击自己椅子,最后共同一声“嗨”相互灿烂一笑。
说明
“找朋友”游戏一来解决幼儿熟悉歌词,二来帮助幼儿理解好朋友共同游戏时开心、友好的情绪情感。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来玩过。
反复欣赏“找朋友”旋律,熟悉旋律,感受2/4节奏。
“拍拍手”游戏,教师和幼儿做模仿游戏,教师可拍击各种2/4节奏型,让幼儿模仿,更要鼓励幼儿自己拍击不同的节奏型。为提高兴趣,也可借助乐器。
说明
模仿幼拍击各种节奏型是基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幼儿能拍击不同节奏型,此游戏可在角落里延续一段时间,让每个幼儿都来玩过。
注意生活中引导幼儿多感受不同2/4节奏型,如“开开门”“举举手”等等。
(2)集体活动中共同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创编节奏。
老师和幼儿共同游戏,由老师上幼儿家去玩,幼儿反坐椅子以示等在家里,等到老师敲着门“笃笃笃”幼儿调皮地也敲门模仿“笃笃笃”最后互相灿烂一笑“嗨”好朋友见着面。
请一半幼儿去做客,一半幼儿等好朋友来玩。
玩法同前。
请幼儿创编不同2/4节奏型,即:用不同节奏敲门声表现2/4节奏,玩法同前。
说明
在每一环节中游戏均可反复进行,在每环节中教师都要引导幼儿愉悦欢快地表现歌曲,要引导幼儿感受2/4节奏,切准2/4节奏,注意鼓励每一个幼儿大胆表现。
(4)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歌曲,大胆表现创编节奏。
表演角里让每一个幼儿能有机会参加活动,进一步表现歌曲,感受节奏在表演角里可有一个星期左右。
继续在角落里引导幼儿表现不同的节奏型。
可在角落讲评中设“小舞台”让幼儿充分表现,展示自己的创编节奏。
音乐课《找朋友》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完整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间奏。
2、大胆用动作表现歌曲,掌握节奏型x x x x¦x—¦。
3、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找朋友》,大灰狼胸饰。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
1、学习第一段歌曲,初步了解歌曲旋律。
2、熟悉第二段歌曲,练习节奏x x x x¦x—¦。
3、学唱第三段歌曲,大胆用动作表现歌曲。
二、完整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间奏。
1、教师完整示范,了解歌曲间奏。
教师:三层楼的小动物都找到了好朋友。我们把它一起来唱一唱吧!教师:每段唱完以后还有一个敲门的节奏,这是歌曲的间奏,等会儿你们唱的时候不要忘记哦!
2、幼儿学唱歌曲,掌握间奏。
3、个别幼儿演唱歌曲,了解幼儿掌握情况。
教师:这首歌曲你最喜欢唱哪一段?你能来试试吗?
教师:你在演唱时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吗?
三、游戏“找朋友”,遵守游戏规则。
1、和幼儿一起游戏,了解游戏玩法。
教师:我们在3楼都找到好朋友啦,还有4楼没有去呢,想到四楼去吗?
2、再次游戏,提出相关游戏规则。
教师:小朋友逃回去的时候不能碰到小朋友,也不能碰到小椅子。
3、完整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
教师:(出示大灰狼胸饰)等会儿大灰狼挂在谁的'脖子里,谁就是大灰狼了。等小动物敲好门,大灰狼就要去抓小动物啦!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音乐区投放动物头饰,幼儿尝试创编歌曲,进行表演唱。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音乐课《找朋友》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 较熟练地演唱歌曲。
2 初步能根据歌曲内容学跳舞蹈,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大家一起跳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 在《好朋友》音乐伴奏下边唱边按节拍走进活动室。
2. 问答对唱 《在哪里?》,幼儿根据老师唱的内容,用歌声唱出。 (半度上升)。
1 2 3 4 5 6 5 | 3 2 1— ||
我的朋友 在哪里?在 这 里。
3. 新受舞蹈《 找朋友》
(1) 听前奏回忆名称。
(2) 复习歌曲。
(3) 老师边唱边表演两遍,让幼儿掌握舞蹈的顺序。
老师问:唱到哪一句时要找到朋友?怎样让别人知道你找到朋友了?找到朋友怎么办?(介绍自己)教师根据回答的内容出示图片,边讲解指图片唱一遍。
(4) 教舞蹈
①老师在音乐伴奏下完整地示范一遍,让幼儿掌握动作。
“今天我门就来学习跳这个舞蹈,看看这个舞蹈是怎么跳的?
老师问:“找朋友先做什么动作?”(边走边拍手)“找到朋友说了什么?”(说找到了!找到了!我叫xx)“介绍好名字做什么?”(敬个礼握握手)“他们说了什么?”(你是我的好朋友)幼儿说出教师做出。
②老师师示范第二遍。老师问:“老师做了哪些动作?”
③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放慢速度试跳一遍。老师在找到一个好朋友处,提示幼儿用高兴的动作边跳边告诉别人是否找到了,并介绍自己的名字。
④在音乐的伴奏下全班学跳。老师找一个朋友跳 找四个朋友跳 找八个朋友跳逐渐扩大到全班。
⑤全班练习跳两遍,老师用语言提示二遍,帮助哟额掌握舞蹈动作。
找呀 找呀 找呀 找,赶快 站到 朋友 前。
找到 喽! 找到 喽!我 叫 xx
敬个 礼, 握握 手,抱抱 我的 好朋 友,再见!
⑥全班幼儿再跳一遍,老师在找到一个好朋友处,提示检查幼儿是否找到好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
4.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拉着好朋友的手边说:“我们 都是 好朋 友”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