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准备充分,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和挑战,一份实用的教案有助于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吹泡泡游戏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吹泡泡游戏教案篇1
【设计思路】
活动内容取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刚入园孩子还在一片哭声中就对吹泡泡很感兴趣,吹泡泡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看着泡泡在空中飞舞的感觉真好,在孩子已初步适应集体生活的基础上,此活动尝试在户外进行,让孩子接近大自然,通过看、捉、说、念、做一系列活动,使他们能更快的融入到集体中,从而对各活动产生兴趣。
【教案目的】
1、在听听、看看、说说、玩玩中愉快地感知“玩泡泡”一系列快乐情绪。
2、愿意跟着老师和同伴一起“玩”。
【教案准备】
吹泡泡玩具一套、音乐磁带。
【教案流程】
1、欣赏歌曲:
随音乐自由拍拍听听《吹泡泡》的歌曲,体验快乐情绪。
2、吹泡泡:
(1)教师吹泡泡,幼儿捉泡泡。
(2)老师:老师吹出来的.是什么呀?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泡泡多不多?泡泡大不大?泡泡飞到哪里去了?
(3)教师边做动作边念诵儿歌二遍。
(4)幼儿尝试着跟念儿歌、做动作。
3、游戏:
吹泡泡
4、延伸:
宝宝本领真大,以后我们自己来吹大泡泡、小泡泡好吗?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兴趣高,很投入,幼儿能跟着集体一起“玩”——唱歌、念儿歌、做游戏,如有吹出大泡泡的泡泡玩具,对孩子观察大与小效果更好,儿歌还可选择简短二句为妥。
幼儿园吹泡泡游戏教案篇2
游戏目标:
1、培养幼儿与同伴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
2、引导幼儿学会踮脚、下蹲、后跳。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
幼儿一起拉手围圆圈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
一边念儿歌,一边进行游戏,当儿歌念到吹了一个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了一个小泡泡时,幼儿全部向中间靠拢;念到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
附儿歌:
吹吹吹泡泡,吹了一个大泡泡。
吹吹吹泡泡,吹了一个小泡泡。
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更加体验到泡泡不但好玩,而且泡泡更有着更多的本领,幼儿能开心快乐地在游戏中得到了享受与进一步的学习。培养了幼儿的良好倾听的习惯,在师幼的互动中得到了和谐自主的发展。
幼儿园吹泡泡游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
2、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保住自己和关心爱护同伴的能力。
3、通过活动,练习踮脚、蹲跳、后跳。
4、让幼儿体会吹泡泡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与伙伴合作、保护自己和关心爱护同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泡泡水、飞盘、尾巴、皮球、幼儿已有围圆圈进行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1)热身:游戏《石头、剪刀、布》,吹泡泡游戏开场。
(2)集体游戏:刚才玩拍泡泡的游戏好玩吗?你拍到泡泡了吗?泡泡被你拍到后怎么样了?(破掉了,不见了)是吗?那你们还想玩吗?今天,老师还带来另一种泡泡,想知道是什么吗?现在跟老师一起拉起旁边小朋友的手,现在我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变成大泡泡、小泡泡,泡泡飞得高、泡泡飞得低,好玩吗?那现在就让我们的泡泡飞起来吧!转起来念儿歌——吹,吹,吹泡泡,吹了一个大泡泡,吹了一个小泡泡,泡泡飞得高、泡泡飞得低,游戏反复几次。
(3)分散:飞盘、尾巴、纸球。
刚才吹泡泡的游戏好玩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飞盘、尾巴和纸球几种自选游戏。纸球是今天投放的新材料。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哟,今天我们用纸球也可以玩吹泡泡的游戏,你们想来试试吗?纸球游戏规则:教师把纸球放在篮子里,幼儿分散站开,教师嘴里喊着:一、二、三、接着把球用力洒向远处,幼儿跑着去抓泡泡,找到了泡泡再放回篮子,游戏反复进行。
(4)放松。儿歌《吹泡泡》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教育了幼儿热爱大自然,体验了大自然的美丽。
幼儿园吹泡泡游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在玩泡泡的过程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形状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圆的,体验玩泡泡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心形、五角形的吹泡泡工具,已配好的溶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幼儿边听音乐边进入吹满泡泡的活动室。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泡泡乐园。耶!
师:刚才,你们看见了什么?它是怎样的?(看见了圆圆的泡泡)
师:你们喜欢吹泡泡吗?(喜欢)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吹泡泡?师生共体吹泡泡(圆形的玩具)
2,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的吹泡泡玩具,你们看看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老师依次出示吹泡泡玩具)
幼儿: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心形、五角形。
老师:你们猜一猜,用这些玩具吹出的泡泡可能是怎样的?
老师:我们再去吹泡泡,用它们吹出的泡泡跟你们说的到底是一模一样的吗?
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验证)
老师:“真的是这样的吗?”老师压扁其中一个再次提问,“这样的图形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原来啊各种各样形状的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圆的。
3、游戏:吹泡泡
老师:“你们还想不想玩啊?我们到外面去玩,看看泡泡在阳光下面是怎样的?
活动反思
1、这一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
玩泡泡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活动,他们经常吹,喜欢吹。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也富有一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
2、设下疑问,促进幼儿思考。
活动开始,老师便抛出了问题,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重在激发其探究欲望,使幼儿变以往的被动接受成为现在的主动思考。
3、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材料。
这次科学探索活动,我们是分组进行的,每一组都有足够可操作材料,如吹泡泡溶液,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因此促进了每个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去进行探索。
4,教师作支持者、鼓励者、引导者。
在孩子们实际探究过程中,老师大胆放手,没有亲自做示范,也没有老是在一个幼儿旁边转来转去或问一些没有建设性意义的问题。遇到有的孩子想直接从老师这里得到答案时,教师便鼓励他自己反复尝试;遇到有的孩子总也吹不出泡泡时,教师便指导其怎样用工具蘸溶液;遇到有的孩子为新发现而欢呼雀跃,教师也拉着他的手一起笑……教师在这里是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也是一位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
5,不足之处
老师对于空中的泡泡能引导幼儿观察,而忽略了在地毯上的泡泡,由于地毯的粘性作用,泡泡在上面能维持较长的时间,此时,老师可以让孩子观察躺在地上的泡泡都是怎样的,孩子们就能把不同形状的玩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圆的。
幼儿园吹泡泡游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萌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分享、参与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及大胆操作、积极表达的能力。
3、鼓励幼儿在玩中积极探究调制泡泡水的方法,初次尝试记录。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吹过泡泡。
2、材料准备:一瓶调好的泡泡水;水、吹泡泡工具、洗洁精、盐、
洗衣粉、面粉、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肥皂水、
擦手抹布、记录表、粉笔、黑板。录音机、磁带。
3、场地准备:户外草坪。
活动过程:
1、出示调好的泡泡水,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幼儿相互讨论。
“你准备怎样调泡泡水”?
3、幼儿认识各种材料后,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自由探索与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参与指导。
问题:哪些原料能够调出泡泡水呢?
重点指导:(1)启发幼儿认真思考、尝试区分哪些材料能调出泡泡水,并作好记录。激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2)提醒幼儿注意操作卫生,不乱撒泡泡水,不将泡泡水吹至小朋友身上、头上,不争抢工具。
4、幼儿汇报吹泡泡的发现。
讨论:你用哪些原料调出了泡泡水?怎样调的'?你还有什么发现?
5、集体游戏:吹泡泡比赛。
6、活动延伸:幼儿自由在户外吹泡泡,观察泡泡在阳光下的变化。
教学反思:
平时,经常看见公园门口有许多孩子在玩吹泡泡游戏,而他们的年龄大多都在3岁左右,一个个满怀喜悦的追逐泡泡,抓泡泡,比比看谁吹的多等,由此激发了我设计此节课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让孩子在玩中乐,乐中学到更多知识。”而本节课的选材也正是迎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故而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主动、积极、其乐融融的场景,达到了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在于幼儿玩得还不是那么尽兴,考虑到时间关系,教师只好在幼儿兴趣点最高时,终止了游戏,进行小结本次探索活动。通过这点,让我认识到,不要一味的遵循原则,有时候可根据孩子实际课堂情况做以灵活多变的调整,这样又会起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幼儿园吹泡泡游戏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歌唱活动,在歌唱中体验快乐。
2、学唱歌曲,熟悉旋律及歌词,用合适的动作表现小猪憨态可鞠的形象。
3、能通过琴声及教师的'暗示,感受歌唱与间奏相结合的歌曲形式。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1、小猪玩具一个,小猪头饰若干。
2、钢琴、曲谱。
活动过程:
1、实物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小猪玩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你喜欢小猪吗?看看老师手里的这只小猪长的什么样?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猪可爱动作、表情等等。
2、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歌词。
(1)教师弹唱1-2遍,引导幼儿倾听,并用简单的语言说一说听后感受?
(2)教师根据歌词内容提问。
教师:你从歌曲里听到什么?歌曲里的小猪长什么样子?
(3)教师再次轻唱歌曲,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小猪的形象,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
教师:你们能学一学歌曲中小猪的样子吗?
(4)教师带领幼儿边读歌词边做动作。
3、学唱歌曲。
(1)教师教唱歌曲,幼儿学唱。
(2)随钢琴伴奏,带领幼儿完整的演唱歌曲2-3遍。
(3)教师反复弹奏间奏,引导幼儿在间奏处加上身体动作。
4、歌曲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
(2)教师弹奏音乐,幼儿分女生、男生进行歌曲表演。
(3)幼儿听钢琴伴奏,加入动作、表情完整的表演歌曲。
活动延伸:
在娃娃家中放入小猪头饰,供幼儿表演。
幼儿园吹泡泡游戏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踮脚、下蹲等动作。
2、提到幼儿与同伴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1、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手拉手,变成一个“大泡泡”。
2、边说儿歌边根据内容变化“泡泡”大小 。
难点:
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语言描述 “泡泡”的变化形状。
活动准备
1、吹泡泡玩具材料。
2、心理准备:在吹泡泡时细心观察吹出去的泡泡形状、颜色。
3、儿歌 《吹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
泡泡飞高了,泡泡变大了,泡泡吹爆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带幼儿去户外玩吹泡泡游戏。
2、幼儿观察老师吹泡泡的动作,发现泡泡的变化。
(二)游戏活动
1、回忆泡泡的样子,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提问:“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泡泡都去哪了呢?”)
2、师幼一起进行游戏,边说儿歌边做游戏。
(提问:“小朋友,你们可以怎样变成泡泡?”)
3、根据儿歌做游戏:
“泡泡飞高了”——幼儿立起脚尖表示泡泡飞高了。
“泡泡变大了”——幼儿拉一大圆圈表示泡泡变大了。
“泡泡爆了”——幼儿一起击掌,并齐声说:“叭”。
(三)游戏结束
每位幼儿变成一个小泡泡回教室。
幼儿园吹泡泡游戏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红、黄、蓝3种颜色,对色彩产生敏感。
2、在家长的指导鼓励下,愿意自己动手画画。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泡泡枪,人手一份画有熊猫吹泡泡形象的作业纸,各色(红、黄、蓝)颜料,没有瓶盖的塑料小瓶若干,抹布。
经验准备:宝宝有过吹泡泡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教师用泡泡枪打出五颜六色的泡泡,引起宝宝的注意。
1、引导宝宝观察泡泡的形状与颜色:"看,这是什么?"(泡泡)
2、"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呢?"(圆圆的)。
3、"有一只小动物也喜欢吹泡泡,他是谁呢?"教师出示印有熊猫吹泡泡图案画纸:"原来是一只可爱的熊猫,熊猫可喜欢吹泡泡了!今天我们和他一起吹泡泡好吗?"
(二)教师示范用小瓶瓶口蘸上颜料在画纸上印泡泡。
1、边印边说:"红泡泡、黄泡泡”
2、"泡泡圆圆的,小心不能让他破哦!"
3、给予宝宝更多有关泡泡的经验。
4、提示幼儿换颜色作画时,应用抹布将瓶口抹干净,再蘸其他颜色。
5、提示家长:尽量让宝宝自己操作,不要过多干预:在家中要多给宝宝涂涂画画的机会。
(三)宝宝自主选择工具印画泡泡。
教师巡回观察宝宝的操作情况,鼓励宝宝蘸取不同的颜料印画泡泡,表扬"泡泡"印花的有多有好的宝宝。
(四)展示作品,引导宝宝相互欣赏。
温馨提示:
本次活动在开展之前,请家长带孩子玩吹泡泡的游戏并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