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鱼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4-07-19 作者:Cold-blooded

教师写教案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更高效地学习知识,教案中的详细内容可以帮助我们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解决准备,保持课堂有序,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美术鱼教案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术鱼教案优秀8篇

美术鱼教案篇1

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了接故事的主要情节。

2.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

准备:

1.白纸裁成32k,数量6倍于幼儿人数。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

3.水彩笔,油画棒

过程:

1.回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情节。

(1)播放录音,师幼共同跟着录音讲述故事。

(2)提问: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

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了?

小蝌蚪找妈妈,先碰到了谁?后来又碰到了谁?;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2.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

(1)师:我们能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变成一本连环画吗?

(2)怎样来做连环画呢?

①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情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

②把画好的故事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写上页码。

③装饰封面。选出故事中最有代表性的角色,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故事,写上自己的名字。

④装订。

3.幼儿绘画,制作连环画,老师巡回指导,给予及时的帮助。

4.分享交流。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连环画到小班给弟弟妹妹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活动反思:

合作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交往时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大班期间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虽然有了合作的意识,但是在活动中还不能很好的进行合作,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的参与,通过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书--引导幼儿讨论和同伴合作的具体方法----幼儿合作制作连环画书。整个过程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体验了合作的重要和合作制作图书的喜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效果好。

美术鱼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观察示范画的基础上,并结合生活经验变换各个角度贴加想象。

2、能大胆地从一种形转化为另一种形,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发现观察、想象、表现、创造的能力,体验创造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ppt

2.白纸若干,勾线笔

3.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图片观察

(1)整体观察:这是什么?它长得怎样?

(2)局部观察:背带、包身是怎么样的?

(3)细节观察:包身是怎样的`呢?你还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吗?

四、刻画椅子

(1)师幼互动,引导幼儿刻画书包:画这个书包应该怎么画?画的时候注意些什么呢?

(2)幼儿刻画:现在请你们把你们这个书包画下来,看谁画得最有意思。(请幼儿用简练的笔法把书包画下来)

五、启发想象

(1)教师根据幼儿刻画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如果请你贴上几笔能变成什么?这个书包现在倒过来像什么?你能把它变成什么?侧看像什么?你能变成什么?

(2)教师把幼儿想象的形象画成具象的图画,起到点拨幼儿的作用。

(3)教师提供成品作品给幼儿欣赏: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把书包变成了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

六、创造作画

师:原来书包换一个方向就可以变出不一样的东西来。现在请你把书包变出一个很奇特的东西,你们可以变整个书包,也可以变书包的一个部分,还可以转换各个方向来变。看变得最神奇,还想想你变出的是什么东西。(在作画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遇到困难的幼儿要及时启发以解决问题,对想法特别奇特的幼儿要给以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七、评价、讲述作品

(1)幼儿自我评价、讲述画面内容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画的书包?最喜欢自己画的那个地方?为什么?

(2)、同伴互评

师:你们最喜欢其他小朋友画的那个作品?为什么?说说你喜欢他的哪个部位?

(3).教师点评

(根据巡回观察情况进行点评)

美术鱼教案篇3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立方形物体的结构及其透视变化规律,六年上册级美术教案2并能正确地表示出来。

二、课前准备

大幅图片、立方模型

三、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欣赏:立方形物体

2、组织教学,板书课题:立方形物体六年上册级美术教案2

3、复习立方体的平行透视。

4、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方法相同。

5、按照课本讲解六面体不同位置的成角透视画法,并在讲解过程中讲要点。

6、教师辅导:每画一个六面体,要先观察分析再进行。

四、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画几个六面体。

2、圆柱形物体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理解处于不同位置状态下的圆柱体圆面的透视变化规律。

二、 准备

有关展览的图片,富学生的欣赏内容。

三、 教学过程

1、 复习旧课,出示石膏圆柱体,说明要点。

2、 分析处于不同放置状态下的圆柱形物体的画法。

3、 再分析柱身的装饰及其透视变化,要画出与圆曲面相适应的样子。

4、 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画画,共同找题材。

四、 小结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应该学会一些有关画写生画的基础知识。

五、 作业

画一幅圆柱形物体。

3、静物

1、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基本形体分析组合物体的结构,并能较准确地描绘出组合结构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课前准备

1、先准备若干种组合结构的日常用品。

2、教师绘制一幅组合形体的结构素描范画。

三、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提问前一课学习过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3、 讲新课:出示课前准备好的一件组合结构物体。问:这是什么物体。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分析其形体结构的关系。

4、 联系前面学习过的几种有关几何形体的结构,作简要的复习。

5、 讲解作画步骤。

6、 分小组作画。

7、 评出优秀的作品。

四、小结

教师小结画静物的方法。

五、作业

要求学生画一幅静物画。

4、杂??

一、教学目的

教学生以杂技的精彩镜头为内容,用自己学过的纸版画形式创造一幅人物动作的纸版画。

二、课前准备

准备好制作工具:刀、剪刀、三夹板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学过的知识。

2、 阅读课文,观赏课文附图,让学生议论印象最深的杂技动作。

3、 出示杂技表演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帮助学生体验生动的细节。

4、 讲解创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5、 学生创造,教师辅导。

6、 评出优秀的作品。

四、小结

教师小结出绘制纸版画的一些方法。

五、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再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纸版画。

5、插图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插图的艺术形式和作用。

二、课前准备

1、 让学生欣赏一些插图。

2、 让学生欣赏教师作品。

三、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总结上一节课作业,并把优秀作业贴出来让学生欣赏,以资鼓励,从而激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讲新课。 展示准备好的插图,指导学生欣赏。

4、 讲解插图的创造过程。

示范画画。

5、 学生绘画。

全班学生画画,将学生分成几小组,进行速写。

四、小结

总结速写画的特征,评出学生的优秀作品。

五、作业

学生画插图。

第五单元

1、 综合拼贴(制作)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如何选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各种手法,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创造拼贴画,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课前准备

搜集各种不同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板书课题:综合拼贴

2、 解释:综合拼贴的意义及其特点。

3、 引导观赏课文图例,提问:这些拼贴画是怎样制作的?

4、 讲授制作步骤。a、用树皮贴小屋。b、画轮廓。c、整理完成。

四、练习

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再进行评出优秀作品。

五、总结:小结拼贴画的特点。

六、作业:

成一幅拼贴画。

2、小壁挂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壁挂的意义和作用,并初步学习壁挂的设计制作方法。

二、课前准备

准备一些制作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展示示范品,提问:

(1)、你认为那一幅最好看,说明理由。

(2)、它选用了什么材料?

2、 讲解制作程序。

先画出色彩效果图,再按图面放大,画在做壁挂的织物面上再进行制作,分布直观教具。

四、练习

学生进行制作,教师辅导

把画好的作业展览,供学生欣赏。

五、小结

肯定优点,鼓励全班。

六、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制作,再进行评比。

3、 送给母校的纪念品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的审美观得到培养,增强学生热爱母校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准备制作的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讲新课:

讲读课文,结合教材分析,教师介绍制作的意义。

3、 讲授纪念品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4、 引导学生观赏课本图例,用谈话法进行分析。

5、 引导学生再次欣赏课本图例,各自思考选择用什么题材,用什么技法,随时发问。

6、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每人制作一件纪念品,不限形式。

四、课后作业布置:

制作一份纪念品。

五、辅导要点

指导学生选择色彩搭配,以及材料。

4、美化校园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学生对美化校园有初步的感知,引起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

二、课前准备

教师设计绘制一幅美化校园的平面设计图,供教学用。

三、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板书:美化校园

2、 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内的附图及文字,讲述美化校园的意义和作用。

(2)、根据教材的分析,对照课本,学习看图知识。

(3)、讲授平面设计图的设计知识和方法。设计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合理和美观的原则。

(4)、方法:

1、 到实地观察,了解地形特点。

2、 画地形平面图时,按构思划分大块结构。

3、 把景点、植物和建筑物的大小位置分出来。

4、 按照一般的表现手法,画上各种图例。

四、作业

画出校园一个小区的地形图,构思美化方案。

美术鱼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玉米、黄豆、绿豆、麦穗等谷类植物,尝试用谷物进行装饰画。

2、运用谷物在橡皮泥上细心地进行拼图,表现出简单的物体形象,感知谷物画的特殊装饰风格。

3、大胆想象创造,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操作,不和别人一样。

活动准备:

1、每组玉米、黄豆、绿豆、麦穗若干。

2、每人一大团油泥。

3、幼儿每人一个圆形的小纸盘或小餐盘。

活动过程:

一、欣赏谷物画,引起幼儿的兴趣。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阅读画面内容,并提出下列问题:

1. 画面上有什么?

2. 它与我们平时看到过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3. 仔细看图说说: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油泥和豆类)

4. 你知道这幅画是怎样做的?

5. 你想动手试试吗?

二、教师示范讲解制作谷物画的方法和过程。

1. 将橡皮泥团员压扁后放在盘子里(或其他扁平的`容器里)铺平整。

2. 取各种谷物一粒一粒地插在橡皮泥上面,拼成相应的图案。

三、讲解制作要求。

1. 提醒幼儿根据自己容器的大小,确立想用谷物拼出什么图案。

2. 橡皮泥放在容器里一定要铺平。

3. 放谷物时一个接一个有序的摆放。

4. 选择两——三种谷物进行装饰活动。

四、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

五、举办《有趣的谷物画展览》。

请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幼儿进行评价,教师对所有的孩子给予赞许的语言和目光,并将他们的成果放在区角内,供大的家欣赏。

活动结束:

家长在家中用白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后,平铺在大盘子或碗里,然后,然后,和幼儿一起用谷物进行装饰活动。第二天,让幼儿带到幼儿园来进行展览,教师对这些幼儿给予贴画或发给小奖品。

美术鱼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的家不同的外形特征。

2、能用纸折好房子,粘贴在纸上,并添画出花、草、树等其他物体。

重点:学习用正方形的纸这房子。

难点: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并能发挥想象添画景物。

活动准备:

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可爱的家,你的家在哪里?房子前面有些什么东西?(幼儿自由讨论)今天我们都来折、画自己的家,比比谁的家最美丽。

二、讲解示范:

1、先用正方形纸折出小房子。(教师讲解示范,幼儿跟折)把正方形纸边对边对齐折;再横着对折后打开,折出中心线;把两边的.纸向中心线折;用手指伸进去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

2、折好的小房子反面涂上浆糊,贴在纸上。

3、在房子的前面和旁边画小花、小草、小树、太阳等,也可画上做早操的小朋友。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先折好房子,再将折好的房子粘贴在纸上,然后添画许多物体。

2、鼓励幼儿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四、讲评:

幼儿互相参观,说说谁的家最漂亮。

美术鱼教案篇6

适用班级:

幼儿园中班

活动目标

1、欣赏表现鱼的各种形式,感知了解点画特有的风格,提高幼儿的感受力。

2、观看幼儿示范,倾听教师讲解,学习在指定范围内画彩色的点,表现美丽的大鱼。

3、学会认真、耐心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棉签若干,颜料盘每组2-3盘。

2、水墨画、油画棒、水彩等形式表现的各种形态的鱼。

3、在白纸上画一条鱼的线条。

活动过程:

一、听谜面、猜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有头没有颈,身上亮晶晶,有翅不能飞,没脚倒能行。这是一种生活在水里的动物,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二、教师出示范例——鱼。

教师:图上有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笔、什么颜料画的吗?

向幼儿简单介绍绘画的方式,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

三、欣赏幼儿用书,了解棉签画的特点。

教师: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鱼身上有什么?鱼鳞是怎样的?你知道鱼身上的鱼鳞是用什么表现的?

出示黑板上白色线条鱼以及棉签和颜料,请个别幼儿分别上来示范在大鱼身上画点点,表现彩色的鱼鳞。

四、介绍操作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鲜艳的颜色。

在指定的范围内自主地进行点画活动。

点画要均匀,画面要用棉签点满空白的地方,不要留很大的空间。

五、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个别指导。

六、展示幼儿作品,说说:你最喜欢的大鱼。

七、带领幼儿开展音乐游戏:网小鱼。

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美术鱼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故事引导分析勺子,让学生了解勺子的作用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诱导示范,让学生学会设计一把有趣实用的勺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勺子的作用和特点,学习设计一款有趣实用的勺子。

难点:设计一款有趣实用的勺子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许多小朋友都听过。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叫白雪公主,恶性的皇后把她逼出了皇宫,她逃到了森林里,遇见了七个小矮人。因为白雪公主勤劳善良,她帮小矮人打扫卫生,烧美味可口的饭菜,所以小矮人同意她留了下来。白雪公主会做很多好吃的,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有什么?

2、师:开饭咯,来看看,有米饭、炖鸡汤、银耳汤、咖啡。。。。。。那小朋友们知不知道,要用什么工具来吃这些食物?

出示课题:《有趣的勺子》

二、 讲授新课

1、师: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每天吃饭都要用到各种勺子,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也要用勺子来吃这些食物。小朋友来猜一猜,他们的勺子可能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2、小朋友们说的都非常好,现在,饭菜摆好了,勺子放好了,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们要一起开始吃饭了。

a、首先,白雪公主要把一大碗的米饭分给七个小矮人,小朋友们觉得她回用哪把勺子剩饭?为什么?(饭勺)

b、饭盛好了,要盛汤了,小朋友们觉得可以用哪个勺子来盛?为什么?(汤勺)

c、鸡汤非常美味哦,小矮人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喝了,你觉得他们会用哪把勺子?为什么?(小汤勺)

d、其中一个小矮人想吃银耳汤里的银耳,不想喝汤,他可以用哪把勺子?为什么?(漏勺)

师总结:原来呀,勺子的形状、大小、材料与它们的用途有密切的关系。

3、在他们吃饭的时候,老师还去他们厨房发现了他们更多的勺子和许多小秘密,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

a、这把勺子为什么有许多小眼儿?

b、这把勺子为什么把上有个小孔?

c、这把勺子为什么把上有个花纹?

d、这把勺子为什么有木柄?

e、勺子分为几个部分?(柄+勺柄)

师: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们吃完饭了,现在白雪公主给小矮人端上来热气腾腾的咖啡,小朋友们觉得小矮人会用不锈钢勺子还是木柄勺子来喝它?

学生回答

师总结:这些小小的设计,不仅让勺子更漂亮,而且方便使用。

4、可是在小矮人家里,勺子不多哦,白雪公主特意帮他们做了几把有趣又实用的勺子,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有趣的勺子)

5、白雪公主很聪明,可是凭借她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哦,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助白雪公主设计漂亮有趣的勺子。你们觉得怎么设计更漂亮有趣?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示范作业:勺柄、勺体,变形,添加。

三、学生作业

要求:

1、用黄色油画棒或黑色水彩笔画轮廓,油画棒涂色。

2、注意勺子和勺柄设计创意。

3、构图饱满,勺柄粗细得当。

四、作业展评

小组评出最有趣的勺子,作者介绍自己设计的勺子特点和用途,师生互评。

小朋友们的设计都非常有趣,相信小矮人们会非常喜欢,也许有机会请你们去用这些有趣漂亮的勺子吃白雪公主煮的美味的食物呢!

美术鱼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的特色服饰——唐装,初步了解唐装的主要特征。

2、学习对折后撕纸、卷纸的技巧,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民间艺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纸质唐装每组一件,圆纸片、长纸条每组若干,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唐装的主要特征。

1、出示身穿唐装的`图片。

师:他们穿的是唐装,你们见过唐装吗?

2、出示几种唐装的图片。

提问:和我们平

时穿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观察唐装图片,教师在幼儿发现的基础上介绍唐装的图案、扣子和颜色,引出团花和盘扣。

3、小结:过年过节或结婚的时候都可以穿唐装,代表吉祥如意、幸福美满。

二、观察操作材料,猜测团花、盘扣的制作。

1、出示圆纸片和长纸条,分别提问它们可以做什么。

2、示范用撕纸制作团花,用卷纸制作盘扣,并装饰唐装。

三、小组合作完成唐装的装饰。

1、提出要求。

(1)利用圆纸片撕出好看的花型,长纸条卷出盘扣。

(2)合理分工、小组合作。

(3)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学会收拾整理。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相互欣赏。

1、师:你们装饰的唐装真漂亮,新郎新娘肯定很喜欢。

2、以送唐装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