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可以帮助我们跨越思维的障碍,实现自我突破,写作文是一种拓展思维边界的过程,让我们不断超越自我,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乌龟的家作文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乌龟的家作文篇1
我家养了两只人见人爱的小乌龟。它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当然,我也十分喜爱小乌龟。小乌龟的样子十分可爱,圆圆的脑袋像有不少学问,背上背的六角形棋盘的壳,十分坚硬,像一个盾牌。一只乌龟的壳是金黄的,所以叫金壳。
一只乌龟的壳花花绿绿,所以叫花衣。它们非常的可爱。乌龟在水中干什么都像是一个正宗的花花公子。你瞧,它俩又在石头上散步呢!它们在吃食上更像一个花花公子。一般的龟食不吃,偏要吃上等的龟食和鱼苗。它们捕食更有趣,有一次,金壳和花衣盯上了同一条小鱼苗,鱼苗在中间,金壳和花衣分别在左边和右边,两人同时扑了过去,小鱼在这时机灵的向上游去,两只乌龟却撞在了一起,金壳以为花衣要打架,便不分青红皂白的和花衣打了起来。小鱼在上面游来游去,不时吐出几个小泡泡,好像在说:“呵,两个笨蛋,想抓我,没门。”别看它们在水中不勤劳,可在陆地上,就大不相同了。它们成天爬来爬起的,有时它们会找个我看不到的地方一边睡觉一边晒太阳。有时,我不注意,它们俩就会“越狱”可每次我去抓它们的时候,花衣会向我投降,嘴一张一合,好像在说“我投降,别抓我。”而金壳却跑的更起劲了,还想在说:“有种来呀!看你能不能抓到我。”
可我一拍桌子,就把它给下闷了。我非常喜欢我的小乌龟,它们伴我度过了一又一个的欢乐美好时光,我真的谢谢它们。
乌龟的家作文篇2
慢慢是一只小乌龟,“龟”如其名,无论是走路、觅食还是做作业,处处比别的龟慢半拍,他把这一切都归咎于背上那坚硬、厚重的龟壳。他艳羡在高空振翅高飞的鸟儿,做梦都想拥有一对翅膀。在生日那天,他在沙滩上许了个愿,没想到居然得到了命运女神的眷顾,愿望实现了——他的龟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对翅膀!
慢慢十分得意。去年和他赛跑的兔子先生,每次蹦蹦跳跳地经过慢慢面前时,都不屑一顾地“哼”一声,骄傲地消失在慢慢的视野里。慢慢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但现在,“鸟枪换炮”啦,曾经做什么都慢吞吞、慢三拍的小乌龟慢慢,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拥有翅膀的飞翔龟!
今年慢慢不参加赛跑了,他觉得那太low了,他参加了第七届森林飞行大赛。只见慢慢轻舒翅膀,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使劲扑腾的蚊子嗡嗡甩在了后面。接着竟然又超越了不停挥舞翅膀的蜻蜓。现在,慢慢正跟蝉联6年的飞行冠军——云雀不分上下,拼得如火如荼。比赛的结果,让所有的观众都惊掉了下巴:名不见经传的慢慢竟然领先了云雀1秒,赢了!
慢慢本以为给龟族赢得了巨大的荣耀,乌龟长老肯定会重重地奖赏他,没想到,龟长老们经过会议讨论,认为慢慢不属于龟族:他没有龟壳却有翅膀,应该是鸟类无疑。
慢慢不得不去找蝙蝠,但蝙蝠说慢慢虽然有翅膀但不是哺乳动物,不肯接受他。慢慢又飞到鸟族,希望能被接纳,没想到乌龟的宿敌——苍鹰、秃鹫,一看到慢慢,就像看到珍馐佳肴一样,猛地朝他扑来。慢慢本能地想把头缩到保护他的龟壳里——咦!怎么那沉重、累赘的龟壳还在背上?
慢慢偷偷睁开眼睛,原来是南柯一梦。幸好幸好!慢慢这才明白,自己一直嫌弃、觉得是个大包袱的硬壳会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原来,脚踏实地远比一步登天更安全啊!
乌龟的家作文篇3
我相信,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吧!有人喜欢活泼可爱的兔子,有人喜欢聪明机灵的小狗……。
我喜欢的,却是爬起路来慢悠悠地一一乌龟,我先来介绍一下小乌龟,姓名:乌龟,体重:看起来多小的,生活地:到处有外号:随你取特征:喜欢“越狱”食物:馒头渣。
乌龟很小,只有十厘米左右,背上绿黑两龟交织,组成很多个六边形,脑袋一伸一缩,好似一只毛毛虫,一双可怜而又炯炯有神,乌黑发亮的眼睛。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尾巴。又细又短,如果你帮它翻个身,它就会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难怪人们常称缩头“乌龟“。
乌龟生活习性是:每次我给它吃馒头渣时,它总是先吞一口,然后用爪子把食往外推,再游到食物旁接着吃,直到吃完为止。
后来,每天放学回家后,我总是先和它说话,再和它玩一会儿,最后才写作业,现在,我和它已经成了好朋友,每次出去玩时,我都会带上它,特别是游泳。它的游泳技术非常高超,小乌龟先是用两条腿往后一蹬,就像船一样稳稳的.向前游动。看得我目瞪口呆。通过和乌龟亲密相处,我还发现了一个秘密,乌龟和蛇一样还会冬眠呢!冬天一个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撒了一把馒头渣放在它的身旁,可它却不吃,后来我查看了百科全书才恍然大悟,哦!原来乌龟也要冬眠呀!
日子一天天过去啦,小乌龟慢慢长大了,我也从乌龟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学习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只要留心,在生活中就能学到许多东西。
乌龟,我想对你说:我爱你,爱你的聪明,爱你的可爱!更爱你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乌龟的家作文篇4
我的家里养了两只小乌龟,是巴西彩龟,它们的额头上有一些橙红色的斑纹,肚皮翻过来也有许多彩色的条纹,因此得名。
它们身形很迷你,直径只有五厘米左右,一只大一点,一只小一点。大的那只壳是深绿色的,我给它取名叫深深,小的那只壳是浅绿色,我给它取名叫浅浅。我给它们准备了一个圆形的玻璃鱼缸,里面放了我从三亚带回来的白色珊瑚和鹅卵石,倒上水以后,一个漂亮的小家就做好了。
它们刚来的那阵子非常胆小,每次从它们附近走过,它们就扑腾着水,想往石头下面钻。要是我趴过去看一看,它们就会用爪子扒拉石头,蹬得水哗啦哗啦响,当时我以为它们是被石头卡住了,就把石头拿开了,结果它们就钻到另一块石头下面,水花溅得更厉害了,我哈哈大笑起来,它们就更害怕了,也不蹬水了,把头缩进壳里,一动也不动地装死。
日子长了,它们已经习惯我的调皮捣蛋了,每天放学回来,一进门,我都大喊一声“深深、浅浅!”,它们也不害怕得躲起来了,还很开心地在水面转圈,因为它们知道,喂食的人来啦!
这可是我的专属工作。我拿出一点虾米碾碎,一点一点地撒在水面上,它们争先恐后地张嘴来抢,每吃一口,水面都冒个小水泡,深深吃的快,而浅浅就斯文秀气,经常被深深踩在后背上,所以一段日子喂下来,深深看着比浅浅又大了一圈呢。
这就是我家的小乌龟,是不是很有趣?我会好好的照顾它们,陪着它们一起长大。
乌龟的家作文篇5
自从我家养了两只活泼可爱的小乌龟,我家就时常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儿!
两只小乌龟刚来我家时,我不禁感到很惊讶,但同时我也很开心。我早就想要一只小乌龟了,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太棒了!
两只小乌龟眨着明亮的大眼睛一个劲地看着我。我歪着头盯着它们,它们害怕了,藏进了壳里。龟壳上的花纹也很好看,六边行的花纹正躺在龟壳上睡大觉。它们小小的头能屈能伸,真有本领!加上那小爪子和那条调皮的'小尾巴,小乌龟真是可爱到了极点!
虽说长相几乎一模一样,都戴着一条围巾,可性格却是天差地别。一只缩头缩脑的,半天没一点儿动静,悄悄地伏在角落里,一动不动。另一只却大胆得很,在龟盒里爬来爬去,顶翻了另一只小乌龟。这下,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惊喜地尖叫了一声。在灯光下,小乌龟的肚子雪白雪白的,但又透出一种淡淡的蓝色,看上去绿莹莹的,可漂亮了!见它们的差别那么大,我干脆叫他们小静和动动。
别看它们在一堆五彩缤纷的小珠子之间差异很大,到了水里也没什么两样。这不,我往龟盒里倒了半盆水,文静的小静立马活跃了,如同变了个人似的,在水里游的可欢了!动动和小静划动着小小的爪子,在水中追逐嬉戏,搅起一团团晶莹剔透的小水花。
这对好朋友呀,在水里玩的都不肯停歇了。
我倒掉水,放进一小堆食料。不知为什么,这时,两个人打了起来。
我藏在隐蔽处,兴致勃勃地欣赏两只小乌龟之间的“争抢食物之战”。我心想:动动大,小静小,一定是动动胜利,小静,你一定要加油啊!
动动仗着个子大,毫不留情地压在了小静的背上。小静听见外面没了声响,警剔地把头伸出来瞧一瞧,可它左看看,右看看,可没发现动动。这时,小静好像察觉了什么似的,上心翼翼地爬上了一颗珠子,珠子哪受得了这般碰撞,咕噜咕噜地转了起来。小静死死地抱住珠子,任凭珠子怎么滚也不放手。可动动呢,它没有东西可抓,一下子措手不及,被甩了下来。小静见此,连忙去吞食料。动动也扑上去,张大嘴巴咽了一颗。小静爬得慢,它急急忙忙赶来,不慌不忙地吞了一颗,小静就仿佛一个乌龟世界中的小淑女。动动这个鲁莽之人可不高兴了,它用身子护住最后一颗,小尾巴对着小静,扭过头来狠狠地瞪了小静一眼。
小静没有吃到食料,委屈地望着我,那眼神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我饿!我要吃东西!吃东西!”
我经不住小静的撒娇,把小静抱出来,给了小静几粒食料。小静见了,开心得不得了,我一个转身拿水的工夫,它就吃完了食料,一点儿也不剩。
这两个淘气的小家伙,居然也会出现“抢食风波”!它们的有趣事儿呀!真是多得说不完,如果你想知道,就来我家看看这两只滑稽又可爱的小乌龟吧!
乌龟的家作文篇6
弟弟张浩宇家买了一只小乌龟,跟我的手心一般大小。
乌龟是一种长寿的爬行动物。长时间不给它吃东西,它都不会饿死。
乌龟的脑袋是三角形的,一双凸出的大眼睛,美丽而又坚硬的背壳护着自己的身体。若是遇到危险,它就把整个脑袋和四肢缩在背壳里一动不动。它长着四只小脚,每个脚趾上都有锋利的爪子,这样才能慢慢地向前移动,有时甚至能爬过小土坡。
乌龟也通人性。当它饿的时候,只要听到有人的脚步就会探出头来。弟弟有时喂它一点肉末,有时给它一点小米。它吃饱了就在缸里游来游去,好像在说:“谢谢你,小主人。我要好好锻炼身体,快点长大。”
有一次我逗乌龟玩,把乌龟倒过来放在地上,乌龟四脚朝天,这下它可急了,把头缩在壳里,像是在想办法。突然它的头伸出来,四只脚伸直,头往上一顶,果然它的.身子翻过来了。我想,它的脑袋不大却挺聪明。
冬季来时,乌龟就把四肢和头缩会壳里动也不动地呆着直到第2年春天才出来,这就是冬眠。
乌龟虽然可爱又聪明,可还是有人捕杀它。我想,如果人们滥杀大乌龟,它们就一定会灭绝,人们就只能在书上看着乌龟了。保护动物,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