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写好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创新的教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笔算的除法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笔算的除法教案篇1
教材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在用一位数除时,利用乘法口诀就可以求出一位恰当的商。而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位商是几,不仅和除法十位上的数有关,而且还和除数个位上的数有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有时需要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因此,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试商方法,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在用一位数除时,利用乘法口诀就可以求出一位恰当的商。而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位商是几,不仅和除法十位上的数有关,而且还和除数个位上的数有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有时需要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因此,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四舍”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 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里最大能填几?
30x( )
2、在○里填上>或
35x4 ○ 138 42x5 ○ 230
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 84÷40
198÷20 215÷30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3
一个笔袋21元,84元可以买几个?
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
这样把84÷21转化成84÷2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4与21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因为21x4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这时将4写清楚。
反馈练习 64÷21 68÷34 92÷23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
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是怎样计算的?
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
(2)一个台灯62元,430元可以买几个?还剩多少元?怎样列式?怎样想的?
430÷62=
7
62) 430
434
商大了,改商6.
6
62) 430
372
58
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62最接近60,把62看作60来试商,这样把430÷62转化成430÷6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7。因为除数62,不是6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7”,不行再调商为6。
学生试做:
练习:
198÷23 215÷34 552÷63
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用“四舍”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
三、巩固练习:
1、板演
46÷23 153÷51 300÷74
293÷31 294÷42 200÷63
2、练习 p76“做一做”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样试商?
五、作业:练习十四第3题
笔算的除法教案篇2
笔 算 除 法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观察、计算、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
4、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 )里最大能填几?
60×( )<262 50×( )<368
30×( )<206 80×( )<453
2、 完成下面的竖式。
156÷32 589÷62
指定学生板演竖式,集体反馈。
3、解决问题。
学校礼堂每排有21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1)学生自己读题,列式。
2)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竖式。
3)把21看作多少来试商?
197÷21= 9 (排) … …8(人)
答:可以坐满9排,还剩8人。
二、探究新知
学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1、出示情境图,教师提问:如果把21改为28,如何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算式197÷28。
2、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竖式。
1)可以坐满几排呢?大家先自己试着用竖式算一算吧。
2)教师巡视,把不同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分别板演。
3)被除数不变,除数大了,商就会小了,可以往大调。
3、小结:把28看作多少来试商?把28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来试商。
4、验算:我们做的对吗?验算一下吧。
指定学生说出过程,教师板书。
5、学生集体回答,教师板书。
三、知识运用
1、 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的商。
394÷48 246÷27 448÷89
2、完成下面的竖式。
270÷31 270÷38 302÷52 302÷57
3、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
312÷39 405÷47 163÷17 524÷58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辅导学生。
被除数和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并且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这些题的商是8或9。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检测
1、列竖式计算:
81÷27= 302÷52=
79÷39= 562÷89=
2、解决问题:
商店一件上衣29元,李阿姨有185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还剩多少钱?
3、集体反馈。
笔算的除法教案篇3
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89页例4及练习六第1—4题。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书写位置,计算时要注意的细节,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3、情感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笔算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难点:每一步商的位置要正确,明白例题中个位商0的道理;明白每一步求出的商,余下的数必须必须比除数小。
四、编写意图:
(1)、教材呈现一幅学生回收废品的情境图,图下面依次安排了两道题。第(1)题是学校组织环保小组的事,解决“可以组成多少组?”的问题;第(2)题是学校环保月收集废电池的事,解决“平均每天收集电池多少节?”的问题;
(2)、讨论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具体计算留给学生完成,让学生经历笔算过程,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4)、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
五、教法学法:
1、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探求知识的火花,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自觉主动学习,就不会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新课前,我结合主题图和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从中引出第(1)、(2)题。自然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2、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我个人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是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还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时,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探讨,小组讨论,自己领悟出笔算方法。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归纳,整个数学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在活泼,积极,充满情趣的智力活动中自觉构建新知识。
六、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创设情境结合主题图和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从中引出第(1)、(2)题。自然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商事两位数除法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请学生说一说笔算过程,通过“说”熟悉除的`顺序,弄明白每一位商的位置及其道理。并与同桌交流,请学生回顾笔算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过程和方法,进而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比较异同,引导学生从除的顺序、商的位置、余数的大小,求商的方法等方面加以比较。使学生在今后做笔算过程中比较熟练地应用。
学生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建立在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在掌握和理解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情况下,进一步认识和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就不觉得很陌生,也不会觉得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很难而产生的心理作用;在通过自主探究笔算过程,能对学生的兴趣有所帮助和提升。
笔算的除法教案篇4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和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1.指名用竖式板演:84,165,其余的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
2. 口算:
422 4202
指名任选一题说出口算过程.
刚才同学们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了得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笔算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领悟算法
第一层:初步理解
1.出示例1:422=
动手操作,重现口算过程.
要求:动手分小棒,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个一,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1.)
(2)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
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 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42十位的下面.4 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个位上的 2的下面.2减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3)师问:说一说,作笔算除法时,是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小组讨论)
(4)初步练习,掌握其法.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说出笔算的过程.
2.把例1换数变为例2: 522=
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问:52能不能平均分成两份呢?自己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的结果.
问:这道题在分小棍时与例1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独立试算522,有困难的,可以提问.
学生可能问:十位除后余1该怎么办?
先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师再进一步明确:
笔算除法的计算时,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5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最多能分2个十,也就表示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把4写在十位的下面.5减4得1,表示十位上还剩1个十没有分.也就是5捆小棒分掉4捆,还剩1捆.就把剩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并.即要把被除数个位上的2落下来,和十位上的余数1和在一起,表示12.12除以2得6,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6,再用除数2去乘6,积是1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12的下面.12减1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小组内讨论:说一说例2和例1比,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应注意什么?
明确: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以后还有余数,要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和起来继续除.
练习:竖式计算
3. 小结算法: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今天所学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小组内互相说)
师生共同总结: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要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就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
师生共同编法则歌诀:除数一位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哪位.
4.练习反馈:
844 963 682 753
847 968 684 755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庆国庆做纸花,要求每班做48朵,五年级每班分给2个同学完成,四年级每班分给3个同学完成,三年级每班分给4个同学完成,二年级每班分给6个同学完成,一年级每班分给8个同学完成.请你任选三个年级算一算每个同学做几朵.用竖式计算.
2.练习九的第1、2题.
(1)
(2)
独立完成,集体讲评,个别纠正.
四、看书质疑,总结全课
问:今天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笔算的除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和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除法的理解,发展数感。
3.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算理。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彩色手工纸10盒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1.认识盒装手工纸数目
师:拿一盒手工纸,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有多少张?
学生猜后教师打开演示:介绍每沓10张,每盒100张。
1.2.师演示、生口答
(1)1盒里面有( )沓手工纸,10沓有( )个十张;
(2)2沓纸有( )张,有( )个十张;
(3)80张纸有( )沓;
(4)2盒纸有( )张,( )个百张;
(5)400张能装( )盒,有( )个百张。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2.1.探索60÷3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例1)
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1)认真审题,独立学习。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板书:60÷3)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想一想:应该怎样口算?
学生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一盒手工纸或小棒操作一下,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与同学说一说。
(2)汇报交流、耐心倾听。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 60张纸就是6沓,先每人分一沓,共分掉3沓,剩下3沓再每人分一沓,刚好分完。这样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
预设2: 60张纸就是6沓,6沓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课件演示)
预设3: 60里有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 (板书横式:6÷3=2 60÷3=20)
预设4:30×2=60或2×30=60可以得出60÷3=20。(想乘法算除法)
预设5:60-20-20-20=0共减3次,所以60÷3=20。
预设6:20+20+20=60所以60÷3=20。
?设计意图】教材在这里的编写意图,是以直观为支撑,形数结合。教师要尽量地多给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内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在自主探索中运用新知转化成旧知即表内除法的思想方法,化难为易,理解算理。
(3)算法优化,理清算理。
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请与预设3相同学生再说一说,理解后,其他学生与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口算除法往往喜欢这样说:先不看“0”,算完后商末尾添上“0”。这是一种描述的语音,是一种机械记忆的方法,这样的描述有时容易产生误解。如有学生说出,教师千万不可回避,应耐心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道理:先不看“0”,算完后商末尾添上“0”(算法)。其实这种规律的总结是预设3(算理)的翻版。口算教学应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述计算过程。如60÷3表示把60看作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转化为表内除法。只有这样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后续学习,沟通前后知识的联系,总结出来的方法才能真正地为以后的学习服务。
(4)揭示课题、巩固方法。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60÷3=20(张),它就是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抢答题(卡片出示正反两面)
5÷5= 4÷2 9÷3 8÷4
50÷5= 40÷2 _____ _____
根据前两组的规律,让学生猜一猜后面每一组算式,口算后说出算理。
同学们真厉害,下面有信心再解决一些问题吗?
600÷3= (课件出示)
2.探索一位数除整百和整千数的商
(1)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桌交流一下。(汇报后集体订正)
预设1:6盒除以3,每人得2盒,2盒就是200。
预设2:6个百除以3是2个百,就是200。(让多名学生再说一说,如不理解可用教具演示。)
(2)那么6000÷3呢?
?设计意图】在60÷3和600÷3的基础上,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直接类推出口算方法和结果。
2.3.引导小结:口算整十数、整百数和整千数除以一位数时,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把整千数看成几个千,转化成表内除法再进行口算较为简便。
1.探索120÷3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例2)
3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12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
认真审题,独立学习。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板书:120÷3)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想一想:应该怎样口算?
先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可利用盒中的手工纸或小棒边操作边说。
汇报交流、耐心倾听。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可以把120张看成12沓,12沓除以3是4沓,就是40。分步算式:
12÷3=4 120÷3=40(生汇报师课件演示)
预设2:可以把120看成12个十,12个十除以3是4个十,就是40。分步算式:
12÷3=4 120÷3=40
(3)算法优化,理清算理。
你认为以上两种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请与预设2相同的学生再说一说,理解后其他学生再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4) 1200÷3呢?(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第一节课口算除法的基础,通过复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一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学生会很自然地迁移类推出一位数出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配上直观操作演示,更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在交流和复述中培养了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时,可以将几百几十看作几个十的数除以一位数,把它转化为表内除法。
1.探索66÷3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例3)
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1)摆出准备好的66张纸或小棒,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多名学生说后,教师课件演示,并填空。
先分( ),每份分得( )沓,再分( ),把单张的分成了( )份,每份分得( )张,分完后每份共有( )张。
(3)说明计算方法:66张手工纸有6沓(每沓十张)和6张,也就是66可以分成6个十和6个。先分整沓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再分单张的.,就是把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沓和单张合起来20+2=22,就是所求的结果。
分步算式:60÷3=20 6÷3=2 20+2=22 (板书)
(4)引导小结
都是“先分后合”把几十几分成两部分: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几再相加。将新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设计意图】这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除尽的例题。学生通过边分手工纸或小棒操作,边说出口算步骤,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它采用的是“先分后合——化难为易”,将新问题分两部分转化成表内除法来解决问题。为了降低难度,教师以板书分步算式来解释口算方法,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笔算除法打下基础。
3.课堂练习
3.1.算一算,说一说。
8÷4=( ) 15÷5=( )
80÷4=( ) 150÷5=( )
800÷4=( ) 1500÷5=( )
9÷3=( ) 24÷6=( )
90÷3=( ) 240÷6=( )
900÷3=( ) 2400÷6=( )
你是怎么算的?对比这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附答案:
8÷4=( 2 ) 15÷5=( 3 )
80÷4=( 20 ) 150÷5=( 30 )
800÷4=( 200) 1500÷5=( 300 )
9÷3=( 3 ) 24÷6=( 4 )
90÷3=( 30 ) 240÷6=( 40 )
900÷3=(300) 2400÷6=( 400)
左边这组题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右边这组题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2.解决问题。
一共90人,先排成人数相同的9列,再围成人数相同的3个圆圈。
(1)每列多少人?(2)每个圆圈多少人?
附答案:
(1)90÷9=10(人)答:每列10人。
(2)90÷3=30(人)答:第个圆圈30人
又出示了一组“智慧岛”习题。
附答案:
20元=200角200÷5=40(枝)答:可以买40枝铅笔。
20÷2=10(本)答:可以买10本。
4.巩固提升
4.1.填一填。
2.填出里
的数。
3.解决问题。
一只东北虎的体重是一只鸵鸟的4倍,是一只企鹅的9倍。
请你自己算一算企鹅和鸵鸟的体重。
附答案:
360÷9=40(千克)答:企鹅的体重是40千克。
360÷4=90(千克)答:企鹅的体重是90千克。
?设计意图】练习时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探索规律,发现简便的口算方法,正确口算出结果,注重培养学生养成验算和反思的习惯。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师生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这些口算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又可以为后面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加强这局部口算练习,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
板书
口算除法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一位数后再相加。
60÷3=20
600÷3=200
120÷3=40
66÷3=22
笔算的除法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乘除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探索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1、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培养估算意识,学会估算策略,体会估算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课时
本单元共4课时
第一课时长颈鹿和小鸟1课时
第二课时小兔安家1课时
第三课时游乐场1课时
练习五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习用
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在动手活动、探究学习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生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列出除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说出用哪句口诀求商,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手段
用吹塑纸做42只小鸟和6个小房子。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讲故事引入新课:森林中的长颈鹿和小鸟是好朋友,小鸟来长颈鹿家做客,每群4只,先后来了5群,问:一共来了多少只小鸟?
2、继续引导:这20只小鸟要长颈鹿帮助它们做房子,每所房子住4只小鸟,你们知道长颈鹿要做多少栋房子吗?
3、继续引导提问:长颈鹿家又来了22只小鸟,现在,长颈鹿家一共有42只小鸟,它们都要长颈鹿帮助建房子,每栋房子住6只小鸟,同学们知道长颈鹿要建多少栋房子吗?
二、长颈鹿和小鸟。
1、提问:引导学生思考:42只小鸟,每栋住6只,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栋房子?(板书课题:长颈鹿和小鸟)
2、在讲台上演示42只小鸟分在6个小房子里。并请学生思考:每个房子里有几只小鸟?
3、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42个小圆片分别放在6个小纸盒里。
4、请学生回顾:积是42的乘法口诀。
5、在黑板上列出除法算式:42÷6=7,同时介绍除法书写,引导学生认识各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6、出示“想一想”,请学生作练习。
三、练一练。
1、把第一题抄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上来做。
2、纠正学生有错误的答案并讲解答案。
3、请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哪句口诀。
4、出示“小动物回家”的第3题。请学生说题意,并连线。
5、引导学生计算64÷8时,启发学生:我们为小动物再建造一个家吧。
6、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猫捉老鼠”,并连线。
7、引导学生讲这个数学故事。
8、演示图画“平均每人吃几个”并列出算式。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体会到,虽然数字大了,但除法与乘法是联系在一起的。
笔算的除法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观察、计算、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探索性;
4、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 )里最大能填几?
60×( )<262 50×( )<368
30×( )<206 80×( )<453
2、 完成下面的竖式。
156÷32 589÷62
指定学生板演竖式,集体反馈。
3、解决问题。
学校礼堂每排有21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1)学生自己读题,列式。
2)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竖式。
3)把21看作多少来试商?
197÷21= 9 (排) … …8(人)
答:可以坐满9排,还剩8人。
二、探究新知
学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97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1、出示情境图,教师提问:如果把21改为28,如何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算式197÷28。
2、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竖式。
1)可以坐满几排呢?大家先自己试着用竖式算一算吧。
2)教师巡视,把不同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分别板演。
3)被除数不变,除数大了,商就会小了,可以往大调。
3、小结:把28看作多少来试商?把28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来试商。
4、验算:我们做的对吗?验算一下吧。
指定学生说出过程,教师板书。
5、学生集体回答,教师板书。
三、知识运用
1、 根据试商情况,很快说出准确的商。
394÷48 246÷27 448÷89
2、完成下面的竖式。
270÷31 270÷38 302÷52 302÷57
3、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
312÷39 405÷47 163÷17 524÷58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辅导学生。
被除数和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并且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这些题的商是8或9。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检测
1、列竖式计算:
81÷27= 302÷52=
79÷39= 562÷89=
2、解决问题:
商店一件上衣29元,李阿姨有185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还剩多少钱?
3、集体反馈。
笔算的除法教案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材81-8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列竖式计算:96÷8 145÷6
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老师想考考大家。
教师出示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题卡,让学生边读题,边说出答案。
60÷30= 350÷70= 240÷60= 140÷20= 270÷90= 560÷80= 420÷70= 320÷80=
同学们对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掌握非常好,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下面去看看同学们今天上午交上来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问题一:学校买来92根跳绳,如果每班3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
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列式解决吗?(92÷30)
为什么用除法?(这道题是让我们求92里面有几个30,所以用除法。)
你估计可以分给几个班?(92÷30≈3(个))
92÷30,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师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你会算吗?
出示学习指导:
1、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2、同桌交流,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这样算?
2、让学生上台板演竖式,并说出笔算的方法。
学生在说完笔算方法后,追问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3、出示问题二:学校十月份收到《小手牵大手,安全常相伴》200本,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让学生独立解决,独立笔算后汇报。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要看前三位)
并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商“6”,“6”应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巩固内化
1. 用竖式计算。
60÷20 96÷40 140÷20 160÷30 585÷80
2.改错题(看书上的83页)
3.问题三:一个足球2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足球,还剩多少钱?
4、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笔算经验?说一说笔算除法是怎样计算的?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
要看前(三)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都必须比除数(小)。
5.问题四:学校组织学生秋游,共有师生280人,如果每辆车能坐50人,一共需要安排多少辆车?
四、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