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草的教案最新5篇

时间:2024-06-20 作者:betray

无法实施的教案会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会给学生带来困惑和挫败感,通过互动性的教案,学生能够建立互相尊重和协作的关系,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托班草的教案最新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托班草的教案最新5篇

托班草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乐意和大家一起念儿歌。

2、正确学念字音“三”和“山”。

活动重点:

理解儿歌内容,乐意和大家一起念儿歌。

活动难点:

正确学念字音“三”和“山”。

活动准备:

背景图及三只小熊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图片和小熊。

今天天气真好,小熊要到外婆家去玩,外婆家在哪儿呢?我们来看一看吧。他要爬过很多山,我们来数数看有几座山呢?教师和幼儿一起数一、二、三。集体数数几遍,请个别幼儿上来数数,并说出有三座山。让幼儿念准字音“三”和“山”。

二、理解儿歌内容

1、山下有几只小熊?(一、二、三)个别回答再集体一起数。

2、幼儿学念前两句儿歌“一、二、三,三只小熊在爬山。”

3、提问:前面还有几座山?幼儿与教师一起数一数一、二、三。

学习后两句儿歌“一、二、三,前面还有三座山。”

三、完整学念儿歌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儿歌题目就叫“一、二、三。”教师朗诵儿歌一遍。师幼共同学念儿歌数遍。注意幼儿的发音“三”和“山”。

2、师幼共同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数遍,分男女角色到上面朗诵儿歌。

托班草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物之间的对话,感知故事内容,丰富动词词语。

2、 感受同伴之间合作愉快。

活动准备

1、 各种动物卡片:大象、小老鼠、小白兔、小羊、小猫。

2、 完整挂图。

活动过程

1、 通过谈话,引出故事。

如:亲爱的小朋友,今天老师又把我的故事盒给带来了,小朋友是不是想老师又要给我们讲故事呢?这还真对了,今天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睡着了,咦?在讲之前我想问小朋友你们是怎么睡着的?(幼儿讨论)那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故事中的它们是怎么一起睡着的?

2、 边讲故事边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引导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表演。

如:小朋友,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可爱的动物?(幼儿作答:小老鼠)那哪个小朋友告诉我小老鼠长的什么样子?它是怎么叫的?哪个小朋友能不能模仿小老鼠叫呢?

3、 教师小结:小老鼠的头是尖尖的,眼睛是圆圆的,身体很小,爱吃粮食,它的叫声很尖细,发出“吱吱”的声音,那小老鼠今天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接下来再讲。

4、 再重复故事,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如:亲爱的小朋友,故事讲完了,好听吗?再听老师讲一遍好吗?都注意听哦,一会我要请小朋友边讲故事边表演,哪个小朋友讲得好,我就送他唐老鸭。

5、 请个别幼儿边讲故事边表演。

6、 请个别幼儿表演,分配角色。

如:亲爱的小朋友,我们都了解了故事的内容,现在我就要请几个小朋友来扮演这些小动物,我看小朋友表演得好不好?会不会讲故事呢?

7、 引导大家一起背诵故事。

如:亲爱的小朋友,你们的表演太棒了,鼓鼓掌,为自己加油,最后让我们再一起回味这个故事,跟老师一起讲这个故事,老师说一句,你们也跟一句,好不好?

8、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越来越棒了,真为你们高兴,你们都长大了,都懂事了,非常好,我希望今后你们更加努力,加油哦!

托班草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并用不同的情感、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

2. 在教师的提示下,探索理解图谱,记忆歌词。

3. 感受助人为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钢琴,图谱及操作材料:小黄鸭、娃娃表情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问好

引导幼儿感受高低、大小、速度快慢等的不同。

师:刚才老师的问好与平常问好有什么不同?

二、学唱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欣赏老师范唱。

师:听了这首歌曲,感觉怎样?

师:歌曲里讲了几件事情?

2、引导幼儿掌握歌曲。

(1)幼儿欣赏歌曲,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图片。师:在仔细听听,歌曲里都唱到了什么?

(2)根据第一遍幼儿回答的情况,再次欣赏,继续出示小图片。(教师在幼儿没有听出来的地方,放慢速度演唱)师:再来欣赏一遍,看看你还能听出什么?

3、幼儿欣赏歌曲,利用节奏卡学习副歌部分。

师:小黄鸭哭的和小朋友唱的节奏一样吗?

师:他们是按照什么样的节奏呢?(引导幼儿练习拍节奏)

师:小黄鸭哭几次?小朋友唱几次?(引导幼儿贴上“2”的卡片。)

4、据图谱,幼儿按琴的节奏念歌词。

5、幼儿看图片,听琴声,在老师的提示下演唱歌曲,并根据幼儿接受情况重点练习。

二、用娃娃表情图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情感。

1、引导儿用较慢的速度、连贯、轻柔、伤心的声音表现歌曲第一段。

2、引导幼儿用较快的速度、跳跃、高兴的声音表现第二段。

师:小朋友把小黄鸭送回家,小黄鸭心情怎样?而密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

3、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的情绪贴娃娃表情图。

师:你觉得两个娃娃表情图分别可以贴在哪?

三、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

师: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演,尽量想得和别人不一样。

四、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师:如果你看到其他小朋友迷路了,你应该怎么办?

托班草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蜗牛身体的外形特征。

2、学说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

3、萌发关爱动植物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在饲养角养殖小蜗牛,带领宝宝观察。

2、雷声、雨声录音磁带,《蜗牛的房子》故事磁带,录音机。

3、《蜗牛的房子》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课件,了解蜗牛的外形及生活特点。

1、教师一边说一边操作课件。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宝宝们,看,它是谁?(小蜗牛)

2、教师以蜗牛的口气自我介绍,引导幼儿了解认识蜗牛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小蜗牛的身体软软的,还背着一个硬硬的贝壳,为了保护自己的,遇到敌人,藏进去。小蜗牛头上还长着两只小犄角,是为了看方向,小蜗牛喜欢吃植物的茎和叶。

二、播放录音,引导宝宝听听、说说。

1、教师分别播放打雷、下雨的录音,引导宝宝倾听,并学说象声词“轰隆隆”、“哗啦啦”。

师:春天来了,小蜗牛从窝里慢慢爬出来,来到草地上,快乐的.唱呀、跳呀。忽然,从天那边飞来好多好多乌黑的云彩,不一会铺满了天空。呀!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2、引导宝宝学学打雷和下雨的声音。

三、播放课件,引导宝宝听听、看看、讲讲。

1、教师逐一播放课件,边讲边问,引导宝宝看看、讲讲故事内容。

“天空中飞来好多黑黑的云彩,轰隆隆、哗啦啦!发生什么事?”

“地上有些什么小动物?小蚂蚁正在做什么?”

“树上的小鸟在跟谁说话呀?说了些什么话呀?”

“小蜗牛的身体怎么不见了?藏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四、带宝宝玩“小蜗牛避雨”游戏。

请宝宝手膝着地模仿蜗牛自由爬行,听到教师说“轰隆隆”、“哗啦啦”时,宝宝紧缩身体,停止不动。“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小蜗牛们快再出来玩吧”。游戏再次进行。

【活动延伸】

1、把故事挂图、故事磁带、幼儿用书投放在阅读区,带宝宝经常听听故事录音,说说故事里的对话。

2、在宝宝自由活动时间带说唱儿歌《小蜗牛》,感受儿歌表达的情趣。

托班草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选用园形体的废旧材料,制作自己喜爱的动物头饰,体现材料使用的多元化,并渗透循环再造的环保意识教育。

2、通过用园的形体构成各款可爱的动物头饰,提高对造型美的感觉力、想象力和动物操作能力,从成功的喜悦中培养自信。

教学重点:选用园的形体材料构成动物头饰。

教学难点:掌握毛线类材料的`粘贴固定方法。

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收集园形的废旧材料。(纸杯、碟、碗,厕纸筒,甜筒纸卷,塑料园钮扣,毛绒球,各种不同质料、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园形物品)。

2、制作头饰用的长条纸和松紧带,剪刀,各种粘合材料(浆糊、乳胶、透明胶纸),颜色笔,抹布等。

3、投影机和有关资料。

4、设置环境:摆设画有小动物形象的拱门,地面放置8~10个藤圈,3~4块荷叶形板,吊挂2~3个皮球,布置成小动物幼儿园。

活动过程:

1、游戏进入活动场地

教师扮八哥老师,幼儿扮小动物,听乐曲做律动进入拱门后,引导幼儿观察环境,鼓励幼儿使用场地上材料,进行简单游戏,从中感知园形、环状、球等物体的共同特点。

2、进园的联想。

引导幼儿讲出活动中所接触到的园纸板、藤圈、皮球的外形及共同特征,归纳为都是园的形体。并指出自己扮演的动物中哪部分是园的。

3、引出课题。

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可爱动物头饰参加动物联欢会。

4、组织幼儿设计方案

观察桌上园的形体材料特点,让个别幼儿讲出自己的制作方案,互相启发。

5、观看投影。

从投影中找出由园构成的动物形象,丰富信息。

6、解决教学难点。

帮助幼儿归纳说出许多小动物脸上有胡须,选细线粘贴固定,再示范使用透明胶纸粘贴等方法。

7、幼儿制作头饰。

观察幼儿选材、结构、装饰情况,重点指导粘贴动物胡子的程序;帮助幼儿给头饰钉上松紧带。提议完成制作的幼儿,戴上头饰,按音乐做律动。

活动评价:

1、组织幼儿互相观赏彼此的头饰,请2~3名幼儿说说谁的头饰最可爱,为什么?

2、指导幼儿欣尝1~2件作品,分析如何选用园的形体构成有趣而可爱的动物形象,如何搭配色彩更调和,怎样把毛线类材料粘得更稳,从而感觉园形体的造型美。

3、帮助幼儿认识动脑动手,能变废为宝,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4、戴上头饰一起去参加联欢会,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