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业意识的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互动性的教案,学生能够建立互相尊重和协作的关系,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草》教案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草》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雨天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2.学会使用雨伞并进行雨伞
游戏准备:
挂图录有下雨声音的磁带雨伞人手一把
活动过程:
一.说说雨天
1.听,这是什么声音?
2.小朋友你们喜欢下雨吗?
请你们来说说看,为什么你喜欢下雨天,为什么你不喜欢下雨天?
二.听听故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宝宝,他叫多多。你们猜猜看多多喜不喜欢下雨天。
到底多多喜欢还是不喜欢下雨天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故事。
1.听故事录音
2.提问
⑴这个故事叫什么?
⑵多多喜欢下雨吗?
⑶ 多多的小伙伴们喜欢下雨天吗?
⑷多多和小伙伴们想了什么办法使自己淋不到雨又可以玩游戏/
3.结合图片生动讲述故事第2遍
⑴你们小朋友知道多多和小伙伴们想的办法了吗?
⑵你们喜欢伞树吗?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种伞树
三.雨伞游戏
1教师为幼儿准备好雨伞,带他们到室外空地
2和教师一起尝试打开雨伞,教师及时给予帮助,提醒幼儿不要将伞尖对准同伴我们小朋友手里都有一把漂亮的小伞,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伞宝宝打??
3进行游戏
⑴小朋友都把伞打开了吗?我们把伞放地上当伞树,我们小朋友老当小老鼠,把自己躲在伞树里面,伞树是我们小老鼠的家
⑵小老鼠们我们去树林里面玩去了,去小老虎家作客
⑶小老鼠们下雨了,快回家,快躲到伞树下去
⑷雨越下于大了,伞树越长越高了,看谁的伞树长得最高
⑸我们把伞树叠起来变成一棵大伞树
4共同庆祝伞树诞生小老鼠们,我们的伞树诞生了,大家一起来庆祝吧。
活动反思: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我运用课件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丰富的动态语言环境,把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连平时寡言少语的幼儿也不由自主地回答了我的提问,幼儿的注意力能投入到活动中来。
小班《草》教案篇2
活动要求: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快乐的情趣。
2、引导幼儿用诗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大胆进行艺术想象。
3、学习仿编诗歌句,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用书——“绿色的世界”
2、绿色的眼镜,幼儿每人一副。
3、红、黄、兰色的玻璃纸。
活动过程:
(一)观看无色彩的图书——“绿色的世界”
1、图书上有什么?
2、这些画都是黑、白颜色的,有什么办法让它变成彩色的?
3、我想了一个办法,请你们来看一看!
(老师戴上一幅绿色的眼镜)
4、请你们猜一猜,现在我看见的画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5、请你们也戴上绿色的眼镜来试一试
(二)欣赏诗歌——“绿色的世界”
(老师配乐朗诵)
提问:
1、这首小诗说了什么?
2、绿色的世界都有些什么?
3、为什么一切都变成绿色的呢?
(三)学念诗歌——“绿色的世界”
让幼儿带着绿色的眼镜读念诗歌。激发兴趣。
(四)仿编诗歌句
提问:
1、如果你戴上红颜色的眼镜,又会看到一个什么颜色的世界呢?(让幼儿自由选用彩色玻璃纸,边看边仿编。激发幼儿创造的快乐)。
活动延伸:带着彩色的玻璃纸,到户外去看。
小班《草》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熟悉歌曲旋律,能够跟随老师有情的唱歌曲
2、学唱附点音符,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
3、引导用洪亮的嗓音唱歌
活动准备:
了解春天的景象,抒发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回想,春天挂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引导幼儿唱《跟我唱》,学习附点音符的唱法
二、谈话春天,引发幼儿对春天的美好向??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感受到春天来了?
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引导幼儿从人们的活动、穿着及大自然的变化进行联想,丰富幼儿对春天的多重认识)
三、出示春天挂图,教师朗诵诗歌,引导幼儿欣赏歌曲里的春天
1、出示挂图,引发幼儿思考
图片上有什么?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如果把这幅图片编成一首歌,这首歌的旋律应该是什么样的?
2、朗诵诗歌《春天是个淘气包》,并请幼儿回答问题
这首诗歌的名字是什么?什么是淘气包?
诗歌里为什么说春天诗歌淘气包?(引发幼儿用诗歌里的语言进行描述)
3、老师再次朗诵诗歌,引发幼儿美的感受
4、老师引导幼儿共同朗诵诗歌
四、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熟悉乐曲旋律
老师要把这首好听的'诗歌编成一首优美的歌曲,引发幼儿唱歌的欲望
春天碰到了什么?小草和小花被染成什么样的了?
春天牵出了什么?把什么引来了?它是怎样歌唱的?
(重点练习第一段和第二段的中间部分)
五、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鼓励表情丰富,声音优美动听的幼儿。
1、分角色演唱:男孩唱第一段,女孩唱第二段;老师演唱第一段,孩子们一起演唱第二段等
2、自选同伴表演唱
4、独立演唱歌曲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在活动区中表演唱
小班《草》教案篇4
我不挖耳朵。
活动目标:
1. 要明白耳朵能听到并理解耳朵的重要性。
2.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集体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3.构成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耳朵的谜语
活动过程:
首先,谜语的引入。
老师:孩子们,让我们猜一个谜语,看看孩子们是否聪明。
老师:左一,右一,不要见老人。
第二,引导孩子创造故事。
1. 老师:你的耳朵长在哪里?
2. 老师:请摸一摸你的耳朵,然后看着你身边的小朋友的耳朵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3.老师:谁说耳朵有什么用?没有耳朵会发生什么?
3.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
1. 老师:耳朵能听到声音。耳朵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大胆地分享自己的经历。)
2. 老师的总结:你不能把你的.耳朵,挖耳朵,轻轻和别人说话,不喊你的耳朵,当你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张开你的嘴或迅速走开,水进入你的耳朵,用棉花球吸它们,去医院的时候,你的耳朵不舒服。
游戏4:猜猜我是谁。
1. 老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看看你的耳朵是不是坏了!
2. 游戏介绍:让一个孩子趴在老师腿上,蒙住他的眼睛,然后让一个孩子走到他身后轻轻地拍他,说:“猜猜我是谁?”之后,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让孩子趴在自己的腿上站起来猜猜,拍他的人是谁?孩子们猜完之后,他们继续玩猜谜游戏。
(当你熟悉这个游戏时,你可以让说话者改变语气,加深游戏难度。)
小班《草》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拉、拽、套串珠的操作活动,感知松紧带的弹性。
2、帮助幼儿了解松紧带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能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用松紧带和包装绳穿的珠子各一串(大小、颜色一样),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兴趣,介绍桌面材料,比较两串珠子。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串珠子,好看吗?这两串珠子一样吗?什么地方一样啊?你们想戴吗?
2、幼儿戴珠子,感知松紧带的弹性。
◎幼儿自由戴手珠。
提问:你们戴一戴、试一试!戴起来了吗?
◎让幼儿比较两串手珠,引导幼儿发现穿珠子的绳子不同。
教师:这串怎么会戴不起来?这两串是一样大的啊,你们拉一拉,看看发现了什么?绳子怎么啦?
3、比较包装绳和松紧带,进一步感知松紧带的弹性。
◎(教师当场拆开两串珠子)
提问:你们想一想哪根是拉不动的?哪根是能拉动的呢?(让幼儿指认)
◎教师双手拿住两根绳子的一端,请一名幼儿拉另一端,感受松紧带的弹性。
教师:这根能拉动的绳子叫什么啊?
4、经验拓展。
◎让幼儿找一找身上的松紧带,帮助了解松紧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提问:为什么身上这么多地方要用到松紧带啊?
5、游戏活动——“松紧带”
玩法:手拉成圆圈,松——圆变大,紧——圆变小。
活动反思:
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整个过程通过幼儿分组交流探索的结果,分组合作制作手珠串,分享共同合作的过程与结果,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