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7篇

时间:2024-06-05 作者:Brave

写活动总结是我们积累有效活动经验和教训的重要手段,有价值的活动总结需要结合实际的活动内容,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7篇,供大家参考。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7篇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篇1

为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日前,市文明办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市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

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利用文化宫、青少年宫、体育场、广场、公园等场所,依托社区(乡镇)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室等,开展民俗展示、歌舞表演、联欢联谊、灯谜灯会、书法棋艺、美术摄影等活动;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举办文艺演出、放映优秀电影,指导基层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和文化娱乐活动;组织体育志愿者深入社区,提供健身指导服务;开展结对共建、军警民共建活动;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作用,为农村未成年人节日活动提供场所。

开展节日民俗展示活动。按照春节贴春联的习俗,组织有书法、美术等专长的志愿者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书写、赠送春联等活动;围绕数千年形成的春节文化习惯、风俗习惯,特别是厚重的春节文化内涵,开展讲春节故事活动;结合春节“除尘”习俗,组织城乡居民整治楼道卫生死角,搞好公共环境卫生。动员社区志愿者担任保洁员和卫生监督员,及时清理垃圾和废弃物。组织环保志愿者到汽车站、火车站、旅游区等场所,清理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协助维护公共秩序,努力营造美丽宜人的公共环境。

开展网上拜年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广大未成年人参与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等网站开展的网上主题活动;设计制作新年电子贺卡,向祖国拜年,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人物拜年,向师长亲友拜年;开展“新春祝福短信”征集活动;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网上摄影展、网上摄影大赛”,开展“元宵网上猜灯谜”活动,开展网上晒全家福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原创祝福短信,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网络节日氛围。

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拜年及走访、慰问、交流、座谈、联欢等活动,组织他们参加当地的节日庆典和文艺联欢活动;组织志愿者结对帮扶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困难职工(农民工)和残疾人,帮他们置办年货、张贴春联、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拉家常、逛庙会,义务参加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维护;开展“邻里一家亲”活动,把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困难职工(农民工)、残疾人接到家中,同吃团圆饭,共度除夕夜;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福利院开展慰问、拜年等活动,送去节日祝福和生活帮助。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篇2

屋宇上张灯结彩,广场上人头攒动,人群中传递着欢声笑语……昨天下午,海盐县澉浦镇茶院村大型庆元宵主题活动精彩上演,上千村民齐聚一堂,欢欢喜喜闹元宵。

请“淘箩姑娘”、烧田财,听到这里,相信不少年轻人会感到有点陌生。记者了解到,这场庆元宵活动主打“老传统”,根据古海盐庆祝元宵的传统民俗专门安排了一系列有趣、有味的活动,让村民们在传统节日里体会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

身着红底绣花小衫、头扎小辫的两位年轻姑娘将竹淘箩从灶口缓缓请出,轻置于八仙桌上,站立桌旁的姑娘双手托起淘箩……在请“淘箩姑娘”活动现场,村民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圈,大伙儿皆屏气凝神,认真观赏着这场民俗活动。“真的太有意思了,以前我都不知道淘箩姑娘是谁,今天是长了见识了。”10岁女孩钱小易跟着爸爸妈妈前来参加庆元宵活动,她说等到晚上还要和家人一起放孔明灯。

村民顾云良对此次活动也是赞誉不断:“今年的元宵庆祝活动我们全村人一起出动了,真的是难得的热闹。其实这样的活动我们都喜欢,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元宵的气氛也比往年浓了,大家之间的感情也比以前更深厚了,我们都期待着以后能多办此类活动。”

当天晚上,茶院村还开展了烧田财、花灯展、吃汤圆、放孔明灯等各种形式的'庆元宵活动,上演了一场由县文联、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管理员共同参与的文艺演出。农田中的火束期盼着五谷丰登,交相辉映的花灯是对节日的庆祝,软软糯糯的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而放飞空中的孔明灯则寄托着新年心愿……茶院村内,欢笑声、祝福声连成一片,村民们共同欢度元宵,也企盼着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篇3

智康公司运营部vip服务部公益活动“闹元宵、庆团圆”在32位vip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此次公益活动为期5天,在北京32个培优服务中心同时举行。在元宵佳节之际,通过“刮刮乐”刮刮卡的形式,为培优学员及家长送来元宵佳节的祝福。

一、智康微信各服务中心扫描数量如下(略):

本次活动智康微信二维码共扫描208次,企业网独占鳌头,扫描数量最多25次。相比年前的“圣诞、元旦”双节活动扫描223次相比数量下降了15条。原因在于本次活动时间较短,只有5天时间。上次的活动共15天,时间比较长。本次活动家长每天平均扫描量是41·6次,而“圣诞、元旦”双节活动家长每天平均扫描量是14·87次。所以总体来说,我们的这次“闹元宵,庆团圆”活动还是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和支持,这也是我们32位vip老师共同努力的成果,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会做出更多可喜的成果。

二、维度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的对此次活动做出总结,特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总结:学员方面、家长方面、培优方面、员工方面。具体分析与图片展示如下:

(一)学员方面:本次活动时间正是培优春季班开课第一周,也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所以来到服务中心上课的学员家长还是很开心得到智康公益活动的祝福。小小的刮刮卡,刮出的是一份元宵佳节的喜庆,刮出的是一种民俗情结的延续,刮出的是所有智康伙伴对培优家长和学员深深的祝福。家长和学员积极参与,你刮我刮大家刮,越刮越开心。

(二)家长方面:对于本次活动,培优的家长们高度的关注,并且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这也从二维码的扫描数量可以看出。对于现在的孩子,很多古代的文化,古代的知识都不是很了解,家长认为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更加了解我们的民俗,更加关注自己民族的文化。让孩子参与的同时,学到了东西。并且也有家长建议希望这样的活动越多越好。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三)培优方面:32个服务中心,为期5天的活动,没有在服务中心引起混乱,相比之前几次的活动,培优伙伴积极的引导家长参与我们的活动,更加的配合我们开展,可以看出,对于我们的公益活动是认可的。

(四)员工方面:公益活动的推行,公益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带来的间接帮助也是极大的,在开课第一周客流量不多的情况下,以活动为媒介、工具能够跟家长进行交流,可以极大的帮助我们的伙伴充实本职工作。伙伴们贴心的小礼品,优质的服务让更多的家长感受到了我们智康的温暖。相信对于后期伙伴们的业绩提升会有帮助。

活动小结:“闹元宵、庆团圆”,再次回顾我们的本次活动主题,相信已经被家长和学员深深的记住。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本次活动的亮点所在,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传统节日被更多的关注起来,本次活动也是符合当下实际的要求。元宵佳节,送出去的是一份份祝福,得到的是家长和学员的认可和支持。

日常工作中我们充当着培优前台的“大堂经理”,而活动期间培优伙伴们也在大力支持,积极的配合,热情的引导,在完成我们工作的同时也拉进了我们彼此的感情,相信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会和培优伙伴一同成长。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篇4

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营造欢乐、喜庆、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形成社区邻里互助、团结向上、健康文明的好风尚,蒲州街道蒲三社区联合下辖雁湖社区于2月14日上午在雁湖篮球场开展了以“邻里和谐闹元宵社区同乐包汤圆”为主题的元宵节活动。此次活动共有社区在职党员志愿者、学生和家长、村居工作人员、小区保安、妇女代表、外来务工人员等100多人参加,还请来了社区的环卫工人前来品尝。

活动现场,社区书记向居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在书记的带领下,大家纷纷挽起袖子,开始做汤圆。社区学生们也在家长的引导下,跟着做汤圆。没多久,一碗碗热气腾腾,象征团圆吉祥汤圆出锅,志愿者和学生们将亲手做的汤圆送到环卫工人手中,感谢他们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日子里的'辛勤付出。同时,工作人员还将煮好的汤圆亲自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给他们带去节日的问候。虽然天气很冷,但是大家一起做汤圆、煮汤圆的热情丝毫不减,社区居民则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汤圆,一边感受着节日的浓浓氛围。活动一直持续到12点,现场共送出300百多碗汤圆。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更深地体会到中国传统节日氛围和内涵,不仅增添居民过节的喜庆气氛,又在娱乐中增长了知识,推动社区节日民俗活动深入健康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邻里和谐,让大家感受到了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篇5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

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

师:元宵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用同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一个节日,到了现在过元宵节意味着什么呢?

幼:看花灯、吃汤圆等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活动反思:

?元宵节的故事》是一个神话传说,传达的是一份浓浓的爱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为了感谢仙女救了人间的百姓,让孩子们感触到,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传承热爱、歌颂中国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篇6

春节元宵期间,奉化市围绕“牵手联心·志愿服务、传承民俗·共享文化、全民创建·文明过年”三大主题,精心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系列活动,不断丰富节庆文化内涵,促进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牵手联心·志愿服务”。围绕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等为内容,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一是“情暖好人”关爱服务。开展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奉化人”等先进模范人物拜年走访、座谈交流、专项救助等活动,为他们送去节日祝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邻里守望”亲情服务。各地组织志愿者上门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生活困难群众。纷纷举办“欢乐年·团圆宴”邻里暖心活动、为空巢老人开展义诊活动、为福利院孤儿当一天“临时爸妈”等活动。三是“快乐返乡”春运服务。市总工会帮助农民工购买团体车票,联合今日食品等公司包车免费送员工返乡;志愿者在火车站、汽车站开展咨询引导、疏导客流、送姜汤等服务;何美蓉工作室开展爱心义卖活动为农民工筹集回家路费。四是“平安守望”志愿服务。各镇(街道)组织志愿者对辖区各单位开展“地毯式”安全生产大清查,并深入开展少儿寒假安全教育;组织“红袖章、小喇叭”队伍开展全天候不间断平安巡逻。

“传承民俗·共享文化”。突出奉化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共享传统文化盛宴。一是“翰墨迎新春春联送万家”。组织书法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农村开展写春联送“福”字活动。醉墨轩小学员们把家训用传统的。春联形式来表达,免费赠送市民。二是“我们的春晚”。各村以文化礼堂为阵地,纷纷举办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村民们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共迎新春、共话发展。三是“学习经典·践行美德”。以春泥计划、乡村学校少年宫等为载体,组织未成年人开展“节日小报”创编、中华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他们学习节日文化、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领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四是“留住传统·传承乡味”。在裘村镇马头村等历史文化名村展示打年糕、做金团、剪纸花等手工艺,开展奉化布龙舞溪口、萧王庙会迎新春、灯谜灯会闹元宵等民俗展演活动,让市民在浓浓的“乡味”中过大年。

“全民创建·文明过年”。春节期间,在全市开展环境大提升、“文明伴我行”、“古老家训扬新风”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推进省文明市创建常态化。一是“提升整治,洁净过年”。为巩固环境卫生百日整治行动成果,发动广大群众继续齐动手清洁家园,各地志愿服务团队进村入组开展了卫生找茬、文明劝导、垃圾清扫等环保志愿活动。二是“文明伴我行”。深入开展文明交通、文明用餐、文明旅游、文明经营等“文明伴我行”系列行动,开展“网上拜大年”、微信、微博传情等网络文化活动,突出文明言行,大力提倡文明礼仪、勤俭节约之风。三是古老家训扬新风。节日期间,奉化日报开设《我是奉化人·家训篇》专栏,连续挖掘各地各行各业的优秀家训,刊发《松岙朱子家训》等文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流传几百年优秀家训再次引导人们过节俭养德的日子。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篇7

在安乡县安康乡向阳村4组、66岁孤寡老人李鄂华的简易平房内热闹非凡,来自湖南省安乡县工会志愿者服务队、安乡县政协机关志愿者服务队、安乡县留守儿童关爱群十多位志愿者和五位小学生志愿者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之“关爱农村孤寡老人——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谐社会孝当先”;“关爱贫困留守儿童——一样的蓝天下、一样温暖的家”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爷爷、给您拜年,祝您身体健康!元宵节快乐”!看见几位小学生志愿者李鄂华高兴不已。志愿者给老人送上了大米、食用油、汤圆、毛毯及其他生活用品。

简陋的房屋里,老人除了最为原始的居家用品外,看不见一件值钱的物件。而让志愿者感到“意外”的是,老人简陋的画室及墙上一幅幅油画作品引起了志愿者强烈的好奇心。聆听老人的故事,是用一生的清贫坚守对艺术的追求。六岁时,缘于民间画师的祖母对其艺术熏陶,对油画艺术的热爱便悄悄在他心中萌芽并扎下了根。多年前他一边走街串巷卖碳笔,一边为本地及周边县的百姓画肖像画为生。从八十年代开始,专攻佛教题材类油画,曾为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寺庙作画,他曾受邀创作的大型壁画《敦煌飞天》等多部山水创作油画被湖南省芙蓉画院收藏。同时,他还热心为本地美术爱好者、学生免费传艺,二十多年来如一日,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买来油画工具、纸墨送给学生。让老人自豪的是一位学生成了湖南省油画协会理事、湖南师范大学油画专业副教授;一位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美术系。近年来,他行走在安乡县各乡村,专门创作以美丽乡村为题材的油画,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美丽乡村的如画美景,向广大群众宣传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建设美丽乡村带给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在2015年安乡县委宣传部召开的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果推介会上,李鄂华荣获2014年度“宣传安乡贡献奖”。老人一生的“传奇”故事,令志愿者感慨不已,尤其使几位小学生志愿者深受感动。

与李鄂华老人道别,志愿者一行来到了安乡县安康乡清安村1组,看望小玉三姐弟。这是十多年前从湘西大山迁移到此的一户农家,孩子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三姐弟中的一个因患癌,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年多来,志愿者从大病捐款、学习辅导、情感陪伴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志愿者送来了大米、汤圆、衣服等。几位小学生志愿者用自己的压岁钱给小玉三姐弟送来了牛奶、各种健康食品、课外书籍、玩具、许愿孔明灯。

一位志愿者特意给小玉送上了一部新手机,一次性充了300元话费,让三姐弟好高兴好激动。志愿者手把手教三姐弟如何使用和保管手机。“有了手机,就可看新闻了,就晓得外面的事了,还可与在外的爸妈随时联系”,小玉说。

几位小学生志愿者与小玉三姐弟相龄相仿,读的年级也一样,很快熟悉起来。一起交流寒假学习和寒假作业;一起开心讲故事;一起玩互动游戏;一起玩玩具;一起放许愿孔明灯;一起吃汤圆。就象同班同学、邻居一样,个个眉欢眼笑,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