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认识树的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4-05-07 作者:Trick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准备好教学材料和资源,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一份实用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前准备解决方案,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蒙氏认识树的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蒙氏认识树的教案通用5篇

蒙氏认识树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圆的特征,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难点:理解圆心、半径与圆的位置、圆的大小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圆形纸片、剪刀、直尺、圆规、多媒体课件,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梯形

2、出示圆形图片:

(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是)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生:钟面上有圆。

生:轮胎上有圆。

生:有些纽扣也是圆的。

蒙氏认识树的教案篇2

设计意图:

最近在建筑区小朋友特别喜欢搭建楼房,原因是我们班有几位小朋友搬进了新家,孩子们在搭建的过程中总是会边玩边谈论自己的家,还有的孩子把搭好的楼房当成自己的家为小朋友介绍:我的家住在某某小区,某某层……我发现孩子在描述家住第几层时总是说:“我家住五层、我家住三层”,通过孩子们的谈话交流,我了解到孩子对楼层有一定的正确感知,知道楼层是从下往上数的,但缺乏对楼层的正确认知,只知道是妈妈告诉我的住几层,并不知道序数与数字的关系,对“第几第几”没有正确的认知,因此我根据这种现象设计了本次活动,想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序数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孩子了解生活中的序数。

活动目标:

1、感知六以内的序数,能用“第几”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根据序数词的提示,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大胆表述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电脑、白板课件、普罗米修斯软件。

2、学具:小动物图卡、楼房图卡。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景,出示小动物排队,引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森林里的`小动物要搬新家了,它们心里可高兴了,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小动物【幕布功能:从左往右拉开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幼:有小鸭、小猫、长颈鹿、小老鼠、斑马、小羊。

3、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动物?(请幼儿用完整的话回答)幼:一共有六个小动物。

4、师:哪个小动物排在第一个呢?(小鸭排在第一个)排在第二个的是谁呢?长颈鹿排在第几个呢?长颈鹿后面排的又是谁呢?排在第五个的是谁?还有一个小动物它排在第几个呢?(幼儿根据问题逐一回答)

二、幼儿操作,小动物坐火车。

1、出示小火车。

师总结:小动物们一个一个排好队了,小鸭排在第一个,小猫排在第二个……,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要到新房子里了,新房子有点远,需要乘小火车去,呜、呜、呜,瞧火车开来了。【幕布功能:从上往下拉出图片一半,显示小火车】数数有几节车厢?(幼儿回答)第一节车厢在哪儿?谁来指一指。【拖拉功能:教师用电脑笔将数字拖到车厢】

2、播放录音,请幼儿将小动物送上火车。

师:小火车开来了,小动物们要上火车了。【拉幕功能:拉至最下端,显示小动物】,可是它们不知道自己要坐第几节车厢,我们来听听小动物怎么说的?【语音播放:小老鼠“我坐在第一节车厢”】

师:咦,小老鼠告诉我们什么呢?(幼儿回答)谁来把小老鼠送进车厢。【拖拉功能:幼儿用电脑笔把小老鼠拖到第一节车厢】

师:真棒!我们再听听其他小动物怎么说的呢?【拖拉功能:用相同的方法把小动物们分别送到车厢里。】

3、游戏《捉迷藏》鼓励幼儿观察躲起来的小动物,说说:“第*节车厢的**小动物不见了”

师:这些小动物坐上火车可开心了,它们一起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一起玩呢?(想)好吧,那你们捂着眼睛【图层排序:点击小羊,至于底层】一、二、三,睁开眼睛看看第几节车厢的谁不见了?

幼:第四节车厢的小羊不见了。(请几位幼儿回答)

师:他们说的对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恢复功能:将小羊显示出来】

教师再点击一种动物玩这个游戏一次。

三、送小动物回家。

1、师:小动物们都坐好了,小火车要出发了,呜……开到哪儿去呢?【幕布功能:从左向右至图片一半】是的,要到新房子那里去。看,这是小动物的新家。快看看,这里有几栋楼房?(引导幼儿回答两栋楼房)看,第一栋房子已经住满小动物了,数数有几层?(六层)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从下往上数)第一层在哪儿呢?(请小朋友上来指指)我来考考你们:住在第四层的小动物是谁?(小鸡)小青蛙住在第几层?还有其他小动物住在第几层呢?和旁边小朋友一起说说,然后再请幼儿回答。

2、师:这儿有两栋新房子,还有一栋房子里面有没有人住呢?(没有)那这栋楼房就是留给刚才的小动物住的。瞧,它们已经拿到了钥匙,可是它们不知道该住在第几层,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它们呢?(愿意)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也准备了楼房和小动物图卡,请你们两个人一组去试试,送小动物回家。

3、幼儿边讲述边动手操作。

4、将幼儿操作好的图片进行展示,集体评价。【教师运用白板演示并总结】

四、活动结束。

师:小动物们终于到家啦,它们开心极了,想邀请我们到它们的新家去玩,让我们也坐上火车一起出发吧!

蒙氏认识树的教案篇3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培养孩子学会认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并且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节认识水果的教学课。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动脑的习惯。

2、通过比较,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苹果、桔子的特征。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各种水果

2、并且能说出水果的特征

活动准备

冰糖橙、苹果、梨、桔子若干;水果刀一把,盘子一只。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水果,让孩子说出它们的名称。

2、观察水果,说出它们的外部特征。

3、游戏:摸水果,增强孩子对各种水果的外部特征的感知。

4、观察水果的内部特征。

切开各种水果,让孩子观察水果的内部结构。

5、品尝水果。

(1)将切好的.各种水果分别让孩子品尝,并说说其味道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将孩子眼睛蒙住后, 让他们来品尝水果,然后请他们说一说吃的是什么水果。

6、活动结束:告诉幼儿多吃水果有利身体健康

教学反思

对于孩子来说,在课堂中出现一些新鲜的事物会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我选用对了本课,并运用了观察、触摸、品尝、介绍的方法来了解水果,这些环节的设计能够更好的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兴趣非常的高!同时向他们渗透一些蔬菜和水果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教育他们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蒙氏认识树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声音,创设情境

师:“嘀哒,嘀哒”,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表的声音。

小结: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有一定的时间,钟表可以告诉我产时间,这节课我们要认识钟面。

板书:时、分、秒

二、展开新授:

(一)认识钟面

1、昨天老师请你们回家仔细观察钟面,现在请你们同桌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上来交流一下。

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钟面,上面分成12大格,还有1-12这些数,和你们家的钟面一样吗?下面请小朋友看仔细,一大格之间有什么变化?

(一大格里面有5小格)

那么两大格呢?三大格呢?……到12大格就有60小格。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分针走1大格就是5分钟。如果是5大格呢?9大格呢?分针走一圈呢?如果是两大格两小格呢?

3、时针和分针之间有什么秘密?(学生同桌讨论、交流)

(课件演示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得出结论:1时=60分

那么2小时等于多少分呢?240分等于几小时?

4、我们一节课是40分钟,再过多少分就是1时?你知道1小时里能做些什么呢?

5、1分钟和1小时比要短得多,那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用1分钟做的事呢?

(集体做1分钟口算,让学生感知1分钟有多长)

6、我们了解了时、分,它们都是时间单位,还有比分还要小的时间单位吗?

分和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揭示1分=60秒

1秒有多长呢?我们来做个游戏:5秒内拍手,算出大约每秒拍几下手。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要用秒来计算?

(二)认识钟面上的时刻

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8时零5分,说说你是怎样看的?8时05分还可以表示成8:05。

6时20分,你又是怎么看的?还可以怎样表示?

9时55分。估计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

分别说出自己是怎样看的。

现在有两种答案,究竟谁对谁错,请你找出对方错在哪里,只有找到原因,才能使对方心服口服。(学生讨论、交流)

选择不同答案的小朋友有反驳的意见吗?

2、遇到类似的情况确实很容易犯错,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要看清楚时针,时针没有过8,说明是7时多。

老师这儿有一个钟面,它只有时针,你能只看时针,说出它是几时多吗?

3、通过刚才大家讨论、交流,现在看钟面上的时刻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看钟面说出所表示的时刻:8:30

10:05通常不满10分钟,我们用零几分来表示。

9:55

2、我们不仅要会看,还要会正确书写,行吗?(两种表示方法都可以)

6:205:4010:10

3、1时=()分1分=()秒

3时=()分4分=()秒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计时单位:时、分、秒,知道1小时=60分,1分=60秒,时间是很宝贵的,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蒙氏认识树的教案篇5

第四单元课时备课教案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授课人 李涛 时间

1、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2、教学重点、难点:知道的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3、教具、学具准备:44页游乐场情景放大图,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

4.教学过程:

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1、口算

30+50 70-30 40+6 78-8 20+45 4+3+2 2+2+2 3+3+3+3

2. 2+2+2 4+3+2 3+3+3有几个加数?加数相同?

2.准备

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出示游乐场情景图,提出小朋友到公园见过哪些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画面上,启发引导:这列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算一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

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想摆什么,就摆什么。摆好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把算式写出来。让各组把每个加数相同的'等式写在纸上。让学生通过观察等式,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每个等式中的加数都相同。

说明:算几个同数相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别的方法:乘

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解决问题。

3.新课

摆图形游戏。

交流。

学习乘法。

尝试。

4.练习

5.总结法。

举例:3+3+3+3+3+3=18

6×3=18

告诉学生乘号的写法,把乘法算式写完整,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同时让学生知道算式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3×6=18

让学生尝试将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交流

练习、总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