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5篇

时间:2024-04-05 作者:loser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关注个体差异的教案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美术》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美术》教案5篇

《美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线条大胆表现各种形态的花

2.帮助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好看的花儿示范画

2.油画棒和沙皮纸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故事导入:在森林里,有一个花仙子,有一天,它听到了一段美妙的音乐,跳起了舞蹈,许多小花跟着她一起跳起来,都变成了最美丽的花。

二、图形刺激:

1.幼儿听故事与老师一起跳舞。

2.请幼儿欣赏小花是怎么跳舞的(欣赏示范画)请幼儿说说这些花在干什么,学学它的姿态。

3.教师演示好看的花儿。

三、创造表现:

1.全体幼儿在故事中做画.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运用各种线条创造性地画小花。

3.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幼儿,让幼儿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四、作品赏析:

请幼儿欣赏各种美丽的花,布置幼儿的作品展。

《美术》教案篇2

活动背景

下雨后,幼儿园的走廊里爬出几条毛毛虫,几个小朋友蹲在地上看得入神。不一会儿,小朋友越聚越多,贝贝神秘地说:“你们知道吗?毛毛虫能变成蝴蝶呢!”甜甜问:“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小朋友的问题很多很多,他们对毛毛虫充满了好奇。于是,我组织开展了“毛毛虫的梦”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蝴蝶标本和范例,引导幼儿探索蝴蝶翅膀的制作方法。尝试在各种材料做成的蝴蝶翅膀上进行花纹装饰,并把自己打扮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2.以游戏贯穿始终,激发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白布、帐纱、旧报纸剪成的蝴蝶翅膀。

2.水粉颜料、毛笔,蘸了颜色的不同长短的毛线放在盘子里,剪好的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即时贴等

3.收集蝴蝶的标本,各种材料做成的蝴蝶范例。

4.游戏音乐,布置花园场景,毛毛虫触角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讲故事《毛毛虫》,导入活动

带领幼儿以毛毛虫的角色进场,边玩边讲故事: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小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到花丛里去玩吧!(带领幼儿一同爬进花丛)你知道吗,有一只可爱的小毛毛虫,它爬呀爬呀,觉得肚子有点饿,就去找东西吃。第一天,看见一个红苹果,“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第二天,发现两只黄梨子,“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第三天,找到了三颗紫葡萄,“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第四天,又发现了四块咖啡色的巧克力,“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第五天,找到了五片绿树叶,“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毛毛虫的肚子不再咕噜咕噜叫了,它想好好睡一觉。它趴在一片叶子上,把自己包起来,然后做了一个甜甜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里飞呀飞呀。当它醒来时,哈哈!毛毛虫惊喜地发现自己真的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它多开心呀!

2.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主要特征

毛毛虫变成了什么?蝴蝶是什么样子的呢?

赶快找一个蝴蝶标记坐下来,我要变个魔术,看看变出了什么?

(出示、展览蝴蝶标本)找一找蝴蝶翅膀上的花纹,看看这些花纹像什么?

比一比,蝴蝶左边翅膀的花纹和右边翅膀的花纹,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蝴蝶翅膀上都有美丽的花纹,而且这些花纹是左右对称的。

3.引导幼儿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

想不想把自己也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怎样才能把自己打扮成蝴蝶呢?请几个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想法。

4.欣赏范例,让幼儿了解各种材料都可以做成美丽的蝴蝶

花丛里藏着许多顽皮的小蝴蝶,我们去把它们找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

小结:这些蝴蝶有的是用布做的,有的是用树叶做的,有的是用瓜子壳做的,各种各样,真漂亮。

5.带领幼儿看看今天准备的材料,讨论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制作蝴蝶

6.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进行蝴蝶制作

(1)引导幼儿将蝴蝶翅膀上的图案装饰成左右对称的图案。

(2)指导幼儿大胆利用材料或颜色,使装饰的图案更加鲜艳。

7.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完成的作品

8.游戏:蝴蝶找花(三段体的音乐)

小蝴蝶们,一起到花园里去玩,好吗?

(音乐第一段)听音乐飞到花园里,跟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

(音乐第二段)风来了,雨来了,我们赶快躲到花丛里避避雨吧!

(音乐第三段)雨停了,天晴了,我们出来玩吧!

(听音乐跳舞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带小朋友以毛毛虫的角色进入活动中,并以趣味游戏贯穿始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有关蝴蝶的标本,让幼儿了解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左右对称的显著特征。让幼儿找出藏在花丛中的小蝴蝶,看一看、摸一摸,感受用布、瓜子壳、树叶、宣纸等不同材料做成的蝴蝶,起到很好的鉴赏作用。在作画材料方面,都是利用废旧材料,让幼儿通过粘贴、印染、毛笔画等形式装饰制作蝴蝶翅膀,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最后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让美丽的

“小蝴蝶”翩翩起舞,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美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并大胆参与豆子粘贴活动。

2.能用抓、粘、按等方法,进行美术活动。

3.提高手的协调能力,养成耐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粘好的五彩小路、各种豆类、粘好双面胶的小兔家小路

活动过程

一、 小兔哭了

1.小兔造了一个很漂亮的新家,在新家的外面用泥土铺了一条小路。可是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雨把小兔铺的小路给冲坏了。小兔看见小路坏了就急的哭了起来。小朋友们来帮助小兔好不好啊?那你想怎样来帮助小兔呢?

2.幼儿说说自己的办法。

二、 教师示范

1.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都很棒。

2.师:老师也想了个办法帮助了小兔,让小兔笑了,你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帮助它的!(出示粘好的美丽的小路)

3.师:这条小路是用什么做的?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豆子呢?

4.师:你想不想也来给小兔铺一条美丽的小路啊。

5.师:铺美丽的小路要用到各种的豆。先把小路上的双面胶纸拿掉然后拿起一些豆后贴到小路上,直到把小路贴满。贴的时候要注意要用力的按豆子,才粘的住,这样才能铺成美丽的小路。

6.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三、 铺小路

1.师:现在宝宝们可以自己铺小路了

2.提醒幼儿铺小路的时候要注意把豆子按紧一点不要掉下来,才能铺成美丽的小路。

四、展示并讲评作品

请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桌上展示并点评幼儿的作品。

五、结束

师:我们去把小路送给小兔吧,让小兔不要哭了。(走出活动室)

《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多种方法制作不同形式的小龙,

2、在欣赏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材料的特征,用不同方式制作不同形式的小龙。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材料进行创新。

教学用具:铅笔、记号笔、图片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观察法、启发法、示范法

教学流程:

一、唱歌导入

同学们,你们会唱《龙的传人》吗?

我们来唱一唱好吗!“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你还知道哪些龙的歌曲?学生唱有关龙的歌曲。

二、新课

龙是我们中国人独创的形象。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被视为龙的传人。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龙,你能说一说龙是什么样子的吗?

1、欣赏(多媒体)从古至今各种形式龙的作品。

镂空龙凤纹玉佩(战国时期)

竹龙(山东泰安)

糖龙(四川成都)

走龙(云南大理)

九龙壁(北京)

龙头风筝龙柱(山东)学生欣赏、说一说龙的特征。

2、小组探究龙的特征

通过欣赏了解龙的形象特征。如

马头、鹿角、鹰爪、蛇身、鱼尾等。

3、展示龙的作品。

老师这有一些废旧材料做的龙的作品。

提问:这些龙是怎么做的?请同学说一说。

4、小组探究:

1)、准备长条形纸做龙身,用剪刀剪出龙纹。

2)、用快餐盒做头,添加上眼睛等。

5、启发构思你能想出和书上不一样的方法做龙吗?

学生想,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6、实践创作:利用不同的废旧材料的特点和彩纸,采取剪、贴等方式做一只有趣的小龙。学生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共10页,当前第8页12345678910

7、作品展示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评选出“最佳创意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评选最佳创意作品。

三、小结

《美术》教案篇5

目标

1.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要求,尝试用简单的图案来设计标志。

2.大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标志。

准备

1.小卡片、各色记号笔、双面胶。

2.自制:欣欣设计室标志,简单的场景布置。

过程

一、欣欣标志设计室开张了。

――出示欣欣设计室标志图。教师以总设计师的口吻说:今天苗苗家苑、苗苗幼儿园、苗苗公园、苗苗汽车出租公司都来要求我们设计一些图案标志,给到他们那儿去的孩子们一些方便。我们小朋友都是设计师,一起来设计吧!

――讨论:怎么画标志?标志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案?想告诉大家什么?

(简单、色彩单一、让人一看就能明白)

二、设计方案。

-――幼儿自由选择任务,分成四组各设计一种标志图。

――小组讨论:家、幼儿园、公园、车上需要提醒人们的是什么?需要向人们说明什么?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设计,如:出租车上,可以设计一个表示车辆行驶中不能打开车门的标志。又如:可以设计一个标志,提醒人们车停下来的时候应从右边下车,因为左边来往车辆多,会造成危险。

――教师帮助各组幼儿进行整理。如: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图案,有的标志表示提醒的意思,有的标志表示说明的意思。

――介绍设计方案。每组派代表介绍标志的意思,打算贴在什么地方等。

建议

1.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标志与规则的关系。只要幼儿的设计能够与规则建立联系即可,不必过于追求完美。

2.设计完标志后,可请幼儿在合适的地方张贴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