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写作文时会不断地观察和感知周围的细节,这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的素材和灵感,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品味书香优秀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品味书香优秀作文篇1
一提到读书,又记起于谦那句诗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前全无一点尘”。一本好书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经得起岁月的打磨;一本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我曾看过一篇这样类似于童话的文章。一个仙女来凡间要告诉这个女孩让她回天国,还剩三天的时光可活在世上,三天之后她将永远离开。这个女孩,义无反顾的登上了天国的列车。但是,登上列车后,自己却又开始想念家人、想念朋友,曾经美好的记忆一一涌现出来。
我们是健康的。能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能听见小溪叮咚响的声音,可我们却不懂得珍惜,难道只剩下三天能活在世界上的时光,才会懂得珍惜吗?我不由的想起海伦凯勒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生命的最后一天,那就更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要是认为今后的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富有生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已失去的和得不到的,而是掌握在手中的幸福。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要到失去了才感到可惜。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朋友们,请以审视的目光阅读书籍,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 。一本好书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经得起岁月的打磨;一本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品味书香优秀作文篇2
奥运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应该相当的了解吧!奥运的圣火是从奥林匹克的希腊来的,那代表着神圣文明的火焰会在我们中国燃烧起来。这次奥运将会在中国2008年8月8日8时8分举行。
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高兴,应为这次奥运会是在我们自己的“家门口”开的,所以我们是万分荣幸。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奥运是多么的神圣性,不知道奥运的圣火是多么的文明!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学习,向文明的圣火走出代表着神圣性的第一步。我们要懂得学习,知道学习。假如没文化知识就不一定知道奥运会是怎么来的,不知道奥运的圣火是怎么点燃的,甚至不知道奥运会将在我们的“家门口”举行的……“学习”,“奥运”这两个词是我们的必须知道的,它是多么的重要,是多么的伟大!
大家都知道“普罗米修斯”吧,他是个英雄。据古希腊神话,天神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到阿波罗太阳神处偷取火种带给人间,而火种到了人间后就再也收不回去。宙斯只好规定,在燃起圣火之前,必须向他祭祀。于是古代奥运会开幕前必须举行隆重的点火仪式,由祭司从圣坛上燃取奥林匹克之火,所有运动员一齐向火炬奔跑,最先到达的三名运动员将高举火炬跑遍希腊,传谕停止一切战争,开始四年一度的奥运会,这就是圣火的由来。
我们都得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让我们懂得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智慧慢慢的去“品味” 奥运。
要想知道奥运,就得先学会“学习”!
品味书香优秀作文篇3
尤安艾肯曾经说过:"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朋友与家,这两个可以带给你温暖的港湾被形容成书,对于不爱看书的人说,他们会非常惊讶,但对于我来说,这句话形容的再贴切不过了,每次去书店,都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但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丰富的知识......
车子拐过一个个路口,穿过一个个大街小巷,终于到了。那是哪儿?没错,就是充满书香的书店。我游过一排排书架,望着琳琅满目的书籍,有情结千载的《红楼梦》、动人心弦的《荆棘鸟》、风趣横生的《父与子》。我的眼睛里闪烁出贪婪的目光,好似一匹饥肠辘辘的饿狼,我踮起脚尖,侧着身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那个书架拿了一本我爱看的书,坐下来,细细品尝着一词一句,考虑作者的写作目的。我轻轻的翻转着书页,享受着读书的乐趣,就在书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想: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静下心来看书,体会其中的乐趣吗?我又沉思了一下,其实,在这个浩如烟海的世界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停下手中的笔或电脑,把自己的脑子放空,端起一本书,品味其中的道理,一直沉浸在书中,无法自拔,不是每个人都有精力和充沛的时间去看书,无论这本书是多么出名,多么引人注目,他都不会去看。
书籍,可以哺育我们的灵魂,它不仅让我们收获知识,还让我们更加快乐,只要你抽出时间,就可以向我们一样爱上每一本书。
品味书香优秀作文篇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走进我的家中,一眼便可以看见那高高的五层书架,里面摆满了不同种类的书籍,散发着淡雅的书香味。
从小,我就喜欢听故事。当我能识字时,我一有时间便如饥似渴地拿起一本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最喜欢的就是带一本书去旅行,走在异乡之中,拿起一本书细细品读,总会有不一样的风味。长大了,我读的书也变得五花八门。历史、地理、天文、文学等书籍摆满了一整个五层书架。
当我读《上下五千年》时,我的心随着纷争的战国七雄,盛大的开元盛世,残酷的抗日战争时起时落,仿佛自己就是其中一个人物。
当我读《自然史》时,我跟随着踩矿人的步伐,科学家的视野,走遍地下、地上、天上,了解飞禽鸟兽,看遍五彩矿石,走过缤纷世界。
当我读《鲁迅全集》时,不禁从中感受到主人公那豪迈的气魄。当我读《毛泽东传》时,不禁从中感受到主人公那顽强的拼搏奋斗精神。当我读《名人传》时,不禁从中感受到主人公那坚强的毅力。
我最常去的地方便是那飘满书香的图书馆和那充满浓郁气味的书店了。每当到了书店里,我都会忘了时间,一站就是三小时却浑然不觉。我漫步在书的海洋中,感受着不同人物的风采和作者思想上的变化,恨不得立马钻进书中一探究竟。
捧一杯清茶,坐在高高的五层书架下品一本好书是我最享受的人生。它富裕了我的生活,使我懵懂的世界充满了色彩。我与阅读会继续相伴,直到我“读尽人间书”。
品味书香优秀作文篇5
书香一缕?书的影子究竟是什么时候飘进我的世界里的,我也不大清楚,小时候?顶小顶小的时候?依稀记得那时,夕阳的余晖还未退去,妈妈抱着我坐在夕阳的影子里,读故事、诗给我听,她拿着一本崭新的小书,那诗的调子,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间流淌在生命的河流中。
书的影子也就在我斑驳的记忆中继续游移。闭起眼睛,总会有那么几片色彩斑斓的书角从记忆的角落中浮起,记不得是从那本书上扯下了。幼年的我被一本一本的童话故事充实的满满的,书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成了我最好的玩伴,白雪公主、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我的好朋友,那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把这些书上看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做个故事大王。
一缕书香,就这样在我的生命里,飘散开来。阅读似乎是我最想做也最喜欢做的事情。我本是不安于平静的人,绝对外向的性格至使我耐不住一点寂寞,但若是给我一本书,我就会静静的坐上一天,因为对于我来说,书中的世界,就是我最热闹的暄嚣。我喜欢诗词格律,喜欢古人的文言情调,喜欢柳永的深幽和苏轼的豪放。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那些古诗文无不精妙。荡气回肠,遐想万千,乐作者之喜,哀作者之悲。他们的那种气势,那种深厚的底韵,即使在我这千载之后的人看来也颇为感慨,感慨精神,感慨文彩,感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也喜欢名著。我喜欢笑谈兴亡成败的《三国》,喜欢内涵深邃的《红楼梦》。钱钟书在《围城》里对人性洞察与调侃;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展示精神探索的艰难历程。他们不断为我的思想注入新的活力。我开始思考,思考真理,思考生命。一缕书香,就如此在我的生命里延续、扩散,踩着书的阶梯,我走过了欢乐,走过了风雨。
我感谢书,我爱书,爱那一缕清幽的'书香。
品味书香优秀作文篇6
晴朗的夜空,明亮的灯光,催促我品味着那缕缕书香。
——题记
诗香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当读到这气势磅礴的诗句时,我便能感觉到曹操那种渴望统一中原、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胸怀。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句诗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它淋漓尽致地把诗人那种希望回到家乡、想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了。
文香
读着朱自清的《春》,里面的语句不得不使你折服,什么“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什么“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他用平凡的语言把春天描写的那样富有生机,那样美丽。这些是作者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春天,用爱感受春天才得来的。他把自己也完完全全地交给了春天,交给了大自然。
老舍的抒情散文《济南的冬天》,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把济南的冬天写得惟妙惟肖。在文中他写道:“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他还用了许多优美的句子,把原本寂寞、冷清的冬天,写得既温暖又舒适。
语句香
俗话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果然是不假。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这一段连续用了三个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由小到大,由小姑娘到青年的不同的生长过程,突出了春的美丽。
“雪下的非常大,非常厚,雪把马路装扮成一条银白色的长龙。”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详细地描述了雪后马路的静态美,把马路的样子写的活灵活现。
挑灯夜读,不是我的最爱。我的最爱是能在晴朗的夜晚、明亮的灯光下品味着那缕缕书香。
品味书香优秀作文篇7
在小学,我就对朗读不感兴趣,总觉得我看了就知道了,为此不知道挨了爸妈的多少批评。现在回想起来,看过的好多文章都不得要领,看完也没有什么印象,更谈不上有什么感受。
直到进入初中以后,学校组织我们听读《论语》,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诵读经典,什么是读书的乐趣。
非常幸运,在十一初接触到了传统文化,在老师的指导下诵读经典。刚拿到《论语》,自己只是感到挺新鲜,因为我对于《论语》的认知是神圣而高不可攀,并未想过自己能读懂,甚至喜欢它。
“朝读午诵”开始后,学校广播里传来了诵读之声──抑扬顿挫,音韵俱佳。一开始虽然我不是太懂,但那么好听的声音,一下子就把我的兴趣调动了,不由自主地跟着吟诵起来。
我对着书本大声跟读,丝毫不敢走神。为了读准每个字,理解每句的意思,我不敢疏忽,全神贯注。当读完第一遍时,精神就感到不一样了,平时总是驼着背,死气沉沉的我,突然间感到气很顺畅,人也精神多了。读久了之后,句子渐渐朗朗上口,不用看书,也能背下来了。
每天坚持诵读,不知不觉,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想再读下去。读多了,与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顺口诵出一两句时,不由相视一笑,似乎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日日诵读,不自觉地反省自己,开始去改正自己的毛病,借着经典天天提醒自己。同学间难免有些小矛盾,当我想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能放开心胸,做个有气度的学子。何事不能包容呢?在这段诵读期间,对经典的感悟确实还有很多。
原来诵读可以给我带来这么多的快乐,于是诵读学习《论语》,不再是一种外在的强迫,反而变成一种快乐的期待,吐字归音更加清晰了,内心也一天天有了变化。原来烦人的背诵也变得轻松简单多了。
真的很感谢这次诵读活动,它渐渐改变了我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