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需要我们敢于表达真实的情感,让读者能够与我们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优质的作文需要我们敢于表达真实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热情,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勤俭作文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勤俭作文篇1
我的家是一个很传统的家庭,虽然没有成文的家训流传下来,但是勤俭节约一直是我们家恪守的家风。
爷爷常常把“家有千头牛,不点双灯头。”这句话挂在嘴边,教育我和爸爸“可吃不可糟”,爷爷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每次,前一天的剩饭剩菜,爷爷都舍不得扔。总是留着第二天早上做成杂烩当早饭吃。
我好奇地问:“好吃吗?”
爷爷笑呵呵地说:“当然不好吃。”
“那你为什么要吃呢?”
爷爷拍拍我的头:“不能浪费粮食,你没有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不知道粮食的珍贵。”
还有一次,爸爸在饭店请爷爷奶奶吃饭,结束时,爷爷发现米饭还剩很多,就要求一起打包带走。爸爸觉得已经打包剩菜了,那一点剩米饭就算了吧,爷爷固执地说:“带回去我们还可以继续吃的,如果不带走的话就会被倒掉,太浪费了。”最终爸爸被爷爷说得哑口无言,心服口服,打包带回了米饭。
爸爸也继承了爷爷勤俭节约的习惯,平时总是教育我,吃自助餐时,要少拿多取,不要一次装太多食物,免得吃不掉浪费;使用草稿纸的时候,边边角角都要利用上,写满了才可以扔掉;多用手绢、毛巾,少用面巾纸等一次性的卫生用品……
爷爷和爸爸的言传身教,也让我传承下来。记得小时候一次吃完饭,我一推碗就准备离开,谁知道爷爷严厉地叫住了我,并把奶奶、爸爸、妈妈和他的碗拿给我看。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起来,只见我的碗里还残留着不少米粒和菜,而他们的碗里吃得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残留。爷爷语重心长地教育我要珍惜粮食,想一想《悯农》,剩饭不仅是对奶奶做饭的不尊重,更是对农民劳动的不尊重,从此以后我每次吃饭都不会在碗里留下食物了。平时我也会注意节约用电用水,外出吃饭剩余时也主动要求打包带走……
勤俭节约不是吝啬,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良好的品质。作为新时代的主人翁,我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勤俭节约的家风家训!
勤俭作文篇2
晚饭时间到了,爷爷从冰箱里端出了一盘隔夜的青菜,放在桌上,正准备动筷,我见了立刻过去阻止到:“爷爷,这盘菜不能再吃了,您看这菜的颜色都变了,吃了对身体不好,您还是把它给倒了吧!”
“呵呵,没关系,我的身子可硬朗着呢!倒了?这太浪费了。”说着,还用拳头拍了拍胸脯。
这时,奶奶在厨房听到了我和爷爷在争论,连忙走出来,说道:“这事都怪我,昨天家里有客人到家作客,是我失算,菜买多了,才剩下那么多,倒掉也实在是太可惜了。要是你们嫌弃,你们就吃新鲜的,我和你爷爷把这盘菜给吃了吧!”
爸妈循声而来,看着桌上的菜,解释道:“爸妈,这隔夜菜是不能吃的,绿色蔬菜放置时间长了会产生亚硝酸盐,又致癌作用,一盘菜是小事,身体更重要啊。”爷爷听了,似乎明白了一些,但还是叹了口气,很不情愿地把隔夜菜倒入了垃圾桶。
爷爷奶奶在生活中十分勤俭,粗茶淡饭,从不贪图享乐。爸爸妈妈不仅节约,还是合格的环保卫士。爸爸常说:“生活富裕了更不能铺张浪费,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不能丢,要注重环保,还地球一片绿色。”虽然家里的交通工具很多:自行车、电动车、汽车……但爸爸妈妈经常会选择步行是上下班。绿色出行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保护环境。妈妈常会语重心长地说“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才能开启幸福生活。”
我学会的第一首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悯农》。每当我把碗里的米饭吃得一干二净时,爷爷奶奶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每当我离开卧室时,都不忘随手关灯;当我停止使用电器时,都要把插头拔掉;每当学期结束,整理书柜时,都会把用过的作业纸,进行二次利用,送到回收站,把他们变成“再生纸”。
我调皮地问妈妈:“是不是咱家太小气了,太抠门了?”妈妈笑着说:“我还要再想一想抠门的高招呢!”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处着手,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妈妈,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将是我们终身用不完的宝贵财富。
勤俭作文篇3
中国是一个拥有大约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每年的粮食产量非常多,但随之而来的浪费也是非常惊人。随着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人忘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去吃自助餐,旁边坐着一家三口。虽然他们只有三个人,却拿了满满一桌的食物。一个菜吃两口觉得不好吃就不吃了,改吃另一个菜,对墙上写着的“节约粮食,适量取餐”这八个字视而不见。当他们吃完离开后,服务员来收盘子时,不禁感叹:“看来,‘勤俭节约,中华美德’这句话,也就只是一句没有任何作用的标语罢了”。
想想从前日子艰难,一小袋米、两块土豆或是一小把咸菜都能吃上好几天,也算得上是食物中的珍品。即使是现在还是有不少人正在挨饿,每天生活在饥寒交迫当中。少浪费一口饭、一棵菜,积少成多,可以将一个人从饥饿的痛苦中拉出来。
其实,小时候的我也是“浪费族”中的一员,那时我不懂事,吃饭常常只吃自己喜欢的菜,不喜欢的则“秋毫不犯”,每天都会浪费很多食物。妈妈批评我,爸爸告诫我,全都当成了耳旁风。直到有一次,我自不量力地想去帮助爷爷种地,可当我真正把锄头上手,才发现——这与我想的完全不一样,种地太难了!勉强帮着干了点,爷爷对我说这只不过是一天的活。想到爷爷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地里辛苦操劳,从此我不再浪费食物,因为知道粮食是多么辛苦才得到的呀!
希望人人都能够做到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勤俭作文篇4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通过描写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在田里劳动,告诉我们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大家要倍加珍惜。古人尚且知道节约,可是我们现在呢?看看单位的食堂,不喜欢吃和吃不了的菜随手倒掉,大块的馒头随手扔掉,让人看着就觉得可惜;看看就餐的饭店,点了满桌的菜,吃不了多少,连包都不打倒成了正常现象;看看我们自己家里,也无时无刻不在浪费有些人家剩饭剩菜统统不留,有些人家硬一点的面食就进了垃圾箱……
“赚钱犹如针挑土,花钱犹如海淘沙”这句话是说花钱容易赚钱难。花钱是很容易,我也经常看到很多孩子逛超市的时候,给家长要这个要那个,要是家长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用耍赖的办法达到他们的目的。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些钱都是大人辛辛苦苦赚来的,他们热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还经常加班加点。也许当我们长大了,自己去努力赚钱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辛苦。可是我们为什么不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为什么不从小处做起呢?这真的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我们的墨囊钢笔,大家可能以为是一次性的,里面的墨囊用完就没什么用了。可是我们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用注射器吸了墨水灌进去就能反复使用。我们平时用过的本子反面还可以当演草纸继续使用;我们的铅笔头可以插在废旧的中性笔管里继续使用……
“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败有奢。”这一句句的名言,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要勤俭节约。同学们,让我们从每一张纸、每一分钱、每一粒粮食开始,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吧!
勤俭作文篇5
母亲从小就教育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一直是我家的家风,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鞭策着我,激励着我,助我前行。
记得小学时,科学老师上课时讲道:“如果一个水龙头一秒滴一滴水,那么一分钟就会滴60滴水,一小时就会滴3600滴水,一天呢?一个星期呢?一个月呢?”是呀,不难想象这不起眼溜走的涓涓细流,将会如浩瀚的大海被无端地“蒸发”。水资源是宝贵的,这着实让人心疼。“不要让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成为人们悔恨的眼泪。”科学老师的结束语如隆隆的雷声,震慑着我的心田。从那时起,节约资源的萌芽已经悄然间在我心中种下,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节约资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相信这首李绅的《悯农》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节约粮食。那一天,吃完午饭后,我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突然,父亲走了过来,他看了看我碗里的剩饭,眉头立刻拧成了一个“川”字,脸也沉了下来,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剩了这么饭,是不对的。你要知道,你吃的这一粒粒米,是农民伯伯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劳作的结晶:春天里,他们种下了希望;夏天里,他们在烈日下劳作;秋天里,他们才能收获孩子,你仔细想想,这是多么浩大的一项工程呀!”父亲的话像一把小锤子,叩击着我的心田,我羞得满脸通红,把头埋在沙发里,好久,我才抬起头,对父亲说:“爸爸,我错了。”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不浪费一张纸,就是节约;不浪费一度电,就是节约;不浪费一滴油,就是节约没错,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风度,更是一种习惯,我们的生活会因节约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