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对作文不陌生吧,优秀的作文是需要有新颖贴合主题的素材,以下是美篇吧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那一缕芬芳的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那一缕芬芳的作文篇1
如果说人生是一片天空,教养便是漂浮在天空中的片片白云;如果说人生是一片花园,教养便是点缀在花园中的朵朵玫瑰;如果说人生是一次旅行,教养便是旅途中的一处美景。教养的芬芳于无声处中滋润着人的心灵,指导着人的行为,提升着人的境界。人,要有教养。
有了教养,才会有更宽广的胸怀。才高八斗的李白被赐金放还,仍髙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潦倒一生的杜甫身居漏雨草堂,仍呐喊“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心向民的范仲淹谪居岳阳,仍不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有教养,李白不减其锐;因为有教养,杜甫不移其志;因为有教养,范仲淹不灭其义。历史的长河早已淹没了盛唐的繁华、晚唐的衰败、北宋的贫弱,而他们教养的芬芳,穿越历史,不朽人间。
有了教养,才会有更热烈的爱国情怀。屈原,遭遇昏君,小人讽谏,却以死报国;苏武,痛被监留,去国怀乡,却不忘返志;文天祥,身逢乱世,身世飘浮,却誓死抗金。光阴似箭,逝者如斯,他们的面容已不再清晰,他们的身影已渐行渐远。屈原的教养使澎湃的汨罗江长流不息,苏武的教养使苍茫的草原羊群片片;文天祥的教养使汹涌的零丁洋叹息不退。他们的教养把他们的爱国热情镌刻在时间的墙壁上,后人观之,未敢遗忘。
有了教养,才会有更高的人生境界。孔子于动荡不安的春秋告诫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陶渊明于黑暗的晋代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朱熹于人们思想僵化的明朝仍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有了教养,他们才能有如此高的人生境界。
天空没有了白云,就少了让人浮想联翩的魅力,花园没有了玫瑰,就少了让人想去撷采的美丽;旅行没有了风景,就少了让人不懈前进的动力;教养使人生充满芬芳,把人生点缀得更加美好。人,要有教养。
那一缕芬芳的作文篇2
茶香悠悠,缱绻绵长,撩人心魂。
入夜,灯光将夜色洇开一抹昏黄,我伏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头昏脑涨地和数学作斗争。父亲则在厨房与客厅间来回穿梭着,刷刷的水声不绝于耳,组成一支交响乐。我抬头望见父亲忙碌的背影,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心酸漫上心头。
于是,我的笔尖顿住,思绪开始飘飞,眼神也染上几分迷离。父亲见我怔怔的样子,上前询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困了?”“困了?”我猛然惊醒,冲父亲抱歉地笑笑,继续在题海中艰难跋涉。蓦地,一股似有似无的幽香闯入鼻腔,我偏过头,发现了一盏精致的白瓷杯。翠色的茶叶如碎玉般浸入杯底,似精灵一般顽皮可爱,如绿色的舞者沉沉浮浮,更似茶水中的一团绿色旋涡,勾起人心底的那份渴望。我捧起茶杯,凑近嘴唇,缓缓倾斜,瞬间,一股略带苦涩的热流充塞在唇齿之间,我将茶水悄然翻转,一股裹着甘甜的馥郁芳香扑面而来,浓厚得竟从鼻腔中飘摇而去。那裹着苦涩的甜蜜让我心间一动。
茶香依旧悠长,在那七分清苦三分甘甜中,我陷入了沉思……升入高中后,我脾气渐长,与父亲拌嘴的次数只增不减,我们之间总有着若有若无的火药味。而每次争执过后,总是父亲主动提出和解的。他小心翼翼地绕开我的雷区,只字不提争吵的内容,努力着顾及我的感受。现在想来,父亲对我的关爱不也似着茶水一般么?严厉的责备就犹如这清苦的茶,令人措手不及亦满嘴苦涩,而之后的关心就是苦涩过后扑面而来的甘甜,温暖的感动包裹着身心。是了,父爱如茶,先苦后甜。
渐长的脾气让我忽略了他额间的皱纹,繁多的作业使我忽视了他鬓角的斑白,沉重的压力令我对他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视而不见……我真是,太不懂事了啊……
从回忆中收回思绪,指尖不经意触及茶杯,丝丝缕缕的凉意令我心间一惊。我拎过身旁的热水瓶,倾斜,注水,望着再次腾起朦胧白气的茶杯,我心头感慨万千——茶可以兑水,父爱却不能。我品了多年的茶,却至今日才惊觉深藏其中的爱。
我微眯着眼,唇角漾开一抹笑意,起身断气热气腾腾的茶,我向着父亲的书房走去……
那一缕芬芳的作文篇3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书法书法已经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了,书法又分为行、草、隶、楷、篆等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国书法家有:在东汉时期有锺繇和胡昭两位名家。然而王羲之又把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有人称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又被后人誉为“书圣”。
因仰慕王羲之,所以把弟弟送去学写毛笔字了。
据说,弟弟一进教室,就特别兴奋。老师拿出一张专门用来写字的纸和一支毛笔,让弟弟写隶书,弟弟就大方的写起笔,按照老师写的例字,写了一个超大的字。
老师从别的学生位置走过来,盯着一看,差点就被气死了。
虽说,现在弟弟写隶书有模有样的,但是,字还是有点大,还需要再写小一点。
从刚开始到现在写,倒也有很大的改变。从一开始的超粗毛毛虫到现在的正规隶书。
刚开始学,弟弟因为写竖的时候,尾部总会有一点弯,写横的时候,收笔总会擅抖一下。更别说一些复杂,又很注意格式的了。弟弟会因为这些,沉不住性子,闹着不学了,闹着不写了。可是,妈就是要弟弟改去这个急脾气和,锻炼一下耐心。
这样,妈妈东哄西哄的,终于让弟弟学了一年半的书法。最后,弟弟反而没改,还变得更加暴躁了。在弟弟不去教室的'几次情况下,妈妈被迫被老板不收钱了。
虽然,弟弟结束了这合他痛苦的书法过程,但是,结果还是挺好的,至少,弟弟会写隶书了。
妈妈经过这件事,常教导我们:“既然决定了做什么事,就一定要做到底。”
那一缕芬芳的作文篇4
“还有谁报名?!”戴着扩音器的老班正在讲台上高声呼喊,重阳节快到了,班里打算组织一次社会实践,走近敬老院。
一群人闹哄哄的跑到养老院,拍几张照片就走,想想都觉得无趣。一听活动时间是周六,内心更加拒绝。可惜,爸妈得知班里有活动,就自作主张帮我报了名,完全不考虑我的自由意志。在父母的干预下,勉为其难离开温暖的被窝,磨磨唧唧吃完早餐的我实在不明白,好好的周末,为什么不能在家待着,顶着苦瓜脸,拎着妈妈早早就准备好的礼物,怏怏不乐地来到五星乡敬老院。
‘排好队形,我们来合张影!”没带扩音器依然中气十足的老班,指挥大家挨个站好,很快在干练威严的嗓音驱赶下,大家把各自从家中带来的米面油瓜果蔬菜之类的摆放在一起,女同学半蹲在前面,在男生中身高并不突出的我站在了队伍的前列,身后的背景是敬老院灰扑扑的墙体。我们跟在院长身后,参观这座几经风雨的院落,年长的院长深情地向我们介绍这里一草一木,神情和语调仿佛是说起相伴多年的老友。
走廊凄神寒骨寂静无声,像住院部凌晨的楼道,有些阴森。每一个老人都是一个孤独的士兵,士兵期待着战争结束后与家人的团聚,老人们等待着逢年过节与亲人短暂的相遇。敲开门,进入房间后,把手中的礼物给爷爷奶奶们送去,老班召集大家开个小会,让大家切切实实做点实事,同学们都很积极踊跃,主动承担各项工作,忙碌在各个角落,认真细致地洒扫庭除。有人在家从不干活现在费力地拖地,有人小心翼翼地擦着玻璃,有人细致娴熟整理床铺,也有人充分展示自己乐天的属性陪爷爷奶奶们说话解闷。我知道我们能为老人们做的事情很少,也正因为如此,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默默地尽力把这一点点小事做的更好。
如果老班没有组织这个活动,如果爸妈没有强制我参加,我就不会知道我的心会如此柔软,软到能开出一朵小花。
那一缕芬芳的作文篇5
暮秋的风吹起了满地的桂花,清雅的香气萦绕在鼻尖,让我想起了那被桂花浸润的记忆。
儿时,每逢清秋,外婆院子里的桂花树结出了一朵朵鹅黄色的桂花,它的花瓣轻薄、透亮、淡雅,是一种洗尽铅华的落落大方。桂花的美在骨不在皮,有着采莲而归的江南女子的温婉,是镌刻在骨子里的优雅。优美的身姿在风中跳跃旋转,盎然的香气在风中弥散,惹人沉醉。我总是会伸手去摘,一片沾满露珠的桂花放入了口中,是细腻的。
“婆婆等会儿给你做桂花糕吃。”阿婆一身干净的棉衣棉布,袖子上撸,裤腿系紧,虽年过花甲,但十分利索。挎着竹篮,手指灵活的在桂花中穿梭,一转眼,篮子就满了大半。
然后,她精选出优质的花,放入清水冲洗,等它们吸足了可口的空气后,就要做桂花糕了。揉面、搅馅儿、捏形状,阿婆眼眸低垂,刻满老茧的双手不肯停歇……阳光终于喷薄而出,洒在腾腾山水间,她抹抹额间的汗,欣慰的笑着——令人垂涎的桂花糕诞生了。外婆端着一碟桂花糕,笑盈盈的递给我,我一面吃着,嘴里还嚷着不够,甜蜜芬芳,唇齿留香。
“乖宝慢点吃,小心烫着。”阿婆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手在围裙上蹭了蹭,乐呵呵地叮嘱我。我总不忘拿桂花糕去喂她,可她总是不吃,默默放回碟子里,想要留给我吃。我从她眼中看到的是那用手擦不掉的疲惫与宠爱。仿佛就在那一刻,桂花糕的香甜,不止萦绕在我的鼻尖,弥漫在我的嘴角,而是徘徊着徘徊着,印在心底。
阳光被桂花树剪的支离破碎、星星点点,从窗外透进来,攀在她那满头银丝上,浮起一层层光晕。他那充满皱纹的眼却依旧炯炯有神,我倚在他的身边,伴随着点点馨香,悄然进入梦中。
桂花香是留在我记忆中的芬芳,那是一份炽热的念想。心之所向,即为远方心;心之所守,即为桂花香。
风乍来,携来几缕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