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的灵感,让我们更有创造力,作为一种个人观点的表达方式,读后感可以展示我们对书籍的理解和感受,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斯宾塞:《快乐教育》读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斯宾塞:《快乐教育》读后感篇1
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推介的书目是《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既然要介绍这本书就不得不提一下郝伯特。斯宾塞其人。斯宾塞,“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教育史上的一座纪念碑”“他预示着教育的未来”,除此,他更是曾获英、美、法等11个国家32个学术团体院士、博士荣誉,并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为什么他会受到如此高度的评价、获得诸多显赫荣誉,被世界所认同呢?为此,利用假期,我通过《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来认识并了解其教育精髓。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一部半自传半札记的教育著作。书中除了一些关于教育真理的思考外,佐以生活中的实例进行阐述,整部著作充满了感动和温馨。让枯燥的理论观点变得生动形象而易于接受。
本书共有二十一章,每章以教育中的类别性问题进行阐述,使读者对作者的教育观点有了更为清晰完整的认识。让读者对以往驾轻就熟的教育观点、行为都有了新的审视和理解。通过阅读审视自己在以往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言论行为,你会发现曾经不经意的一句话或对一件事的观点做法都是那么的至关重要。
书中谈到,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必须做一些教育的准备:要点钻研、要点机智、要点忍耐,还需要自我克制。抛却机智不谈,当我的学生出现问题时,我更多的是找出孩子的不是,却很少真正地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很少给予孩子真正的关怀。有一句话讲得很好“在教育你的孩子时也要进行对自己的教育”。而我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却往往忘了让自己不断地接受教育。
而对于知识的学习,斯宾塞谈到: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们,日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而那些以愉快的发现获得知识的人们,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许多快意和成功的体验将促使他们终身进行自我教育,这不就是教育的真谛吗?
斯宾塞还这样说:“爱,真的需要说出来。美好的情感当你说出来时,也会唤起别人同样美好的情感。”在第三章第一节中提到了《走进孩子内心的12张卡片》。不管怎样的学生,他都需要交流,他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有动物、有人物、有梦境、有情绪。12张纸牌,孩子们轮流抽,抽到哪一张纸牌,就回答上面的问题。如“讲一讲你最不快乐的事情”,“说一说你做的一个梦”……人们把这个游戏叫做“斯宾塞纸牌”,12个问题可以让我们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成为他们的朋友。
有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你快乐吗?我很快乐。我想,快乐应该是人生的真谛。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才是人生的幸福。最后,我想用斯宾塞的几句话作为结束,与大家共勉:
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告诉他:一切都可以重来;
当孩子遭遇不公的时候,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
当孩子悲观的时候,告诉他:你已经开始走向成功了;
当孩子怨恨时,告诉他:每个人都会出错的,宽容一些,对大家都有好处。
读过这本书,我期待着能以斯宾塞快乐教育的精髓,努力学习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带着孩子们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斯宾塞:《快乐教育》读后感篇2
这本书是作者斯宾塞先生以小斯宾塞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以快乐教育为主题,融理论于实践,寓思想于方法,以小见大,因事说理,读来颇有教益。下面我从两方面来谈这本书对我的感受:
首先,我们要做一位快乐妈妈,应该做到的几点:
1、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2、在教育中,努力去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实现感和成就感。
3、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的更多是孩子缺点。在我的教育工作中自己也能体会到,当看到学生们有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时,自己也会感到快乐。而大多数的时间我会因为学生的错误使我不快乐,心中会产生许多埋怨。带着这样的心态怎么会引导学生快乐学习,教育出快乐的孩子呢?
因为我们如果对孩子动辄打骂、呵斥,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会因此而变得情绪低落,学习效率降低。用快乐的方法去教育孩子,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教育模式,我们看到孩子的进步,而孩子也会因为不断地获得成就而更加积极努力”所以以后我要多看孩子的优点,不再只关注孩子的缺点。
第二努力做一名快乐老师,我们要以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我们的自信、饱满的精神是学生的精神支柱;教师微笑的神情,是学生温暖的阳光,是和煦的春风。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可爱,师生的距离自然拉近了。我们的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幽默的发问、一个脱俗善诱的举止,甚至整洁、典雅的衣着,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求知情趣。当然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的可能会遇到很多令我们不快乐的事,如有的同学上课趴桌子,有的同学练习册没写,有的同学考试又得了零分。每当这时我们应该学会克制与宽容。一个快乐的人,看待自己的学生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的更多是学生的缺点。
当我们以快乐的心态、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很多优秀的学生;和学生们在一起,感受到的是他们的快乐和纯真。那种快乐的感觉常常包围我整个的心灵,而这种快乐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只有在快乐中工作,工作才不会成为一种负担;有热爱工作本身,我们才会被这种快乐所滋养,所润泽。
有首歌这样唱:你快乐吗?我很快乐。我想,快乐应该是人生的真谛。最后,我想用斯宾塞的几句话作为结束,与大家共勉:
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告诉他:一切都可以重来;
当孩子遭遇不公的时候,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
当孩子悲观的时候,告诉他:你已经开始走向成功了;
当孩子怨恨时,告诉他:每个人都会出错的,宽容一些,对大家都有好处。
斯宾塞:《快乐教育》读后感篇3
暑假期间,读了享誉全球的教育经典名著《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让我心中多了一份震撼和激情,对教育有了新的憧憬和思考。
这本书告诉我们父母首先要努力成为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因为快乐是教育的前提,要遵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在快乐、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才能让教育充满乐趣,并达到实效。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积极营造快乐的氛围,善于激励孩子,让孩子从中获取成就感与自信心。
当然,父母在激励孩子的时候,不要仅仅赞扬孩子所取得的结果,而是激励孩子做事过程中的表现与努力,比如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说:“这次考试考得很好,真是个好孩子。”这样会让孩子误以为只有考试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明智的父母应该夸赞孩子为此付出努力,比如“这次考试成绩这么好,是因为你每天及时的复习和预习,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孩子才会意识到自己取得好的成绩,是因为自己每天及时复习和预习,他就会更加努力的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快乐是自己的加速器,到孩子的身心愉悦的条件下,才会欢快地汲取新的知识,反之,当孩子表现出情绪低落、烦躁时,不要强迫孩子学习东西,因为这样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而且也会被别人误以为孩子根本没有这方面好的天赋。
如果养成正面思考的习惯,那么孩子的人生就是快乐的。爱默生说:“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决定了他的生活态度。父母首先要努力做一个快乐和乐观的人,不要总用消极的角度来看问题,遇事要做到正面思考,凡事都能往好处想,并且对孩子做适当的引导,不妨常和孩子做做凡事往好处想的游戏,让孩子感受到正面思考的力量,比如母亲问孩子:“今天买文具时,发现口袋里的20元钱不见了,请往好处想。”“还好,丢的不是100元”孩子回答。父亲也笑着说:“捡到钱的人肯定很高兴。”这个游戏真的很有趣,具有辩证思维的特点。
所有的善行都不会被忽视,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所收获。斯宾塞的小黑板专门记录好的'言行,这是因为高尚、美好的德行比丰富的学识更重要,更是因为好的行为需要强化,才能演变为好的习惯。
还有充满趣味的家庭教具,12张卡片——打开秘密箱子的钥匙,词汇风铃——充满魔力的语言学习道具,九宫格——有趣的数学学习道具,植物种子——令人惊喜的事物学习道具,画地图游戏——独特的旅行教具......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游戏,让我们了解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给予孩子真正的关怀。
这本书诠释了快乐教育的秘密,我要汲取斯宾塞快乐学习的精髓,努力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斯宾塞:《快乐教育》读后感篇4
斯宾塞说:“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此时孩子的学习也是快乐的。”而欧美教育学者在经过多年研究后得出结论:从学习的生理心理过程看,在学习新知识信息时,信息通过感觉进入大脑边缘系统,对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评价,进而进入大脑皮层加以深入判断。判断为有意义的知识信息,就会使大脑产生一种活性物质,促使神经系统网络易于接通,信息被接受和储存。孩子们如果感到有意义、认为重要,学得快乐,大脑被激活,能轻松愉快地学,效率高。反之,若孩子们认为知识信息不重要、没有意义,就不愿学。大脑就不释放活性物质,神经网络就不被激活,知识信息就进不了神经网络,储存不牢,记不住。
所以说,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它不仅是指学有所获及学会某事的成就感,而且还指学习过程本身是令人感到快乐的。因此,我们应当努力让孩子们确立学习是快乐的信念。只有孩子们都带着喜悦的期盼开始学习,才会在学习结束时感到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整个学习过程都会变得津津有味,充满乐趣。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打算这样做:
一、 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给孩子辩解的机会看起来是很小的问题,但孩子一旦明白了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尊重别人说话的权力,他也会同样对待其他人。
二、机会均等的权力
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在班里宣布这样的规定:每位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管理班级是每个同学的义务,在本学期每人最少负责管理班级一天,即值日班长。按照排好顺序,每日轮流做值日班长。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使一部分孩子因为得不到老师的重视而感到失落,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多一些友好和鼓励
学生绝不是我们可以随便发泄怨气的被动接受者,相反,如果在一种友好、亲昵和鼓励的气氛中学习,不但可以增加孩对子对老师的信任,而且学习效果会好得多。爱是互相的,学生在理解了老师的爱之后,也会以爱回报教师。他们回报的方式就是尽量少让老师为他们操心,自己尽可能地按老师的要求管束自己的言行。这样,学生原来被动地由教师管理教育而变为自我管理教育了,而且表现得相当主动积极。
四、对家长多报喜少报忧
每每遇到孩子有什么进步或特殊表现时,我都会及时的与家长进行联系,将孩子的进步和成功告诉家长。如此,孩子在父母面前的自豪感被树立起来,为了得到更多的表扬,他们会更多的重复同样的良好行为。
因此,要想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作为教师,更应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当好孩子的老师,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实施快乐教育,创设快乐的环境,让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
斯宾塞:《快乐教育》读后感篇5
利用假期这段时间,我细细地品读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的作者赫伯特。斯宾塞是一名火车机车司机,他的教育对象是其堂弟丹尼。斯宾塞的儿子,在小斯宾塞两岁的时候丹尼。斯宾塞在一次洪水事故中丧生,成了孤儿的小斯宾塞从此成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的作者赫伯特。斯宾塞的儿子。作者以小斯宾塞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以快乐教育为主题,融理论于实践,寓思想于方法,以小见大,因事说理,读来颇有教益。全书二十一章,涉及教育、心理、医学、生理的方方面面,确系一本难得的育人全书。书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无论是出于爱研究的兴趣,还是出于教育小斯宾塞的责任,我都不得不去关注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得不关注英国的教育制度,以及传统的教育习俗和必须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我终于决定开始写这部关于教育的半是自传、半是札记的书了。这对我来说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像是一次又一次在充满回忆的林中漫步,除了一些关于教育的真理的思考外,更多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温馨。书中还这样写到”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它在本质上除了知识传递,道德培养之外,就应该是对孩子权力的尊重。不明白这一点,任何苦心孤诣的教育都是会失败的。“当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都感到汗颜。一个火车司机都能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我们这些教育人又思考了多少?我们在对学习的教育中爱和责任的比重又占了多少?以下两点是我读了这本书的心得:
一、是否真正给孩子信心。斯宾塞认为”自信是生命中积极而肯定的力量“,是”是每一个孩子走向成熟和成功的源泉“,因此要”给孩子信心“。多数学生对老师的一言一行是相当敏感的,教师不经意的否定、指责就会对孩子特别是学困生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没有了自信,学习的快乐也就消失了。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适时的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健康的心理,使之快乐的学习、生活。
二、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力,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过这种权力,特别是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孩子,当他受到批评、指责的时候,他们的.解释和辩解常常被这样打断:”你不要辩解了,我不想再听你的任何解释。“”你已经解释过很多次了,我不会再相信你“。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辩解时,我们应都认真的听完。在孩子进行辩解后,我们一般会明白他行为的动机或本来的目的,这样再进行教育,可以有的放矢,孩子一般也更容易接受。给孩子辩解的机会看起来是很小的问题,但孩子一旦明白了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尊重别人说话的权力,他也会同样对待其他人。
最后,我想用斯宾塞的几句话作为自己在教育道路上的座右铭吧: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告诉他:一切都可以重来;当孩子遭遇不公的时候,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当孩子悲观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习这本书所阐述的原理,把它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我相信,自己将会是个更快乐、更健康、更随和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