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培养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写小时候的事的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小时候的事的作文篇1
小时候,我是一个十分调皮的孩子。我喜欢搞怪。比如,在别人不注意时,从背后吓她一下……
记得有一次,在3月至4月中旬。我家后面两棵又高又大的木棉树结果了。我和小伙伴一起爬上楼顶。捡一根又长又粗的木棒去打木棉。我让一个人下去捡我敲下来的木棉。他下楼,躲进屋内。我站在上面,见他躲好了便用力打。一颗,两棵……越来越多的木棉掉下来。下面的人拼命地捡起来。
这时,去放哨的人急急忙忙地跑来对我说:“有人来啦!”你们一定很奇怪吧!怎么冒出个放哨的来,因为我们这属于“非法”的事,会被大人们吗,当然要放哨了。我急忙放下木棒,吹了声口哨。伙伴们听到“信号”纷纷躲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了。我们自然又干起我们的“活”了。又是一阵霹雳啪啦的声音,我们又加快速度打了。
打好后,大家聚在一起来到“秘密基地”分战利品。刚才那人又来了。看来,他察觉到了我们的存在了。大家迅速散开,他朝我走来,形势对我十分不利。我见他正在看另一边,趁他不留神打了个滚,从他脚边溜走了。
回家路上,我们唱着歌,各自拿着自己的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怎么样?小时候的我够调皮的吧!
有人说调皮是孩子的天性,我想想,确实我因调皮惹了不少祸。在我五岁的时候,记得有一天,外公带我去吃老鸭汤。我们路过一家小钟表店,店主和外公很熟,一见面就聊了起来。
小时候我很调皮建平西校预备班天夜童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但童年有趣的往事,却永远也忘记不了。童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但童年有趣的往事,却永。
别人的答案转的小时候,我很调皮在我小时候,有着永远也说不尽的故事,其中就有一件事让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呢。记得那是一个休息天,我和弟弟在家,我在看一本做实。
写小时候的事的作文篇2
童年绚烂多彩,每个人的童年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趣事。小时候的我是傻傻的,下面就请竖起耳朵,听听我讲述我的童年故事吧!
记得幼儿园时,爸爸带我回老家——福建。我高兴极了,因为我很想妹妹,很想去看妹妹,现在终于有机会了。刚回家,一进门,妹妹就展开双臂扑向了我。我们两个拥抱起来,高兴极了。
我的妹妹脸蛋红红的,扎着盘头,穿着红裙子,打扮的可爱极了。爸爸说,妹妹可以先带我在房子里走一走。我们点头同意了。
我和妹妹一边走,一边聊天,正当我们说的津津有味时,妹妹指了指窗台上的一瓶东西,对我说:“姐姐,那是不是酸奶啊?”一听酸奶,我来起劲儿来了,我可喜欢喝酸奶了!我踮起脚尖,把窗台上的那瓶“酸奶”拿了下来。妹妹说:“你尝尝看,看看是不是酸奶。”我也对那瓶液体起了疑心,想:对哦,那可能不是酸奶。我说:“你先试嘛!干嘛非要我先?”妹妹说:“你是姐姐嘛!你就让一下我,你先喝喝看,如果是的话我也喝。”妹妹一个劲儿的缠着我。“好吧!”我不得不先喝,谁叫我是姐姐嘛!真倒霉,我就比妹妹大一个月多一点而已。但是,我经不住酸奶的诱惑和妹妹的缠人,终于打开瓶盖。我先是朝里面看了看,恩,是白色的,符合酸奶的颜色。我又朝里面闻了闻,恩,有酸奶的味道。接着,我才把嘴伸到瓶口,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小口。
“呸呸呸…~这是什么嘛,苦苦的,难喝死了。”爸爸听到了我大喊大叫的声音,跑过来,急急地说:“怎么啦怎么啦?你们吵架吗?”爸爸看到了我手中的瓶子,明白了。他说:“唉,这是你爷爷新买的洗发水啊!你怎么把它当饮料喝了呢?”我嘟着小嘴,赌气地说:“还不是婷婷说让我喝的?不管我的事!”爸爸说:“好啦好啦,别推来推去的了,快点漱漱口,吞下去就要中毒了。”
我真傻,是不是?这就是我的童年趣事,你的童年有什么趣事呢。
写小时候的事的作文篇3
“哇哇……”,一声稚嫩却有力的声音,划破了家里往日的平静,一个调皮可爱的我华丽丽地诞生了。
我一两岁时,妈妈已经开始教我认识数字。我一下子就学会了“1”,可学到“2”时,我冥思苦想了半天,咿咿呀呀地说:"这个是……是……爸爸抽烟!〞妈妈听了忍俊不禁。当学到数字“5”时,顽皮的我说:“这是……投降降!”妈妈听了哈哈大笑,捧腹不已。
如果说上面这个“调皮蛋”没有打动你,接下来准会让你笑掉大牙。有一次,妈妈喝完喜酒回来,给了我一包糖。这时,妈妈的“教师病”又犯了。天哪!那时我三岁不到。首先,妈妈要我数我手中共有几颗糖,我迅速而顺利地数出共有八颗糖。然后,妈妈要我给她3颗,给爸爸5颗。接着,我乖乖地认真数了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一颗、二颗,三颗,给!”给了妈妈三颗后,我发现手里的糖果变少了,有些不情愿地数给爸爸糖果,一边数着一边“心疼”,当数到第四颗糖时,眼看着手中的糖果快到“消失”了,心里觉着不对劲儿,便快速地夺回爸爸手中所有的糖果,嘟着嘴急切地说道:“不给,不给,再给的话我就一颗也没有了!”顿时,爸爸妈妈都大笑起来,而我赶紧拿着糖屁颠屁颠地溜走了……
这就是我,可爱搞笑的我、古灵精怪的我、聪明伶俐的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喜欢上我呢?
写小时候的事的作文篇4
小时候,我很天真,曾做过不少让大人们哭笑不得的事儿。其中有一件,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仿佛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记得那一年暑假,年幼的小表妹来上海游玩,暂居我家。中午时分,大人们都出门了,只剩下我俩在家里“游手好闲”。于是,我们便开始玩起游戏来,可讨厌的蚊子才不一会儿就把我俩咬得全身布满“肉包”,奇痒无比,我们俩各自抹了几层药膏都无济于事。为了躲避蚊子的再次侵袭,我突然想到了喝酒,喝完了就醉醺醺的,连走起路来都摇摇晃晃,活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婴儿。我想:那我们喝了不就把蚊子也醉熏了吗?于是,我就打开红酒瓶盖子,骗小表妹说那是一种能不让蚊子叮咬的药。不管味道如何难受,我俩爽快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才没过几分钟,只听小表妹有气无力地对我说:“姐姐,我晕,我想睡觉……”此时的我也开始隐约感到酒的后劲上来,于是我搀着她一起来到卧室躺了下来,不知不觉,我们俩都迷迷糊糊地昏睡了。大人们回来后,发现我们两个“醉鬼”在卧室里各自为梦,待我们醒来,在听完我们的“英勇事迹”之后,他们个个笑得乐不可支。妈妈还笑着刮着我的鼻子,说:“傻孩子,这酒怎么能熏蚊子呢,倒是把两个小笨蛋给熏着了。”
现在想起这件事,都忍不住大笑一番。
写小时候的事的作文篇5
坐在饭桌旁,爸爸咂了口小酒,又讲起了他小时候的故事。
爸爸家当时有五口人:爷爷、奶奶、姑姑、爸爸、小叔。爷爷奶奶有固定的工作,但收入不高,养活一家子也挺困难,所以当时生活很拮据。
爸爸一天只吃一餐。早晨,爸爸将一碗腌菜塞进钉满补丁的布袋子,出发去学校。从家里到学校有三公里路,所以必须趁天没亮就要出发。
饿了一早上,终于到吃午饭时间,爸爸便从食堂取出热好的腌菜配隔夜饭开始吃。这炒腌菜可不是现在这样,多油加肉片。当时一大碗菜里只滴了一滴油,不放任何调料,一点香味都闻不出来。这碗腌菜并不多,就相当于一小碗,但是却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蒸,一吃再吃,这是爸爸一个星期的伙食。
不过,爸爸有个好哥们。这好哥们的爸爸是村委,因此他总是和老师享受一样的待遇——校门口两角五分一条的小黄鱼,每天一条。这哥们每每吃饭都会过来邀请爸爸一起吃,可爸爸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辞。于是,这好哥们使出浑身解数,各种冷嘲热讽,但爸爸依旧不同意。最后终于想出了一招儿,只要看到爸爸端出已经看不出蒸过几次的碗,他总是一声不吭地走过去,强势拿走爸爸唯一的菜色,倒进垃圾桶。因为只有这样,爸爸才会没有菜,万不得已只能和他一起吃了。正因为这样,爸爸没有因为营养不良倒下,他收获了真正的友谊,直到今天还保着鲜。
爸爸谈起以前的事,情绪总是很复杂,日子虽苦,却又很多现在不能做的趣事:偷了家里的番薯去换一寸长的甘蔗、化了一半的白糖棒冰;在小溪里和鸭群一起戏水,从早可以玩到日薄西山,直到奶奶拿着笤帚来催了,才踩着一路水渍回家……
其实,想想听羡慕爸爸的小时候,我也想跳进溪水,捉鱼摸虾,我也想上山撒欢,偷瓜折花,想想都“美味”……
写小时候的事的作文篇6
今天,我回想起了小时都的东西,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真好笑!我在20xx年的时候,我和一位同学闹变扭,就是因为那次变扭然我觉得好笑。在当天下午的体育课,我和她一起排队跳绳,我不小心被绊倒了,绳子缠着我的身体,让我动弹不得。
当时我就像兔子一样,跳啊跳——结果,咚的一声摔倒了。这是忽然,一片笑声想起,嘻嘻哈哈的。我脸红了,但就在这时平时和我最不要好的同学拉了我起来,对笑我的人说:“笑什么笑。你们们没摔过吗?如果下次你们摔倒了,我就去拿个麦克风笑你们,让你们难堪”。顿时笑声停止了,变成了一片讽刺的声音,我对那个同学说:“别说了,我们回去吧!“这使我想起了我的伙伴,我立马跑过去问:“你不会介意吧?“我只是被嘲笑后,那同学帮我而已,没别的意思!由于当时那个人和我的伙伴也不是怎么要好,平时你说你的,我干我的,一般情况下没什么关系,也没什么联系。经过这一件事后,她们的感情有下降了,我的伙伴对她的好感也没了!平时大家说,女人心海底针。我倒不是这么看呢,应该说,女孩心海底针吧!我就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应定要闹变扭呢,大家和谐友爱不好吗?大家的父母也不是常说,同学之间要互相友爱。
我去和敏奇聊天,问她:“为什么生气?”她居然说只是因为齐欣帮了我而生气!我发火了,我对她说:“我们绝交,哼,我才不想和你玩,每天除了跟着你就没别的事做,你简直是一个卑鄙小人。需要我的时候就把我抱的紧的紧,不需要我的时候就一脚把我踹开,看不不看我一眼!敏奇说:“原来你是这样看我的,绝交就绝交!也少了个更屁虫。也好的,生活也自由自在,我还不知道你是不是老师派来监视我的呢,从此以后我们从此互不相干,像齐心一样,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写小时候的事的作文篇7
小时候,农村经济发展慢,都过的比较穷。印象中第一双凉鞋,是六岁时跟着姑姑到集市上卖了半篮子杏,因为卖力吆喝给的奖励,几毛钱一双的塑料鞋,穿上硬硬的,一点也不舒服,回来,有人还说是女式的,加上是粉红色,一个小男孩穿上怪不好意思。
八、九岁时还搞过“畜牧业”——喂过四只长毛兔,不是什么优良品种,下了学就忙着去割草、喂兔子,一般50天左右就可以剪一次兔毛,兔毛每500克卖10元左右,下了小兔也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卖,当然,收入的大头归家庭,一些零钱归自己,可以买些学习用品。
当时物价特别便宜,2毛钱可以买7个鸡蛋,或者买上10个香喷喷的羊肉煎包!现在连1个也买不到呢。读书学费也就是几毛钱,1982年读初三,每月的伙食费是1。8元,吃的饭菜质量可想而知了,周日从家里带三天的馍到学校,周三下午家里人再送三天的,这样可以吃一个星期,夏天里高温、潮湿,经常会发霉,多数同学是吃的“三合一”面做的馍,红芋干、玉米、小麦掺杂在一起,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可以带烙馍,或“咸卷子”,吃一块面的——指的是全小麦面的基本没有。每天早、晚喝白面水,中午喝咸汤,每周五炒一回菜,每月有一次带点肉的汤或菜,可以解解“馋”。
宿舍是旧平房,几十个人住在里面,窗户破旧没有玻璃,要同学们自己用碎砖和泥堵上。没有公交车,买不起自行车,周六回家,周日返校,十几里都是步行,晴天还好,雨雪天不好过,风雨扑面,一路泥泞,衣服半湿。晚上经常停电,晚自习由学生自备“煤油灯”——用墨水瓶自己发明的,当时是真的体会到“灯光如豆”的含义了,经常每人浑身一股煤油味。同学们作业本都是节省着用,用过了正面,反面还要用来做演草纸,课后,同学们都是三五成群的讨论问题,有时候就在操场的地上画起坐标图、几何图来,真有点大地就是最好的作业本的“味道”。
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姓何,四十几岁年纪,再婚,教学很认真,每天晨练后必到教室讲话,对班级管理抓的负责任。家中二子名曰:大狗蛋、二狗蛋,何老师常提起,关心之意溢于言表。第一课是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何老师讲的有声有色,意趣盎然,至今历历在目。二十六年后的一天,我在翻看当月的教师人员情况变动的时候,惊见何老师病故的消息,心里却浮现出其音容笑貌,令人扼腕叹息。
没有电视机,也很少看电影,更没有现在的网络。当时学校在乡驻地上,有一处露天的电影院(兼剧场),没有桌子,也没有座位,靠北面中间是一个土台,观众都是站着看,记得在那里看过《小街》、《老枪》等,有时也演出一些剧目,学生们不太喜欢去看,元宵节的时候,乡里组织放一些焰火,胆子大的举着炸响的鞭在墙头上放,还有在大街上“甩花”的,大致是两个人抱着木棍旋转,棍的上头拴着数米长的一根绳,绳的一端系着“牛笼头”,“牛笼头”里填着烧的彤红的锅铁、木炭,转起来呼呼作响,铁花飞溅,煞是流星,十分壮观。
晚秋,田里的玉米、大豆都收割完了,还不到种麦的日子,吃过晚饭,天还没的黑,同学们三五成群地拿着书本到田野里读书,四处空旷,心情也因而开朗,没有谁会笑话你,所以,尽可以大声地朗诵,也可以窃窃地私语,只有田间的小草能够听见。过不了几日,田里种上了庄稼,嫩嫩的、淡黄的麦苗钻出来,这时便不能去田里了,有的同学误踏了庄稼,免不了招来附近百姓的呵叱。
同学之间情同手足,从开始的不认识到相互熟悉,谁家里带点咸菜,都是围在一起吃,冬天的时候,农村里习惯“焐咸豆子”,是把黄豆煮熟了,放在盆里焐,过几天后,霉变的豆子用筷子挑动能拉出丝,然后,放入缸中,加上盐、调料、白菜、萝卜等,条件好的还可以卖些豆腐放进去,冬天里,多数时候是吃这个下饭,所以每个星期天,大家都会带上一瓶子,吃渴了就喝上几口自来水。
写小时候的事的作文篇8
食物正在发生变化。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农作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在不断增加;而地下水及土壤污染的左右夹击,也改变了农作物和海产品的营养成分。人们正在认识到,生态环境的改变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盘中餐。
各种蔬菜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植物蛋白质就减少
1998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光照影响浮游动物的生长秘密。海洋和湖泊中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科学家本想通过提供更多的光照来提高藻类的生长速度,从而增加浮游动物的食物供给。但事实并非如此。增加的光线虽然使藻类生长得更快,但却减少了浮游动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研究人员最终把藻类变成了“垃圾食品”。浮游动物虽然有足够的食物,但这些食物缺乏营养,所以它们经历着另外一种形式的“挨饿”。
在这一结果的触动下,生物学家将研究延伸到人类社会:人类的食物是否也有类似的“遭遇”?“垃圾食品效应”是否也会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农田和森林中?
20xx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samuel myers在nature发文称,未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能会超过当前水平,在这种大气条件下,地球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中所包含的一些关键营养成分可能会降低。20xx年,myers等在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也显示,如果不加以遏制,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会严重损害小麦、水稻和其他主要作物的营养价值,使全世界数百万人面临蛋白质缺乏的危险。
据该研究估计,世界上76%的人口每天从植物中获取大部分的蛋白质。如果二氧化碳水平持续上升,到20xx年,18个国家的人口可能会减少超过5%的膳食蛋白质。他们计算了当前和未来蛋白质缺乏的风险,结果发现,在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情况下,大米、小麦、大麦和土豆的蛋白质含量减少了6%—14%。目前全球已经有数亿人患有蛋白质缺乏症,在此基础上,还会新增1.5亿人遭受这种“营养损失”。
“15年前如果我们坐在一起讨论关于二氧化碳排放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问题时,是决不会预想到二氧化碳会让我们的食物变得‘营养不足’。但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环境问题。如果不加遏制地继续破坏和‘改造’地球自然系统,人类将会遇到更多这样的‘惊喜’。”myers说。
二氧化碳增多还使植物碳水化合物“增产”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会刺激光合作用,帮助植物将阳光转化为食物,促进植物生长,但也导致植物产生多于
其自身生长和代谢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大量碳水化合物的存在“稀释”了植物中其他营养物质,如蛋白质、铁和锌,而超量的淀粉和糖会存储在植物的液泡中。地球上的每一片叶子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的“重压”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糖,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碳水化合物注入正在植物中悄无声息发生着。
所以,一个更加艰难的挑战摆在眼前:碳水化合物大大“增产”,肥胖或许会成为更加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的微小变化最终会发生什么变化?淀粉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总体趋势与肥胖和糖尿病等饮食相关疾病的增加是否有关?食品营养成分的转变会在多大程度上导致这一变化?这些问题都有待一一解决。
但不管潜在的机制是什么,农作物的变化可能不仅对低收入国家造成威胁,对发达国家也有风险。有研究表明在饮食中增加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的比例,与高血压和心脏病风险增高有关。虽然目前这一联系仍然是推测性的,但它表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健康的影响确实存在某种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