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清明活动总结7篇

时间:2023-11-01 作者:Brave

定期活动总结是我们持续改进的关键环节,推动我们不断壮大,活动总结是我们成就的画卷,也是未来的愿景,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学生清明活动总结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学生清明活动总结7篇

中学生清明活动总结篇1

“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故为清明。清明,是24节气之一,是中国的流传千年传统节日,我想,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它都有着不一样的含义。

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佳句更是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份薄雾般笼罩着的'哀思。这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点缀着伤感寂寥的扫墓人。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

这,大概就是清明节带给大多数人的感触吧。

然而,谁说清明只能充斥着这般的忧伤。在我眼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才是对清明节最好的描述。而那份无名的忧郁,虽然不应被轻易丢弃,但是也应该被我们封存在心

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有了这雨,万物才更能表现出蓬勃向上、蓄势待发的状态来。望着这滋润万物的春雨,才更引发人们心中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清明放假啦!”这句振奋人心的话语,乍一看似乎成为了如今清明节学生们口中的流行语。与杜牧的诗意比起,这确实显得有些肤浅,但我却认为,这里面蕴含着对清明节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

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又是清明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但对亲人绻绻的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回忆就不仅仅再是生活的负担。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援手于他人危难,自己在挫折中保持乐观,只要心中有爱,爱就会没有遗憾,人生永远是美丽的春天。

中学生清明活动总结篇2

天空下着绵绵小雨,我们还是踏着一条幽静的小路去拜太公太婆。

来到山脚下,雨儿早已湿润了泥土,风中带着山上草儿`花儿的气息一下子弥漫了整座山。我走在前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拿着一些用品一起上山了。山路十分难走,铺满了落叶和一些已枯萎的植物,旁边的'杂草也有我一半高了。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绊倒了。这让我见识到爬山这么难。

终于到了目的地,我已累得气喘吁吁。“安琪,把这里的落叶扫干净。”妈妈说道。这么脏,让我扫。唉,没办法,谁叫我要急着来。只能拿起扫帚扫了。雨仍然下着,一滴滴打在我的脸上,冰冰的、凉凉的。不时刮来一阵风,落叶开始调皮起来,在空中跳起舞来。我好不容易扫成一堆的落叶又铺成了一条毯。“讨厌的风,我恨你。”我再也忍受不住了。放下扫帚坐在一边发呆,还嘟囔着“我不干了”。妈妈看见我这样笑的合不拢嘴,没有办法,只好自己来扫。

一切终于准备就绪,开始拜太公、太婆了。我站在坟前,学着老一辈人的样子“双手合并,并说‘太公、太婆,今天做清明,有客人自己带来,吃后钞票自己拿去’。然后再拜几拜。”

烧纸钱了,奶奶总是把纸钱分成三份,再点燃纸钱烧给太公、太婆。

放鞭炮了,我总是躲得远远的,怕打到我自己。可妈妈却说:“不要怕,没事的。”我还是不相信,自己顾自己的。

扫墓结束了,我们匆匆下了山——因为雨越下越大了。

清明节,一个悲哀的日子——连老天也流泪了。

中学生清明活动总结篇3

今天是清明节,听父母说今天是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重要的节日之一,

俗语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诗一样,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至,

他给人的感觉总是忧愁的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伴着蒙蒙细雨到来了。

今早上,又是浓郁的天,徘徊了一会了,感到分外忧愁,仍是不适宜!被爸爸叫起吃早饭,拿起火,纸,锄头扫墓去了。着路上的荆棘,顺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太太的坟前。爸爸把火点燃之后,我在上面放上火纸放上鞭炮我们又冒着小雨,准备去另一个太太的坟上,花,草我无心欣赏;鸟叫声,虫鸣声,我无心聆听,只顾着早些来到坟前。一会儿,我们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坟墓,我不禁满腹忧愁。待爸爸锄完草,点燃火时拿出火纸将它们全部撒在坟上。

雨越来越大花被打得东倒西歪,周围一片死气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们生前对我的关爱,带给我的欢乐,我不禁一阵惆怅,顿时泪流满面。此时,爸爸也流泪了。雨势并不减退,我们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好久才站起来。

这时,我看见了远处火红的杜鹃花。听妈妈说,杜鹃花又称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时节开放,是因为它是纪念和安抚亡灵的最佳物品。于是,我跑了过去,摘爷爷奶奶的坟前,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安扶了几束插在年年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快乐,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这雨中的快乐,所以我向往清明

中学生清明活动总结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润湿的空气中飘着豌豆花和青草的香味,我和家人提着鲜花、蜡烛来到了凤凰山陵园给爷爷扫墓。

顺着石阶拾级而上,扫墓的人真多啊!一位老奶奶独自一人站在墓前,双手合十,低着头、闭着双眼在轻声地念经,仿佛在念着什么密码,我一句也听不懂。可她看起来是那样庄严虔诚,姑姑说她是在超度亡灵,我也听不懂,我正想问,又想起妈妈给我打的“预防针”——庄严的场合不要随便说话,我只好硬生生地把问题咽了回去。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哀痛的哭声,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女士正拍打着坟墓痛哭着,边哭边诉说着什么。多可怜啊,她准是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家人,我呆呆地望了她一会儿,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一群孩子跑上来了,他们急着想要放万花筒呢,听着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我忙捂上了耳朵,讨厌这噪音打破了大山的宁静。

终于到爷爷的墓前了,站在爷爷的墓前,我小声地念着墓碑上的字,念完,我心里一震,原来爷爷在一九九八年就去世了,离现在有十五年了,遗憾的是我根本没见过爷爷。要是爷爷还健在,我遇上困难一定会向爷爷请教,因为爷爷一定有办法嘛。姑姑点燃了蜡烛、香,烧起了纸钱,她对着坟墓恭恭敬敬地拜了起来,拜着拜着,我发现姑姑的眼眶红了,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下来,我的心里也感到酸酸的。爸爸告诉我,爷爷是一个勤劳、宽容又多才多艺的人。爷爷一生坎坷,生前是娄岙小学的校长,为了办好教育,他勤勤恳恳,募集资金建学校,招聘优秀的老师,把学校办得蒸蒸日上。爷爷是村民们敬仰的文化人,他经常为村民们写信、写春联,娄岙老人亭的柱子上就有爷爷写的对联。爸爸经常教育我,要向爷爷学习,做一个优秀的人。啪嗒,啪嗒,一颗颗大大的烛泪不停滑落,仿佛是寄托我们对亲人的哀思。

离开凤凰山陵园,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们又去祭拜了曾祖父、高祖父。妈妈告诉我,扫墓不光是为了缅怀、感恩先祖,更重要的是告诉先祖,我们会更幸福地生活着,让先祖们含笑九泉。山上开满了一树一树的金银花,树木抽出了新的嫩芽,远处,油菜花给遍野铺满黄金,紫云英染得满地嫣红。

中学生清明活动总结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但今天却是太阳高照,一路上,我们心情很好,远远近近的鞭炮声连绵不绝,只见田野中满眼的新绿,闻到饱含着花香的泥土气息,远远的老虎山上,一簇簇的映山红特别显眼。

我们先拜了祖庙,插了香,然后跪在草绳上,奶奶叫我许愿,说很灵。只听得奶奶一边拜,一边说:“保佑我们平安,让我的孙子们都考上大学。”

然后,我们进了一个林子,里面很暗,到处人影憧憧,在坟头间移动,香灰在嫩绿的枝叶间游走。

找到了自家的坟,插了香,插了花,把带来的鱼蛋放在墓碑前,然后烧钱。奶奶说:“一人就拿一把,不要一下子把钱烧完了,要不然你的公公婆婆就收不到钱了。”

奶奶一般烧钱一边说:“大家都来给你烧钱来了,这些钱够你数几天了,你要保佑他们挣大钱,保护孙子们考取大学,让兰花的`媳妇早点生个孙子,让她能早日抱上孙子。”

烧完钱,我们做了三个揖。

我们又趟过荆棘,来到一座老坟前,又烧钱,火很大,头靠过去,脸上热乎乎的。哥哥烧完了,就坐在旁边用砖头砌成的坟墓上,我也跟着坐了上去,又问道:“你不怕他夜里来找你吗?”

哥哥说,他不怕,说他拜了他。

顶着日头往回走,感觉又热又累,一回到家,我从床下拿出一瓶奶喝了起来。

中学生清明活动总结篇6

又是一个清明节到了,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名句。我们系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蓝红相见的校服,别着一朵小小的白色花儿,坐着草绿色的校车,怀着悲痛而又沉重的心情来到北山的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为了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烈士陵园是那么的'庄严、那么的肃静!

到了烈士陵园门口,我们排好了长长的、整齐的队伍,缓缓地进入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株株挺拔的、笔直的松柏,它们象征着烈士们的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我们在烈士纪念塔前举行了许多活动,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最为感动的是为烈士哀悼的那三分钟,在那三分钟里我想了许多许多: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流,扫墓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也用血红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辛福生活,我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

随后,我们来到了纪念管,哇!好宏伟的石像!这里有烈士的遗物,有日用品、图片、模型等,在纪念馆里,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但我的心中有着另一种感情;敬爱的先烈们啊!你们之中有谁不想念自己的亲人和家乡呀!可是你们却把这种情感深深埋在心底,你们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革命,奉献给了人民。我为你们骄傲,我为你们自豪。

通过这次扫墓,让我知道并了解了许多烈士的故事,同时,我还懂得了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金色童年。

中学生清明活动总结篇7

清明,古时便流传下来的节日,不知从何时起,每次的清明我都会有种轶事的冲动,可能是华夏炎黄留下的血液作怪吧。

明明是踏青的好日子,但不知怎的,再明媚的阳光也激不起我的性质,宅在家里,一个人静静地,不知道干些什么。往年的这时候一般都是早晨,和父母,爷爷一起去那处,应该算是庙吧的地方上香,点纸钱,往往每年,清明日子里总是会见到姑奶奶红着的眼眶和那低落的眼泪,哭的是我的奶奶,奶奶——这个词语自打我生下,我有记忆起便没有这个印象,只从那从前,应该是三十多年前的黑白照上看出奶奶的端庄,听我爷爷说,奶奶是个爱读书的人,虽然学没上几年,但书却很多,爸爸幼时,家里穷,没什么娱乐的东西,奶奶便给爸爸和大伯讲故事,讲的是水浒,西游。每次提到奶奶,爷爷的眼里总是隐现出一副明显的落寞。爷爷是名杭钢工人,读书没读几年,但教了我很多,他一直是做的多说的少,当然这不是他告诉我的,而是我的爸爸,爸爸说,他这辈子最崇敬的一个人不是多伟大的人物,而是我的爷爷,作为一名父亲,我觉得爷爷是成功的。

反正往年的清明,我是千篇一律的,今年上坟却在昨天就已经完成了,本来兴致满满的心情就这样冲淡了,不知道干些什么,随便吧,于是,我拉出一只椅子,在阳台上眯着眼睛,希望能睡去,但这恼人的变色眼睛,竟然把这可人的阳光给淡化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只能任由之的闭上眼睛,想想这一个礼拜的事情,可是人总是不随心意,越是不想想的东西就越容易的出现在眼前,暴躁的推掉椅子,回到书房,拿出那本读了却也忘了大半的上下五千年,每次读它总会让我有不一样的感觉,但这是我第一次兴趣索索,站在书架前,不停的翻找着能消遣的东西,发现一些的东西都是过去的回忆,一个角落,我发现了一本以满是灰尘的“破书”——唐诗三百首,只能是破书,上面的纸张还是很久以前的黄色,那种碍眼的黄色,半边的封面早已剥落,也许早已成了构成世间的微粒“死”融合在了一起。但就是这样一本书,却深深的引起了我的回忆,书皮上早已难以辨别的图画却又显得很是清晰。20__年出版的字眼像是一部电影的开始。

小时候,哇哇学语的镜头就这样浮现在我的眼前,妈妈,对,是妈妈,手中拿着的是一本略显精致的书——唐诗三百首,一个稚嫩的孩童在母亲的教导下一字一句的背这华夏的宝藏,不求甚解却又觉得字字具有会意,啊,是炎黄子孙的血液在共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遍又一遍,一遍令人感觉亲切,一遍却是那呀呀的儿郎之声,好像没什么,却又显得有什么。从此立志作那读书郎,做得状元回报娘。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心依存读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