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影子教案5篇

时间:2023-08-30 作者:Animai

教案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案不仅是教学的计划,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南和支持,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追影子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追影子教案5篇

追影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表演,强化幼儿对影子现象的认知。

2、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3、懂得遵守规则,培养竞争意识。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活动准备:

选好平坦的场地,户外阳光要充足;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谜游戏法导入活动: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了,今天我们要做的这个游戏,请小朋友们动脑猜一猜,是什么?(哪一个好朋友,你走它也走。)(影子),真聪明,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找影子》。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找影子》。

1)放录音《找影子》,请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旋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示范唱歌曲《找影子》。

3)老师弹琴,孩子们听着音乐拍打节奏。

2、学习歌曲《找影子》

1)、小朋友,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中讲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产生影子?使幼儿熟悉歌词。

2)、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吧。

1)老师演唱歌曲,幼儿小声跟唱,跟唱时注意倾听歌词与旋律的配合,让幼儿记住歌词。

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准歌词,歌曲中对白与旋律的衔接要自然,注意"嗨"字的发音要洪亮、有力,以愉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3)老师弹琴,孩子们跟唱。

4)听音乐录音,集体演唱。

3、为歌曲创编动作。

1)、刚才小朋友们唱的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为歌曲编上动作吧。看哪个小朋友想的动作跟别人不一样。

请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在学会演唱的基础上自编动作。老师将幼儿的动作进行规范整理。

2)、集体听音乐,师生进行歌表演《找影子》,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3)、听音乐,孩子们表演《找影子》,可分组上台表演,也可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4、室外游戏《找影子》。

1)、游戏《找影子》:带幼儿一起到室外找影子(树的影子、房子的影子、小朋友的影子、自己的影子等等),观察影子,初步学习光与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大小的变化特点。

2)、集体听老师的口令练习:影子变大、影子变小、影子不见了的游戏。

提醒孩子们注意听老师的指令来完成,培养孩子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三、结束部分:

音乐游戏《踩影子》:带幼儿游戏,提醒幼儿必须唱完"嗨"时才能开始踩对方的影子,分组进行,数数哪组幼儿踩到的影子次数多。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观察:影子在一天中是怎样变化的,让家长帮助记录下来。

思维延展点:

能在音乐活动中大胆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内容。

追影子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影子与光的关系,发现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获得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2、尝试用多种方法感知影子的特征,体验与同伴合作探索的乐趣。

3、引导幼儿对探索影子产生兴趣,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活动准备

1、空间较大的暗房和室外活动场地;选一个晴朗的好天气。

2、录音机、音乐磁带;布娃娃、粉笔。

三、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影子与光的关系,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1、在暗房玩和影子捉迷藏的游戏

(1)引导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

(2)引导幼儿在暗房找影子:先不开灯——没有影子

开灯———有影子

教师开灯、关灯,幼儿玩和影子捉迷藏的游戏,知道有灯光的地方会有影子。

(3)听《我爱我的小动物》音乐做手影游戏。

2、在阳光下玩"找影子"的游戏,引导幼儿寻找阳光下什么东西有影子,幼儿结伴探索并讲述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二)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影子的特征,并讲述自己的发现。

1、创设游戏情景,引出探究问题。

(1)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是怎样的?

a、幼儿在阳光下站立不动,观察影子的形状、颜色。

b、幼儿在阳光下不断变换动作,观察影子的形状、颜色。

教师小结:影子是黑色的,它的的形状会变;影子是跟着我们的,你走他也走,你停它也停。

2、比较娃娃和它的影子的不同。

布娃娃漂亮——金色的头发、花裙子、大眼睛。 布娃娃的影子不漂亮——黑黑的、看不清它的大眼睛、也没有花裙子......

3、观察比较自己和自己影子的不同。

教师引导幼儿边观察边讲,如:我衣服上有扣子,影子上没有;我头上有汗,影子上没有......

教师小结: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个轮廓,有好多东西在影子上看不到。

(三)通过幼儿之间合作画影子,进一步感知影子的特征,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1、幼儿互相合作,摆自己喜欢的造型画影子。

2、找一找,阳光下还有哪些东西有影子,帮他们画影子,如:书、玩具、楼房等。

教师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影子只是一个物体的轮廓,但影子很有趣,会变、会动。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

(四)游戏"踩影子":幼儿自由结伴,互相追捉玩踩影子的游戏,进一步丰富有关影子的具体经验。

活动在有趣的`游戏、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活动延伸

1、找影子:找一找,还有什么地方、什么东西有影子。

2、教师或家长给幼儿提供绳子、布、透明胶、椅子、纸等物品,引导幼儿试一试,能不能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分开?

3、画影子:请幼儿分别把早上、中午、下午的影子画下来,比一比,影子的形状、位置有什么变化?

活动反思:

幼儿科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以及“做中学”的理念能较好地在本次活动得到体现。

1、选材内容的生活化。教师抓住随时捕捉到的影子这一教育资源,和孩子们寻找不同的影子,一起和影子游戏,从而共同探索影子的变化与事物间的联系,继而了解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本活动教师很好地把握了幼儿的兴趣点,运用游戏这一幼儿特有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以丰富而又有趣的游戏情节贯穿整个活动,和影子跳舞、玩手影、找小动物影子、演皮影等游戏环节,让孩子在玩中观察、探究影子的产生、影子变戏法的秘密等问题,在多次的游戏体验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丰富经验。

3、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索欲望。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利用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幼儿对影子的好奇心理,培养了幼儿观察、比较,主动探究的能力。

追影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会认7个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横折沟”和1个偏旁“月”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影子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题导入:

1.教师出示谜语让学生猜。有个好朋友,常常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它说话,就是不开口。

谜底:影子

2.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呢?影子在你的什么方向呢?影子有什么特点?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9课《影子》板书课题,看看书中的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特点?

二、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出示图片:

提问:图上画的都有什么?他在干什么呢?

过渡语:影子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3.老师引导学生再次读课文,要求在课文中画出整体认读音节和轻声音节,并多读几遍。

4.抽读生字和会认生字卡片。

5.记清字形:

(1)狗:左右结构。认识新偏旁“犭”。

(2)跟:左右结构。左边“足”;右边“艮”,上边不加点。

(3)常:上中下结构。上边“]”;中间“冖”;下边是“吊”。

(4)它:认识新偏旁“宀”。下边“匕”。

四、朗读课文,了解影子的特点。

1.自己读全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2个)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结合第一幅图,读第一自然段。

想想: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这是为什么呢?板书:前后

(2)在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呢?小组同学结合问题进行讨论。

(3)请学生回答。(当太阳在小朋友前上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身后,)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

(4)那么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边呢?(当太阳在小朋友后上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前边)可以让学生动笔画出小朋友、太阳、影子的位置。

(5)请大家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把影子比作什么?

(6)指导朗读,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照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

提出问题: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结合图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在左,什么情况下在右?

(2)学生结合两个问题思考。

(3)四个同学一起讨论。

(4)请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板书:左右

(5)学生用学习第一段朗读的方法,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

(6)试着背诵第二段。

4.朗读全文,说说影子有什么特点?

5.练习背诵全文。

(1)自由背。

(2)指名背诵。

五、除了在太阳底下能出现影子,还有什么时候也会出现影子?请你们自己亲自去体验一下。

六、学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个、右、友、朋、左、后、我。

七、巩固练习

1.在生字本上写生字作业,每字3遍。

2.练习背诵全文。

3.课后练习3,说说在你座位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都是谁。

追影子教案篇4

教材分析:

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幼儿对其有强烈的好奇心,常常可以看到他们在操场上、草地上自由奔跑,跟影子捉迷藏,欢快的笑声表达出内心的愉悦。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及提高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追逐、躲闪跑技能的要求,特设计本次活动,通过“观察影子”、“影子变变变”、“双人踩影子”、“多人踩影子”、“追影子”等环节层层推进,不断提高练习的难度,发展幼儿追逐、躲闪跑动作的灵敏性。

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追逐、躲闪跑。

2、能观察同伴的位置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追逐或躲闪。

3、对影子感兴趣,愿意和同伴一起玩“踩影子”游戏。活动准备:

选择有阳光的天气开展活动。

活动建议:

一、引导幼儿观察影子,进行热身活动,为游戏做准备。

请幼儿看看、说说自己的影子,随音乐玩“与影子一起跳舞”和“影子变变变”游戏,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为“踩影子”游戏做准备。

二、组织幼儿玩“踩影子”游戏,练习在一定范围内追逐、躲闪跑。

1、介绍游戏玩法:幼儿两人一组,一个人踩影子,另一个人躲,练习在一定范围内追逐、躲闪跑。

讨论:怎样才能不让别人踩到影子?

2、提高游戏难度,引导幼儿多人玩“踩影子”游戏。

可先由教师当踩影子的人,引导幼儿练习四散躲闪跑,侍幼儿熟练掌握游戏后,请1?3个幼儿、踩影子的人继续游戏,被踩到影子的幼儿与踩影子的人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三、组织幼儿玩“影子造型”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进行放松活动。

引导幼儿自己或与同伴合作,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形象,如小鸟、小狗、小兔等,也可用手影表现,自由放松身体各部位。

追影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参加冬季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

2.发展幼儿躲、闪、跑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选择晴朗的天气,且有充足的阳光。

2.平整的活动场地。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影子,培养幼儿的思维、敏捷能力。

活动过程

1.师启发: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特别好,万里无云,太阳晒在我们身上,特别暖和,是我们参加户外活动的好天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踩影子的游戏。

2.活动身体。

﹙1﹚师带领幼儿走、跳、蹦。﹙幼儿边朗诵,边做动作﹚

走、走、走向前走,一个跟着一个走。

跑、跑、跑向前跑,一个跟着一个跑。

蹦、蹦、蹦向前蹦,一个跟着一个蹦。

﹙2﹚师幼一起活动,“我长高了,我变矮了”。

师说:“长高了”,全体幼儿双臂上举,“变矮了”全体幼儿蹲下。

师又说:“看谁长的最高”时,幼儿双脚原地用力向上跳无数次。

3.做游戏

﹙1﹚讲解游戏要求:幼儿排成两纵队,观察每个小朋友的影子,小朋友走到那里,自己的影子就跟到那里,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躲、闪、跑,尽量不让自己的影子被伙伴给踩住了。

﹙2﹚幼儿与自己的影子做游戏,试一试。

﹙3﹚师幼示范,幼儿观察。

﹙4﹚引导幼儿找自己的.伙伴做踩影子的游戏,一人踩,一人想办法躲避,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5﹚集体练习玩“踩影子”的游戏,要求幼儿在躲跑时,注意不与小朋友碰撞。

4.活动结束,放松身体

﹙1﹚边听儿歌磁带,边跳舞。﹙小白兔,白又白﹚。

﹙2﹚幼儿学老爷爷,老奶奶走路的样子,走一圈。

﹙3﹚幼儿听口令站队,共同分享游戏的快乐。